年後第一天開工,中午在單位附近轉悠,拍到一棵用生命在詮釋什麼叫「不遺餘力」的白蠟樹。
發到花友群裡,@西勾月老師指出翅果的果序都生在老枝上,應為洋白蠟。
雖然帶娃兒玩「白蠟」的翅果已多年,但從來沒敢寫過它,就是因為分不清白蠟和洋白蠟,不知國貨和洋貨的區別點在哪裡。
於是,趕緊進一步跟西勾月老師求教,得來一簡單的「口訣」:
先長出葉芽再開花的是白蠟,花芽和葉芽分開的是洋白蠟。
我的理解是,這跟核桃樹的雌雄花序的生長方式有些類似:
核桃雌花是跟葉子長在枝頂的同一個大芽苞裡的,芽苞炸裂,先展葉再抽出新枝長雌花序——國產的白蠟花葉就是這種生長方式,花和果都生在當年生的新枝條上;
白蠟果序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核桃的雄花序則是生在二年生的「老」枝條上的——洋白蠟的花序果序也是這樣生長的,所以,冬季時,看到一樹翅果的果序都長在老枝子上,那就是洋白蠟。
洋白蠟的花芽和葉芽是分開的
而且,讓帝都的花友更放心的一件事是:白蠟樹難養護,所以一般不會被用來當行道樹或隨便種在公園和小區裡。在城裡見到掛著一嘟嚕一嘟嚕翅果的「白蠟」家成員,就果斷叫它洋白蠟吧。
洋白蠟在中國植物志裡的中文正式名叫「美國紅梣」,最後一個字好多人都不敢念,《現代漢語詞典》和漢典裡的讀音都是chén,釋為白蠟樹。
所以「美國紅梣」的讀音就是「美國紅塵」:在美國看破紅塵,就到中國來發展啦~一不留神太受歡迎,把我國本土的土·白蠟反倒給擠出了帝都的城區。(此處僅為幫助記憶讀音,不要相信這句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哈)
註:致謝西勾月老師的耐心講解。如果文內有誤,也是因為我的理解錯誤,跟老師無關。
相約一起看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