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兩位SARS患者即將出院
www.zjol.com.cn 2003年29月13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昨天傍晚,經省市6位SARS專家治療指導小組成員的慎重討論,認為我省兩位重症SARS患者已達到了衛生部制訂的臨床出院標準,可以於近日出院,回家康復。
全面健康評估
這是專家組根據最新、全面的患者身體檢查結果而作出的重要評估。昨日遞交於專家討論的檢查結果,有兩位病人的24小時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肝腎功能檢查報告、經皮氧飽和度、血氣分析指標,CT檢查,胸部X線檢查等。
檢查結果令專家們基本滿意:經過54天的生死抗爭,兩位重症病人終於逐步走向康復。第三批進入隔離病房的現場搶救小組負責人之一馬文江醫生說:「眼看能親手把他們平安送出病房,我們真是太高興了。這是所有醫務人員一起奮鬥的結果。我們勝利在望!」
恢復肢體和呼吸功能
兩位重症病人一度都依靠呼吸機輔助呼吸。他們的肺功能均遭到SARS病毒的重創,並形成了肺纖維化。雖然最後沒有導致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但他們的心、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損害。
5月下旬,在醫護人員日夜精心治療和呵護下,他們的疾病出現了轉機:撤離呼吸機可以自主呼吸,一位仍需要低流量吸氧以基本滿足身體所需的氧分。6月初,他們進入了早期康復治療階段,但此時肺功能仍十分脆弱,動則氣不足,心功能肺功能生化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異常,病人情緒波動明顯,病情極易反覆仍需嚴密監護,所有的治療護理仍需嚴密謹慎。經過我們的努力,病人的心功能肝功能指標基本接近正常,肺功能有所改善,情緒穩定。
隔離病房的現場搶救小組組長應可淨介紹說,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外,康復分為三個方面:呼吸功能訓練、肢體鍛鍊、心理幹預。所有的康復計劃根據病人個體狀況嚴密制定。
呼吸訓練包括深長呼吸、腹式呼吸、呼吸震蕩儀,鍛鍊他們的肺功能。應醫生形容震蕩儀就像是菸斗,是拿著「菸斗」吹球。前端有一顆小球,病人用力吹氣時,小球就會轉動。現在病人肺功能改善了,小球轉得很快。
馬文江醫生介紹,出院後,病人會帶上呼吸震蕩儀在家繼續鍛鍊,並通過吸氧進行家庭氧療;被SARS病毒摧殘的肺部恢復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我們只是幫助病人起步。
從昨天情況來看,兩位病人都達到了以下出院指標:體溫正常7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改善,X線胸片顯示肺部陰影有吸收。
每天靜脈輸液結束後,有較多的時間在護士的幫助下,進行肢體鍛鍊,包括主動與被動鍛鍊,先是在床上活動,伸曲臂腿,然後慢慢坐起來,再靠床邊站立,最後在醫務人員的攙扶下挪動步子。一步兩步,直到現在可以走上幾十步,上百步。所有的鍛鍊都以舒適為度,除了病人主觀感覺,還有氧飽和度、心率、血壓等客觀標準作參考。馬文江醫生說:我們就是要病人找到自己的最佳活動量。
心理康復取得成效
6月初,杭州市七醫院的施劍飛醫生走進六院的SARS病房,為2位SARS病人提供心理支援。施醫生解釋,目的是通過和病人充分交流,展開心理治療,讓他們的不良情緒得到合理、適度的渲洩,幫助他們順利渡過患病到康復到回歸社會的心理適應期。
施醫生昨日表示,經過十餘天的心理治療,病人心態調整良好,從心理上已具備了出院的條件。「我把手機號都留給了他們。出院後他們可以隨時進行心理諮詢,必要時我們將提供多種形式的諮詢服務。」
記者問: 6月初外界曾傳言女病人出現幻聽、幻覺等精神分裂的前兆反應,男病人則煩躁不安。對此施醫生給以否定。
他說,「一個人長時間隔離,承受孤獨,對工作、家庭的擔心加上對病情恐懼,情緒難免有波動,任何人都會出現情緒焦慮、急躁、心情較差、情緒低落,瞻前顧後等心理狀態。這些症狀是間歇性的,站在精神科臨床心理學的角度,是急性、應激性反應,是高壓狀態下的強烈反應。」他對兩位病人總體評估是:雖然偶爾會煩躁、焦慮,但仍能積極配合治療。
不過施劍飛認為當初病人還是有心理治療的指徵的。病人除了擔心自身安危外,還十分擔憂家人、朋友等親密接觸者的健康狀況,一度產生過深深的內疚感。施醫生教給病人們一條心理調適的小技巧,並進行了針對性的心理引導與非針對性的心理支持治療、藥物治療。
連續兩次進入SARS病房的杭州市一醫院ICU醫生朱克毅告訴記者,幾乎每一位進入SARS病房的醫護人員都很注重病人的心理康復問題,通過聊天方式和病人進行交流,建立良好好的醫患互信關係。「什麼都聊,和女病人聊上海的大街小巷,和男病人聊他的工作,聊他們的興趣、愛好……「其實,不只是聊天,工作人員的動作、言語,軀體語言,也無時無刻不為病人注入「強心劑」。
醫護人員與他們握手、把脈、攙扶、拍拍肩膀,甚至幫他們洗腳,這些小動作,都成為基礎心理治療的一部分。
據施劍飛介紹,病人對可預期的出院十分興奮。他介紹說,病人對SARS非常知情,他們並不擔心出院後會傳染家人;而對於可能遇到的異樣的眼光,他們也已具備了豁達、理解的心態。這對他們克服暫時的社交困難,最終重新融入社會十分重要。施醫生分析,經過他們心理護理使得病人心態迅速調整到位,當然這也與他們年齡較大,社會閱歷豐富,生病前已有比較穩固的社會關係有關。
應可淨組長還介紹,精心的護理也起了很大作用。儘管有厚厚隔離服,行動非常不便,但一絲不苛地幫助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等,在幫助病人進行被動鍛鍊時,往往護士比病人喘得還厲害,氧飽和度比病人還低。護士通過與病人交談進行心理護理,並根據病人愛好將書、雜誌、花等送入病房,將愛與溫情帶入病房,使病人的心態趨於平和。
出院後不會傳染他人
出院後,這兩位一度是SARS的重症病人已不具有感染性。他們仍將在家中接受衛生部規定的14天醫學觀察。這期間不能與外界有接觸,主要是基於病人身體康復的需要。由於SARS病毒的兇險,患者已大傷元氣,14天以後仍需要有較長時間的康復過程。他們的身體日後到底能恢復到何種程度,從廣州與北京出院的重症病人來看,幾乎無法預測。有的醫生認為要達到一個較理想的狀態起碼需要半年至一年或更長的時間。
直接醫療費用超過46萬元
到6月12日為止,兩位重症SARS患者54天的治療期間,直接醫藥費合計超過46萬元(不包括醫務人員的防護用品等間接費用)。
據統計,男性病人醫療費超過16萬元,其中,藥費(包括輸血)近10萬元;治療費(包括吸氧)及其他費用約6萬元。平均推算,每天費用將近3000元。女性病人,由於用氧量和輸血量比較多,醫療費超過30萬元,其中,藥費將近18萬元,治療費約12萬元,平均每天費用約為5500餘元。一位輕症SARS病人宋某的費用共用了近2萬元。
此前,3位住院治療的SARS疑似病人共花費3萬餘元醫療費。杭州市共有來自15家省市級醫院的呼吸科、ICU、傳染科、放射科、精神科、麻醉科、五官科的3批醫護人員共計140人次,進入隔離病房一線,參與搶救、護理。其中,工人15人次;護士81人次;醫生52人次。前後還有十餘位來自浙醫一院、浙醫二院、邵逸夫醫院、杭州市一醫院、市六醫院、市七醫院的我省頂尖專家,組成現場治療指導小組,負責全面制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