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取得重大商業化進展

2020-12-0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取得重大商業化進展

  今日,萬業企業發布公告,旗下公司凱世通迎來商業客戶及批量訂單的重大突破。據公告顯示,萬業企業控股孫公司北京凱世通半導體有限公司與芯成科技(紹興)有限公司籤署銷售合同,擬出售3臺12英寸集成電路設備,分別為低能大束流重金屬離子注入機、低能大束流超低溫離子注入機以及高能離子注入機,訂單金額超過1億人民幣。這也是凱世通繼今年9月首臺低能大束流設備送入國內主要晶片製造工廠後的又一大商業化進展。

  離子注入機是解決晶片國產化設備瓶頸問題的關鍵環節,該行業存在較高競爭壁壘,技術集中度較高,主要由美國廠商壟斷應用材料、亞舍立合計佔據全球 85%-90%的市場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是國內唯一一家全領域離子注入機提供商,產品覆蓋集成電路、光伏、AMOLED領域。而此次凱世通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獲得客戶批量採購,表明國內客戶對凱世通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高能離子注入機進入全面商用化的認可。

  據工商信息顯示,北京凱世通是上海凱世通的下屬公司,主要業務為生產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開展機械設備、電子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資訊和服務內容,研發及製造集成電路核心設備的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等。此前北京凱世通入股芯鏈融創,助力北方創新中心進行產業布局,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圈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萬業企業圍繞半導體設備加速國產化布局,一直持續加強對凱世通集成電路業務的資金投入。萬業企業三季報顯示,公司三季度研發離子注入機費用投入同比增長46.02%。今年9月,上海凱世通「集成電路設備射頻電源系統研發與驗證」項目成功進入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中集成電路科技支撐專項立項項目名單。這是凱世通繼去年「高能離子注入機關鍵技術研究與樣機驗證」項目被正式列入該計劃之後再度獲得政府及業界專家的肯定。

  作為國內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的優秀企業,萬業企業持續支持國產設備的創新與研發,通過自主研發與外延式併購雙輪驅動,積極戰略布局設備材料賽道。此次旗下凱世通多款產品的商用化取得重要進展,證明國產設備的產品競爭力及核心技術已滿足主流晶片製造工藝的生產需求。

  未來國內晶片製造工廠擴產以及主流製程工藝提升均需採購更多數量以及更為先進的半導體設備,目前國內半導體設備的12英寸晶圓以及28nm工藝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水平。隨著下一代工藝設備完成驗證以及商用推進,國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有望進行新一輪晶圓製造投資,凱世通的離子注入機在國內市場的需求有望持續增長,獲得更具成長性的市場空間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 多款型號設備獲得訂單
    原標題: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 多款型號設備獲得訂單   萬業企業
  • 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籤超1億元集成電路設備訂單
    原標題: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籤超1億元集成電路設備訂單   萬業企業
  • 國產離子注入機拿下億元訂單,萬業企業半導體業務商業化加速
    12月1日,萬業企業在A股收盤後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控股孫公司北京凱世通擬向公司關聯方芯成科技(紹興)出售3款12英寸離子注入機,總交易金額人民幣1億元(含13%增值稅)。萬業企業公司副總經理周偉芳表示,這是公司首個億元離子注入機訂單,有利於公司集成電路業務的進一步商業化。
  • 萬業企業:對離子注入機定位提出更高要求 凱世通β機有望填補國內...
    集微網消息 6月16日晚間,萬業企業就2019年年度報告問詢問題進行回復,並對之公司凱世通的收入構成、產品單價、定價模式,與前期(2018年)發生的變化作出解釋。萬業企業表示,凱世通兩期主要收入來源均系離子注入機業務以及產品、服務定製與再製造業務。離子注入機業務收入較上期減少50.35%,而產品、服務定製與再製造業務收入較上期增加43.38%,導致離子注入機業務收入佔比較上期減少23.87個百分點,產品、服務定製與再製造業務收入佔比較上期增加25.70個百分點。
  • 萬業企業:撕開科技的假面吧
    或許這與公司名字有關:萬業企業,萬業皆可做,萬業不留戀,只愛銀與錢。在我國,這種實業投資型公司非常多,但萬業企業稍微特殊點,股東結構比較神奇就是其中之一:萬業企業第一大股東是浦東科技投資公司,是個政府基金撬動民間資本的科技產業投資公司,基本是民營主導。
  • 萬業企業獲大額設備訂單加持,收購Compart填補半導體本土供應鏈空白
    在此情況下,跨界「造芯」的趨勢愈發明顯,大批上市企業向半導體行業轉型,而併購無疑是非半導體公司快速切入晶片市場的有效捷徑。在目前眾多向半導體行業轉型的上市公司中,萬業企業顯得尤為突出。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獲超億元訂單近年中美貿易摩擦將半導體設備行業推向萬眾矚目的位置。離子注入機是晶片製造的關鍵裝備,滿足先進位程需求的高端離子注入裝備長期被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亞舍立(Axcelis)等美國龍頭所壟斷。
  • 化學氣相沉積鍺銻碲化物相變存儲器的商業化取得重大進展
    ATMI公司(NASDAQ:ATMI)和Ovonyx公司今日宣布,雙方在採用化學氣相沉積(CVD)工藝商業化生產基於鍺銻碲化物的相變存儲器(PCM)
  • 萬業企業發布三季報 入股富樂德布局EDA相關賽道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施露10月29日晚間,萬業企業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4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3億元。據相關人士分析,萬業企業對富樂德的戰略投資,為布局集成電路設備產業鏈向下延伸,也將與現有的半導體行業多項業務形成協同效應。此外,報告期間萬業企業作為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基金的主要LP,通過基金入股國微思爾芯,戰略布局EDA產業相關賽道,快速推進集成電路業務多元化與上遊產業鏈的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研發投入無疑是形成和強化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 萬業企業:關於聯合境內外投資人共同對外投資收購Compart Systems...
    證券代碼:600641證券簡稱:萬業企業公告編號:臨2020-034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聯合境內外投資人共同對外投資收購Compart Systems Pte.
  •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變流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日前,國電集團風電變流器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由國電集團所屬公司獨立生產且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5MW雙饋型風電機組變流器於4月19日在吉林省白城市富裕風電廠成功併網發電運行。這也是國內首臺國產1.5MW雙饋型變流器在商業化機組上的全功率運行。截至5月8號,該機組已經發電21萬千瓦時,連續運行已超過400小時,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打開APP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你好張江 發表於 2020-11-17 10:10:49 以張江科學城為核心載體的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如今已初具形態。
  • 陳全訓:鋁燃料電池的開發和商業化意義重大
    鋁燃料電池技術的應用可實現金屬鋁的大規模工業儲能,國內外對該技術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但該技術已超出傳統材料科學領域的範疇,因此進展緩慢。東深科技公司經過6年的苦心研究,突破了鋁燃料電池的諸多技術瓶頸,實現了產品商業化生產,成為國內鋁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的企業。 陳全訓在了解鋁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之後表示:「鋁燃料電池的開發和商業化意義重大。
  • 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新型光片顯微鏡」取得重大進展
    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新型光片顯微鏡」取得重大進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2 10:08 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超高時空分辨微型化雙光子在體顯微成像系統」(項目批准號:31327901)項目組於2013年成立。
  • 量產效率24.5%,TOPCon電池重大進展
    目前兩者各有千秋,TOPCon電池基本解決了PERC電池光致衰減的問題,還可兼容PERC電池產線,升級投資小;而HJT電池工序少,預期生產成本較低,但是不兼容現有PERC電池產線,初始投資大,這讓很多企業都較難接受,在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很難讓企業耗費巨資去打造新的生產線。因此,這兩種新的電池技術誰能引領未來,關鍵還是要誰能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實現大規模量產。
  • 三江源地區冰川科學考察取得重大進展
    徐柏青 攝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阿尼瑪卿冰川開展的綜合科學考察及冰芯鑽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科考隊員在冰川積累區頂部海拔近6000米的鑽取點成功鑽取了一支總長度為170米高質量山地透底冰芯。
  • 解析:國內外鋁燃料電池重大進展
    東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10月,位於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高新產業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知識及歐盟、美國發明專利多項,目前國內唯一《鋁-空氣金屬料發電堆》標準備案企業,與美國UL總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KPC)共同制定了鋁燃料電池UL國際標準,國內率先實現鋁燃料電池產業化企業之一,使中國鋁燃料電池的研發及市場化取得重大進展
  • 青海三江源地區冰川科學考察取得重大進展
    徐柏青 攝 近日,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阿尼瑪卿冰川開展的綜合科學考察及冰芯鑽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科考隊員在冰川積累區頂部海拔近6000米的鑽取點成功鑽取了一支總長度為170米高質量山地透底冰芯。
  • 東南大學取得重大進展,成果登上頂級期刊Science!聚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
    東南大學太陽能技術研究中心/儲能聯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朱斌教授為該論文共同一作和主通訊作者,此項研究成果標誌著東南大學在燃料電池領域相關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阻礙了燃料電池的商業化進程。這項工作為科學設計優良質子傳輸材料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策略,為質子限域傳輸和可控/可調提供了科學方法,大大加速商業化進程。該成果將促進新一代燃料電池研究和發展,對發展新能源技術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東南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