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前段時間我曾科普過世界上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Leptotyphelops carlae)。很多人對盲蛇的印象莫過於又細又滑蚯蚓般沒眼睛穴棲吃螞蟻的存才。這樣的生物聽起來貌似很無聊,但沒想到世界上有人也有人把盲蛇當寵物蛇飼養。
飼養的最多的盲蛇是鉤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鉤盲蛇原產亞歐大陸,在我國廣泛分布,但目前已經應遍布世界各地了(包括美洲的大洋洲)。
鉤盲蛇全長6-10cm,部分個體能長到15cm,身體如烏龍麵般粗細。乍一看和蚯蚓沒什麼區別,仔細觀察和你會發現它不但沒有體節,而且全身布滿了小小的鱗片。眼睛退化隱與皮下,小嘴不時吐出信子四處探索。
我對鉤盲蛇的最初印象來自BBC的紀錄片Life of cold blood,記得爵爺隨手操起一盤植物,把植物從花盤中拔出,一條蚯蚓般生物蠕動著出現在屏幕之中。小小的鉤盲蛇張開小小的嘴,對著又白又能嫩的蟻蛹一口一個,突然間就get到了這種生物的萌點。
目前鉤盲蛇還沒有大規模的飼養,但有部分爬行動物愛好者在挖到它們之後就把它們養在小盒子裡了。對,小盒子,比你吃外賣的飯盒還小的小盒子。環境布置也格外簡單,鋪一層溼潤的種植土,放個瓶蓋當水碟——搞定。
左邊的是躲避,但有土的時候它們是不會進去的
這種養法最真實地還原了鉤盲蛇的生存環境,但這種方法有個缺點:你會感覺自己在養一盆土,像觀察它們要麼把它挖出來,要麼從盒子底部往上看,但這種觀察方式不僅顯得很傻,而且連哪裡是頭都分不清。
更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在盒子裡鋪幾層層溼潤的紙巾,這樣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到它們。鉤盲蛇強大的適應能力使得它們能夠分布於世界各地,極其簡單的環境就能是它們存活下來。正是由於飼養及其簡單,也使得它們能夠成為一種養在小盤中的寵物蛇。
鉤盲蛇烏龍麵般的身板是吃不下乳鼠的,在野外它們以螞蟻、螞蟻卵、螞蟻蛹、白蟻為食,其中白蟻佔絕大部分,偶爾會捕食小型殼軟的節肢動物,包括蜈蚣、其它昆蟲,它們甚至還會採食毛毛蟲拉出的排洩物。
人為飼養條件下建議餵螞蟻和白蟻,這都是很好找的食物,你可以自己繁殖螞蟻和白蟻來餵它們。
最有意思的鉤盲蛇的繁殖方式,已知所有的鉤盲蛇都是雌性的,它們通過孤雌生殖的方式繁衍後代。這也就是說只要你有一條鉤盲蛇,你以後就會有千千萬萬條鉤盲蛇。
更有意思的是鉤盲蛇是可卵生的,但它們也可以也可以胎生,這完全看它們的心情,也就是說有一天你可能翻開蓋子後會發現一窩鉤盲蛇蛋,也有可能會發現裡面多了一窩小鉤盲蛇。
也許有人會覺得養這種蚯蚓般埋土裡的小傢伙會很無聊,但如果你能靜下心來飼養它們,或許你能感覺到它們的萌。如果條件允許,架個相機配個微距鏡頭靜靜拍攝它們捕食的場景,也別有一番樂趣。
淘寶搜索店鋪:
爬行天下寵物用品銷售總店
總有一款是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