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現大量黑色飛蛾 專家稱與氣候有關
重慶現大量黑色飛蛾 專家稱與氣候有關 【解說】羽毛狀的觸角,黑色的翅膀,紅色的身體上布滿黑點。近日,在重慶的大街小巷上,每隔五六米人們就能看到這樣的黑色飛蛾從眼前飛過,往年並不多見的黑色飛蛾到底是什麼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原標題: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東南網(微博)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林彬彬/文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根據百科資料,盲蛇又稱鉤盲蛇,體長不超過20釐米,呈圓筒狀,形似蚯蚓,故又稱「蚯蚓蛇」。它為蛇目的一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無毒,以白蟻、螞蟻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若市民看到類似的蛇,大可不必驚慌。之前,也有廈門市民發現這種蛇,後將小傢伙放生了。(東南網(微博))
-
袖珍蛇——鉤盲蛇
這是今年我在粵東記錄的第十七種蛇類——鉤盲蛇,一種非常袖珍的蛇類,堪稱世界上最小型的蛇類。咋一看像蚯蚓,仔細看身體上的鱗片非常明顯,也沒有蚯蚓一環一環的段節,還是很容易辨別的。鉤盲蛇(Indotyphlops braminus),盲蛇科鉤盲蛇屬。無毒。
-
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原標題: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
像蚯蚓長滿鱗片 專家鑑定是條鉤盲蛇(圖)
後經專家鑑定,這是條鉤盲蛇,不僅無毒,還是有益的野生動物。 當天傍晚,鄭先生和幾個朋友在自家門前乘涼,突然發現地面上有個黑褐色的動物在快速爬行。「我以為是條蚯蚓,但仔細一看,不時還有舌頭從它的頭部伸出。」鄭先生說,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東西,就找來一個塑料瓶子,和朋友一起對這個「不速之客」進行了長達10多分鐘的「圍追堵截」,最後在一牆角下將其捉住。
-
不是蚯蚓竟是蛇 雙十中學福建人行道的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根據百科資料,盲蛇又稱鉤盲蛇,體長不超過20釐米,呈圓筒狀,形似蚯蚓,故又稱「蚯蚓蛇」。它為蛇目的一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無毒,以白蟻、螞蟻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若市民看到類似的蛇,大可不必驚慌。之前,也有廈門市民發現這種蛇並撥打導報熱線968801詢問,後將小傢伙放生了。
-
少雨的重慶遭遇近年最大洪水,居民:開始只是滲水,後來河水倒灌
這場洪水過境重慶,導致臨江區域被淹,洪崖洞景區暫停接待遊客,這也是1981年以來重慶經歷的最大一次洪水過境。 不過很多網友表示近日重慶基本沒有降雨,但卻感受到了一次洪峰來襲。專家解釋,這與上遊地區的降雨,兩次洪峰的疊加以及重慶的地勢有關。
-
上海今現日暈和幻日,氣象專家:大氣光學現象頻發與高溫無關
上海今現日暈和幻日,氣象專家:大氣光學現象頻發與高溫無關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2017-07-19 11:07 來源
-
重慶涪陵現雲海美景宛如仙境 (5/5)
重慶涪陵現雲海美景宛如仙境/5) "← →"翻頁 11月10日,重慶涪陵現雲海美景宛如仙境
-
Hi,鉤盲蛇
鉤盲蛇的身型大小似蚯蚓,但是仔細一看,它身上有鱗片,前進姿勢是爬行狀,而身體是一個個環節的蚯蚓是蠕動前進。鉤盲蛇的家族還是一個女蛇國,不需要雄性參與即可個體繁殖。鉤盲蛇是亞洲熱帶地區的蛇類,擴散到全世界大部分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與孤雌生殖對種群傳播快速有很大的關係。
-
馬達加斯加發現新種「盲蛇」
這一發現有助於了解視力幾乎為零的盲蛇如何在地球大部分地區開拓它們的殖民地。 盲蛇的身長可達到1英尺(約合30釐米)左右,生活習性與蚯蚓非常類似,分布在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地下。但與蚯蚓不同的是,盲蛇長有脊骨以及微小的鱗片。
-
過去20天太陽在重慶中心城區只露臉0.4小時 比往年同期...
過去20天 中心城區日照只有0.4小時這個10月,太陽到底有多稀缺?10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專訪了重慶市氣候中心專家白瑩瑩。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天,是重慶有氣象記錄以來太陽最少的20天,20天下來,主城的太陽「上班」不到1小時。
-
廣州城區現雨夾雪 歷年廣州下雪記錄回顧
廣州城區現雨夾雪 歷年廣州下雪記錄回顧 史上廣州雪 文獻記載 1500~1920年期間: 廣州地區下過大雪15次; 廣州下過連日大雪的記載有8次,分別是1245年、1618年、1634年、1787年、1788年、1832年、1835年和1892年。
-
厄爾尼諾發威 極端天氣頻現
專家認為,本輪極端天氣頻現,特別是去年12月以來集中出現在北美、南美和英國的暴雨和洪災,恰恰是氣候變化的明顯標誌,凸顯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美國—— 暖冬與洪水作怪 連日來,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美國從北到南多地頻發極端天氣事件。
-
分組會議|熱烈討論政協報告 真知灼見金句頻現
分組會議|熱烈討論政協報告 真知灼見金句頻現 2021-01-13 2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沒想到世界上有人很認真地把盲蛇當寵物養
飼養的最多的盲蛇是鉤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鉤盲蛇原產亞歐大陸,在我國廣泛分布,但目前已經應遍布世界各地了(包括美洲的大洋洲)。小小的鉤盲蛇張開小小的嘴,對著又白又能嫩的蟻蛹一口一個,突然間就get到了這種生物的萌點。 目前鉤盲蛇還沒有大規模的飼養,但有部分爬行動物愛好者在挖到它們之後就把它們養在小盒子裡了。對,小盒子,比你吃外賣的飯盒還小的小盒子。環境布置也格外簡單,鋪一層溼潤的種植土,放個瓶蓋當水碟——搞定。
-
科學微電影《吃白蟻的蛇——鉤盲蛇》| 藍鯨博士電影院
短片中,三位科學少年對鉤盲蛇進行了生動細緻的探究。從形態和運動兩個方面展現了鉤盲蛇與蚯蚓的不同;測試了鉤盲蛇對光的反應;通過24小時連續的觀察記錄,拍到了鉤盲蛇取食白蟻的珍貴影像;用鋸末設計對比實驗,設置乾燥環境、溼潤環境,探究了鉤盲蛇對溼度的需求;對鉤盲蛇適宜溫度的探究非常精彩,利用卷膜、溫度計、冰袋、吹風機等簡單設備工具製作成多溫度區間的環境,對比實驗很有創意,非常直觀地表現了研究結果。
-
重慶降雨暫歇 現壯麗「丁達爾效應」景觀
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圖/凌舸智)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圖/凌舸智)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
次新股頻現業績「變臉」 真是IPO提速「惹的禍」?
伴隨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收官,次新股頻現業績「變臉」的現象受到關注,甚至有人質疑這是新股發行提速「惹的禍」。 不過在業界看來,次新股業績下滑與多因素相關。來自監管機構的信息則顯示,IPO常態化的同時發審趨於嚴格,「帶病闖關」空間已被大大壓縮。
-
楊梅泡過後頻現蟲子,專家:是果蠅幼蟲,對人體無害
楊梅泡過後頻現蟲子,專家:是果蠅幼蟲,對人體無害 李業珅、鄧強、黎思瑜/南方網 2017-06-23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