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蚯蚓長滿鱗片 專家鑑定是條鉤盲蛇(圖)

2020-11-27 騰訊大閩網

  前日,它跑到了福清一民宅,大家都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東西

  8月17日傍晚,一條酷似蚯蚓的小蛇「造訪」福清玉鬥園一民宅,居民鄭先生費了好大勁才將其拿下。後經專家鑑定,這是條鉤盲蛇,不僅無毒,還是有益的野生動物。

  當天傍晚,鄭先生和幾個朋友在自家門前乘涼,突然發現地面上有個黑褐色的動物在快速爬行。「我以為是條蚯蚓,但仔細一看,不時還有舌頭從它的頭部伸出。」鄭先生說,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奇怪的東西,就找來一個塑料瓶子,和朋友一起對這個「不速之客」進行了長達10多分鐘的「圍追堵截」,最後在一牆角下將其捉住。

  這隻酷似蚯蚓的動物身長大約15釐米,身上還有細小的鱗片,沒有眼睛,頭尾形狀相似,動作十分敏捷迅速。

  昨日,省林業溼地監管中心高級工程師餘希對圖片進行比對後,斷定這就是鉤盲蛇,也稱地鱔,無毒,以白蟻等為食,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蛇。由於其體形細小,加上善於掘洞,經常被誤認為蚯蚓,與蚯蚓唯一分別的就是鉤盲蛇的身體並沒有分成明顯的段節。「2000年它還被列為國家野生動物『三有名錄』」。

相關焦點

  • 男子散步時遇上一條特殊的「蚯蚓」 專家:是條蛇
    ,下圖為鉤盲蛇資料圖。專家稱,因為陳先生的圖看不清細節,所以不敢確定是哪種蛇。  網友:這「蚯蚓」是蛇  開始只是覺得這條「蚯蚓」爬行姿勢怪異,陳先生順手把它拍了下來,照片發到網絡上,沒想到,不少網友說,陳先生遇上了「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  在陳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蚯蚓」通體披著黑色鱗片,行進時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靈活,像蛇在爬行。「也就十幾釐米長,我拍了它十幾秒,它就鑽到路邊的縫隙裡了。」
  • 袖珍蛇——鉤盲蛇
    這是今年我在粵東記錄的第十七種蛇類——鉤盲蛇,一種非常袖珍的蛇類,堪稱世界上最小型的蛇類。咋一看像蚯蚓,仔細看身體上的鱗片非常明顯,也沒有蚯蚓一環一環的段節,還是很容易辨別的。鉤盲蛇(Indotyphlops braminus),盲蛇科鉤盲蛇屬。無毒。
  • Hi,鉤盲蛇
    「 蚯蚓 」,可以仔細瞧瞧,說不定它其實是一條蛇,一條全中國最小的無毒蛇一一鉤盲蛇。鉤盲蛇的身型大小似蚯蚓,但是仔細一看,它身上有鱗片,前進姿勢是爬行狀,而身體是一個個環節的蚯蚓是蠕動前進。鉤盲蛇的家族還是一個女蛇國,不需要雄性參與即可個體繁殖。鉤盲蛇是亞洲熱帶地區的蛇類,擴散到全世界大部分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與孤雌生殖對種群傳播快速有很大的關係。
  • 男孩誤捉「世界最小蛇」:長10cm似大蚯蚓(圖)
    世界上最小的蛇 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昨天下午2點,記者在仁和路與航海路交叉口南側的萬達小區二號院4號樓前,見到了這條不速之客。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如圖)。「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 福建現「巨型蚯蚓」 竟是世上最小蛇類
    他把它拍了下來,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這「蚯蚓」竟被別人說是一條鉤盲蛇 路遇「蚯蚓」,可能是蛇 永春網網友【科CKJ】給我們發來視頻爆料聲稱,在五裡街水岸第一排附近發現這條「蚯蚓」爬行姿勢怪異,頭部有鱗片,比一般的蚯蚓要細,還會吐舌頭,於是好奇的網友順手把它拍了下來。
  • 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原標題: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東南網(微博)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林彬彬/文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昨日上午9點多,李先生路過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旁的人行道時,突然看到,地磚之間的縫隙中,有一條快速移動的「蚯蚓」。李先生彎腰觀察,發現它像蛇一樣曲線行進,而且似乎還會吐信子,不像是蚯蚓。「這是什麼東西?有沒有毒?」出於好奇,李先生就用小木條把它抓了起來。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 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
    ,這條生物竟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名叫鉤盲蛇。資料圖:鉤盲蛇     原標題:世界最小蛇似大蚯蚓 據悉這種蛇類對人類是有益     近日,鄭州一名少年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無意在家中發現一條類似蚯蚓的黑色生物,於是該少年立即將其抓住放在瓶子裡,誰知道第二天經專家一看發現,這條生物竟然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名叫鉤盲蛇。
  • 科學微電影《吃白蟻的蛇——鉤盲蛇》| 藍鯨博士電影院
    短片中,三位科學少年對鉤盲蛇進行了生動細緻的探究。從形態和運動兩個方面展現了鉤盲蛇與蚯蚓的不同;測試了鉤盲蛇對光的反應;通過24小時連續的觀察記錄,拍到了鉤盲蛇取食白蟻的珍貴影像;用鋸末設計對比實驗,設置乾燥環境、溼潤環境,探究了鉤盲蛇對溼度的需求;對鉤盲蛇適宜溫度的探究非常精彩,利用卷膜、溫度計、冰袋、吹風機等簡單設備工具製作成多溫度區間的環境,對比實驗很有創意,非常直觀地表現了研究結果。
  • 不是蚯蚓竟是蛇 雙十中學福建人行道的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  臺海網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文 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  昨日上午9點多,李先生路過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旁的人行道時,突然看到,地磚之間的縫隙中,有一條快速移動的「蚯蚓」。李先生彎腰觀察,發現它像蛇一樣曲線行進,而且似乎還會吐信子,不像是蚯蚓。­  「這是什麼東西?有沒有毒?」出於好奇,李先生就用小木條把它抓了起來。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 兄弟倆在家抓到「大蚯蚓」 竟是世界上最小蛇(圖)
    原標題:兄弟倆在家抓到「大蚯蚓」 竟是世界上最小蛇(圖)   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   昨天下午2點,記者在仁和路與航海路交叉口南側的萬達小區二號院4號樓前,見到了這條不速之客。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如圖)。   「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 這個很像蚯蚓的生物,知道它是什麼嗎?
    這種形似蚯蚓的動物叫鉤盲蛇。屬於蛇目盲蛇科下的一種爬行動物。而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無脊椎動物。兩者猛一看有點近似,但實際上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動物。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鉤盲蛇和蚯蚓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區別。
  • 鄭州男孩誤捉「世界最小蛇」:體長10cm似大蚯蚓(圖)
    昨天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昨天下午2點,記者在仁和路與航海路交叉口南側的萬達小區二號院4號樓前,見到了這條不速之客。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 「兩不像」盲蛇頻現重慶城區 專家稱「請勿打擾」
    「兩不像」盲蛇頻現重慶城區專家稱「請勿打擾」   2002年11月11日16:39  人民網
  • 沒想到世界上有人很認真地把盲蛇當寵物養
    飼養的最多的盲蛇是鉤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鉤盲蛇原產亞歐大陸,在我國廣泛分布,但目前已經應遍布世界各地了(包括美洲的大洋洲)。鉤盲蛇全長6-10cm,部分個體能長到15cm,身體如烏龍麵般粗細。乍一看和蚯蚓沒什麼區別,仔細觀察和你會發現它不但沒有體節,而且全身布滿了小小的鱗片。眼睛退化隱與皮下,小嘴不時吐出信子四處探索。
  • 宜賓一鄉村驚現成精巨型「蚯蚓」,長約50公分,紋路顏色十分奇特!
    網友稱當時發現了幾根,這根是最長的,看著有點嚇人,網友用手簡單量了下,估測這根蚯蚓在50公分左右,這蚯蚓看上去除了比一般的蚯蚓長很多外,身上的條紋和顏色也是與眾不同有人科普小編說這個是「盲蛇」,隨後小編上網查了查:▌鉤盲蛇:又名入耳蛇,是蛇目盲蛇科下的一種無毒蛇種,主要分布於非洲及亞洲,不過現在鉤盲蛇的分布已推廣至世界各地。
  • 專家說可能是寵物
    幾天前,德陽市民徐先生和妻子在市區散步時,發現一條形似蚯蚓但行動靈活的黑色物體,夫妻二人經過觀察,懷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於是帶回家中,製作了一個窩,併購買了食物進行餵養保護。兩天前,徐先生將這條疑似鉤盲蛇放歸了自然。
  • 兄弟倆在家抓的「大蚯蚓」竟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蛇
    原標題: 兄弟倆在家抓的「大蚯蚓」竟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蛇  20日凌晨,到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  20日下午2點,記者在仁和路與航海路交叉口南側的萬達小區二號院4號樓前,見到了這條不速之客。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如圖)。  「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 兒童抓到「大蚯蚓」 後被證是世界上最小的蛇
    從熱帶觀賞植物泥土中孵化出的小型蛇  昨天凌晨,來鄭州探親的11歲少年朱可起床撒尿時,發現臥室門口的地面上,一條大蚯蚓在快速蠕動,趕緊叫來表哥張馳將其捉進瓶子。  昨天下午2點,記者在仁和路與航海路交叉口南側的萬達小區二號院4號樓前,見到了這條不速之客。它身體呈深紫色,形似蚯蚓,體型細小,長約10釐米,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不時吐出白色的細舌。  「我表弟發現的,當時把他嚇壞了。」13歲的張馳指著一旁悶不作聲的朱可說,昨天凌晨2點,表弟朱可起床解手,看到地上有個黑乎乎的細長蟲子在快速蠕動。
  • 長見識啦!南康驚現世界上最小的蛇!
    鉤盲蛇身體彎成一圈時與一枚五角錢硬幣大小相當 「我在水溝裡發現了一條蠕動的『蚯蚓』,抓到瓶子裡仔細觀察,發現這個與蚯蚓還是有很大區別,還會吐舌頭,這是不是蛇啊經贛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工作人員初步認定,這條「蚯蚓」正是世界上最小的蛇類「鉤盲蛇」。  8月18日,在贛州市南康區務工的陳先生向中國江西網記者反映稱,當日上午10時30分,他與工友在南康區龍嶺工業園西區一沙發廠工作時,在水溝中發現了一條蠕動的「蚯蚓」,一時好奇抓起來放到瓶子裡仔細觀察,發現它和蚯蚓有很大區別。
  • 是蚯蚓還是蛇?世界最小的蛇.也太弱了吧——盲蛇
    是盲蛇不是蚯蚓老夫小的時候也是很怕蛇的,但隨著對蛇類的研究和了解,這份恐懼慢慢的減弱,畢竟蛇類家族中也不全是脾氣火爆,爭強鬥狠的傢伙。美國科學家宣布,它們於2006年在北美洲加勒比海巴貝多島上發現一種小蛇,不僅是一個新種,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小的蛇,從頭到尾粗細一致,長得和蚯蚓差不多,全長只有10釐米左右,也就比咱家得筷子長一些,細得又如同桂林米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