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2020-11-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網上銷售野生河豚魚乾

河豚魚乾晾曬現場

北京青年報消息,作為一種食材,被河豚食客們贊為天下第一鮮,古有「不食河豚,焉知魚味」的說法。與此同時,河豚本身又帶有劇毒。這些特點為河豚的食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然而最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發現,不少土特產商家都在銷售曬乾的河豚,價格從每斤30元到60元不等。店家都宣稱河豚魚乾是漁家捕撈的野生河豚,並已對河豚魚乾做了無毒處理。

針對此種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禁止一切野生河豚的銷售,河豚魚乾的銷售更是在國際上也不受認可

現象

電商平臺現野生河豚魚乾

「野生河豚魚乾」「無毒幹河豚」「去毒去頭去內臟」……近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不少土特產商家在銷售河豚魚乾。只要在平臺檢索中輸入「河豚魚乾」,即可檢索到數十家銷售自家作坊捕撈、製作的河豚魚乾,價格從每斤30多元到60多元不等,不少商家還在商品名稱中直接寫道「野生河豚」。

一家位於江蘇南通「樂鮮海產」店中的「野生自曬河豚魚乾」的月銷量已超過100筆。店內線上銷售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河豚都是「漁家自曬」的,而且「都是已經處理好了的,可以放心食用」。

另一家廣東汕尾的「興豐乾貨」店中也正在銷售「漁民自曬河豚魚乾」。北青報記者從該店河豚魚乾的產品信息頁中看到,河豚魚乾呈橙黃色脫水狀態,大小跟成年人手掌差不多,魚頭和魚皮都還保留著。店家在介紹中寫道「每道工序都是自家的小作坊完成」,生產日期為「近期手工製作」。

追問

銷售人員不知自家河豚種類

「興豐乾貨」的銷售人員還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河豚魚乾製作和晾曬的圖片,圖片中上百條被宰殺處理過的河豚,五條一排掛在海邊的一排架子上進行晾曬。當北青報記者問到是哪種河豚時,店家表示是「野生的沒有毒的」,但是北青報記者繼續追問河豚具體種類時,店家表示「不太清楚」,只知道統稱為「河豚」,當地方言叫「乖脯」。

而「樂鮮海產」的銷售人員向北青報記者介紹,自家銷售的河豚為野生的暗紋東方魨,並強調「南通產河豚的,你盡可以放心」。當北青報記者問到野生河豚是否可以買賣時,店家非常肯定地表示「野生河豚可以買賣的」。

購買河豚魚乾的「膽大」食客也並不少見,浙江溫州「縱鮮海味店」的河豚魚乾月銷量166筆,產品評價241條,在河豚魚乾銷量排行中處於前列,商品介紹中寫道「漁家自曬」「來自東海的天然美味」。在產品評價中有消費者留言「等幾天追加評論,看死沒死」,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拆開包裝時,乾冰有異味」「發黴了」「壞掉了,扔了」。

解讀

專家:野生河豚禁止銷售

針對網售野生河豚魚乾的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副秘書長王常玉告訴北青報記者,2016年9月5日農業部下發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中第十一條明確指出「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魨」。也就是說「目前在國內一切形式的野生河豚魚都是禁止銷售的」,野生河豚魚乾的銷售自然也是違法的。

據王常玉介紹,食用野生河豚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不同品種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都不一樣,有的魚肉帶毒,有的魚皮帶毒」。而我國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種,自然捕撈上來的品種往往多種多樣,無法一一確定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加上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野生河豚都是違法的,更不能保證河豚的處理過程是否合規,安全是否達標。

此外,「河豚魚乾」這種形式即使是在國際上也是不允許銷售的。王常玉告訴北青報記者,河豚被做成魚乾後,其品種特徵會變得無法辨認,即使是專家有時也不好分辨是哪種河豚,更無從談起通過肉眼對魚乾毒性的鑑別。

王常玉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河豚產品時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商家,合法的河豚產品在包裝上會附帶可追溯二維碼,並標有原料基地及加工企業名稱和備案號、加工日期、保質期、檢驗合格信息等內容。

其中,野生河豚、養殖的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養殖河豚整魚目前都是禁止銷售的,消費者應避免購買。

(原標題: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野生河豚禁止銷售 提醒消費者食用有風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原標題: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本文來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網售野生河豚魚乾可放心吃?專家:食用有風險!
    現象  電商平臺現野生河豚魚乾  「野生河豚魚乾」「無毒幹河豚」「去毒去頭去內臟」……近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不少土特產商家在銷售河豚魚乾。
  • 網售「野生河豚魚乾」不知品種,必須謹慎購買
    這些極致的特點為河豚的食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然而最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發現,不少土特產商家都在銷售曬乾的河豚,價格從每斤30元到60元不等。店家都宣稱河豚魚乾是漁家捕撈的野生河豚,並已對河豚魚乾做了無毒處理。  針對此種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禁止一切野生河豚的銷售,河豚魚乾的銷售更是在國際上也不受認可。
  • 河豚魚乾到底有沒有毒
    本報訊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嗎?8月31日上午,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
    今天(8月31日)上午,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2015年12月14日,沈某向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其從樂天瑪特海安店購買河豚魚乾食用後中毒,要求查處。當日,該局予以立案。
  • 紅燒河豚魚乾毒死一居民
    本報訊(記者皇甫萍)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往年同期較多發生食物中毒的公共餐飲、家庭辦酒均未報告有集體性食物中毒發生,但10月3日本市南匯區一居民因食用河豚魚乾引起食物中毒並死亡,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人士警告市民:切記勿食河豚魚。
  • 河豚魚乾有毒 南通兩企業狀告海安市場監管局勝訴
    食用從超市買的河豚魚乾中毒了超市被處罰,兩家供貨商起訴海安市場監管局2015年12月14日,沈某向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其從某超市海安店購買河豚魚乾食用後中毒,要求查處。當日,該局予以立案。河豚魚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該超市海安店銷售河豚魚乾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蘇食藥監法科[2016]57號《關於對河豚魚乾銷售行為規範及適用相關法律條款問題的批覆》中明確「河豚魚乾安全風險較大,宜參照國家食藥總局[2015]624號文依法規範並查處銷售河豚魚乾的行為」;農辦漁[2016]53號文規定,從2016年起對開放養殖河豚魚各方面均進行了嚴格的限定,
  • 浙江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食用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浙江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食用河豚魚有中毒風險2012-03-27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紹興網        瀏覽量: 555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熱線來電:3月26日,紹興市民蔣先生致電天天商報熱線說,前幾天溫州平陽縣發生了食用河豚魚中毒事件,有4個人中毒了。他想知道為什麼吃河豚魚會中毒?
  • 廣州食藥監局:食用人工養殖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專家稱巴魚是河豚的一種,可養到無毒,但不鼓勵隨便吃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提醒市民,市面上經營的「巴魚」多為人工養殖的河豚魚,有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且酒樓食肆經營巴魚屬違法行為。然而,記者近日走訪市內部分水產市場和酒樓,發現巴魚售賣已成常態,且商家都稱巴魚是人工淡水養殖的無毒河豚品種。
  • 男子吃河豚魚乾半小時後中毒 搶救及時已無大礙
    河豚魚(圖片來源於網絡)東快訊(記者林雅)河豚魚身有劇毒,但不少人為了一嘗美味仍會進行舌尖上的冒險。上周四,閩侯24歲的青年小洪(化名)就因嘗鮮吃河豚魚乾導致中毒。醫生提醒,河豚魚的某些臟器及組織中均含有河豚毒素,0.5毫克便可致人死亡,即使經過炒煮、鹽醃和日曬等,也不能將其破壞。當下正是食用河豚魚的高峰時節,大家要提高警惕。嘗鮮吃了2條河豚魚乾1個多小時後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除了吃新鮮的河豚魚,福州不少人還有吃河豚魚乾的習慣,居民們會將河豚魚醃好、曬乾,然後蒸著吃,又鮮又香。
  • 女子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2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
    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做兩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來何大姐是麗水人,幾年前一家人來到奉化打工。事情發生在前天晚上6點多,「鄰居大嫂很客氣,上周送我一包自己加工晾曬的河豚魚乾,還都是挑魚肚這些最肥美的位置,她跟我說這個可鮮可好吃了。」何大姐很心動,但又有些擔心,不是說河豚劇毒嗎?
  • 長春一男孩網購寵物蛇被咬傷 網上仍有蠍子、蜘蛛等活體動物售賣
    據長春當地媒體報導,9月21日晚上,楊女士接到兒子小志(化名)電話稱被竹葉青蛇咬傷,並得知孩子是在貼吧上聯繫到了一個賣家,花三百元從網上購買的,玩蛇時不慎被咬傷。而在此前,消費者因為網購活體動物導致受傷的事故也曾頻發。9月29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搜索看到,目前電商平臺仍有活體蠍子、蜘蛛等售賣,在一些聊天群中,有人聲稱可以出售蛇類等動物,而相關法規則明確禁止活體動物的郵寄運輸。
  • 廣州不解禁食河豚 專家:食用河豚是拼死行為(圖)
    對此,廣州市食安辦昨日明確表態,廣州不會放開食用河豚的限制,餐飲單位禁售河豚菜式。然而,有知情人士爆料稱,番禺、南沙一帶的酒樓明目張胆地經營河豚菜式,不少老廣會在周末開車前往嘗鮮。市食安辦及生物學專家均提醒消費者,河豚毒性勝過砒霜,食用河豚絕對是「拼死」行為。  番禺南沙多家酒樓經營  河豚肉質鮮嫩,春季正值河豚中毒高發期。
  • 廣東江門會城兩處花街 觀賞性河豚被當街售賣
    記者採訪中發現,我國雖未有明文規定市場禁售觀賞性河豚,但新會衛生部門有關專家認為,商家起碼要告知消費者此魚有毒。如果家中養河豚,也不能隨便丟在垃圾桶或者路邊,以免被路人拾到或者被小貓小狗誤吃中毒。  記者隨後在新會中醫院旁邊的花街看到,同樣個頭大小的觀賞性河豚也當街售賣,和帝臨路花街的價格一致。街上一位賣觀賞魚的老闆向記者透露,這裡賣河豚有幾年了,都是是從廣州拿貨。「我早兩年也賣過,不好養,今年才不賣的。」   小知識  商家應告知  消費者有關情況  花街售賣的觀賞性河豚和大海中帶有劇毒的河豚一樣嗎?
  • 海鮮市場違規私賣活河豚:10分鐘可買到 庫房不讓看
    國家有條件放開部分河豚市場 有商家趁機違規交易——   海鮮市場違規私賣活河豚   去年農業部辦公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始放開部分有資質企業加工出售河豚,但因為河豚如果加工不當會導致致命劇毒,個人仍然不得買賣河豚。
  • 二兩河豚幹毒倒一家四口 其中兩人病情危重(組圖)
    海都記者調查發現,原本禁售的河豚,福州不少市場、餐館仍明目張胆地售賣。既然有禁令,有關部門為何不查?專家建議,規範河豚生產、銷售、食用,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其中一中毒者 未脫離生命危險  昨日上午,在省急救中心,連江人陳同慶坐立不安,自責不已。
  • 一碗河豚魚乾毒倒3個人 清明時節吃「烏狼鯗」要當心啊
    烏狼鯗(河豚魚乾)燉肉是奉化人餐桌上的「常客」,讓溪口鎮的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麼一道家常菜,卻一下子毒倒了家裡的3口人。  3月2日上午,王女士在溪口菜場買了條烏狼鯗,自行處理後做成了烏狼鯗燉肉。
  • 上海一男子食用河豚後中毒身亡 小販賠款15萬後獲刑3年
    並告誡他,食用河豚魚時要清洗乾淨,沒有洗乾淨的話,是會出人命的。這名顧客答覆稱:「這個我老手藝了」。  漁民支付15萬賠款獲被害人家屬諒解  業內人士說,初夏季節是河豚最毒的時期,特別是體內有魚卵的雌性河豚。在這個時候,吃河豚魚尤其需要謹慎。
  • 賣了兩條野生河豚——買的人中毒身亡,賣的人賠錢又領刑
    河豚味美,不過它卻是一種「危險的食物」,因此才有「拼死吃河豚」的講法。兩年前在上海浦東書院鎮,一個漁民將兩條野生河豚賣給了一名自稱「老手藝」的廚師,結果該廚師食用後中毒死亡。據他們證實,這名廚師以20塊錢的價格從高某攤位買了兩條河豚活魚。當時高某攤位旁邊的另外兩名攤販曾好心問這名熟客,會不會烹飪河豚魚?並告誡他,食用河豚魚時要清洗乾淨,沒有洗乾淨的話,是會出人命的。這名顧客答覆稱:「這個我老手藝了」。支付15萬元賠償款 獲被害人家屬諒解業內人士說,初夏季節是河豚最毒的時期,特別是體內有魚卵的雌性河豚。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26年首次解禁開放2個品種
    來源:北青網河豚的美味讓很多人垂涎,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吃,現在大可不必了,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 擅自加工河豚致人中毒獲刑一年 專家:未經專門加工的河豚均不合規
    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副秘書長王常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我國明文規定野生河豚魚絕對禁止加工銷售,即使是養殖的河豚魚也不能銷售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整魚,消費者應杜絕自行處理河豚烹飪食用現象。漁民受朋友所託自行處理烹飪河豚魚反致朋友中毒「我知道河豚魚是有毒的,以前燒過多次河豚魚吃,殺的時候處理乾淨吃了沒事的。這次我自己覺得處理得很乾淨了,出了這個事我也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