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人注意了!網售「野生河豚魚乾」不知品種,必須謹慎購買

2021-01-18 濠江人家

 

  作為一種食材,被河豚食客們贊為天下第一鮮,古有「不食河豚,焉知魚味」的說法。與此同時,河豚本身又帶有劇毒。這些極致的特點為河豚的食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然而最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發現,不少土特產商家都在銷售曬乾的河豚,價格從每斤30元到60元不等。店家都宣稱河豚魚乾是漁家捕撈的野生河豚,並已對河豚魚乾做了無毒處理。

  針對此種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禁止一切野生河豚的銷售,河豚魚乾的銷售更是在國際上也不受認可。

  現象

  電商平臺現野生河豚魚乾

  「野生河豚魚乾」「無毒幹河豚」「去毒去頭去內臟」……近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不少土特產商家在銷售河豚魚乾。只要在平臺檢索中輸入「河豚魚乾」,即可檢索到數十家銷售自家作坊捕撈、製作的河豚魚乾,價格從每斤30多元到60多元不等,不少商家還在商品名稱中直接寫道「野生河豚」。

  一家位於江蘇南通「樂鮮海產」店中的「野生自曬河豚魚乾」的月銷量已超過100筆。店內線上銷售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河豚都是「漁家自曬」的,而且「都是已經處理好了的,可以放心食用」。

  另一家廣東汕尾的「興豐乾貨」店中也正在銷售「漁民自曬河豚魚乾」。北青報記者從該店河豚魚乾的產品信息頁中看到,河豚魚乾呈橙黃色脫水狀態,大小跟成年人手掌差不多,魚頭和魚皮都還保留著。店家在介紹中寫道「每道工序都是自家的小作坊完成」,生產日期為「近期手工製作」。

  追問

  銷售人員不知自家河豚種類

  「興豐乾貨」的銷售人員還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河豚魚乾製作和晾曬的圖片,圖片中上百條被宰殺處理過的河豚,五條一排掛在海邊的一排架子上進行晾曬。當北青報記者問到是哪種河豚時,店家表示是「野生的沒有毒的」,但是北青報記者繼續追問河豚具體種類時,店家表示「不太清楚」,只知道統稱為「河豚」,當地方言叫「乖脯」。

  而「樂鮮海產」的銷售人員向北青報記者介紹,自家銷售的河豚為野生的暗紋東方魨,並強調「南通產河豚的,你盡可以放心」。當北青報記者問到野生河豚是否可以買賣時,店家非常肯定地表示「野生河豚可以買賣的」。

  購買河豚魚乾的「膽大」食客也並不少見,浙江溫州「縱鮮海味店」的河豚魚乾月銷量166筆,產品評價241條,在河豚魚乾銷量排行中處於前列,商品介紹中寫道「漁家自曬」「來自東海的天然美味」。在產品評價中有消費者留言「等幾天追加評論,看死沒死」,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拆開包裝時,乾冰有異味」「發黴了」「壞掉了,扔了」。

  解讀

  專家:野生河豚禁止銷售

  針對網售野生河豚魚乾的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副秘書長王常玉告訴北青報記者,2016年9月5日農業部下發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中第十一條明確指出「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魨」。也就是說「目前在國內一切形式的野生河豚魚都是禁止銷售的」,野生河豚魚乾的銷售自然也是違法的。

  據王常玉介紹,食用野生河豚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不同品種的河豚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都不一樣,有的魚肉帶毒,有的魚皮帶毒」。而我國沿海的野生河豚有40多種,自然捕撈上來的品種往往多種多樣,無法一一確定毒性大小和帶毒的部位。加上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野生河豚都是違法的,更不能保證河豚的處理過程是否合規,安全是否達標。

  此外,「河豚魚乾」這種形式即使是在國際上也是不允許銷售的。王常玉告訴北青報記者,河豚被做成魚乾後,其品種特徵會變得無法辨認,即使是專家有時也不好分辨是哪種河豚,更無從談起通過肉眼對魚乾毒性的鑑別。

  王常玉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河豚產品時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商家,合法的河豚產品在包裝上會附帶可追溯二維碼,並標有原料基地及加工企業名稱和備案號、加工日期、保質期、檢驗合格信息等內容。

  其中,野生河豚、養殖的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養殖河豚整魚目前都是禁止銷售的,消費者應避免購買。



選摘自《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追問銷售人員不知自家河豚種類「興豐乾貨」的銷售人員還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河豚魚乾製作和晾曬的圖片,圖片中上百條被宰殺處理過的河豚,五條一排掛在海邊的一排架子上進行晾曬。解讀專家:野生河豚禁止銷售針對網售野生河豚魚乾的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副秘書長王常玉告訴北青報記者,2016年9月5日農業部下發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中第十一條明確指出「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魨」。
  • 網售野生河豚魚乾可放心吃?專家:食用有風險!
    現象  電商平臺現野生河豚魚乾  「野生河豚魚乾」「無毒幹河豚」「去毒去頭去內臟只要在平臺檢索中輸入「河豚魚乾」,即可檢索到數十家銷售自家作坊捕撈、製作的河豚魚乾,價格從每斤30多元到60多元不等,不少商家還在商品名稱中直接寫道「野生河豚」。  一家位於江蘇南通「樂鮮海產」店中的「野生自曬河豚魚乾」的月銷量已超過100筆。店內線上銷售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河豚都是「漁家自曬」的,而且「都是已經處理好了的,可以放心食用」。
  • 紅燒河豚魚乾毒死一居民
    紅燒河豚魚乾  10月2日上午,南匯區新場鎮某居民從新場農貿市場購買一條鹹河豚魚乾(去嘴帶皮),約300克;紅燒後,於當日11時30分與丈夫劉某食用,下午13時,劉某出現口唇、舌頭、手指發麻等症狀,因未及時就診,經搶救無效於次日13時死亡。
  • 河豚魚乾到底有沒有毒
    本報訊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嗎?8月31日上午,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
    今天(8月31日)上午,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2015年12月14日,沈某向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其從樂天瑪特海安店購買河豚魚乾食用後中毒,要求查處。當日,該局予以立案。
  • 河豚魚乾有毒 南通兩企業狀告海安市場監管局勝訴
    江蘇某超市海安店因銷售從南通北漁人和水產有限公司、南通洋口港實業有限公司進貨的河豚魚乾,被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河豚魚因含有河豚毒素,所以河豚魚乾也有毒」,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這一安全條款,被處以50000元罰款。
  • 賣了兩條野生河豚——買的人中毒身亡,賣的人賠錢又領刑
    在這個時候,吃河豚魚尤其需要謹慎。張某,也就是那名購買野生河豚的廚師,當晚食用河豚後出現中毒症狀,後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經鑑定,被害人張某符合河豚毒素中毒死亡特徵。高某在得知張某食用野生河豚中毒後即逃離暫住地。2018年5月21日,高某主動至安徽省潁上縣公安機關投案,並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 女子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2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
    抱著僥倖心理吃了一小塊河豚魚乾,結果,42歲的何大姐進了醫院做血液淨化。昨天上午,在李惠利東部醫院腎內科病房,何大姐懊悔不已:「以後再也不貪嘴了,拿生命當吃貨,划不來啊。」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做兩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來何大姐是麗水人,幾年前一家人來到奉化打工。事情發生在前天晚上6點多,「鄰居大嫂很客氣,上周送我一包自己加工晾曬的河豚魚乾,還都是挑魚肚這些最肥美的位置,她跟我說這個可鮮可好吃了。」何大姐很心動,但又有些擔心,不是說河豚劇毒嗎?
  • 被禁26年河豚有望回歸百姓餐桌 2個品種將解禁
    有限解禁僅開放2個品種  我國沿海常見的河豚有40多種,本次擬計劃放開生產經營的品種僅有兩個: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且必須是養殖品。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於學榮介紹,之所以只放開這兩個品種,是因為隨著近些年控毒技術日趨純熟,養殖的河豚含有的毒素遠遠低於風險值。
  • 海鮮市場違規私賣活河豚:10分鐘可買到 庫房不讓看
    經過多次對京深海鮮市場進行探訪,在各類魚蝦、螃蟹檔口中雖然難覓鮮活河豚的蹤跡,但對於北青報記者提出的是否能買到河豚的詢問,至少有四五家攤主表示可以買到,至於河豚的品種和產地,這些攤主都表示應該是養殖的,其他情況都不了解。  「河豚五條起售,一斤78元。河豚不讓在市場裡面隨便賣,你要的話我去庫房拿,清蒸燉湯都可以。」
  • 男子吃河豚魚乾半小時後中毒 搶救及時已無大礙
    河豚魚(圖片來源於網絡)東快訊(記者林雅)河豚魚身有劇毒,但不少人為了一嘗美味仍會進行舌尖上的冒險。上周四,閩侯24歲的青年小洪(化名)就因嘗鮮吃河豚魚乾導致中毒。醫生提醒,河豚魚的某些臟器及組織中均含有河豚毒素,0.5毫克便可致人死亡,即使經過炒煮、鹽醃和日曬等,也不能將其破壞。當下正是食用河豚魚的高峰時節,大家要提高警惕。嘗鮮吃了2條河豚魚乾1個多小時後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除了吃新鮮的河豚魚,福州不少人還有吃河豚魚乾的習慣,居民們會將河豚魚醃好、曬乾,然後蒸著吃,又鮮又香。
  • 野生河豚有毒 請勿「拼死吃河豚」
    網絡配圖近日,武漢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加強餐飲環節河豚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任何餐飲服務單位都不準加工經營鮮活河豚。河豚又名河魨,由於河豚味道鮮美,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
  • 兩品種河豚有條件放開加工經營 為何選擇這兩種
    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魨。  另外,要求加工企業的河魨應來源於經農業部備案的河魨魚源基地。今年9月,農業部公布了第一批養殖河魨魚源基地備案公示名單,12家單位的16個養殖河魨魚源基地通過審查,其中江蘇有兩家,分別為江蘇中洋生態魚類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龍洋水產有限公司(廣東江門基地)。
  •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有民諺,「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魚,終身不念天下魚」,足見河豚魚味之鮮美。河豚雖肉質鮮嫩,但野生河豚體內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說故而廣為流傳。千百年來,一條小小的河豚魚,衍生出了一百多道精美的佳餚,魚肝、魚皮、魚肉、魚寶………每個部位均各有滋味。
  • 鸚鵡雖好看 購買需謹慎
    (網絡圖片)日前,東安公安分局新安派出所民警在南市街花鳥魚市場巡邏時,發現某寵物店內有三隻疑似瀕危野生動物的牡丹鸚鵡,隨後,民警立即將此寵物店老闆劉某傳喚至派出所。經動物保護協會鑑定,劉某在售的牡丹鸚鵡屬於費氏牡丹鸚鵡,目前劉某已被取保候審。民警提示大家,在購買寵物時,一定要了解自己所購買的動物是否是瀕危野生動物。據國家林業局2003年發布的《54種可商業性經營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野生動物名單》,鸚形目中的雞尾鸚鵡、虎皮鸚鵡、費氏牡丹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黃齡牡丹鸚鵡5個品種僅供觀賞,不可買賣。
  • 網紅玩具「巴克球」藏隱患 義烏家長購買需謹慎
    殊不知,爆款玩具背後,卻有著安全隱患,不少網絡媒體都報導了兒童誤吞「巴克球」事件。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巴克球」並非兒童玩具,甚至可能威脅到孩子們的生命。兒童誤吞「巴克球」意外頻發8歲的奇奇在義烏一小學讀一年級。不久之前,他在文具店看中了一盒「巴克球」,出於好奇就買下了。放學回家後,寫完作業的他就在客廳茶几上玩「巴克球」。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一碗河豚魚乾毒倒3個人 清明時節吃「烏狼鯗」要當心啊
    烏狼鯗(河豚魚乾)燉肉是奉化人餐桌上的「常客」,讓溪口鎮的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麼一道家常菜,卻一下子毒倒了家裡的3口人。  3月2日上午,王女士在溪口菜場買了條烏狼鯗,自行處理後做成了烏狼鯗燉肉。
  • 擅自加工河豚致人中毒獲刑一年 專家:未經專門加工的河豚均不合規
    法院當庭以過失致人重傷罪一審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副秘書長王常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我國明文規定野生河豚魚絕對禁止加工銷售,即使是養殖的河豚魚也不能銷售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整魚,消費者應杜絕自行處理河豚烹飪食用現象。漁民受朋友所託自行處理烹飪河豚魚反致朋友中毒「我知道河豚魚是有毒的,以前燒過多次河豚魚吃,殺的時候處理乾淨吃了沒事的。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26年首次解禁開放2個品種
    來源:北青網河豚的美味讓很多人垂涎,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吃,現在大可不必了,食用河豚正式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