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26年河豚有望回歸百姓餐桌 2個品種將解禁

2020-11-22 中國青年網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民間有「拼死吃河豚」一說,在國內被禁入市26年的河豚,再次跳上了風口浪尖。近日,中國漁業協會與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就「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在北京召開聽證會,著重對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等三部委擬聯合發文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的通知》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意見。記者了解到,此次並非全面市場開放,而是嚴格限制品種,主要是已經完全成熟的、經過二十餘年經驗積累的兩個品種,即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

  有限解禁僅開放2個品種

  我國沿海常見的河豚有40多種,本次擬計劃放開生產經營的品種僅有兩個: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且必須是養殖品。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於學榮介紹,之所以只放開這兩個品種,是因為隨著近些年控毒技術日趨純熟,養殖的河豚含有的毒素遠遠低於風險值。「紅鰭東方豚的主要養殖企業為大連天正集團,暗紋東方豚主要養殖企業為江蘇中洋集團。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菊黃豚主要來自福建,並沒有解禁。」

  資料顯示,河豚大部分毒性都很強,尤其是生活在野生環境中的。經過20多年探索和研究,養殖河豚的毒性明顯降低,達到無毒級,經過無毒加工處理後,完全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這兩個品種人工養殖時間最長,控毒養殖技術和出口內銷市場最為成熟,產品質量安全有保障,產品涉及面最廣、產量最大。

  養殖、加工企業必須在政府備案

  據介紹,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養殖河豚、加工河豚的。河豚養殖、加工企業必須通過由中國漁業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組織的專家考核後,並在農業部進行備案公示,才能獲得生產經營許可。

  河豚加工企業考核備案的條件非常嚴格。首先,必須有農業部備案的養殖河豚魚源基地;其次,必須具有河豚加工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具備專業分辨河豚品種的能力,熟練掌握河豚安全加工技術;再次,還要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衛生管理制度。

  為什麼加工企業必須有備案的養殖河豚魚源基地呢?河豚品種鑑別存在一定難度,不同區域養殖的河豚都有不同,野生河豚和養殖河豚之間也很難區分,河豚加工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分選能力。因此,三部委經認真研究、討論後決定,河豚加工企業必須有已經備案的河豚魚源基地。

  禁止銷售野生河豚、養殖河豚活魚

  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還處於嘗試階段。為了保證食用安全,通知規定,野生河豚、養殖河豚活魚、未經加工的養殖河豚整魚,都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這也是「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最重要的限制條件。市場上流通的河豚產品必須是加工產品。

  養殖河豚必須經過加工企業按照一定標準、步驟加工處理,包裝後,明確標識,和可追溯才能進入國內市場上流通。加工企業若要對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進行深加工,必須具有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定相應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並經當地衛生食品標準化部門批准備案。

  ■熱點問題

  怎麼確保野生河豚不上桌?

  記者檢索了2015年的新聞,有新聞報導的確定河豚中毒事件就有7起。記者注意到,在這些中毒事件中,河豚有的是「在河裡釣到」,有的是「在路邊向小販購買」,還有兩例是「在菜市場撿到」。所有的中毒案例都是由自己烹飪河豚,這些食材很大一部分是野生的。

  怎麼確保飯店、商超採購的食材一定是人工養殖河豚而沒有摻雜野生河豚呢?《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的通知》明令嚴禁生產經營野生河豚,嚴禁不符合資質的單位、個人從事生產經營養殖河豚,對於違反規定的,將進行處罰並追究責任。「文件明確,將建立產品的全程可追溯制度,通過二維碼等產品包裝進行追蹤管理。」

  此外,全國各地監管部門也將加大市場監管。對銷售野生河豚的,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何時能端上百姓餐桌?

  很多百姓關注,究竟何時能吃上安全美味的河豚呢?江蘇中洋集團常務副總裁朱永祥介紹,目前企業正做好備案、管理、養殖、加工、銷售等工作,為解禁做好準備工作。省餐飲協會秘書長於學榮說,「一方面等待三部委擬聯合發布『解禁令』,對河豚的野生和人工養殖做明確的界定,對生產、加工、流通作出明確限制,河豚在不久的將來才能真正『遊』上中國百姓餐桌。另一方面,也在加強行業自律,在江蘇省級政府各部門的指導下,規範市場行為,服務更多的消費者。」

  記者 蘆豔

相關焦點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26年首次解禁開放2個品種
    來源:北青網河豚的美味讓很多人垂涎,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吃,現在大可不必了,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 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百姓可在家中吃河豚了
    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百姓可在家中吃河豚了2017-04-15 10: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京日報        瀏覽量: 174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張希)&nbsp眼下又到了吃「河豚」的季節,但今年不一樣的是,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河豚有限開禁,被「封殺」了20多年的河豚魚家族,終於有兩個品種摘掉了
  • 河豚被禁流入市場26年後有望「有條件放開」,已可達無毒級
    被禁止流入市場26年的河豚有望「有條件放開」。近日,受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的委託,中國漁業協會與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北京就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召開聽證會。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河豚人工養殖及經營的政策一直在變。
  • 26年河豚「禁食令」有條件放開,兩種河豚可以擺上家庭餐桌
    26年河豚「禁食令」有條件放開,兩種河豚可以擺上家庭餐桌2016-09-27 15:47:00  水產養殖網這也意味著,自1990年起,飽受爭議、歷經政策波動的河豚「禁食令」,終於在26年之後,可以有條件地「合法化」食用了。澎湃新聞採訪養殖業者得知,上述「有限開禁」令將對河豚養殖業產生重大影響,被抑制了近三十年的市場需求將隨著此次政策放開而持續上揚。據了解,在日本、韓國等地,河豚魚早已在市場上正常流通。
  • 食用河豚26年後正式「解禁」 首批開放2個品種
    郝羿本報訊(記者 張小妹)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解禁令」首批開放哪2個品種(圖)
    一家餐廳的廚師在宰殺河豚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 河豚魚養殖有限解禁一年,江蘇活體河豚交易火熱、來源難追溯
    與之同時,不少商家利用這一「有限解禁」政策,開始將非法的活體河豚魚交易擺在檯面上。&nbsp&nbsp&nbsp&nbsp記者連日來在江蘇泰州、揚中、常州等地調查發現,儘管國家農業部等三部委出臺的「解禁」政策,針對的只是特定河豚魚的加工品,但活體河豚魚的買賣在蘇南地區水產品市場中依然活躍。
  • 食用河豚「解禁」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這條「解禁令」的出臺之路並不輕鬆,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
  • 廣西:河豚「遊走」在市場與餐桌邊緣 醫生建議不吃為好
    &nbsp&nbsp&nbsp&nbsp&nbsp韋女士認為,國家明令禁止河豚流入市場的,「如果沒有河豚出售,我丈夫也不會吃,可能也就不會死亡。」2月3日,韋女士認為,經營者和執法部門更有責任,明知道不能經營,難道也沒有人管?」
  • 家中吃河豚!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被「封殺」了20多年的河豚魚家族,終於有兩個品種摘掉了「違禁品」帽子,只要是農業部指定的12個廠家養殖、處理過的河豚,都可以放心吃,市民甚至可以從電商平臺網購回家自己燒。   河豚味雖鮮美,但體內的河豚毒素毒性很強,0.5毫克河豚毒素就可致人死亡。早在1990年,衛生部就下文禁止河豚流入市場。但是一紙禁令並沒有禁掉老百姓對美味的渴望,餐飲企業雖然不敢將河豚寫上菜單,但是私下一直有人在烹飪河豚,民間甚至還不時舉辦河豚烹飪大賽。
  • 兩品種河豚有條件放開加工經營 為何選擇這兩種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林清智 王益 楊菲菲 蔡夢瑩  規定  河豚有兩個品種「解禁」  《通知》中規定,先行有條件地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兩個品種產品的加工經營。要求養殖河魨加工企業,按照河魨加工技術要求去除有毒部位和河魨毒素,河魨可食部位(皮和肉可帶骨)經檢驗合格後附檢驗合格證方可出廠。
  • 廣州不解禁食河豚 專家:食用河豚是拼死行為(圖)
    資料圖片: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  我國一直禁售禁食的河豚在國內部分地區可能要開禁了。記者昨日獲悉,江蘇年內有望放開食用河豚限制,國家衛生部門近日也批准上海開展河豚試食試驗。
  •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這項禁令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進入明治中期才得以解禁。這個解禁的關鍵人物就是日本第一代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 話說1887年年末的一天,伊藤博文在他命名的一家料亭——春帆樓——小住。這家料亭位於下關,經營者是一對夫妻,與伊藤頗有交情。
  • 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吳仲亨 攝  以往「危險的美味」已不再危險    1990年,當時的衛生部發布了《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2016年11月,農業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開始「有條件解禁」。
  • 長江十年禁漁:野生河豚等珍稀魚類回歸,小型魚類恢復加快
    到上世紀80年代末,長江鰣魚價格率先上漲,偶有漁民捕獲鰣魚,遠近百姓都要趕來圍觀。到2000年前後,長江鰣魚在長江絕跡,長江刀魚則因屢創天價開始頻頻見諸報端,曾經最不值錢的河豚也成了高檔貨。鰣魚消失,鄭金良很受震撼,他無論如何都想「保」住刀魚和河豚。2000年開始,他開始專攻河豚和刀魚的人工養殖。彼時,野生河豚已難覓蹤跡。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全球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有望成為人類未來最大的蛋白質資源庫。  南極磷蝦是高蛋白質的食物,據生物學家測定,南極磷蝦肉中含蛋白質17.56%,脂肪2.11%,且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全部8種胺基酸,尤其是代表營養學特徵的賴氨酸的含量非常豐富。  與金槍魚、虎紋蝦和牛肉相比,南極磷蝦的賴氨酸含量最高。
  • 雜交河豚泛濫威脅人類餐桌,又是全球變暖的鍋
    -公元前300年)中,就發現有河豚殘骸。 目前,日本水域大約有50種河豚,其中只有22種允許食用,而且每一種可食用河豚幾乎也個個帶毒。,毒性相當於氰化鈉的1200倍,通常,一隻河豚所含毒素可以放倒30個成年人。
  • 養殖河豚有條件解禁 滬餐飲只能定點採購預包裝產品
    近期有市民反映,上海一些餐飲單位開始銷售人工養殖的河魨,俗稱「河豚」。上海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強調,目前我國獲批准的養殖河魨魚源基地只有16個,其下遊經審核通過的養殖河魨加工企業只有5家:大連天正實業有限公司曹妃甸加工廠、江蘇中洋生態魚類股份有限公司、榮成市泓泰漁業有限公司、大連富穀食品有限公司和唐山海都水產食品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各批發市場、超市、電商及餐飲企業只能從上述5家企業購買經過加工的養殖河魨。
  • 10分鐘測出河豚毒素多少 從拼死吃到放心吃
    ­  日前,由農業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藥監總局三個部委就擬聯合發文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的通知》委託相關單位召開聽證會,河豚的安全性食用或將在我國解禁。­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技術就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如果你想吃河豚又因為它的毒性而猶豫的話,一兩滴湯汁滴入待檢樣本中,10分鐘就能告訴你答案,讓你放心大膽吃!
  • 部分大西洋、太平洋公海海域禁捕3個月,市民餐桌上的魷魚會減少...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對西南大西洋公海和中東太平洋公海海域實施3個月禁捕消息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部分市民擔心。水產行業協會水產專家昨天回應,我國對西南大西洋和中東太平洋公海漁場實施3個月的禁捕,受影響的主要是魷魚品種。不過,供應上海市民餐桌的魷魚數量不會因禁捕而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