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不解禁食河豚 專家:食用河豚是拼死行為(圖)

2020-11-22 搜狐網

  資料圖片: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

  我國一直禁售禁食的河豚在國內部分地區可能要開禁了。記者昨日獲悉,江蘇年內有望放開食用河豚限制,國家衛生部門近日也批准上海開展河豚試食試驗。對此,廣州市食安辦昨日明確表態,廣州不會放開食用河豚的限制,餐飲單位禁售河豚菜式。然而,有知情人士爆料稱,番禺、南沙一帶的酒樓明目張胆地經營河豚菜式,不少老廣會在周末開車前往嘗鮮。市食安辦及生物學專家均提醒消費者,河豚毒性勝過砒霜,食用河豚絕對是「拼死」行為。

  番禺南沙多家酒樓經營

  河豚肉質鮮嫩,春季正值河豚中毒高發期。據該知情人士透露,番禺、南沙等地的多家酒樓、餐廳、大排檔,包括有證和無證的,甚至是村民的家中,都在經營河豚菜式,有的甚至還經營河豚刺身。每到周末及節假日,這些經營河豚的酒樓門口都停滿了小車,很多廣州市民全家出動、驅車前往品嘗。

  在當地,吃河豚已成為公開的秘密。當地居民也會把吃河豚作為富有番禺特色的地方菜介紹給外地朋友。經營河豚的酒樓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信,他們聘請了專門宰殺河豚的專業廚師,烹飪技術也過硬,保證不會吃中毒。  

毒性勝砒霜中毒無藥解

  據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倫照榮介紹,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卵巢和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精巢和肉多為弱毒或無毒。河豚毒性比氫化鉀高近千倍,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致命。在日本,烹飪河豚魚設有專職廚師,嚴格加工處理,一般先由廚師親嘗第一口,靜待20分鐘至30分鐘後才可端上餐桌。而且,目前對河豚魚毒素尚無有效解毒藥。誤食河豚魚中毒後,並無特效治療藥物。河豚魚中毒的病死率為40%~50%,中毒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6小時,最快的可在發病後10分鐘死亡。

  廣州食市安辦有關負責人昨日提醒消費者,食用河豚危險性高,食用河豚絕對是「拼死」行為。  

韶關夫妻誤食龍葵中毒

  時報訊 (記者 周芳) 韶關夫妻將含毒植物野辣椒葉當成野菜辣椒苗食用導致阿託品中毒。專家提醒市民,切勿自行採摘野菜食用。

  4月8日晚,一對夫妻在韶關市區三市場購買了一把「野辣椒葉」回家做蛋湯,食用後出現面紅、口乾、譫妄等阿託品中毒症狀,病人被送院治療後於4月11日康復出院。經當地衛生局調查後,確定該起中毒事故是由於食用野生含毒植物「野辣椒葉」所致。經過對剩餘的「野辣椒葉」進行鑑定認為,該植物為「龍葵」,俗稱「野辣椒葉」、「海辣椒」等。龍葵含有龍葵鹼等生物鹼,龍葵鹼中毒的表現類似阿託品中毒。食品專家指出,含毒龍葵與野菜辣椒苗的葉片、花朵都比較相似,兩者最大不同在於龍葵長不出辣椒。(記者周芳)

相關焦點

  • 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原標題: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長江三鮮」之一的河魨魚(俗稱河豚魚),肉質鮮美卻含有劇毒,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以往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2016年11月,農業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開始「有條件解禁」。    根據這份通知,「解禁」的條件主要有四:一是「養殖河豚」,且養殖河魨只限暗紋東方魨和紅鰭東方魨兩個品種,野生河豚魚不在放開之列。二是「加工產品」,放開的是加工產品並非鮮活品。
  • 野生河豚有毒 請勿「拼死吃河豚」
    網絡配圖近日,武漢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加強餐飲環節河豚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任何餐飲服務單位都不準加工經營鮮活河豚。河豚又名河魨,由於河豚味道鮮美,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
  • 被禁26年河豚有望回歸百姓餐桌 2個品種將解禁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民間有「拼死吃河豚」一說,在國內被禁入市26年的河豚,再次跳上了風口浪尖。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菊黃豚主要來自福建,並沒有解禁。」  資料顯示,河豚大部分毒性都很強,尤其是生活在野生環境中的。經過20多年探索和研究,養殖河豚的毒性明顯降低,達到無毒級,經過無毒加工處理後,完全可以安全放心食用。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這兩個品種人工養殖時間最長,控毒養殖技術和出口內銷市場最為成熟,產品質量安全有保障,產品涉及面最廣、產量最大。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26年首次解禁開放2個品種
    來源:北青網河豚的美味讓很多人垂涎,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吃,現在大可不必了,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 10分鐘測出河豚毒素多少 從拼死吃到放心吃
    其實一點都不。­  日前,由農業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藥監總局三個部委就擬聯合發文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的通知》委託相關單位召開聽證會,河豚的安全性食用或將在我國解禁。­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技術就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如果你想吃河豚又因為它的毒性而猶豫的話,一兩滴湯汁滴入待檢樣本中,10分鐘就能告訴你答案,讓你放心大膽吃!
  • 【胡律師說法】拼死吃河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河豚,食客老饕謂之「天下第一鮮」,肉質細膩且無腥味,在歷史上留下許多佳話。  北宋美食家蘇軾曾言「食河豚而百無味」,據宋人孫奕的《示兒篇》記載,蘇東坡在常州時,友人擅烹河豚,要請他嘗鮮。蘇東坡一言不發只顧大快朵頤,眾家眷失望時突聞東坡高喊:「也值得一死!」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解禁令」首批開放哪2個品種(圖)
    一家餐廳的廚師在宰殺河豚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 河豚魚養殖有限解禁一年,江蘇活體河豚交易火熱、來源難追溯
    &nbsp&nbsp&nbsp&nbsp從此,在政策層面,河豚魚的食用與養殖,一直遊走在灰色的邊緣地帶。&nbsp&nbsp&nbsp&nbsp業內專家稱,這兩個東方魨品種經過20餘年經驗積累,其技術與安全性控制手段已完全成熟。不過,其他的品種,如菊黃東方魨等依然是禁止的。
  • 拼死享用的極致美味——河豚,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河魨,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自古,就有許多「拼死吃河豚」的軼事。要問那一口有多鮮美,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贊之為「君臨天下的味覺之王」。時至今日,日本的河豚料理已非常成熟,唯有經過嚴苛訓練的專職料理人才能烹調,取其鮮又十分安全。河豚的鮮美,向來被各路老饕們讚不絕口。
  • 河豚解禁史:「珍愛生命遠離河豚」與「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全書採用清代《海錯圖》的故宮授權原版圖,現代照片大多為作者或其好友實景拍攝,共同為讀者帶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終極饗宴。 《海錯圖筆記》第二彈,篇幅更大、內容更豐富,古圖更多、全書更富古韻。清代畫師聶璜與現代博物小亮再次聚焦故宮藏品《海錯圖》。博物小亮對《海錯圖》繼續深入解讀,共考證39幅《海錯圖》原圖,涉及50多種生物,收錄了最新的24篇考察、論證筆記。
  • 浙江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食用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浙江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食用河豚魚有中毒風險2012-03-27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紹興網        瀏覽量: 5554 次 我要評論   攤主又是從哪裡弄來河豚魚呢?攤主解釋說,這批食用河豚魚來自於上海某水產批發市場。不過,由於查處及時,尚未銷售出去。執法人員除了當場下架、銷毀河豚魚外,還提醒所有海鮮攤位的經營者不得銷售河豚魚及其製品。  隨後,執法人員又到多家菜場檢查,暫時沒有發現食用河豚魚及其製品銷售。  據了解,河豚魚為有毒魚類,誤食中毒後危害人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禁令轉折:伊藤博文關鍵的一口後來到了明治時代,日本初代的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吃到了河豚料理,伊藤食後直嘆天下有此美味,當即召喚取消對河豚的禁制條例。首先在山口縣解除了不準吃河豚的禁令。傳奇歌舞伎八代目坂東三津五郎是一位絕對的美食專家,尤嗜河豚,自詡百毒不侵。1975年1月16日,他帶著一名歌姬與朋友走進了一家著名的河豚老店。酒過三巡,一個想要博取坂東好感的年輕導演提議嘗試禁食的河豚肝臟,對於老饕這莫過於終極食趣。四塊僅僅1.4釐米寬的方形豚肝緩緩自歌姬手中遞過來,潔白無瑕,晶瑩剔透。是美食還是死亡之吻,無人敢動,除了坂東。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禁令轉折:伊藤博文關鍵的一口後來到了明治時代,日本初代的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吃到了河豚料理,伊藤食後直嘆天下有此美味,當即召喚取消對河豚的禁制條例。首先在山口縣解除了不準吃河豚的禁令。傳奇歌舞伎八代目坂東三津五郎是一位絕對的美食專家,尤嗜河豚,自詡百毒不侵。1975年1月16日,他帶著一名歌姬與朋友走進了一家著名的河豚老店。酒過三巡,一個想要博取坂東好感的年輕導演提議嘗試禁食的河豚肝臟,對於老饕這莫過於終極食趣。四塊僅僅1.4釐米寬的方形豚肝緩緩自歌姬手中遞過來,潔白無瑕,晶瑩剔透。是美食還是死亡之吻,無人敢動,除了坂東。
  • 廣西:河豚「遊走」在市場與餐桌邊緣 醫生建議不吃為好
    兩個小時後,她丈夫去上衛生間時跌倒,結果不治身亡。韋女士認為丈夫是食河豚中毒導致的,遂向經營河豚的飯店索賠。&nbsp&nbsp&nbsp&nbsp&nbsp事情發生一個月後,韋女士丈夫的屍檢鑑定結果是死於冠心病。飯店因此拒絕賠償。
  • 無毒不河豚 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無毒不丈夫」,無毒也不河豚。要是說河豚一點毒都沒有,美食的挑戰性頓時消失,反而有點無趣。
  • 食用河豚「解禁」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這條「解禁令」的出臺之路並不輕鬆,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
  • 吃河豚狀告飯店索賠 法院:飯店銷售河豚不違法
    吃了一頓河豚,狀告飯店索十倍賠償。法院審理認為:飯店銷售河豚不違法,顧客的訴求無法律和證據支持。蘇東坡「拼死吃河豚」的軼事千古聞名,因為與河豚的美味相伴的,是河豚的毒素。消費者王某吃了頓河豚後,就以河豚有毒,飯店銷售不安全食品為由,起訴要求10倍賠償。近日,武進法院前黃法庭審理後,駁回了王某的訴求。
  • 較真丨想吃河豚不需「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較真要點: 1中國已經有條件地放開了養殖河豚的生產經營。食用河豚的安全性,在「規範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保障。 2河豚有很多種,並不是所有河豚都有毒。
  • 為何日本人「拼死吃河豚」,稍不注意就會中毒,讓人難以理解
    河豚味美,如果烹飪得法的話,那將是人間的極至美味,可是河豚有毒又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在日本一直就有「拼死吃河豚」的就法,特別是在陽春三月河豚魚肉質最鮮嫩的時候,許多日本人是甘願冒著丟失生命的風險來品嘗一番其中美味的。
  • 西媒: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 食客不必拼死嘗鮮
    原標題:西媒稱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食客再不必「拼死」嘗鮮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西媒稱,河豚之所以備受眾多老饕追捧,關鍵的一點是吃它要冒生命危險。有人認為只有吃過河豚才是真正的美食家。然而,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養殖無毒河豚,讓更多的人在享受至美滋味的同時不必再擔心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