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
我國一直禁售禁食的河豚在國內部分地區可能要開禁了。記者昨日獲悉,江蘇年內有望放開食用河豚限制,國家衛生部門近日也批准上海開展河豚試食試驗。對此,廣州市食安辦昨日明確表態,廣州不會放開食用河豚的限制,餐飲單位禁售河豚菜式。然而,有知情人士爆料稱,番禺、南沙一帶的酒樓明目張胆地經營河豚菜式,不少老廣會在周末開車前往嘗鮮。市食安辦及生物學專家均提醒消費者,河豚毒性勝過砒霜,食用河豚絕對是「拼死」行為。
番禺南沙多家酒樓經營河豚肉質鮮嫩,春季正值河豚中毒高發期。據該知情人士透露,番禺、南沙等地的多家酒樓、餐廳、大排檔,包括有證和無證的,甚至是村民的家中,都在經營河豚菜式,有的甚至還經營河豚刺身。每到周末及節假日,這些經營河豚的酒樓門口都停滿了小車,很多廣州市民全家出動、驅車前往品嘗。
在當地,吃河豚已成為公開的秘密。當地居民也會把吃河豚作為富有番禺特色的地方菜介紹給外地朋友。經營河豚的酒樓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信,他們聘請了專門宰殺河豚的專業廚師,烹飪技術也過硬,保證不會吃中毒。
毒性勝砒霜中毒無藥解據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倫照榮介紹,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卵巢和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精巢和肉多為弱毒或無毒。河豚毒性比氫化鉀高近千倍,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致命。在日本,烹飪河豚魚設有專職廚師,嚴格加工處理,一般先由廚師親嘗第一口,靜待20分鐘至30分鐘後才可端上餐桌。而且,目前對河豚魚毒素尚無有效解毒藥。誤食河豚魚中毒後,並無特效治療藥物。河豚魚中毒的病死率為40%~50%,中毒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6小時,最快的可在發病後10分鐘死亡。
廣州食市安辦有關負責人昨日提醒消費者,食用河豚危險性高,食用河豚絕對是「拼死」行為。
韶關夫妻誤食龍葵中毒時報訊 (記者 周芳) 韶關夫妻將含毒植物野辣椒葉當成野菜辣椒苗食用導致阿託品中毒。專家提醒市民,切勿自行採摘野菜食用。
4月8日晚,一對夫妻在韶關市區三市場購買了一把「野辣椒葉」回家做蛋湯,食用後出現面紅、口乾、譫妄等阿託品中毒症狀,病人被送院治療後於4月11日康復出院。經當地衛生局調查後,確定該起中毒事故是由於食用野生含毒植物「野辣椒葉」所致。經過對剩餘的「野辣椒葉」進行鑑定認為,該植物為「龍葵」,俗稱「野辣椒葉」、「海辣椒」等。龍葵含有龍葵鹼等生物鹼,龍葵鹼中毒的表現類似阿託品中毒。食品專家指出,含毒龍葵與野菜辣椒苗的葉片、花朵都比較相似,兩者最大不同在於龍葵長不出辣椒。(記者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