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2020-11-25 搜狐網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新華社 綜合

  賴氨酸含量超金槍魚

  在本次南極科考隊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組成南極周邊海域磷蝦等生物資源考察與評估項目組,在中國南極中山站附近的普裡茲灣進行了南極磷蝦資源聲學映像數據採集和15個站位的拖網採樣。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靈智介紹說,南極磷蝦是地球上已發現生物量最大的單一物種,其總量保守估計可達數億噸。南極磷蝦處於南大洋食物鏈的中心,是鯨魚、海豹、企鵝等動物的主要食物。在全球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有望成為人類未來最大的蛋白質資源庫。

  南極磷蝦是高蛋白質的食物,據生物學家測定,南極磷蝦肉中含蛋白質17.56%,脂肪2.11%,且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全部8種胺基酸,尤其是代表營養學特徵的賴氨酸的含量非常豐富。

  與金槍魚、虎紋蝦和牛肉相比,南極磷蝦的賴氨酸含量最高。世界衛生組織曾將南極磷蝦、對蝦、牛乳和牛肉的胺基酸綜合營養價值比較評分,結果磷蝦得100分,牛肉96分,牛乳91分,對蝦71分。國外科學家計算,一年捕撈7000萬噸南極磷蝦,即可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每天提供20克高質量蛋白。

  正因南極磷蝦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自上世紀60年代起,蘇聯、日本、波蘭等國率先開始商業捕撈南極磷蝦。近年來,挪威引領了新一輪南極磷蝦資源開發,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南極磷蝦國際市場。

  我國去年捕撈5萬多噸磷蝦

  中國從1984年首次南極科考起就啟動了南極磷蝦資源調查,並於2010年首次派漁船進行商業捕撈。雖然中國南極磷蝦商業開發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4年的捕撈產量達到5.4萬噸。

  李靈智坦言,儘管中國的南極磷蝦產業發展較快,但總體還處於初級階段,沒有專業的磷蝦捕撈船,機械化水平低,產出效益不高。此外,在磷蝦加工產品開發上,經濟附加值較高的蝦油等深加工產品還難覓蹤影。

  而磷蝦的運送也是個難題。由於捕撈時造成的擠壓,磷蝦容易損失體液,捕獲的磷蝦必須及時處理,否則幾小時內會死亡、變質。處理的主要辦法是去掉蝦頭,保留蝦尾肌肉部分,同時剝除甲殼(南極磷蝦蝦殼氟含量較高,不宜食用),最終製成冷凍品或濃縮粉末。

  由於南極磷蝦含有豐富的磷蝦油,含有身體很需要的四種磷脂,而且汙染量極低,近年來捕獲的南極磷蝦大多被用於提取磷蝦油類保健品。

  磷蝦最佳吃法:刺身

  廣東籍美食愛好者告訴記者,由於南極磷蝦生活在溫度較低的高緯度海域,且罕有人類活動,其體內的病原體、寄生蟲和汙染物含量理當較少,若冰鎮後製成刺身享用,既保留了南極磷蝦的豐富營養,還能體驗海蝦鮮甜、爽滑的口感。品嘗時應以蒜片、薑絲、蔥絲、洋蔥絲、青椒圈、醬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和油、鹽、糖混合成順德魚生調料,待磷蝦自然解凍後剝殼蘸食。

news.sohu.com false 現代快報 http://kb.dsqq.cn/html/2015-03/31/content_391119.htm report 1551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

相關焦點

  • 南極科考重大成果是捕蝦? 關於磷蝦你不知道的事
    吃貨朋友們有福了,因為以後的餐桌上可能會多一道菜。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3月28日,我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傳來喜訊: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可能。這個消息讓不少吃貨們大感振奮,但也有不少網友心存疑慮,南極磷蝦到底是啥,能吃嗎,怎麼吃?撈蝦也需要科考?
  • 南極科考重大成果竟是捕蝦?網友評論亮了
    據觀察者網報導,3月28日,我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傳來喜訊: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可能。
  • 遇見磷蝦,愛上南極鮮純營養
  • 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 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原標題: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 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導讀:【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 「南極磷蝦」節前上餐桌
    「南極磷蝦」節前上餐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9.25 星期五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王 萌 通訊員 周健偉    本報訊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今年2月底起航的我省第一艘赴南極作業漁船「明開」輪歷經長途跋涉和捕撈作業
  • 吃貨們約嗎?南極約10億噸磷蝦等你油爆、清蒸、紅燒...
    原標題:吃貨們約嗎?科學家稱南極磷蝦總量約有10億噸  說到南極,你會想到什麼?企鵝、大風暴,還是厚厚的積雪?從南極大陸科考回來的科學家溫海焜給小朋友們講述了他在南極科考的故事:要去南極,得經過兩個天然屏障;南極磷蝦多,但科考隊員們都捨不得吃,用來餵企鵝……  魔鬼西風帶,讓科考隊員們暈船  提到南極,首先想到的是企鵝和極光,可愛又浪漫,但你知道南極其實神秘又危險,輕易不讓人踏進嗎?「想進南極大陸,必須通過它的兩個天然屏障。」
  • 吃貨們約嗎?南極磷蝦多達10億噸:高蛋白
    丹麥生蠔、美國小龍蝦……這段時間,似乎世界各地都在呼喚吃貨,南極洲也來湊熱鬧了。在近日江蘇科技館舉辦的第二屆「中科院南京分院科學面對面」公益科學體驗日上,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工作人員溫海焜告訴大家,除了企鵝、海豹、海獅,南極還有一種特殊的動物叫做南極磷蝦,現在估計有10億噸左右,相信吃貨們會很感興趣。
  • 吃貨們約嗎?科學家稱南極磷蝦總量約有10億噸
    從南極大陸科考回來的科學家溫海焜給小朋友們講述了他在南極科考的故事:要去南極,得經過兩個天然屏障;南極磷蝦多,但科考隊員們都捨不得吃,用來餵企鵝……魔鬼西風帶,讓科考隊員們暈船提到南極,首先想到的是企鵝和極光,可愛又浪漫,但你知道南極其實神秘又危險,輕易不讓人踏進嗎?「想進南極大陸,必須通過它的兩個天然屏障。」
  • 南極磷蝦的能好怎?
    日前,許多媒體報導了有關我國第31次南極考察的消息,都提到了一種漁業生物——南極磷蝦,報導稱南極磷蝦即將登上國內餐桌。對自然抱有無限好奇的朋友,想必會提出許多問題:南極磷蝦是什麼東西呢?真的可以開發麼?人類吃南極磷蝦對南極生態有什麼影響?會不會搶鯨和企鵝們的口糧呢?想必也有許多朋友會問道,南極科考探查磷蝦有什麼意義?
  • 習近平澳洲考察雪龍號 慰問南極科考人員
    據新華社電當地時間18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並慰問兩國科考人員。   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南極科考母港,「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任務途中,在霍巴特港停靠補給。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
    而在蝦類中,磷蝦是人們已經發現的含蛋白質最高的生物,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一隻磷蝦的營養價值相當於200克烤肉,不僅如此,磷蝦還富含胺基酸和維生素A。既然磷蝦營養價值這麼高,最終自然也是被端上了人們的餐桌。
  • 我國南極磷蝦船加速「出海」
    (船型&nbsp船廠&nbsp買賣)建成後,將填補我國在高端漁船(船型&nbsp船廠&nbsp買賣)領域的空白,大大提升我國在南極磷蝦科考、捕撈、加工等領域的技術水平。&nbsp&nbsp&nbsp&nbsp近日,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承接的國內首艘專業南極磷蝦捕撈科考船項目訂單正式生效。該船建成後,將填補我國在高端漁船領域的空白,大大提升我國在南極磷蝦科考、捕撈、加工等領域的技術水平。
  • 10億噸南極磷蝦:1斤營養價值超10斤牛肉,為何遲遲不上餐桌?
    你或許不信,但這種生物還真的存在,它就是南極磷蝦。先說說南極磷蝦的價值有多高。有專家認為,它是繼煤炭、石油和糧食之後的全球第四大資源,而且可再生。生物量在6.5-10億噸之間,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繁衍最成功的單重生物資源之一。
  • 南極磷蝦多達10億噸!組團去吃嗎?
    丹麥生蠔、美國小龍蝦……這段時間,似乎世界各地都在呼喚吃貨,南極洲也來湊熱鬧了。
  • 吃貨們有福了!青島漁船首赴南極捕回千噸磷蝦
    運輸南極磷蝦的船隻抵達青島港    青島新聞網9月24日訊 中秋節吃貨們有口福了!近日,青島「明開」輪首航南極捕獲的千噸南極磷蝦運回青島,這兩天就將在市南的大超市開售,每斤的價格在25元至35元之間。據了解,這是青島首次運回自捕的南極磷蝦產品。
  • 科普丨南極大洋科考關注些什麼
    33次南極科考隊大洋隊正在南極半島海域進行全學科海洋環境綜合考察,此次科考計劃12天完成42個重點站位的考察作業。自1984年首次南極科考以來,南極半島海域都是我國南極科考的研究重點。大洋隊科考隊員都在專注於哪些研究?想要獲得哪些樣本和數據?新華社記者帶你走近南大洋上科考作業現場,聽聽科考隊員們的介紹。南大洋中溫室氣體的「物理泵」此次作業航線中完成了西風帶區域內兩條重要的海域斷面考察。
  • 國家863計劃「南極磷蝦」項目科研成果在漢發布
    人民網武漢5月17日電 日前,以「中國夢·健康夢」國家863計劃科研成果報告會暨第一屆南極磷蝦油國際品牌文化節在武漢舉行。會上宣布:南極磷蝦成南極生態系統支柱,南極磷蝦油已上餐桌,在歐盟地區已用於孕婦推動全球母嬰市場。
  • 南極磷蝦功能與研發學術交流會在青舉行
    6日,在青島大學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了南極磷蝦功能與研發學術交流大會。本次大會是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主辦,中國南極磷蝦產業聯盟,青島深海鮮科技有限公司協辦,青島陽光華齡健康諮詢有限公司承辦。
  • 拓荒者黃洪亮:三赴南極 為我國磷蝦開發拿回第一手資料
    東方網記者劉輝7月10日報導:假如給你一次機會,你願意奔赴南極科考嗎?假如路途艱辛、再來兩次呢?2005年,來自上海東海水產研究所的黃洪亮首次踏上南極科考的徵程。2009年、2011年他冒著危險再赴地球之南「約會」磷蝦。
  • 南極冰魚---餐桌上的鱷魚
    南極冰魚是生活在南極的魚類之一。它屬於鱷頭冰魚家族。它的嘴又寬又有鋒利的牙齒,主要吃的是南極磷蝦。在南極生存的魚類必須避免自己在寒冷的冰水中凍僵,因此這種南極冰魚的紅血球中沒有血紅素,這在脊椎動物中可謂是絕無僅有的事情。這種魚的血液更容易流動,節省了在體內循環所需的能量,使魚能夠適應低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