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約嗎?南極約10億噸磷蝦等你油爆、清蒸、紅燒...

2020-11-25 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吃貨們約嗎?科學家稱南極磷蝦總量約有10億噸

  說到南極,你會想到什麼?企鵝、大風暴,還是厚厚的積雪?5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和江蘇科技館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科院南京分院科學面對面」公益科學體驗日在江蘇科技館舉辦。從南極大陸科考回來的科學家溫海焜給小朋友們講述了他在南極科考的故事:要去南極,得經過兩個天然屏障;南極磷蝦多,但科考隊員們都捨不得吃,用來餵企鵝……

  魔鬼西風帶,讓科考隊員們暈船

  提到南極,首先想到的是企鵝和極光,可愛又浪漫,但你知道南極其實神秘又危險,輕易不讓人踏進嗎?「想進南極大陸,必須通過它的兩個天然屏障。」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工作人員溫海焜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第一道是著名的「魔鬼西風帶」,它位於南緯40°到60°之間,因為在古代刮跑了很多從歐洲或亞洲往南去尋找這片南極大陸的船隻而得到了「魔鬼」之名。「比起刮跑,其實講不知去向更為準確,它的可怕,即使是在航海學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也十分讓人頭疼。」溫海焜說,他們所在的第27次科考隊在途經西風帶的時候就遇見了狂風大浪。那種風浪到底有多大?科考隊員們甚至專門為它編了這麼一句順口溜,叫做「一言不發,兩眼無神,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臥不動,十分難受。」形象地表現了當時暈船的現象。

  通過了「魔鬼西風帶」,第二個屏障又會出現,叫做「堅硬的海濱」。因為南極的溫度非常的低,南極大陸的周圍海水都結成了冰,「即使在今天,我們的科考船也很難到達大陸,只能在海濱邊上就停了下來,由於這兩個原因,南極就成為了我們人類最晚發現的大陸。」溫海焜說。

  由於南極地區視凝度比較好,人類的活動、光汙染比較少,而且有連續的極夜現象,因此非常適合人類天文活動的觀測。而溫海焜所屬的2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便是以安裝南極望遠鏡為目的趕赴中國崑崙站進行工作。

  南極磷蝦多,拿來餵企鵝

  在現場,溫海焜他們還特地帶了在南極生活所必需的一套行頭給孩子們試穿。

  一件紅色的連體式羽絨服,一雙嵌了鋼板的雪地靴,一頂「老東北」的軍式絨帽,一條黑色的「面巾」,一副墨鏡,就是他們在寒冷南極的全部行頭。「別看東西不多,卻都是質量過硬的好東西。」溫海焜說。

  企鵝、海豹、海獅……這些都是公眾比較熟悉的南極生物,但其實南極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動物。「可能吃貨們會比較感興趣,叫做南極磷蝦。」溫海焜介紹說,南極磷蝦現在估計有十億噸左右。

  「哇塞,那可以吃蝦了……」現場的孩子們已經快要流口水了。

  溫海焜說,南極磷蝦不僅數量多,繁殖能力還特別強。在未來食品資源匱乏的時候,南極磷蝦可能就是我們補充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有科學家做過統計,按每年人類的捕魚總量一億噸來算,如果全部置換成南極磷蝦,也只是它們繁衍總量的百分之十。」

  不過,雖然南極磷蝦很多,但是科考隊員們卻捨不得吃,他們會將捕到的南極磷蝦以及偶爾釣到的大魚留給可愛的企鵝,以此拉近與企鵝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吃貨們約嗎?南極磷蝦多達10億噸:高蛋白
    丹麥生蠔、美國小龍蝦……這段時間,似乎世界各地都在呼喚吃貨,南極洲也來湊熱鬧了。在近日江蘇科技館舉辦的第二屆「中科院南京分院科學面對面」公益科學體驗日上,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工作人員溫海焜告訴大家,除了企鵝、海豹、海獅,南極還有一種特殊的動物叫做南極磷蝦,現在估計有10億噸左右,相信吃貨們會很感興趣。
  • 吃貨們約嗎?科學家稱南極磷蝦總量約有10億噸
    現代快報訊(記者胡玉梅通訊員賈志榮實習生韓雨霽)說到南極,你會想到什麼?企鵝、大風暴,還是厚厚的積雪?從南極大陸科考回來的科學家溫海焜給小朋友們講述了他在南極科考的故事:要去南極,得經過兩個天然屏障;南極磷蝦多,但科考隊員們都捨不得吃,用來餵企鵝……魔鬼西風帶,讓科考隊員們暈船提到南極,首先想到的是企鵝和極光,可愛又浪漫,但你知道南極其實神秘又危險,輕易不讓人踏進嗎?「想進南極大陸,必須通過它的兩個天然屏障。」
  • 你知道嗎?南極磷蝦多達10億噸!組團去吃嗎?
    丹麥生蠔、美國小龍蝦……這段時間,似乎世界各地都在呼喚吃貨,南極洲也來湊熱鬧了。
  • 磷蝦每年被吃掉約2億噸,為什麼至今還沒有滅絕?
    有人認為,吃貨的嘴十分厲害,曾經泛濫成災的小龍蝦到了吃貨手中,數量也會隨之劇減。那麼,為什麼磷蝦每年被吃掉約2億噸,至今卻還沒有滅絕呢?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這幾種原因。第一,數量多。磷蝦喜歡群居,而且群居數量眾多,可能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到之後會害怕。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會被吃光嗎?
    磷蝦是對一大類小型節肢動物的統稱,分類為節肢動物門-磷蝦目,分為兩個科,磷蝦科有85個物種,遍布世界各大海域,南極磷蝦就屬於磷蝦科。還有一個深海磷蝦科,只有1個物種,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裡。南極磷蝦就是磷蝦目的代表,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附近水域的磷蝦。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
    中國吃貨們還發明出了金枝玉葉、金屋藏嬌、金玉滿堂等美食做法,人們每年都會捕捉大量的南極磷蝦,同時,它也是鬚鯨和和一些經濟魚類的主要餌料。南極磷蝦一年得產多少才能夠這麼大的消耗啊?3億噸,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要知道,一隻南極磷蝦的重量僅有2克左右、長45-60毫米。不過神奇的是,即使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那麼多,為什麼卻始終保持著安全數字,始終沒有滅絕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南極科考重大成果是捕蝦? 關於磷蝦你不知道的事
    吃貨朋友們有福了,因為以後的餐桌上可能會多一道菜。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3月28日,我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傳來喜訊: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可能。這個消息讓不少吃貨們大感振奮,但也有不少網友心存疑慮,南極磷蝦到底是啥,能吃嗎,怎麼吃?撈蝦也需要科考?
  • 國家863計劃「南極磷蝦」項目科研成果在漢發布
    人民網武漢5月17日電 日前,以「中國夢·健康夢」國家863計劃科研成果報告會暨第一屆南極磷蝦油國際品牌文化節在武漢舉行。會上宣布:南極磷蝦成南極生態系統支柱,南極磷蝦油已上餐桌,在歐盟地區已用於孕婦推動全球母嬰市場。
  • 10億噸南極磷蝦:1斤營養價值超10斤牛肉,為何遲遲不上餐桌?
    如果有一種生物只需要捕撈一小部分,就能解決我國十分之一人口的營養問題,你相信它的存在嗎?你或許不信,但這種生物還真的存在,它就是南極磷蝦。先說說南極磷蝦的價值有多高。有專家認為,它是繼煤炭、石油和糧食之後的全球第四大資源,而且可再生。生物量在6.5-10億噸之間,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繁衍最成功的單重生物資源之一。
  • 南極磷蝦:5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將是最大「黑馬」?
    中學課本上就告訴我們,地球上最龐大的生物種群是磷蝦,1981~1990年由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等多個國際組織聯合的《南大洋生物資源儲量調查》統計,南大洋磷蝦儲量約為4~5億噸,而且這還是一個保守數字!如此龐大的數量,簡直就是一個取之不竭的寶庫,那麼為什麼我們從來沒吃過磷蝦?以磷蝦為食的藍鯨數量還越來越少?
  • 南極磷蝦儲量高達50億噸,比全球糧食總量還高,人類能吃嗎?
    南極冰冷的海洋裡,生活著許多大型的海洋動物,比如藍鯨,鬚鯨等。我們可能很好奇,這麼大的龐然大物平常都吃什麼呢?其實它們吃的東西主要只有一個,那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地球生命進化的奇蹟,它從一開始就好像是作為食物而存在的。
  • 南極有75億噸磷蝦,十隻就相對於半斤牛肉!科學家:保存很困難
    1977 年有人說4450萬噸,1981年有資料說1億噸~4億噸,1987 年又有人估測說8億噸~50億噸,還有學者認為南極磷蝦最多時可達75億噸。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要搞清南極磷蝦總的蘊藏量,需要兩個太陽黑子周期年,即22年。  實際考察表明,磷蝦確有較大的年際變化。磷蝦有時能聚成一個相當大的群體,範圍可達幾平方千米,厚度在5米~10米之間。
  • 探秘|南極磷蝦不是蝦?南極磷蝦麵面觀
    南極磷蝦的食道可以從它那透明的外殼看到是呈現綠色的,由此可知它們主要是以浮遊植物為主要食物,尤其是細小的硅藻(約20微米)。磷蝦的成體適宜在較高溫和低鹽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適溫範圍僅在0.64攝氏度~1.32攝氏度,如果溫度大於1.80攝氏度就可能給它帶來致命的危險。所以,南極磷蝦只適宜生活在南極周圍比較寒冷的海域,遠離南極的海中是找不到南極磷蝦的蹤跡的。
  • 南極生物健康之源——VIK威克純南極磷蝦油的營養秘密
    眾所周知,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源,最低氣溫約-89°,被南大洋所環繞,面積超過非洲,約3300萬平方公裡。而南極生物能夠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生存繁衍,並且具有耐寒冷、個體壽命長的特性,是因為它們都有專業的禦寒技巧、特殊的求生本領和充滿營養的食物。
  • 吃貨們有福了!青島漁船首赴南極捕回千噸磷蝦
    運輸南極磷蝦的船隻抵達青島港    青島新聞網9月24日訊 中秋節吃貨們有口福了!近日,青島「明開」輪首航南極捕獲的千噸南極磷蝦運回青島,這兩天就將在市南的大超市開售,每斤的價格在25元至35元之間。據了解,這是青島首次運回自捕的南極磷蝦產品。
  • 南極磷蝦是啥?總局發布磷蝦油產品消費提示!
    南極磷蝦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極洲水域的磷蝦。
  • 磷蝦每年被吃掉約2億噸,為什麼至今還沒有滅絕?網友:太可怕了
    磷蝦是一種小型無脊椎浮遊動物,目前已知種類超過85種,磷蝦平均長度為6-6.5釐米,通常是透明外觀、紅色色調和大黑眼睛,有時可以發出光,由生物發光器官產生。磷蝦被認為是接近食物鏈底部的關鍵物種,因為它們以單細胞浮遊植物為食,某些情形下也以其他浮遊動物為食,將這些浮遊植物轉化成適合大型動物的形態,磷蝦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 5億噸南極磷蝦,怎麼吃都吃不完?人類盯上藍鯨的食物
    南極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地方,雖然人跡罕至,但卻是許多動物的樂園。比如南極磷蝦,南極生活著一個龐大的磷蝦種群,科學家估算南極磷蝦的總儲量在5億噸左右,它是南極許多動物的食物,可以說是南極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藍鯨,一天就要吃好幾千斤磷蝦。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靈智介紹說,南極磷蝦是地球上已發現生物量最大的單一物種,其總量保守估計可達數億噸。南極磷蝦處於南大洋食物鏈的中心,是鯨魚、海豹、企鵝等動物的主要食物。在全球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有望成為人類未來最大的蛋白質資源庫。
  • 遇見磷蝦,愛上南極鮮純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