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數量龐大,繁殖能力強,只要人類有節制的捕撈,保護南極海域的生態系統不被破壞,那南極磷蝦就不會被吃完的。
磷蝦是對一大類小型節肢動物的統稱,分類為節肢動物門-磷蝦目,分為兩個科,磷蝦科有85個物種,遍布世界各大海域,南極磷蝦就屬於磷蝦科。還有一個深海磷蝦科,只有1個物種,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裡。
南極磷蝦就是磷蝦目的代表,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附近水域的磷蝦。以群集方式生活,密度可達每立方米10000-30000隻,它們只有6釐米長,2克重,但總質量估計可達4-6億噸,比全世界人口的總質量還要大。
南極磷蝦每年要被吃掉3億噸左右,其中鬚鯨就會吃掉4000萬噸,一頭成年藍鯨一天就能吃掉4噸。食蟹海豹食物的98%是南極磷蝦,每年消耗超過6300萬噸(食蟹海豹的數量超過1000萬頭)。豹海豹也有用來濾食的牙齒,南極磷蝦是它飲食的45%,所有海豹每年一共消耗1億噸左右的南極磷蝦;鳥類約1500萬-2000萬噸;魷魚約3000萬-1億噸;魚類1000萬-2000萬噸。所以每年有一半左右的南極磷蝦會被吃掉,但是南極磷蝦繁殖得更快。
南極磷蝦主要的產卵季節是1月-3月,一隻雌性磷蝦一次會產6000–10000個卵,南極磷蝦的壽命可達6年,對於它這種動物來說算是很長的。而且磷蝦位於食物鏈底層,它們以浮遊生物為食,而浮遊生物到處都是,所以磷蝦的數量也很龐大。超強的繁殖能力加上充足的食物,使得南極磷蝦可以成為海洋中的資源寶庫,為高等動物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物。
而人類對南極磷蝦的開發是有節制的,目前人類每年會捕撈25萬噸磷蝦,與它的總質量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我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南極磷蝦捕撈國,2017年捕撈量為6.5萬噸,第一是挪威。
南極磷蝦富含多種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胺基酸和亞油酸,常見的南極磷蝦製品有磷蝦罐頭、磷蝦醬、磷蝦油、磷蝦幹、磷蝦粉等。
人類在上個世紀就開始對南極磷蝦資源實行有節制的開發,南極磷蝦漁業由《南極公約》框架下的「南極海洋生物養護公約」(CCAMLR)進行管理。目前絕大多數南極磷蝦產自FAO48漁區。2000年,研究人員對48漁區進行了全面調查評估。評估認為,48漁區南極磷蝦資源量為4429萬噸,針對這一區域提出了400萬噸的捕撈限額建議。而實際上,2010年CCAMLR養護措施51-01條的規定是,在進一步細化限額分配之前,「任何漁季48.1、48.2、48.3和48.4四個亞區內磷蝦的總捕撈量須進一步限定在62萬噸之內」。但是,由於南極太過偏遠,南極海域兇險莫測,所以只有極少數實力較強的國家有能力到南極去捕撈磷蝦,CCAMLR只有25個成員國。南極磷蝦捕撈量最高的一年是1980年代,為52.8萬噸,也沒有達到62萬噸的限額。所以不用擔心南極磷蝦會被人類撈光。
南極磷蝦數量龐大,繁殖能力強,動物們不會將其吃光,人類捕撈量也極少,磷蝦的整體數量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只要南極海域的生態不遭受毀滅性破壞,南極磷蝦就是吃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