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一年吃掉4000萬噸南極磷蝦,為啥一直吃不完?堪稱地球BUG

2020-11-25 騰訊網

南極生活著許多美麗的海洋動物,如藍鯨,海豹,企鵝等。在南極的冰天雪地中,能夠讓這些生物生存的關鍵卻是一種被譽為地球BUG的小東西,南極磷蝦。

現如今人類也開始跟藍鯨搶食物了。科學家發現南極磷蝦的營養非常豐富,就開始了捕撈南極磷蝦,據統計現在每年被人類捕撈的南極磷蝦每年就有25萬噸,這些磷蝦有的被做成了罐頭,有的被做成了蝦米,據說味道還不錯。

實際上,人類目前捕撈的磷蝦相比它每年的被消耗量是微不足道的。南極磷蝦每年要被吃掉2.5億噸,僅鯨魚就要幹掉其中的4000萬噸,還有企鵝,海豹和其他魚類。南極磷蝦的總量約為5億噸,相當於每年就要被吃掉一半。

但是南極磷蝦堪稱地球給南極生命開的一個外掛,似乎永遠吃不完,人類區區幾十萬噸還不到南極動物們一天吃的。所以在目前的捕撈量下,我們大可不用擔心南極磷蝦被吃光,可以盡情享受南極磷蝦的美味。

那麼問題來了,南極磷蝦為什麼能夠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始終保持種群數量的穩定呢?

我們知道,南極磷蝦非常小,重量只有2克,但南極磷蝦數量非常驚人,保守估計有30萬億隻南極磷蝦存在!雖然每年都被吃掉一半,但南極磷蝦的繁殖能力非常驚人,一隻雌性南極磷蝦一次就能產卵接近10000枚,一年能產卵好幾次。這些磷蝦卵能夠在南極的冰層下順利長大,迅速補充到磷蝦大軍當中。南極磷蝦以浮遊生物為食,南極恰恰是浮遊生物繁榮的地區,這為磷蝦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怪不得有科學家說,南極磷蝦就像是上帝專門給藍鯨準備的飼料一樣!

雖然人類的捕撈還不能對磷蝦數量造成嚴重影響,但人類的另一個活動卻正在威脅磷蝦種群,這就是碳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一旦南極海冰融化加劇,幼年磷蝦就將失去冰層的保護,無法長到成年,這將對南極磷蝦種群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藍鯨一年吃下4千萬噸南極磷蝦,為何還不滅絕?科學家稱地球BUG
    文/行走天涯藍鯨一年吃下4千萬噸南極磷蝦,為何還不滅絕?科學家稱地球BUG地球上擁有千千萬萬種的生命,每一種生命存在的形態以及生命的脆弱和堅強的程度都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人類雖然早已經成為地球上的統治者,但是不得不說人類的生命體徵和大自然界內的很多生物,相比較起來都是不堪一擊的。只不過人類非常的智慧,所以才能將更多更兇猛的野獸關在動物園中。但是如果人類手無縛雞之力,僅憑藉單薄的身體力量行走在叢林中的話,任何一種生物或許都會奪取人類的性命。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會被吃光嗎?
    南極磷蝦每年要被吃掉3億噸左右,其中鬚鯨就會吃掉4000萬噸,一頭成年藍鯨一天就能吃掉4噸。食蟹海豹食物的98%是南極磷蝦,每年消耗超過6300萬噸(食蟹海豹的數量超過1000萬頭)。豹海豹也有用來濾食的牙齒,南極磷蝦是它飲食的45%,所有海豹每年一共消耗1億噸左右的南極磷蝦;鳥類約1500萬-2000萬噸;魷魚約3000萬-1億噸;魚類1000萬-2000萬噸。所以每年有一半左右的南極磷蝦會被吃掉,但是南極磷蝦繁殖得更快。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為何一直沒有滅絕?
    南極磷蝦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磷蝦目磷蝦科磷蝦屬下的成員,在磷蝦屬下還有30個物種。雖然都稱作為蝦,但是磷蝦和我們平常吃的基圍蝦、草蝦等親緣關係還是挺遠的。 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南極磷蝦共5-6億噸,而每一年都會被各種動物吃掉3億噸左右,但即使這樣南極磷蝦一直保持著安全數量,並沒有滅絕的危險。
  • 南極磷蝦一年被吃掉3億噸,卻怎麼都吃不完,專家:看這繁殖速度
    說起南極磷蝦,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吧?南極磷蝦被運往世界各個地區,人們都能吃得到。而且南極磷蝦在南極作為生活在地球上,數量最龐大的動物之一。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南極磷蝦的數量已經達到了50億之多,雖然南極磷蝦一年要被人們吃掉三億噸,但是卻一直無法消耗殆盡,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南極磷蝦一年被吃掉3億噸,卻怎麼都吃不完,專家:看這繁殖速度!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為何一直吃不完?專家:這是地球BUG
    南極是一片冰天雪地,然而在這裡,卻生活著眾多的生物,是野生生物的天堂。有一種生物在南極的食物鏈裡有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在南極附近海域中生存著高達30萬億個,生物量達到了5億噸。然而,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南極磷蝦被其他生物,如鯨魚,企鵝和其他魚類吃掉。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
    據網傳,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將近3億噸,僅僅是一頭成年藍鯨一天就能吃掉4噸,再加上人類的捕捉、其它動物的捕食,南極磷蝦一年得產多少才能夠這麼大的消耗啊?3億噸,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要知道,一隻南極磷蝦的重量僅有2克左右、長45-60毫米。不過神奇的是,即使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那麼多,為什麼卻始終保持著安全數字,始終沒有滅絕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5億噸南極磷蝦,怎麼吃都吃不完?人類盯上藍鯨的食物
    南極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地方,雖然人跡罕至,但卻是許多動物的樂園。比如南極磷蝦,南極生活著一個龐大的磷蝦種群,科學家估算南極磷蝦的總儲量在5億噸左右,它是南極許多動物的食物,可以說是南極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藍鯨,一天就要吃好幾千斤磷蝦。
  • 藍鯨一天吃8噸磷蝦,海洋裡的磷蝦會被吃光嗎?
    在海洋裡,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或許因為鯨魚不是魚,所以它們直接把蝦米一口吞吧。看過一部BBC關於海洋的紀錄片,拍到藍鯨在捕食磷蝦的畫面,又壯觀,又美麗。海洋裡的磷蝦是許多魚類和鬚鯨的主要食物,每年在海洋中就被消耗了許多。除此之外,人類也會捕食磷蝦作為食物。
  • 每年被吃掉幾億噸的磷蝦,為什麼沒有被吃滅絕?
    它是企鵝、鬚鯨、藍鯨、魚類、海鳥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海洋哺乳動物每年消費磷蝦的總量非常驚人。其中消耗最多的生物,就要屬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每天要吃掉4000到8000千克磷蝦,這只是一天的量。蟹類海豹和鬚鯨消耗的磷蝦比例相當。
  • 每年被吃掉幾億噸的磷蝦,為什麼沒有被吃滅絕?
    磷蝦,是極地海洋中的精靈,它的存在,幾乎養活了海洋中大部分生物。它是企鵝、鬚鯨、藍鯨、魚類、海鳥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海洋哺乳動物每年消費磷蝦的總量非常驚人。其中消耗最多的生物,就要屬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每天要吃掉4000到8000千克磷蝦,這只是一天的量。
  • 南極磷蝦儲量高達50億噸,比全球糧食總量還高,人類能吃嗎?
    南極冰冷的海洋裡,生活著許多大型的海洋動物,比如藍鯨,鬚鯨等。我們可能很好奇,這麼大的龐然大物平常都吃什麼呢?其實它們吃的東西主要只有一個,那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地球生命進化的奇蹟,它從一開始就好像是作為食物而存在的。
  • 南極生物健康之源——VIK威克純南極磷蝦油的營養秘密
    眾所周知,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源,最低氣溫約-89°,被南大洋所環繞,面積超過非洲,約3300萬平方公裡。而南極生物能夠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生存繁衍,並且具有耐寒冷、個體壽命長的特性,是因為它們都有專業的禦寒技巧、特殊的求生本領和充滿營養的食物。
  • 鯨鯊是地球上最大的魚,可為什麼它只吃小魚小蝦?
    除了鯨鯊之外,還有兩種濾食性鯊魚——姥鯊和巨口鯊,姥鯊可以長到12.27米19噸,巨口鯊可以長到7.1米1.1噸重。鯨鯊作為現存最大的魚類,自然比這兩種更大些。目前精確測量的最大個體12.65米長21.5噸重,可靠的最大全長是18.8米,估算其體重可達45噸,如果這估算屬實的話,鯨鯊就是已知的第二大魚類,把利茲魚擠下去了,第一是已滅絕的巨齒鯊。
  • 南極磷蝦總量高達6.5億噸,堪稱「海上金礦」中國成最大「黑馬」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蛋白質資源庫」,它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整個南極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橋梁,也是地球上是單種生物量最大、繁殖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們估算出南極磷蝦的資源儲量為10~20億噸,發現它的商業開發潛力巨大,看到如此豐厚的利潤,蘇聯就站不住率先進軍南冰洋捕撈南極磷蝦了,作為「領導者」的蘇聯,它的捕撈量是全球捕撈總量的80%以上,而且最高時達到了驚人的49.17萬噸,這節奏是要把人家吃滅絕啊。
  • 為啥磷蝦每年被人類吃掉2億多噸,卻沒有滅絕?看完漲知識了
    為啥磷蝦每年被人類吃掉2億多噸,卻沒有滅絕?看完漲知識了並且隨著現在交通物流業越來越發達,所以說就算是我們內陸地區,每到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也同樣能夠吃到非常新鮮的海鮮,比如說這個季節就會有許多大蝦和螃蟹的售賣,而且這個時候的海鮮價格也是比較便宜的,而且肉質是非常鮮美的,但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大家應該經常會吃到蝦,而且市面上的蝦種類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基圍蝦,皮皮蝦等等。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它是企鵝、鬚鯨、藍鯨、魚類、海鳥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海洋哺乳動物每年消費磷蝦的總量非常驚人。 其中消耗最多的生物,就要屬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每天要吃掉4000到8000千克磷蝦,這只是一天的量。 蟹類海豹和鬚鯨消耗的磷蝦比例相當。
  • 南極有75億噸磷蝦,十隻就相對於半斤牛肉!科學家:保存很困難
    1977 年有人說4450萬噸,1981年有資料說1億噸~4億噸,1987 年又有人估測說8億噸~50億噸,還有學者認為南極磷蝦最多時可達75億噸。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要搞清南極磷蝦總的蘊藏量,需要兩個太陽黑子周期年,即22年。  實際考察表明,磷蝦確有較大的年際變化。磷蝦有時能聚成一個相當大的群體,範圍可達幾平方千米,厚度在5米~10米之間。
  • 南極磷蝦為何號稱「海洋糧食」,儲量超全世界糧食總量,營養還高
    磷蝦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小蝦,以南極地區的資源量最為豐富,特別小看這種小蝦米,在地球上它的儲量比全球所有的糧食總產量還多,2019年全世界的糧食總產量為27.22億噸,這其中包括了小麥、大麥、水稻、玉米、大豆、綠豆、高粱、穀子、紅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然而全世界海洋中磷蝦的儲量樂觀估計在百億噸以上,相當於全世界糧食總產量的4倍
  • 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一天能吃掉4噸食物,長這麼大全靠「抄底」
    無論從體長還是體重,或者其他因素考量,藍鯨都無愧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藍鯨成年平均體長達25米,均重150噸起,僅心臟的重量就可達180公斤。人類記錄藍鯨最大數據是33.5米、體重近240噸,但這個數據不是正式科考記錄,數據可能有水分。目前最大個體的確切可靠數據是1938年發現的一頭雌鯨,體長29.9米、重約177噸。
  • 南極磷蝦:5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將是最大「黑馬」?
    中學課本上就告訴我們,地球上最龐大的生物種群是磷蝦,1981~1990年由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等多個國際組織聯合的《南大洋生物資源儲量調查》統計,南大洋磷蝦儲量約為4~5億噸,而且這還是一個保守數字!如此龐大的數量,簡直就是一個取之不竭的寶庫,那麼為什麼我們從來沒吃過磷蝦?以磷蝦為食的藍鯨數量還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