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蛋白質資源庫」,它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整個南極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橋梁,也是地球上是單種生物量最大、繁殖最成功的物種之一。
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們估算出南極磷蝦的資源儲量為10~20億噸,發現它的商業開發潛力巨大,看到如此豐厚的利潤,蘇聯就站不住率先進軍南冰洋捕撈南極磷蝦了,作為「領導者」的蘇聯,它的捕撈量是全球捕撈總量的80%以上,而且最高時達到了驚人的49.17萬噸,這節奏是要把人家吃滅絕啊。
再後來到1991年的時候,蘇聯解體了,南極磷蝦輝煌的捕撈歷史(30萬噸級)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但卻並沒有結束,因為南極磷蝦被日本接手了,至於日本的捕撈量就少很多了,基本年產量就維持在5~8萬噸左右,只不過這一統治就是13年,緊接著就被挪威侵佔了,原因是因為日本的遠洋漁船已經逐漸老化,產能也在不斷下降,最終被迫出局,再有就是挪威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新型的捕蝦裝備,產能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每年都保持在10~20萬噸的水平。
這時就有人問了,這麼捕撈南極磷蝦,不會驚動了鯨魚的「奶酪」,哦,對了解釋一下,南極磷蝦是藍鯨等大型鬚鯨的重要口糧,這就有人開玩笑說,還不夠塞牙縫那,那你就小看它了,雖然他個頭不是很大,但是止不住它數量多啊,而且據說全球的所有鬚鯨,每年會吃掉3400~4,300萬噸的南極磷蝦,這還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海豹,它每年會吃掉6300-13000萬噸的南極磷蝦。與之相比,人類捕撈的30萬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南極磷蝦的開發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中國、智利、烏克蘭等新興國家也都紛紛入局,因為南極磷蝦具有成為戰略資源的潛質,誰能率先搶佔「高地」,就能在捕撈配額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為此我國在2009年開始捕撈南極磷蝦,但是結果總是不理想,後來到2012年的時候,我國開發了第1艘專業級的南極磷蝦捕撈船——「福榮海」號,捕撈和加工能力明顯增強,到2019年時,又研發了「深藍號」,有了這一國之重器,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南極磷蝦產業的最大「黑馬」,而且據說從2021年開始,中國的南極磷蝦捕撈量很有可能穩定在10萬噸以上,成為僅次於挪威的第二大捕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