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被黑過度捕撈南極磷蝦 外媒駁斥:別總把威脅歸咎中國

2020-11-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 外媒稱,圍繞南極洲水域的磷蝦捕撈,存在一種周期性出現的誇張言論,往往聳人聽聞地將一種未來威脅歸咎於中國。然而,磷蝦沒有遭到過度捕撈的危險。目前,中國的磷蝦捕撈只佔根據現有國際協議制定的捕撈限額的很小一部分。

據澳大利亞《解讀者》雜誌1月9日報導,在南極洲水域中,南極磷蝦的總量估計為大約3.79億噸。捕撈限額是根據《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CCAMLR)來設置的。去年,捕撈限額為370.5萬噸,約為南極磷蝦總量的1%。2014年中國的捕撈數量——這是最新記錄——為54303噸。這相當於捕撈限額的1.4%或該捕撈業的0.00014%。這種捕撈規模本不會吸引任何注意。因此,需要正確看待杞人憂天者有關中國計劃增加磷蝦捕撈的報導。

報導稱,一個較好的例子是羅斯海地區海洋保護區。美國和紐西蘭率先提出建立這樣一個保護區。最近,在CCAMLR之下,這個海上保護區已經成立。西方媒體一直鼓吹羅斯海地區海洋保護區的設立是針對中國磷蝦捕撈的一場環保勝利。然而,現實沒那麼誇張。這個海洋保護區對於南冰洋磷蝦捕撈業的未來意義不大,對於未來設立東南極海洋保護區的可能性也沒有多少意義。

報導表示,羅斯海地區海洋保護區被稱為世界最大海上保護區。乍一看,這個保護區似乎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司法手段。然而實際上,它的作用同目前的CCAMLR發揮的作用差不多。在該保護區設立之前,自1999年以來,羅斯海地區就沒有多少磷蝦捕撈活動。這全虧了CCAMLR提供的有效管理。所有商業性磷蝦捕撈都發生在南極洲的另一邊、威德爾海和拉扎列夫海周邊。

報導稱,然而,不合理的擔憂依然存在。常常有人說,中國計劃將它的南極磷蝦捕撈增加到每季200萬噸。且不說中國並沒有將磷蝦的捕撈增加到200萬噸,即使真的設法捕撈了200萬噸磷蝦,這依然處於CCAMLR的捕撈限額內。

報導稱,在磷蝦問題上,中國正在按照規則行事。挪威依然是最大的磷蝦捕撈國,而中國也完全有權獲得全球共有的蛋白質、營養食品和遺傳資源。(編譯/朱捷)

資料圖片: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大洋考察隊隊長張永山在觀察一隻南極磷蝦(2008年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張建松攝

相關焦點

  • 中國又被黑過度捕撈南極磷蝦 外媒看不過去:別總把威脅歸咎中國
    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外媒總會出現一些言論,將過度捕撈南極磷蝦的「鍋」甩到中國身上,比如「中國在南極的捕撈計劃引起科學家擔憂」、「中國在南極磷蝦捕撈領域『分一杯羹』有多麼危險」 如此甩鍋,另外一些外媒看不下去了,
  • 中國又被黑過度捕撈南極磷蝦,別總歸咎中國,我們不愛吃蝦!
    一位澳大利亞生物學家從一頭藍鯨的胃中發現,南極磷蝦的重量竟達到1000公斤。由此可見,南極磷蝦在南大洋中蘊藏量之巨大,它是南極最先提供給人類開發利用的資源。當前,已有俄羅斯、日本、波蘭、挪威等國率先在南大洋進行南極磷蝦的初級商業性捕撈。所以,南極磷蝦資源被喻為人類未來的蛋白資源倉庫。
  • 專家:全球變暖和磷蝦捕撈使南極企鵝面臨滅絕威脅
    專家:全球變暖和磷蝦捕撈使南極企鵝面臨滅絕威脅 南極洲保利特島,阿德利企鵝。視覺中國 資料圖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南極與南大洋聯盟(ASOC)駐俄羅斯代表葉連娜·扎爾科娃表示,南極的阿德利企鵝因氣候變暖和磷蝦捕撈麵臨滅絕威脅。扎爾科娃在東方經濟論壇上向衛星通訊社表示:「2017年南極總數達4萬隻的阿德利企鵝只有兩隻新生小企鵝倖存。原因是氣候變化和該地區過度捕撈磷蝦。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需求不斷上漲,捕撈也變得瘋狂。 自2010年以來,全球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增長了大約40%,水產養殖每年要使用10000至15000噸磷蝦產品。 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和人類這麼禍禍磷蝦,磷蝦依然非常頑強,像這個吃法,它不僅沒有吃滅絕,而且在南極區域預估擁有約50億噸的生物量。
  • ...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產生過度捕撈的主要是哪些國家...
    :南極磷蝦漁業和犬牙魚漁業。這兩種漁業都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的管理下開展。目前這兩種漁業雖然還未到「過度捕撈」的程度,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對南極生態帶來許多影響。目前,捕撈南極犬牙魚的漁船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紐西蘭等。南極犬牙魚又稱為「南極美露鱈」,位於南極食物鏈的上層,體型大,深受食客們的歡迎,價格昂貴,有「海中白金」的稱號,犬牙魚的高價使得許多漁船不惜鋌而走險開展非法捕撈活動。
  •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還是在現有資源可承載的範圍內...
    X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 有1個回答 王昱珩 2018-04-26 壞消息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90%的漁業資源都已經被過度開發或完全開發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國外科學家計算,一年捕撈7000萬噸南極磷蝦,即可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每天提供20克高質量蛋白。  正因南極磷蝦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自上世紀60年代起,蘇聯、日本、波蘭等國率先開始商業捕撈南極磷蝦。近年來,挪威引領了新一輪南極磷蝦資源開發,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南極磷蝦國際市場。
  • ...目前主要海洋捕撈哪些生物?目前哪些生物受到了過度捕撈的影響...
    :南極磷蝦漁業和犬牙魚漁業。這兩種漁業都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的管理下開展。目前這兩種漁業雖然還未到「過度捕撈」的程度,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對南極生態帶來許多影響。目前,捕撈南極犬牙魚的漁船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紐西蘭等。南極犬牙魚又稱為「南極美露鱈」,位於南極食物鏈的上層,體型大,深受食客們的歡迎,價格昂貴,有「海中白金」的稱號,犬牙魚的高價使得許多漁船不惜鋌而走險開展非法捕撈活動。
  • 南極磷蝦成為海上金礦,「深藍號」出馬,中國會是最大的「黑馬」
    中國對於世界來說就是一匹備受期待的「黑馬」,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不被看好,但是總能一鳴驚人,衝出重圍;中國人出不了地球,結果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飛向了太空;中國的沙漠鐵路被蘇聯定為活不過30年,結果一直存在至今,諸如此類震驚世界的事件還有很多,如今因為南極磷蝦,中國將再次成為最大的「黑馬」!
  • 我國南極磷蝦船加速「出海」
    &nbsp&nbsp&nbsp&nbsp市場前景值得期待&nbsp&nbsp&nbsp&nbsp自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開始對南極磷蝦進行大規模商業捕撈以來,日本、智利、韓國、挪威、中國等22個國家相繼加入南極磷蝦商業捕撈隊伍。
  • 南極磷蝦:5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將是最大「黑馬」?
    所以磷蝦這種儲量極大且營養十分豐富的「蝦」就成了全世界的香餑餑,1960年以前南極磷蝦都是零星捕撈,從1960年初期開始進入了商業開發試捕勘察,到1970年中期時進入了大規模商業捕撈,幾十年來,南極磷蝦捕撈歷經三個時期!第一階段:蘇聯和日本為主要捕撈國,其中蘇聯捕撈量佔據了93%,絕對第一位,其中磷蝦捕撈量最高的時間段是1983年,南極海域有超過53.8萬噸磷蝦被捕獲!
  • 南極磷蝦的能好怎?
    評估認為,48海區南極磷蝦資源量為4429萬噸。針對這一區域,提出了400萬噸的捕撈限額建議。而實際上,2010年CCAMLR養護措施51-01條的規定是,在進一步細化限額分配之前,「任何漁季48.1、48.2、48.3和48.4四個亞區內磷蝦的總捕撈量須進一步限定在62萬噸之內」,遠低於限額建議。2014年的51-07條更是為每個亞區規定了比例,任何一個亞區抵達限額就會關閉。
  • 南極磷蝦能吃嗎?怎麼吃?
    目前南極磷蝦漁業由《南極公約》框架下的「南極海洋生物養護公約」(CCAMLR)進行實際上的管理。南極磷蝦分布水域極為廣泛,對其進行全面覆蓋的檢測探查很不實際。所幸目前絕大多數南極磷蝦產自FAO48漁區。2000年,研究人員對48海區進行了全面調查評估。評估認為,48海區南極磷蝦資源量為4429萬噸。針對這一區域,提出了400萬噸的捕撈限額建議。
  • 不是蝦的南極磷蝦
    在南極海域,磷蝦有許多種類,比如南極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以及長額櫻磷蝦等。其中,南極大磷蝦在數量上居多,也是主要的漁業種類和科研關注對象。一般提到的南極磷蝦就是指南極大磷蝦,它個頭較大,成體在42毫米至65毫米之間。南極磷蝦主要集中於南冰洋,是一種群居類生物,有時密度可以達到每立方米1萬至3萬隻。它們經常在海平面200米以內的淺水區聚集,主要以海洋浮遊生物作為食物,因體型較小,南極磷蝦一般不直接食用,而用於工業化加工過程。南極磷蝦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 南極磷蝦:6.5億噸「海上金礦」,中國將會是唾手可得嗎?
    自從挪威開始規模化開發南極海洋磷蝦資源以後,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對這塊「無主之地」虎視眈眈,那麼中國是否有機會分一杯羹呢?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連人類也跑來南極捕撈,還好其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過一段時間可恢復被捕撈前的量。
  • 南極磷蝦總量高達6.5億噸,堪稱「海上金礦」中國成最大「黑馬」
    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人們估算出南極磷蝦的資源儲量為10~20億噸,發現它的商業開發潛力巨大,看到如此豐厚的利潤,蘇聯就站不住率先進軍南冰洋捕撈南極磷蝦了,作為「領導者」的蘇聯,它的捕撈量是全球捕撈總量的80%以上,而且最高時達到了驚人的49.17萬噸,這節奏是要把人家吃滅絕啊。
  • 為什麼中國對建立南極海洋保護區態度謹慎
    早在1961年,前蘇聯即開始在南大洋進行磷蝦捕撈活動,日本、韓國、挪威、烏克蘭等國也一直在南大洋積極開展磷蝦和犬牙魚捕撈。基於此,1982年,主要南極國家齊聚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通過談判達成了《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並成立了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通過國際協商開展對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管理。為什麼要建南極海洋保護區?
  • 南極磷蝦:1塊「大蛋糕」和20個「瓜分者」
    目前全世界每年的魚類和甲殼類捕撈總量還不到一億噸,如果國際上沒有制定針對南極磷蝦的預防性捕撈限制量(相當於TAC),那麼南極磷蝦一個種類的允許捕撈量就能滿足人類全部的捕撈需求。每年南極磷蝦的消耗量加起來大約有3億噸,其中人類的捕撈量不會超過62萬噸(有配額限制),因此人為捕撈並不會對南極磷蝦的種群造成威脅。再者,南極磷蝦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條雌蝦一次就能產下2000~10000枚卵,只需要短短10天時間,孵化出的幼體就能夠形成新的世代,資源恢復的速度還是相當驚人的。
  • 每年被吃掉幾億噸的磷蝦,為什麼沒有被吃滅絕?
    自2010年以來,全球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增長了大約40%,水產養殖每年要使用10000至15000噸磷蝦產品。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和人類這麼禍禍磷蝦,磷蝦依然非常頑強,像這個吃法,它不僅沒有吃滅絕,而且在南極區域預估擁有約50億噸的生物量。
  •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支持山東建中國南極磷蝦漁業開發中心
    爭取農業農村部8000噸級極地漁業綜合考察船落戶青島和南極磷蝦捕撈和加工船碼頭建設等。文/半島特派記者 李志波 李曉哲 王麗平 圖/半島特派記者 梁玉鵬「儘管目前我國水產品供給總量充足,但是漁業發展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