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1塊「大蛋糕」和20個「瓜分者」

2020-10-26 牧海

南極磷蝦是地球上最大的單種生物資源之一,廣泛分布於南極大陸的周邊水域,現存量估計有6.5~10億噸左右。由於儲量極其豐富且開發潛力巨大,南極磷蝦也被譽為是這顆星球上最大同時也是最後一個動物蛋白庫。

在整個南極生態系統中,南極磷蝦以「一己之力」養活了數量龐大的鬚鯨、海豹、企鵝以及不計其數的海水魚,來自陸地上的人類也不忘來分一杯羹。

▲▲南極生態鏈:浮遊植物是基石,南極磷蝦是重要的「橋梁物種」

198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有報告顯示,如果南極磷蝦能夠作為其他食用蝦類的替代品並低價出售,它的市場率將會迅速提高,有望佔到整個食用蝦市場的10%,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產業。

正因為如此,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先後已有20個國家相繼加入南極磷蝦的捕撈隊伍。由於資源儲量遠大於消耗量,因此捕撈南極磷蝦的法則只有一個——想要瓜分更多的「蛋糕」,全憑各自的「本事」。

南極磷蝦:生在南極的「移動金庫」

世界上有85種磷蝦,其中生活在南極海域的有7~8種,它們統稱為南極磷蝦。但作為人類捕撈對象的南極磷蝦,一般指的是南極大磷蝦(Euphausia superba Dana),體長一般為5.5~6公分。

▲南極大磷蝦(Euphausia superba Dana)

南極磷蝦雖然個頭不算大,營養價值卻很高,屬於典型的高蛋白食品。新鮮的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為17.56%,脂肪含量為2.11%,灰分為2.36%。此外,南極磷蝦還能夠滿足人類所需要的全部胺基酸(佔蛋白質總量的41%),其中的賴氨酸含量更為可觀,比金槍魚、牛肉以及虎紋蝦都要高。

南極磷蝦的開發潛力還體現在醫療保健領域。只要捕撈產量能跟得上,南極磷蝦富含的蝦青素、甲殼素、南極磷蝦油、蛋白活性肽等絕對能夠發揮巨大的商業價值。波蘭和前蘇聯就有研究認為,南極磷蝦是純天然的保健食品,可以用來治療動脈硬化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對於人口膨脹、食物短缺的世界現狀而言,南極磷蝦無疑有著極為廣闊的開發前景。目前全世界每年的魚類和甲殼類捕撈總量還不到一億噸,如果國際上沒有制定針對南極磷蝦的預防性捕撈限制量(相當於TAC),那麼南極磷蝦一個種類的允許捕撈量就能滿足人類全部的捕撈需求。

▲▲南極磷蝦的資源分布圖,橙黃色為高密度區,藍色為低密度區域。

每年南極磷蝦的消耗量加起來大約有3億噸,其中人類的捕撈量不會超過62萬噸(有配額限制),因此人為捕撈並不會對南極磷蝦的種群造成威脅。再者,南極磷蝦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條雌蝦一次就能產下2000~10000枚卵,只需要短短10天時間,孵化出的幼體就能夠形成新的世代,資源恢復的速度還是相當驚人的。

所以,只要浮遊植物的數量充足,南極磷蝦就會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生生不息——這麼一塊取之不盡的「大蛋糕」,對漁業捕撈大國來說自然是充滿了很高的誘惑力。

▲▲潛伏於冰面下的南極磷蝦

商業開發:從「一家獨大」到「群雄逐鹿」

自從人類認識到南極磷蝦巨大的商業價值後,就開始不斷摸索捕撈方案。南極磷蝦商業開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初期,當時前蘇聯成了第1個吃螃蟹的國家,率先到南極捕撈磷蝦。

當時前蘇聯的工程技術人員下了很大功夫,一直在設計各種捕撈工具和開發磷蝦的加工技術;另一邊,漁業專家們則在積極探索南極磷蝦的地理分布。就這樣「雙管齊下」,蘇聯也確實從中嘗到了不少甜頭。

日本、德國、波蘭、智利等國家看到有利可圖,也相繼效仿蘇聯,各國的船隊紛紛趕到南冰洋「分一杯羹」。到了70年代中期,南極磷蝦漁業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商業化捕撈。

隨著技術裝備的不斷提升,70年代後期南極磷蝦捕撈量上了「高速路」。到了1982年,全球南極磷蝦的捕撈量達到了52.8萬噸,一舉刷新了此前的記錄,其中93%都是前蘇聯捕撈的。

從1973年一直到1991年,前蘇聯一直是南極磷蝦的最大捕撈國,捕撈量佔全球磷蝦總產量的80%左右,「一家獨大」的格局非常明顯。日本則緊跟其後,一直保持著每年6~8萬噸的捕撈產量。

▲▲南極磷蝦全球捕撈產量的變化圖:1982年是巔峰,90年代後開始走「下坡路」。

前蘇聯解體後,南極磷蝦產業仿佛被「剝骨抽筋」了一般瞬間失去了生機。此後,南極磷蝦主要的捕撈國變成了日本、智利、挪威、波蘭。目前南極磷蝦的「捕撈一哥」是挪威,每年的捕撈量為16萬噸。即便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參與進來,但和登峰造極的80年代初相比,南極磷蝦漁業還是「縮水」了不少。

俄羅斯:更有希望的「潛力股」?

從2000年以來,俄羅斯一直沒有積極參與南極磷蝦的捕撈活動,基本上處於「半隱退」的狀態。俄羅斯有不少的漁業裝備都是從前蘇聯那裡「繼承」過來的,不過由於捕蝦船年久失修、產能下降,幾乎成為了一堆「爛攤子」。

從2005年開始,南極磷蝦的商業捕撈開始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挪威、中國、烏克蘭、韓國等「後起之秀」紛紛崛起,當年13艘漁船共捕獲了31.3萬噸的南極磷蝦——這一成果再次引起了俄羅斯的注意。

南極磷蝦作為全球商業物種,其管理權屬於聯合國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CAMLR),而俄羅斯恰恰是其成員,因此仍然有資格在南極大西洋地區發展捕撈業。

2020年5月初,俄羅斯聯邦漁業和海洋研究所又有了新動靜。經過為期5個月的南極磷蝦資源考察,研究所的十幾位專家對南極磷蝦的數量、大小、分布等信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還據此制定了一個有利可圖的捕撈方式。此次考察的磷蝦儲量估計在6,000萬噸左右,遠高於17年前俄羅斯科學家的最後一次考察結果。

早在2018年,俄羅斯漁業局就打算向南極磷蝦的捕撈業發力,當時甚至提議要建造兩艘專門的捕蝦船。但該計劃最終被財政部否決,據說是因為俄羅斯的漁業公司對磷蝦的商業價值和資源儲量表示懷疑。

如今經過大規模調查,磷蝦資源充沛的證據已經確鑿,俄羅斯的政府官員也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南極磷蝦產業。目前有三家俄羅斯巨頭公司正在考慮進軍南極磷蝦漁業,如果相關項目真能付諸實踐,那麼俄羅斯很有可能會為南極磷蝦產業帶來新的巔峰。

中國的南極磷蝦產業

早在1984年我國首次南極考察開始,研究人員就已經把南極磷蝦資源作為重要的科考內容。之後,我國的科學家對南極磷蝦的生態習性、分布規律、漁場形成條件、加工方法進行了全面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2009年,我國開始進軍南極磷蝦產業,但是到目前為止一些關鍵的技術還沒有突破。2016年的捕撈產量6.5萬噸,2017年還下降到了3.8萬噸,只是挪威年捕撈量的一個零頭。

事實上,我國的磷蝦捕撈漁船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從原先的拖網漁船加工改造而來,單網捕撈能力已經逐步接近日本二手船的水平,但是加工能力普遍較低,這也是最明顯的「瓶頸」之一。

綜合來看,我國捕蝦船每日的產能只有挪威先進漁船的50%,而且勞動強度大、時間利用率低、競爭力並不佔優勢。在產業鏈的下遊,尤其是磷蝦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等方面,我國和發達國家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南極磷蝦畢竟是一個長久的戰略資源,我國已經將開發利用南極磷蝦資源納入了新世紀漁業發展的十大重點項目之一,未來我國也會新建專業的磷蝦捕撈漁船,步入正軌也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探秘|南極磷蝦不是蝦?南極磷蝦麵面觀
    他們認為:名字裡有個「蝦」字,就認為南極磷蝦是蝦的說法,顯示是不科學的。鯨魚就不是魚,海馬也不是馬,同理,南極磷蝦也不一定是蝦。另外,雖然南極磷蝦從外形上看很像蝦,但其實,它們和真正的蝦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南極磷蝦不是蝦。
  • 南極磷蝦為何號稱「海洋糧食」,儲量超全世界糧食總量,營養還高
    ,在我國沿海地區就有20多種,如太平洋磷蝦也就是我國的一種重要的海洋漁業資源。我國在這方面做的遠遠不夠,可以說是起步晚捕量少,不過我國也已經認識到磷蝦資源對將來糧食來源、糧食安全和國民營養獲取方面的重要性,近些年來在國家層面上有所重視,地方上也有一些行動,比如今年1月份山東省就研究和制定了南極磷蝦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現代化南極磷蝦專業捕撈加工漁船,加快建設南極磷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等,集合國家科技與政策支持資源,從基礎研究、應用與工程開發、區域示範、平臺建設、新興產業等不同層面
  • 南極磷蝦的能好怎?
    南極磷蝦有多少技術含量呢?當然,更多的朋友,會問「能好怎」。我雖然未參加第31次南極考察,但目前也從事南極磷蝦方面的研究工作。趁這個機會,就和大家說一說南極磷蝦這種小東西吧。南極磷蝦是什麼東西?南極磷蝦,名字叫蝦,看起來像蝦,但卻不是一種我們一般市場上說的蝦,和咱們市場上見到的對蝦之類的十足目是不同的。
  • 不是蝦的南極磷蝦
    你知道什麼是南極磷蝦嗎?南極磷蝦名字叫蝦,看起來像蝦,卻和平時在市場上所見到的蝦有所不同。從分類上看,磷蝦其實不是蝦,而是介於浮遊動物和遊泳動物之間的一種甲殼類生物。它們與其他長尾類蝦外觀有所不同,長有指狀足鰓,具有發光器,胸肢沒有分化、都為雙肢型。
  • 我國南極磷蝦船加速「出海」
    &nbsp&nbsp&nbsp&nbsp市場前景值得期待&nbsp&nbsp&nbsp&nbsp自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開始對南極磷蝦進行大規模商業捕撈以來,日本、智利、韓國、挪威、中國等22個國家相繼加入南極磷蝦商業捕撈隊伍。
  • 南極磷蝦:全球共5億噸,年捕30萬噸,能否「拯救」鯨魚?
    說起南極磷蝦,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早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就曾對南極磷蝦的生物量進行了估計,得到的結果是10~20億噸,每年可供捕撈的產量為1.5億噸——而全球每年捕撈的海產品總量加起來還不到1億噸。英國科學家最新的資源調查表明,南極磷蝦目前的資源儲量超過5億噸,依然是目前世界上單種生物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物種之一。
  • 南極磷蝦儲量高達50億噸,比全球糧食總量還高,人類能吃嗎?
    南極冰冷的海洋裡,生活著許多大型的海洋動物,比如藍鯨,鬚鯨等。我們可能很好奇,這麼大的龐然大物平常都吃什麼呢?其實它們吃的東西主要只有一個,那就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地球生命進化的奇蹟,它從一開始就好像是作為食物而存在的。
  • 南極生物健康之源——VIK威克純南極磷蝦油的營養秘密
    以南極「明星物種」——企鵝為例,企鵝是世界上最不怕寒冷的鳥類之一,能夠在南極零下40℃的環境中自由生活繁衍。企鵝主要以南極磷蝦為食,在繁殖期間,雌雄企鵝10-20天/次輪流孵化企鵝卵,孵化期間不進食,靠的就是捕食唯一的食物來源——南極磷蝦所帶來的營養及能量儲備。另一個南極著名物種——藍鯨以浮遊生物為食,主要食物是磷蝦。而在南極,南極磷蝦是藍鯨的主要食物。
  • 南極磷蝦能吃嗎?怎麼吃?
    在南極海域,磷蝦也有許多種類,比如南極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以及長額櫻磷蝦等等,其中,南極大磷蝦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也是主要的漁業和科研關注對象,往往我們提到南極磷蝦就是指南極大磷蝦。南極大磷蝦是磷蝦類中體型較大的成員,成體長42-65mm,幾乎與市場所見的小型蝦類相仿。南極大磷蝦。
  • 國家863計劃「南極磷蝦」項目科研成果在漢發布
    人民網武漢5月17日電 日前,以「中國夢·健康夢」國家863計劃科研成果報告會暨第一屆南極磷蝦油國際品牌文化節在武漢舉行。會上宣布:南極磷蝦成南極生態系統支柱,南極磷蝦油已上餐桌,在歐盟地區已用於孕婦推動全球母嬰市場。
  • 南極磷蝦:5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將是最大「黑馬」?
    所以磷蝦這種儲量極大且營養十分豐富的「蝦」就成了全世界的香餑餑,1960年以前南極磷蝦都是零星捕撈,從1960年初期開始進入了商業開發試捕勘察,到1970年中期時進入了大規模商業捕撈,幾十年來,南極磷蝦捕撈歷經三個時期!第一階段:蘇聯和日本為主要捕撈國,其中蘇聯捕撈量佔據了93%,絕對第一位,其中磷蝦捕撈量最高的時間段是1983年,南極海域有超過53.8萬噸磷蝦被捕獲!
  • 科普知識--南極磷蝦油
    南極大陸曾被譽為"潔白無瑕"的世界,地球上的最後一塊"淨土"。南極大陸周圍的海洋被稱為富饒、潔淨的"海上牧場"。南極洲終年被冰雪覆蓋,十分寒冷。但是,海洋裡卻充滿了生機,那裡有海藻、珊瑚、海星和海綿,大海裡還有許許多多叫做磷蝦的微小生物,它是南極洲眾多的魚類、海鳥、海豹、企鵝以及鯨類賴以生存的食物,它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南極磷蝦是繼糧食、石油、煤炭之後的地區第四大資源。
  • 周五會員日丨對不起,不是最優質的南極磷蝦,我們不賣!僅售20組
    南極,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這裡零下凍土與冷峻海洋、極晝與極夜相互交織。而在富饒潔淨的南極海域,生長著一種特別的磷蝦品種—南極磷蝦。它們在南大洋食物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南極洲眾多生物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地球上唯一沒有受到汙染的大陸。南極大陸曾被譽為「潔白無瑕」的世界,地球上的最後一塊「淨土」。
  • 「南極磷蝦」節前上餐桌
    「南極磷蝦」節前上餐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9.25 星期五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王 萌 通訊員 周健偉    本報訊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今年2月底起航的我省第一艘赴南極作業漁船「明開」輪歷經長途跋涉和捕撈作業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會被吃光嗎?
    磷蝦是對一大類小型節肢動物的統稱,分類為節肢動物門-磷蝦目,分為兩個科,磷蝦科有85個物種,遍布世界各大海域,南極磷蝦就屬於磷蝦科。還有一個深海磷蝦科,只有1個物種,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裡。南極磷蝦就是磷蝦目的代表,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附近水域的磷蝦。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新華社 綜合  賴氨酸含量超金槍魚  在本次南極科考隊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組成南極周邊海域磷蝦等生物資源考察與評估項目組,在中國南極中山站附近的普裡茲灣進行了南極磷蝦資源聲學映像數據採集和15個站位的拖網採樣。
  • 無脊椎的南極磷蝦,炒著吃真的香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道菜叫做韭黃炒南極磷蝦,磷蝦別名大磷蝦還叫南極大磷蝦,這種蝦是來自於南極的無脊椎的動物,似乎是一夜之間火邊大江南北的美食圈,現在哪哪都能看到磷蝦的身影,作為一名資深的美食家當然要嘗嘗大磷蝦啦
  • 南極磷蝦是啥?總局發布磷蝦油產品消費提示!
    南極磷蝦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極洲水域的磷蝦。
  • 遇見磷蝦,愛上南極鮮純營養
    從南極科考隊傳來的這一條消息,讓「吃貨」們眼前一亮:它是什麼?它好在哪裡?綠色無公害嗎?怎麼運過來?磷蝦並不是蝦,是一種長得類似於蝦的小型海洋甲殼類動物。它通體晶瑩,會發出像螢火蟲一樣藍綠色的磷光。一條磷蝦大約3-5釐米長,100隻磷蝦還不及一臺iPhone6重。它們生活在南極大陸架水域,世界上生物量最大的物種之一,就是傳說中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的「蝦米」,是鯨魚、企鵝和海豹這些南極動物的主食。
  • 10億噸南極磷蝦:1斤營養價值超10斤牛肉,為何遲遲不上餐桌?
    每年捕撈500萬噸,可以為我國十分之一人口每天提供20克高質量蛋白,以十四億人口來算,十分之一就是一千四百萬,而且500萬噸還在可捕撈範圍內,也就是說對其生存發展不會造成影響。因此,各國對南極磷蝦都「虎視眈眈」。而我國也將對南極磷蝦的開發利用列入863計劃項目,主要研究南極磷蝦產業化發展、船上快速分離和加工等。南極磷蝦種群數量是個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