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導,3月28日,我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傳來喜訊: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可能。
據悉,南極磷蝦是高蛋白質的食物,據生物學家測定,南極磷蝦肉中含蛋白質17.56%,脂肪2.11%,且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全部8種胺基酸,尤其是代表營養學特徵的賴氨酸的含量非常豐富。與金槍魚、虎紋蝦和牛肉相比,南極磷蝦的賴氨酸含量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曾將南極磷蝦、對蝦、牛乳和牛肉的胺基酸綜合營養價值比較評分,結果磷蝦得100分,牛肉96分,牛乳91分,對蝦71分。國外科學家計算,一年捕撈7000萬噸南極磷蝦,即可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每天提供20克高質量蛋白。
有網友評論稱「果然是大吃貨國」,還有網友質疑,撈蝦需要科考嗎?
據了解,由於磷蝦體型較小,長成後約達6釐米、2克重,其捕撈生產存在諸多問題:捕捉磷蝦的網網眼非常細小,拖曳時引起很大的阻力,可能產生船頭波將磷蝦驅離到漁網兩側;第二是細網的網眼很快會被阻塞,無法長時間拖行;再者,細網在捕撈磷蝦時容易損壞、破孔,影響捕獲量。
另外一個問題是磷蝦的運送,由於捕撈時造成的擠壓,磷蝦容易損失體液,捕獲的磷蝦必須及時處理,否則會幾小時內死亡、變質。處理的主要辦法是去掉蝦頭,保留蝦尾肌肉部分,同時剝除幾丁質甲殼(南極磷蝦蝦殼氟含量較高,不宜食用),最終製成冷凍品或濃縮粉末。
由於南極磷蝦含有豐富的磷蝦油,含有身體很需要的四種磷脂,而且汙染量極低,近年來捕獲的南極磷蝦大多被用於提取磷蝦油類保健品。
那南極磷蝦該如何吃呢?
由於南極磷蝦生活在溫度較低的高緯度海域,且罕有人類活動,其體內的病原體、寄生蟲和汙染物含量理當較少,若冰鎮後製成刺身享用,即保留了南極磷蝦的豐富營養,還能體驗海蝦鮮甜、爽滑的口感。
品嘗時應以蒜片、薑絲、蔥絲、洋蔥絲、青椒圈、醬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和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