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科考隊繼續前行,探究世界的盡頭
當地時間2月28日,南極科考隊成功抵達中國南極長城站
科考隊員和南極生物親密接觸
羊城晚報記者 林世寧
實習生 雷葉婷 通訊員 餘珊燕
春遊去哪兒?賞花、登山、戲水……美好卻不夠前衛,就在一個月前,汕頭大學的22名師生將「春遊」的腳步踏上了南極大陸,汕大也成為國內首所組織師生到達南極科考探險的高校。
在南極大陸登陸8次
汕頭大學於2012年12月啟動南極科考探險項目,2013年6月南極科考隊正式成立。在2014南極科考探險項目之前,科考隊員已先後赴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廣東七目嶂、香港、東北長白山等進行戶外技能培訓。
此次汕大科考隊共34位成員,除了18名學生和4名老師外,還有項目管理團隊成員,隨隊野外醫療顧問、攝影人員等。18位本科生則來自不同專業,其中女生5名、男生13名。在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下,參加科考的師生2月14日出發,從香港飛至阿根廷烏斯懷亞,乘坐極地考察船橫穿德雷克海峽到達南極圈,並沿南極半島航行,共在南極大陸登陸8次。3月6日返回汕頭。
造訪中國南極長城站
南極科考隊領隊、汕頭大學副校長李丹介紹,按照18名學生的興趣特長,科考隊分成環保科學、人文探險、商業旅遊、藝術攝影等4個小組開展科考活動。
2月是南極的暖季,也是最適宜科考的季節。然而神秘的南極大陸,危險無處不在。「南極的天氣變化莫測。有時候早上還是晴天,突然就會變陰下雨,或者下起很大的雪。」李丹說,南極不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大的地區。那裡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站在南極的大陸上,即使換上專業的靴子,仍被風吹得有站不住的感覺。」
當地時間2月22日8時30分,科考隊正式踏上南極大陸的Horseshoe島。下午4時15分,科考隊進行第二次登陸,到達本次南極之旅的最南端——Stonington島,考察了兩個島上廢棄的科考站。期間,科考隊還看到了冰山轟塌的壯觀景象。當地時間2月28日上午9時30分,汕頭大學南極科考隊登陸KingGeorge島,造訪中國南極長城站。
一見南極「誤」終身
南極歸來,師生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感悟,「那是一個很純淨的地方!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人與自然在其中產生不一樣的視野。」李丹說,南極的環境保護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將通過親身的經歷,喚起身邊人的環保意識,喚起人們對南極環境的關注,共同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遼闊的海面,白茫茫的冰川,在這麼壯闊的場景裡,感覺到人類的渺小,有一種心靈被純化了的感覺。」 汕頭大學醫學院學生徐玉玲如是表達自己的科考感受。
林世寧、雷葉婷、餘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