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極企鵝島:3萬多帝企鵝幼雛的幼兒園

2020-11-25 搜狐網

  探訪南極企鵝島:3萬多帝企鵝幼雛的幼兒園

  在距離中山站直線距離不到100公裡的冰架附近,坐落著一座由6片礁巖組成的小小群島,這裡是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最大的帝企鵝聚居地,被各國南極考察者們稱為「企鵝島」。

12月21日,記者曾隨政府考察團飛臨這裡,但由於時間較緊,一行人只是匆匆而過,並沒有對這個企鵝天堂有太多太深的印象。12月27日,記者再次跟隨22次科考隊極地動物研究小組登上企鵝島,近距離接觸南極最大最美的帝企鵝群落,書寫自己的《帝企鵝日記》。

  最龐大的南極「土著」

  如果說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獅子是非洲的象徵,白熊是北極的象徵,那麼南極的象徵自然是走路搖搖擺擺的企鵝了。在大連老虎灘畔的極地海洋動物館裡,幾隻帝企鵝和王企鵝終年吸引著大量遊客前往參觀。這次能隨同2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登陸南極大陸,能夠親眼見到自然生活狀態下的企鵝也是記者最大的心願之一。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企鵝是只能生活在南極風雪中的一種動物,科考隊員,中國科技大學極地研究室的朱仁彬博士告訴記者,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企鵝的數量並不稀少,它的分布範圍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企鵝的適應能力很強,種群種類不下18種,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南部海岸,甚至靠近赤道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都有企鵝分布,智利轄下的火地島地區甚至有一種生活在草原上的企鵝,它們像土撥鼠一樣挖洞為穴,由於草原上兇猛動物較多,這種企鵝的性情也不像生活在南極的企鵝那樣溫馴,而是變得比較兇猛。南極圈內的企鵝有帝企鵝、金圖企鵝、王企鵝、阿德利企鵝4種。只不過這些地方的企鵝長得都比較矮小,比之帝企鵝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朱博士介紹說,體形最大的帝企鵝身高1.2米,體重有40~50千克,幾乎遍布南極周圍的海岸帶區。帝企鵝是喜歡群居的動物,多的時候一群可達10萬隻以上。2005年風靡世界的電影《帝企鵝日記》就是法國南極科考隊員連續多年跟蹤帝企鵝生活所拍攝出的記錄片。

  3萬多隻帝企鵝幼雛聚居的「幼兒園」

  記者所登陸的這個企鵝島上生存的全部是南極塊頭最大的「土著居民」——帝企鵝。21次越冬隊中山站站長葉加平告訴記者,企鵝島位於中山站和澳大利亞的戴維斯站之間,靠近埃莫裡冰架,是一處背靠大陸,面臨冰海的陸連島。記者等人乘座的直升飛機還在企鵝島上空盤旋時,記者就能見到地面上分布著大片大片密集的小黑點。葉站長說,這些黑點就是帝企鵝。這裡常年聚集著10多萬隻帝企鵝,它們密密麻麻地排列站立,幾乎沒有立錐之地。目前,大多數成年帝企鵝不在島上,留下的大多數是幼雛,但小傢伙們的數量也達到了3萬隻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企鵝幼兒園。

  企鵝島的面積並不大,不到3平方千米,島上大多數地區被冰雪覆蓋著。小帝企鵝們就成堆成堆地聚集在一起,每個小群落數量都在100隻以上,大的群落數量可以達到5、600隻。一群小企鵝中有2——3隻成年帝企鵝作為「看護」。小傢伙們不像他們的父母,有著黝黑髮亮的脊背和白得耀眼的肚皮,它們的全身長滿了灰白色的絨毛,但嘴是純黑色的,它們的個頭也能達到1。2米左右,顯得很憨厚。見到考察隊員們湊近時,小企鵝並不畏懼,而是一起歪著腦袋打量靠近的兩足動物,樣子分外可愛。但當記者等人繼續靠近時,負責照顧小企鵝的幼兒園「阿姨」開始警惕起來,他們探起頭張開翅膀向考察隊員發出警告的叫聲,並掩護著小企鵝們紛紛後退。為了不打擾帝企鵝們的生活,領隊要求全體考察隊員不得接近企鵝10米範圍內,確保一個「安全距離」。

  外出上百公裡為孩子捕食

  大群的成年帝企鵝到哪裡去了呢?朱文彬博士給記者解答了心中的疑團:成年的帝企鵝們是到100多公裡外的遠海中為自己的孩子捕食去了。據介紹,帝企鵝在每年的三四月間尋找配偶,5——6月間交尾並產卵,這個時期雌企鵝不進食,產下蛋後體重減少20%左右,而且僅僅生一枚蛋。產下蛋以後,孵蛋的任務交給雄企鵝,雌企鵝則跑到海邊覓食。直到7月中旬或8月初小企鵝才孵出。在長達兩個多月的禁食期間,雄企鵝一動不動地將蛋置於腳蹼,貼在腹下,體重要減少35%~45%,而且是在最嚴寒的冬天。在高等生物界,似乎很難找到像企鵝這樣選擇如此艱苦的環境條件繁殖後代的動物了。目前這個季節不到1歲的小帝企鵝還沒有覓食能力,而海水仍被冰面封凍,可以捕食的地點遠在100多公裡外,它們的父母只好跋山涉水地外出捕獵,並用嘴巴盛放獵物帶給自己的孩子。

  有趣的是,雖然小帝企鵝的數量有幾萬隻,但長途跋涉捕獵歸來的大企鵝卻能在幾萬隻幼雛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親生子並進行餵食。在哺育後代這一點上,外表憨厚的帝企鵝作的有點自私,他們只負責自己親生子女的餵食,對於其他小企鵝,即使餓死也不會餵給它們一口吃的。朱博士說,這是企鵝種群自我淘汰、不斷進化的一種措施。

  美麗的天堂同樣有生存競爭

  雖然企鵝島是個美麗的「企鵝天堂」,但在這個企鵝世代繁衍的樂土,帝企鵝的生活也並不輕鬆。小島之間的冰縫裡,海豹不時從寒冷的冰水中鬼鬼祟祟地鑽出來;天空中飛翔的賊鷗,時不時俯衝下來。在企鵝島上,記者不時能看到企鵝的殘骸,可憐的企鵝內臟和肌肉早已叼空,只剩下羽毛和骨架,朱博士告訴記者,這肯定是賊鷗所為,甚至一些剛出生不久的小企鵝也慘遭毒手。朱博士說,雖然企鵝以海洋中的磷蝦、烏賊為食,但它們又是海豹、鯨魚的食物,甚至賊鷗也常常愉襲它們。還有部分小企鵝是因為無人餵食而活活餓死的。

  雖然有些考察隊員很想把隨身攜帶的食物餵給飢餓的小帝企鵝,但是卻被嚴厲地阻止了。22次隊首席科學家楊惠根強調說,為了保持自然平衡和保證南極生物不受人類寄生病菌的侵害,科考人員一律不得向南極動物餵食,這也作為南極地區一項鐵的法則寫進了《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中。楊博士說,事實上,上世紀以來對企鵝危害最大的不是它們的天敵海豹,而是人類。聯合國的一份極地科學報告曾指出,到1996年以前,每年有15萬隻企鵝在馬闊裡群島被熬煮以提取油脂,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25年。據介紹,本次中國南極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其中企鵝是監測重點之一。來自中國科技大學極地環境研究室的幾位生態、生物專家將在包括企鵝島在內的60多個野外地點採集企鵝糞便、大氣氣溶膠等樣本,並分析人類活動對企鵝生存環境造成的廣泛影響。

  12月27日 多雲轉陰

  格羅夫山內陸考察隊已經整整出發4天了。按照預訂計劃,中山站和內陸隊之間北京時間每天凌晨1時要進行一次短波電臺呼叫。內陸隊要向大本營匯報一下行程,以便後方能及時對前線發生的意外事件作出反應。11名內陸隊友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可以說,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這些後方隊員的心。

  但是,從23日內陸隊出發到27日凌晨,準點進行的電臺呼叫一次也沒有叫通。

  首席科學家,副領隊楊惠根博士有些著急:琚宜太隊長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不和大本營聯繫一定是出了什麼意外。領隊魏書記跟隨雪龍號送代表團回澳大利亞了,一旦發生事故,楊博士可是負不起這麼大的責任。27日凌晨又一次呼叫未果,老楊急得在屋子裡轉起了圈子,我們這些等待和前方通話的記者也靜悄悄的,沒有人肯打破這個可怕的靜寂。我看見,楊首席的嘴邊因為上火已經起了一圈水皰,後來他悄悄告訴我,當時他已經打算親自乘直升機進內陸搜索了。

  正在著急的功夫,報房的銥星電話響了起來,竟然是琚隊長打來的!原來,內陸隊在前進過程中遇到了冰縫,只能繞路前進,行進地區大多是短波電臺的盲區,自然與中山站聯繫不上,因為怕大本營亂成一團,琚隊長使用了寶貴的銥星通話時間,給大家報平安來了。一場虛驚過後,楊首席頓時神採奕奕起來。27日一早,他就帶著我們一群專家和記者登上了飛往企鵝島的飛機。以前只在極地館的大玻璃房中見過企鵝,能在純自然的狀態下觀察這些小生靈,自然還是託了極地館的福。

  楊首席說,企鵝這個名稱,最早見之於偉大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日記,達爾文在1832年12月乘貝格爾艦考察火地島時,曾經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這裡還有很多企鵝,它們的習性很像魚,它們在水面下所耗費的時間很多;即使浮到水面上來,也很少露出自己的身體,而只是探出頭部來;它們的雙翼僅僅被短羽毛所覆蓋著。」因此,達爾文非常正確地指出,「企鵝的雙翼當作鰭」,這當然是指它在水裡的時候。企鵝雖然像鳥兒一樣長有翅膀,卻不能飛翔,只能望天興嘆。不過它的翅膀卻是很有力氣的雙鰭,在海裡可以大顯身手。在南極圈內航行時,我曾不止一次見到成群結隊的企鵝出沒浪濤裡,像海豚一樣躍出水面,如同進行絕妙的水上表演。它們在海裡行動自如,速度可達每小時30千米,比得上一般的艦船。往往我們打開相機剛要攝下它們遊泳的鏡頭,一眨眼功夫,它們已經無影無蹤了。

  人們往往嘲笑企鵝在陸地上行走的笨拙姿態,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我在企鵝島親眼見到了企鵝絕妙的爬山本領。那是在巖石峻嶒、難以容足的陡峭山坡,有的完全是直上直下,但是企鵝憑藉尾巴的支撐,雙翼保持平衡,居然跳躍著一步步登上去,一直爬上山巔。不僅如此,企鵝在陸地上行走比海豹、海狗都要靈敏得多。當遇到險情時,它們會立即臥倒,降低重心,張開雙腳,舒展雙翼,像遊泳一樣快速匍匐前進。一位生物學家告訴我,他曾在澳大利亞的戴維斯站工作了一年,每當冬季過去,天氣回暖時,渡海而來的企鵝越過海邊的冰面紛紛登岸,這時只見企鵝全部像滑雪一樣貼著冰面,用雙翼當槳,飛快地划動,從冰上滑過來,那種激烈競跑的場面很是壯觀。據說企鵝是為了趕快跑上岸,以便佔領地盤,所以它們在冰面上不是走,也不是跑,而是飛快地滑行,速度快得驚人。

  企鵝還是跳高的冠軍。為了逃避鯨魚或海豹的追捕,它們在海中可以機智地跳上2米左右的冰崖。我們在南大洋時曾經見到不少浮冰上棲息著企鵝,而在浮冰周圍,成群的海豹遊來遊去,但卻無計可施。企鵝憑著它們的跳躍本領,躲過了敵人的襲擊。看來,性情溫和的企鵝能夠在嚴酷的南極得以生存,大自然賦予它們的本領,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條件。

  今天另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是8名隊員集體理了光頭。都說腦袋是「人之元」,那麼其上的附著物應該是「元之元」,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在南極,平常人視為小事的理髮真稱的上是「頭頂大事」。6、70號人沒幾個會理髮的,看看21次越冬隊的兄弟們,光頭和披肩是碩果僅存的兩種髮型。為了表示自己不打算在梳理頭髮上浪費太多時間,準備專心投入科考事業的雄心壯志。晚飯後,以首席科學家楊惠根同志為首的8名科考隊員光榮地在中山站餐廳裡舉行了落髮儀式。儀式過後,滿屋子光頭閃耀,滿地板都是「元之元」的碎渣,連嚴謹的新華社記者老張也頂著禿頭遍地亂竄。別說,10多個光頭(加上今晚之前剃了光頭的)站在一起閃爍,還真給中山站省了不少電!

(責任編輯:鄭江)

相關焦點

  • 南極探秘隊考察企鵝島 目睹賊鷗攻擊企鵝(組圖)
    第2頁:賊鷗是企鵝的天敵 第3頁:被賊鷗啄食後的企鵝屍體 第4頁:從山上俯視山下,可見成群的企鵝 第5頁:隊員們登陸企鵝島,行進中避開地衣、苔蘚 第6頁:實拍企鵝母子> 第7頁:生活在南極的企鵝有七種 第8頁:著名攝影師姜平在企鵝島專注的拍攝
  • 《登上企鵝島》學習案帶你去南極認識可愛的企鵝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課文是圍繞南極企鵝十分有趣這個意思,從幾個方面具體來寫。3、學習課文仔細觀察的方法。4、學會用「儘管……可是……」說一句話。教學準備:查找有關南極大陸、企鵝等文字、圖片資料。
  • 澳洲(3)—— 企鵝島
    可是,這裡有企鵝,竟然有企鵝,不用到南極就能看到的企鵝!!!小藍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普遍身高43釐米,體重約為1千克,是唯一一種有藍色羽毛的企鵝,因此被稱作小藍企鵝。其出沒於南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智利的海岸。
  • 最大冰山只剩50公裡撞上「企鵝島」,600萬企鵝恐遭滅頂之災
    一塊巨大的冰山在公海無害漂泊了三年後,如今正在朝著英屬南喬治亞「企鵝島」的方向漂去!,500萬隻海豹和6500萬隻鳥類,是大西洋賜給這座美麗島嶼最豐盛的禮物。,在這座島上已經繁衍上百年,種群不斷擴充壯大,才成為如今名副其實的「企鵝島」。
  • 小企鵝上「幼兒園」
    遼寧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有一個專門幫助企鵝寶寶學習成長的特殊「幼兒園」,白眉企鵝寶寶要在這裡學會獨立吃魚、遊泳等技能後才可以「畢業」。  自然界中,企鵝成長到一定年齡就會和父母分開,獨立生活。為了模擬企鵝自然繁育的生長環境及規律,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每年都會將適齡企鵝集中到企鵝「幼兒園」,與父母分離,學習獨立生存技能。
  • 普通人怎麼到達南極?然後帶一隻企鵝回來?
    企鵝,有著「海洋之舟」的美稱的企鵝是一種罪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上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主要以蝦,烏賊,小魚為食物。下面打開腦洞來說一下如何抓捕企鵝,時間選擇在12月中下旬捕捉企鵝,是因為那個時候,企鵝島上企鵝的數量最多,如果再晚幾點,它們就都回到海邊上去了。 地點我們就選在企鵝島,其實,企鵝島並不是一個真的島嶼,而是指企鵝幾種繁殖的區域。
  • 企鵝危機!巨大南極冰山將撞南喬治亞島
    由於聖喬治亞島是英國的海外領地,英國南極調查局一直在觀測這座冰山的行蹤。「通常我們會期望這些冰山在開放的海洋中隨著波浪作用和湍流而破裂,」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生物海洋學家傑林特·塔林告訴路透社。可惜A68a不是這樣,三年來,它的面積和體積僅縮小一小部分,今天仍有四千多平方公裡面積。
  • 南極帝企鵝「幼兒園」
    南極帝企鵝「幼兒園」 (11/12)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南極地區有7種企鵝,總數大約有1.2億隻。
  • 南極企鵝是怎麼來的?或許也是外來戶
    企鵝是南極的土著居民,人們把它稱為南極的象徵,當之無愧。這裡企鵝的數量多、密度大、分布廣,隨處都有它們的蹤跡。南極企鵝的種類雖然不多,但數量卻十分可觀。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隻,佔世界企鵝總數的87%,佔南極海鳥總數的90%,佔世界海鳥總數的1/10。
  • 大自然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南極嚴冬有帝企鵝,北極春天有北極熊
    本貓苘最近在看大自然的紀錄片《地球脈動》,想寫寫有關大自然的文章,所以今天來說說有關南極和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大約是1400萬平方公裡,由於緯度較高,常年嚴寒,只有夏冬兩季,不過兩極的順序不一樣,如果南極夏天,北極就是冬天,如果南極白天,那麼北極就是夜晚,雖然有陽光照射,但氣溫並不是很高。
  • 企鵝的種類其實也是五花八門的(你應該有的常識)
    全世界的企鵝共17種,其體型大小差異很大:小到3斤重的小藍企鵝,大到80斤重的帝企鵝。
  • 神仙企鵝鬧南極。帝哥新身份遭受質疑,卻發現櫥窗中的大秘密!
    導語:帝哥雖然貴為天宮統治者,終日品嘗天宮後廚的美味大餐,可日子久了也就厭倦了,總想品嘗新鮮的食材,這才會跟著太白來到南極的企鵝城。神仙企鵝鬧南極。帝哥新身份遭受質疑,卻發現櫥窗中的大秘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分析吧!
  • 探索南極企鵝的棲息之所,看似美好的家園實則危機四伏
    歡迎來到小田說旅遊,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田,我們今天依舊來講企鵝的故事,不是所有企鵝都過著露天生活,有些企鵝把巢建在地下,它們就是麥哲倫企鵝。麥哲倫企鵝挖洞為窩最多可以挖到兩米深,然而挖洞並不是它們最有名的特點,麥哲倫企鵝還有一個別稱,就是驢子企鵝。
  • 中國首次引進南極王企鵝情侶落戶杭城(圖)
    3月25日,來自南極的王企鵝小情侶迪克和格瑞司正式落戶杭州,安家杭州極地海洋公園內的「南極企鵝島」。這對被譽為南極企鵝家族中華貴嬌寵王后的王企鵝首次落戶杭州,也是中國首次引進王企鵝情侶。中新社發王磊 攝  中新網杭州3月26日電 (見習記者 王磊通訊員馬寶記)2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極地動物安家儀式在杭州極地海洋公園企鵝廣場舉行,對來自南極的王企鵝小情侶:迪克和格瑞司正式落戶杭州,安家公園內的「南極企鵝島」。這對被譽為南極企鵝家族中華貴嬌寵王后的王企鵝首次落戶杭州,也是中國首次引進王企鵝情侶。
  • 【南極夢尋】企鵝究竟有多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應該沒有人不喜歡企鵝的。它們太可愛了!它們長相憨厚,性格大方,天天穿著燕尾服;像人一樣行走,不過是個外八字,一搖一擺有點像卓別林噢。或者說,卓別林就是學的企鵝步。 3月9日,記者在南極圈附近看到阿德利企鵝。掐指算來,這是第七種企鵝。探險隊員和遊客都說,一趟南極之行能看到7種企鵝,太幸運了。
  • 【萌物駕到】來盤一盤南極的企鵝們
    世界上有近20種企鵝,它們以南極大陸為中心,生活在非洲南端、南美洲、大洋洲和附近海域。在全球企鵝中,家住在南極大陸及周邊島嶼的有7種,它們分別是:距離 「遠徵號」南極三島探險船 啟程只有不到1個月時間了,出發前,當然要提前預習一下這些南極的小傢伙們!
  • 寶貝,我們去南極看企鵝吧
    仿佛《小時代》裡的四朵姐妹花3.阿德利企鵝(Adelie Penguin)其貌不揚的南極土著阿德利企鵝也是南極數量最多的企鵝,大多生活在更冷的南極圈內。南極遊輪一般只在靠北的南極半島和周邊島嶼停留,反而看到的阿德利企鵝不那麼多。這種賊眉鼠眼的黑企鵝真心只能用一個蠢字來形容。
  • 勝利完成後勤工作 奇駿南極盡顯國產車威風
    2009年1月27日,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崑崙站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勝利建成的喜訊通過各大媒體正式向全世界公布,對於正處在新年歡慶中的國人來說更是一件讓人自豪和鼓舞的喜事。
  • 南極夢尋(24)企鵝究竟有多美
    或者說,卓別林就是學的企鵝步。 3月9日,記者有幸在南極圈附近看到了阿德利企鵝。掐指算來,這是第七種企鵝。同行的探險隊員和遊客都說,一趟南極之行能看到7種企鵝,真是太幸運了。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隻,佔南極海鳥總數的90%。它們能在攝氏零下60度的嚴寒中生活、繁殖,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 十隻新生帝企鵝「寶寶」排隊做「體檢」
    保育員在給帝企鵝寶寶量身高。(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央廣網珠海11月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官文清)近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再度傳來好消息——帝企鵝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這是繼2017年海洋王國一舉成功孵化9隻小帝企鵝,出殼率100%後,又一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