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崑崙站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勝利建成的喜訊通過各大媒體正式向全世界公布,對於正處在新年歡慶中的國人來說更是一件讓人自豪和鼓舞的喜事。同樣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在成就這一次壯舉的背後,奇駿作為國內首臺登陸南極的量產車型,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後勤工作,為我國第25次南極科考項目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涉水探訪企鵝島
科考隊伍到達南極長城站後,奇駿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帶領科考隊員登陸站區附近的企鵝島進行考察。企鵝島的面積並不是特別大,島上棲息著阿德雷企鵝、帽帶企鵝和金圖企鵝等多個種群。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島上的自然狀態,平常甚少會有其他人員登陸島上,而且通往企鵝島的路只有一條兩面都被海水包圍的碎石小徑。
雖然是沒有經過機械改裝的量產車型,但對於擁有著智能全時四驅等先進裝備的奇駿來說可謂手到拿來。巧合的是科考隊伍啟程時剛好遇到漲潮,霎時間原本一路無阻的碎石路被海水淹沒了,只能依稀看到水底下小路的走向。面對如此狀況奇駿以其出色的通過能力給了科考隊員們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單單使用AUTO(自動四驅)模式便順利涉水登陸企鵝島。再加上奇駿出色的減震能力,科考隊員們都對使用奇駿運載儀器裝備表示出十足的信心。
馳騁於柯林斯冰蓋
在隨後的行程中,奇駿迎來了一個相當艱難的任務:考察柯林斯冰蓋。總面積約為1250平方千米的柯林斯冰蓋平均厚度達到驚人的200米,最厚的地方甚至達450米。冰蓋表面儘是各種形狀不同面積的冰塊,可想而知在上面行走是多麼的困難,欠缺必要的裝備下就連站穩也不是易事。
這時奇駿的智能四驅系統便大顯身手了。奇駿採用的智能全模式四驅系統設有三個不同的檔位:兩驅模式可以在日常駕駛中有效的降低燃油消耗;而自動四驅模式下,系統就會自動對油門踏板的角度、發動機的轉速和扭矩輸出進行監控,在發現車輪打滑的同時將扭矩自動分配到需要扭矩的車輪上,行使在柯林斯冰蓋上奇駿便一路使用自動四驅模式,顯著提高車輛的主動安全性和操控性,沒有出現任何打滑和失控的現象。第三種鎖定四驅模式,可將前後輪的扭矩分配在約50:50的比例,適合在極端惡劣路況以及車輪陷入障礙需要自救時使用。可見奇駿優於一般城市SUV的越野性能還擁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拜訪外國站點顯雄風
除了肩負起科考用車的重任,在此次活動中長城站的工作人員還駕駛兩輛國內量產的新奇駿,帶領科考隊伍一行到臨近的各個外國站點進行拜訪。當看到兩臺從中國大陸生產然後運輸到南極長城站的新奇駿時,外國站點的工作人員都表示甚為驚訝。
在俄羅斯站拜訪,並贈送奇駿車模
在得知這兩臺沒有經過任何機械改裝的中國量產車型此後將會留在長城站作為科考用車,甚至還有可能被派往更深入極地的中山站工作時,他們更是對東風日產出色的造車水平以及全力支持南極科考事業的決心大為佩服。
拜訪智利海軍站合影
隨著崑崙站的建設勝利完工,這一次南極科考項目也逐漸接近尾聲。不過這對於奇駿來說只是一個開始,日後定必會迎來更加嚴峻更加艱難的考驗,我們也相信奇駿一定會繼續出色地完成每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