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探險者斯科特|第一意味著勝利,第二也值得銘記

2020-09-18 安妮格奧

南極是一個極寒地帶,地面常年被覆蓋在厚厚的冰雪之下,全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5°C左右,最寒冷的季節達到零下56°C,而且多強風,常年幾乎無降水,寒風凜冽空氣乾燥,因此寸草不生,被稱為「白色沙漠」。

南極只有兩季,寒季在4到10月份,暖季在11到3月份。在極點附近,寒季為極夜,在暖季則出現極晝現象,而且太陽從來不會直射南極,只是像夕陽斜照一樣,極其短暫地溫暖這個寒冷的地方。

進入20世紀以來,總有人不斷冒著生命危險,探知地球上的唯一未知區域。

在眾多的探險者中,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是挪威人阿蒙森,然而,最為著名的卻是一位英國人——斯科特

斯科特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斯科特是為冒險而生的,他毅然決然地拋下妻兒,踏上了南極的探險之旅,他自己或許都沒想到這是一場沒有回程的旅行。

斯科特不僅沒有出眾的外表,他的字體也是極其平常,從他留下的珍貴日記中,便能得知,他的字沒有花裡胡哨的修飾,只是一派嚴謹的簡單,但是看起來十分清爽,文筆真摯淳樸,感人至深。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一支由30多人組成的探險隊朝著「白色沙漠」一路行進。

送他們抵達南極的,是一艘被稱為「新地」號的船,他們準備了拉雪橇用的西伯利亞矮種馬和愛斯基摩狗,還有為了應對惡劣的地理環境所準備的簡陋工具,抵禦寒冷的獸皮製衣,以及基本日常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另外,還有一千多件探險儀器和大量的相關圖書,儼然就是一個實驗室。

1911年1月份,斯科特一行人終於到達了南極的邊緣地帶。

於是,他們在這裡搭建起了木屋,點燃了乙炔電石燈,開啟了電影放映機,還有自動發聲的留聲機,一個房間裡有「噼裡啪啦」的打字機的聲音。一位地質學家,在用放射性的儀器檢驗南極的巖石標本;一位動物學家,正在企鵝的身上尋找寄生物。

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互相交流著自己的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傳授知識,木屋內的專家們做著各種實驗和交流。

在南極極其惡劣的環境中,他們為了生存,必須謹小慎微,每做一個決定,必須經過嚴謹地思考,因為稍有不慎,就是在拿生命做賭注。

有一天,一個隊員外出,發現了挪威人阿蒙森帶領的另外一支探險隊,斯科特經過科學嚴謹的推算,得出結論:阿蒙森隊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們,想成為世界上第一支到達南極點的國家隊,斯科特的英國隊,根本沒有勝算。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隊在食物、煤油等等一切準備就緒的情況下,開始向南極點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走了整整兩個月之後,他們不得不分作兩隊,一隊返回原地,另外挑選出5人組成另一隊,繼續朝著南極點行進。

1912年1月16日是一個令5名隊員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激動興奮的心情無以言表。但是,遠遠佇立著的一面黑色的旗幟,原來,阿蒙森的隊早在一個月前就到達了南極點。

歷史一向如此,它從來不會考慮任何人的感受,更不會同情任何人,它用它的殘酷告訴所有人:第一就意味著勝利,第二則什麼都不算。

斯科特一行5人在絕望和痛苦中返回基地,越來越少的食物和煤油,將他們一步一步逼上絕境,最終,他們在斷絕了食物的絕望中,再也沒能站起來,全部遇難身亡。

與阿蒙森的勝利相比,斯科特無疑是悲壯的。

因此,在南極有一句名言:「若想要在南極組織一次成功的野外科學考察,請給予我斯科特;若想要迅速且高效的探索南極未知的領域,請給予我阿蒙森,但若是身處險境毫無希望,那請讓我雙膝跪地低聲祈求沙克爾頓之名吧!」

喜歡這個故事的讀者請點讚或點擊關注,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斯科特先於阿蒙森出發,為何斯科特落後一個月到南極點|百家故事
    經過籌備,1910年斯科再次啟程,率領探險隊乘「特拉·諾瓦」號向南極進發,發誓要第一個到達南極點,拔得徵服南極點的頭籌,斯科特在日記裡是這樣寫的:「此次南極探險的主要目的是為大英帝國贏得榮譽和成就。」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有意對南極極點發起挑戰的,可不止斯科特一人,挪威著名的探險家阿蒙森也對南極極點有意多時。當斯科特在紐西蘭籌集探險資金的時候,阿蒙森給斯科特發來了電報,說他也要向南極進軍。
  • 今天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中國抗日戰爭|雲南|抗戰...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
  • 湯姆·哈迪新片計劃:出演南極探險家沙克爾頓
    湯姆·哈迪新片計劃:出演南極探險家沙克爾頓 時間:2016.10.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一路向南,在世界南極,邂逅最純粹的美
    近日,一架載有22人從香港起飛、中途停降開普敦的小型飛機在經過了20多個小時的飛行後,降落南極。這是到達南極的第一架中國商業航班,對日益發展的中國旅遊業來說,意味著衝破了最後一道邊界。近十年來,訪問南極的中國遊客人數呈現增長。
  • 想去南極看看嗎?8條路線帶您開啟南極之旅
    我們的第一站是南設得蘭群島,該群島由大約20個島嶼組成,距離南極半島500多公裡,與南極半島大致平行。當地最受歡迎的景點包括喬治國王島、半月島和被洪水淹沒的火山口。在這裡你會看到旅途中第一個巨大的企鵝棲息地,在由南極毛皮海豹統治的海灘上,你還有機會看到正在打滾的象海豹。接下來,船將駛向南極半島,這是紐西蘭的一片多山的荒野。
  • 人類首次徒步抵達南極「難抵極」,創歷史的中國姑娘:我的秘訣是...
    47年後的1958年,前蘇聯遠徵車隊才第一次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難抵極」不僅位置偏遠,而且海拔3715米,高出南極點近900米,氧氣含量和氣溫都大大低於南極點,因此被冠名為「難抵極」。至今全世界僅有8名男性探險者,依靠風力以風箏滑雪的方式成功抵達過「難抵極」。 而馮靜的「難抵極」徒步之旅,其難度可想而知,那她怎麼會想著去徵服「難抵極」呢?
  • 王文:站在南極點上,才覺得中國人來得太晚了
    而全書幾乎都在講述各國對南極探險者的支持、以及南極探險者對國家忠誠與尊嚴的追求。全書的各章節標題相當震撼,如「以我們的領土和人民的名義」、「將星條旗插在高山之巔」、「國家的榮譽和責任」、「擴展並確立英國的控制」、「我們應有所作為以證明我們的領土主張的正當性」,等等。 最令人感嘆是第七章「像紳士那樣死去」。
  • 勝利完成後勤工作 奇駿南極盡顯國產車威風
    2009年1月27日,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崑崙站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勝利建成的喜訊通過各大媒體正式向全世界公布,對於正處在新年歡慶中的國人來說更是一件讓人自豪和鼓舞的喜事。
  • 美國建立在南極點的科考站,為什麼以挪威人和英國人的名字命名?
    在各國科考站中,最南的當屬美國在南極點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了。阿蒙森斯科特站由何得名?為何美國要把科考站修在南極點呢?率先實現這一夢想的是挪威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他是一個冒險家,在人類探索的歷史上取得了兩個第一;完成了從北冰洋穿過北極群島到太平洋的最早航行,並踏上了南極。鮮為人知的是,此前,他曾想首先到達北極點,為此準備了4年,不想這個願望被一位美國人捷足先登了,否則他還有可能徵服北極點。
  • 南極探險失敗之旅為何成史詩之旅
    從1901年開始,英國海軍上校斯科特就開始衝擊南極點,1910年他再次向南極點進發,但都沒有成功。1911年9月斯科特第三次衝擊南極點,並於1912年1月18日,抵達了南極點。但是在極點他發現了競爭對手阿蒙森在一個月前已經到過這裡的印記,他們非常失望地踏上了歸程。
  • PowerEgg X隨拍蛋,南極探險記
    這一次我們的PowerEgg X隨拍蛋隨著一群南極探險者,深入到這塊地球上最神秘的大陸一探究竟。__________南極探險,最大的阻礙在於低溫。作為地球上最神秘的大陸,南極沒有四季,只有暖季與寒季兩個季節,目前正處於南極的寒季,在沿岸地地帶的溫度約為為-28~-5℃,內陸地區為-70~-40℃。不少機器在南極大陸都無法正常工作,或開始工作後很快便因低溫進入休眠模式。探險者們選擇在午後陽光充沛的時間「放飛」 PowerEgg X,因為這是一天光照最強,也是溫度最高的時候。
  • 南極發現一袋100年前紅洋蔥 沒有發黴跡象
    南極發現一袋100年前紅洋蔥 沒有發黴跡象 2019-11-28 18:18:18 來源:大眾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在南極洲哈特角半島,南極遺產信託機構專家在探索極地小屋時發現了一袋100多年前留下來的紅洋蔥。
  • 人類史上都是名列前茅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值得後人銘記
    這個問題很難有定論,只能說愛因斯坦和牛頓的歷史地位在人類史上都是名列前茅,他們都是值得後人敬仰的歷史偉人。對於普通人來說,牛頓的理論體系更為熟悉,現代工程學也都是依賴於牛頓。相比之下,愛因斯坦的理論體系更為高深,比牛頓具有更為廣泛的使用範圍,愛因斯坦的理論往往出現在科幻作品中。
  • 一次沒有回程的南極「死亡之旅」
    1912年1月17日,英國極地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們在南極的冰原上奮力前行,他們正向著南極點的方向進發。糟糕的是,他們帶來的小馬全部死掉了,沒有任何運輸工具,他們只能每個人拉著200磅的雪橇在茫茫冰原上蹣跚前行。
  • 每一位值得追隨的領導,都是「泥坑裡爬出來的聖人」(深度好文)
    以下,Enjoy:01四次南極探險都失敗的沙克爾頓為什麼值得我們學習?斯科特、阿蒙森和沙克爾頓都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探險家。阿蒙森和斯科特率領探險隊最早到達南極點,為了紀念他們,美國於1957年在南極點建立了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學考察站。
  • 南極冒險(上),人類首次挑戰登陸南極點
    南極是自然條件異常惡劣的一塊大陸,冬季平均氣溫會低至-50℃;事實上,直到今天,這裡都不適合人類長期定居;說句不好聽的,南極的地皮啊,就是免費送給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我估計他們都不想接這項目。而在俄國人之後,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也都相繼走到了南極海岸線附近,但都沒能成功登陸。1899年,挪威探險家博爾赫-格列文克再度探訪南極海岸,最終在被浮冰困住的情況下,他與他的探險隊掙扎地爬上了羅斯海入海口的陸地,成為了事實上登陸南極的第一人。
  • 如果在南極遇險了怎樣快速救援?
    遊輪上的154人頓時陷入慌亂,因為他們正身處世界上最冰冷、最偏遠的海域——南極。探險之旅2007年11月23日的傍晚時分,在世界的盡頭南極,「探險者」號遊輪緩緩前行。探險者號此行的目的是帶遊客去遊覽南極風光,船上的91名遊客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已經為旅程支付了高達1.6萬美元的費用。不過,考慮到南極之行可能是普通人一生中最具有冒險性的旅行,機會難得,所以遊客們覺得這個價格是值得的。除了優美的南極風光,觀光輪船對遊客也有極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