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高端的形象在國人腦海中揮之不去,而國產車卻被貼上了低端的標籤,消費者之所以普遍認為合資車要比國產車更加高級,除了合資車的技術更先進成熟之外,主要原因其實是合資車的定位要比國產車更高。不過在有限的市場需求下,車企們想要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有所突破,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有國產品牌開始嘗試高端化,也有合資品牌不斷放低姿態,捷達(參數丨圖片)品牌便是合資車進軍低端市場的代表。
捷達是大眾旗下的低端品牌,它的市場定位明顯比大眾更低,也要低於斯柯達,大眾推出捷達品牌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吞噬被國產車佔據的10萬級汽車市場。捷達品牌從進入市場到現在總共推出了3款車型,其中轎車車型捷達VA3的起售價為6.58萬,而捷達VS5和捷達VS7這兩款SUV車型的起售價分別是8.48萬和10.68萬,這3款的售價都和各自同級別的國產車差不多,有意跟國產車正面競爭。
作為大眾的子品牌,捷達不僅有大眾光環的加持,而且主要核心技術也來源於大眾,大眾把看家的EA211發動機和MQB平臺都給到了捷達,捷達品牌攻佔低端市場,似乎志在必得。然而捷達品牌旗下3款車型進入市場後並沒有表現出比較強的競爭力,市場表現最好的捷達VS5,目前的單月銷量也就八千輛左右,捷達VA3和捷達VS7則更慘。捷達品牌當初信誓旦旦,想要吊打國產車,如今反被國產車按在地上摩擦,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捷達是一個合資品牌不假,它屁股上的「一汽大眾」尾標足以說明一切,但合資品牌的高級感並非與生俱來,是需要時間培養的,捷達品牌才剛剛誕生,既無品牌底蘊,也沒有什麼知名度,品牌力顯然無法跟大眾、豐田這樣的老牌合資品牌相比。而且捷達品牌一進入市場就以「低端大眾」自居,生怕消費者不知道它是大眾旗下低端品牌,不但沒有合資品牌的高級感,反而被貼上了低端標籤。
捷達品牌的低端感,不僅來自品牌定位,同時也來自產品的內飾設計和用料。由於走的是廉價路線,所以捷達旗下車型不得不想方設法壓榨成本,採取了很多減配措施,比如塑料感極強的內飾和簡陋的隔音降噪處理等等,一進入車內就會給人強烈的廉價感,時時刻刻提醒著車內人員,這是一款低端產品。內飾和用料是消費者在買車時非常注重的點,而在這些方面,捷達的表現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雖然捷達有大眾的技術支持,在某些方面確實要比國產車做得更好,但從車主們的用車反饋來看,捷達旗下車型的質量和品質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據不少車主投訴反映,捷達VS5這款車存在輪胎開裂、車身漏水、車身生鏽、變速箱頓挫和異響等質量問題,捷達VS7的大燈起霧、後備箱漏水、無鑰匙進入失效等問題也飽受詬病。如此看來,捷達徒有合資品牌的名號,卻無合資品牌該有的品質,儼然就是紙糊的老虎。
一直以來,國產車跟合資車看似是對立的兩大陣營,但實際上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交集,然而隨著行業的進步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兩者之間的競爭關係越來越明顯了,但是國產車的高端化充滿了坎坷,合資車想要攻佔低端市場好像也沒那麼容易。在我看來,捷達品牌未能如願以償,這是國產車共同的勝利,因為國產車並沒有那麼不堪一擊,捷達品牌打著合資車的旗號,在產品力層面其實並沒有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