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左右的合資大眾,雪佛蘭,福特真的沒有13萬左右的傳祺,吉利,長安,哈弗等國產車好開,無論從配置,安全係數,外觀,操控性,質量等合資車差一段距離,大家可以去親自開一下,進行對比,事實勝於雄辯。也許是面子或虛榮心打敗你對事實判斷。
先舉幾個例子,80年代的本田和鈴木純進口摩託,現實中有幾個人開壞過?甚至到現在為止,網友拿出當年的摩託車,依然能用。再說下豐田的花冠、佳美、皇冠,還能看到在路上跑,修車師傅又氣又羨慕:「真扛開就是不壞」。大眾二代捷達雖然修來修去,可路上依然能看到,現代伊蘭特在路上還是能看到,幾乎還不修車。反觀同時期的國產摩託和國產汽車,在路上都看不到了。難道當初買國產車的都是土豪?可能性不大吧,估計是修來修去,最後無奈變賣或賣不出去被迫報廢了。就拿今天的國產汽車,有哪家敢說比當年的花冠佳美皇冠依蘭特好用?但近年來,部分合資車質量的確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為採用不太成熟的技術投向市場,另一方面是節約原材料成本縮水導致耐用性變差。
我們的汽車工業雖然有所進步,但仍然處於落後狀態,而且人家已經領先了,仍然不肯停下腳步,仍然不斷在搞研發。我們的汽車工業趕超之路仍然還很漫長。
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大多數出現了各種減配和降低技術標準的情況,所以討論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差距需要在兩個方面去比較。首先,如果是比較技術儲備、研發能力、設計能力,自主品牌和國外大廠之間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也在逐漸弱小。其實自主品牌的一二線品牌都很重視三大件的研發和安全方面的要求,所以自主品牌的主要廠家的質量和配置都不錯,同類型車的技術上有差距,價格有明顯優勢。另外,合資品牌在中國生產的車大多數都有減配和降低技術標準的情況,所以國內生產的合資車和進口車比質量差很多,價格也普遍虛高,工薪階層購車可以多考慮一下自主品牌。
國產車在SUV領域絕對是個突破口!目前我國的國產汽車在這個領域在哈佛品牌的帶動下很多國產自主品牌都發展得比較快!綜合實力有大步提升!在國產品牌第一梯隊的哈弗、吉利、長安、比亞迪、奇瑞這五家最為突出也就是國產裡第一梯隊!這五家的SUV產品幾乎覆蓋了緊湊型小型中大型越野全部的SUV車型!尤其在緊湊型領域尤為突出緊湊型傑出代表長城汽車自主品牌哈弗H6連續九年蟬聯緊湊型SUV市場銷量冠軍!
其他例如吉利長安和比亞迪也都在進一步同合資車縮小差距或者部分領域已經完全超越了合資車!在中型SUV領域奇瑞瑞虎8更是在今年車市全面疲軟的2019年帶起了一股瑞虎風!瑞虎8中型SUV連續幾個月銷量保持在一萬輛左右,我想國產有這五家知名品牌相互追趕進步超越!不出十年就會全面領先合資品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我覺得技術是一方面,質量體系管理也很重要,國產車拼技術目前差距較大,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得到解決的!但整車可靠性還不需要新技術,日系車可靠性普遍比較高,而且大部分零配件也都是國產,所以他們靠的不是技術革新,靠的是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反觀國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可能是很完善,但執行得就不一定完美!
所以我覺得國產車應該從整車可靠性入手,開個3-5年後不要三天兩頭的出毛病,不要車裡除了喇叭不響剩下哪裡都響!只要10年後整車故障率能保持個較低的水平,這樣即使油耗相比合資車高那麼一點點,國人也會欣然接受!
至於外觀,國產車目前還真不比合資車差!再加上主被動安全配置不縮水,相信國產車肯定會比合資車賣得好!綜上所述,現在大部分人不選擇國產車還是因為國產的質量不靠譜,經常出小毛病,昨天雨刷壞了今天車窗不升降了,明天翼子板又生鏽了!去年變速箱故障了,今年發動機又拉缸了!只要解決了這些可靠性問題,那國產車的明天就是國產手機的今天!
我第一臺車是韓系的起亞福瑞迪,開了5年,毛病不多,但總感覺不行,我就置換了一臺國產VV7,感覺各方面比韓系車好得多。結論:目前國產車與韓系車水平相當,甚至超過韓系車,與德系,美系車還是有差距,日系車在節油技術方面要好於國產,但在不久的將來,國產車一定會被大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