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被禁流入市場26年後有望「有條件放開」,已可達無毒級

2021-01-08 澎湃新聞

被禁止流入市場26年的河豚有望「有條件放開」。

近日,受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的委託,中國漁業協會與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北京就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召開聽證會。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河豚人工養殖及經營的政策一直在變。總體而言,生產部門力推開放,食品監管部門則謹慎得多。另一方面,民間河豚養殖與食用一直沒有間斷過。相對成熟的河豚品種不僅出口,還以「巴魚」的名義端上飯店或者婚宴的餐桌。

業內透露,此次聽證會的緣由是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等三部委擬聯合發文《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魨生產經營的通知》。這一次,以往各執一詞的主管部門,有望聯合推動河豚養殖產業正規化,並為其劃定界限。

比如,這一次,擬界定可人工養殖的河豚,只有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兩個成熟品種,上市河豚可以有肉、皮、骨,但不得帶內臟。所有加工的河豚必須帶包裝,可追溯。禁止銷售野生河魨,禁止銷售養殖河魨活魚,禁止銷售未經加工的養殖河魨整魚。

此次聽證會的緣由是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等三部委擬聯合發文《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魨生產經營的通知》。

先行有條件放開兩個河豚品種

河魨俗稱河豚。1990年11月20日,由原衛生部發布施行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第三條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應剔出集中妥善處理,因特殊情況需進行加工食用的應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處理前必須先去除內臟、皮、頭等含毒部位,洗淨血汙,經鹽醃曬乾後安全無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廢棄物應妥善消毀。」這一規定影響了整個河魨魚產業二十餘年。

在近日召開的聽證會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表示,此次並非全面市場開放,而是有諸多限制條件:

首先,按照先行先試、逐步放開的原則,

先行有條件地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兩個品種的生產經營

。因為已知河豚養殖有40餘品種,這兩個品種經過20多年經驗積累,已完全成熟。

其次,養殖河魨魚源基地必須在農業部備案。

再次,養殖河魨經加工企業加工後方可利用。也就是說

將來在流通的應該是加工的河魨。禁止經營河魨活魚和未加工的河魨整魚。禁止生產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

此外,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養殖河魨、加工河魨的,必須通過由中國漁業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組織的專家考核後,並在農業部進行備案公示,才能獲得生產經營許可。養殖河魨只有經過加工企業按照一定步驟進行加工處理、包裝後,明確標識和可追溯才能進入國內市場上流通。  

「等試點工作做得成熟了,再考慮逐步放開其他可行的養殖河魨品種,或者放寬產品上市條件。」崔和透露。

人工養殖河豚已可達無毒級

「事實上,河豚的毒素更多取決於水中的某些藻類,以及它吃的食物,人工養殖的河豚並不會毒死人。事實上,發生吃河豚中毒的,也不是吃的養殖河豚。」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郭女士說。

根據國際通用的鑑別標準,河豚毒素含量可分為無毒、弱毒、有毒、強毒等四個級別,檢測含量小於2.2mg/kg為無毒級。

目前,各地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的產品,由國家疾控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中心、地方質量檢驗所等具有資質的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河豚毒素檢測結果顯示,幾乎全部未檢出毒素或小於毒素0.05mg/kg,至今最高檢測結果為0.21mg/kg,遠小於限量值的十分之一。該結論表明,

養殖河魨的毒性含量明顯降低,已可達到無毒級

,並且經過無毒加工處理,可以安全食用。

「不同品種的河豚,其毒素差異非常明顯。」研究河豚多年的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尹紹武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河豚種類繁多,像暗紋東方魨從海中洄遊到淡水中產卵,本身毒性就較小,經過多年的人工繁殖,可以確定沒有食用風險。

「嚴格按照限制條件養殖上市的河豚,是安全的。目前需要的是法律法規更規範。」上海海洋大學生命食品學院院長王錫昌教授說道。

中國民間食河豚從未間斷

紅鰭東方魨、暗紋東方魨在中國養殖和食用範圍最廣。其中,紅鰭東方魨主要是海水養殖,產品大多外銷到日韓等國,養殖基地多在遼寧大連一帶;長江流域養殖種類則以暗紋東方魨為主,產品以內銷為主,江蘇為主要養殖基地。

根據中國漁業協會河魨分會的不完全統計,在黃渤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直接從事河魨養殖的業戶就有4000餘家,遼寧、江蘇、山東、廣東、福建是河魨主產區,而整個河魨魚產業鏈的從業人員則超過50萬,包括種苗、養成、技術服務、餌料供應、活魚與冰鮮魚運輸、配合飼料加工、漁業設施和出口貿易等。其中,大連是國內養殖河魨魚的一個主要產區,產業規模約5億元。

「紅鰭東方魨因為肉質較硬,一般出口日本,常見做法是做刺身。我們從1993年開始養河魨,所養殖的河魨80%出口韓國和日本。因為國內不允許上市流通,日韓清楚我們除了出口沒別處賣,所以價格常常由他們壓著。」大連天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雪松說。

孟雪松表示,近兩年國內紅鰭東方魨的消費量每年僅在二三百噸,但養殖河魨成本高,國內外五六千噸的量難以維持企業運轉。

在中國南方,每年三四月份,江蘇省江陰是老饕聚集地。在這裡,並稱「長江三鮮」的鮰魚、河豚、刀魚成為吃客的心頭好。

2016年,為保證吃河豚安全,揚中下轄各鎮(街、區)聯合揚中市場監管局各分局,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分地分批開展餐飲單位、集體食堂、民間廚師以及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民間吃河豚其實一直沒有間斷過,而且吃的都是養殖的,野生的基本碰不到。要說價錢,養殖的每斤七八十元,野生的起碼要每斤兩三千元。因為市場不能賣河豚,很多都是飯店直接找我們進貨。有些還是婚宴的特色菜。」鄭金良說。他是江陰一帶有名的河豚養殖戶。

鄭金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現在的河豚養殖和其他魚類差不多,就算在北京、上海這些管得嚴的大城市,河豚則以「巴魚」的名義端上餐桌

。河豚一般只在飯店加工烹飪,河豚的眼睛、內臟、血液等都被掏空,在講究些的飯店,河豚上桌前,廚師需當著客人的面品嘗一口。而這些,反而加重了河豚的傳奇色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6年河豚「禁食令」有條件放開,兩種河豚可以擺上家庭餐桌
    26年河豚「禁食令」有條件放開,兩種河豚可以擺上家庭餐桌2016-09-27 15:47:00  水產養殖網今年9月5日,國家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三部委聯合籤發《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開禁」通知)。這也意味著,自1990年起,飽受爭議、歷經政策波動的河豚「禁食令」,終於在26年之後,可以有條件地「合法化」食用了。
  • 被禁26年河豚有望回歸百姓餐桌 2個品種將解禁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民間有「拼死吃河豚」一說,在國內被禁入市26年的河豚,再次跳上了風口浪尖。近日,中國漁業協會與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就「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在北京召開聽證會,著重對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等三部委擬聯合發文的《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的通知》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意見。記者了解到,此次並非全面市場開放,而是嚴格限制品種,主要是已經完全成熟的、經過二十餘年經驗積累的兩個品種,即紅鰭東方豚和暗紋東方豚。
  • 被禁數十年,如今有條件放開,河豚魚的產業走過了怎樣的發展之路
    被禁數十年,如今有條件放開,河豚魚的產業走過了怎樣的發展之路2017-12-12 23: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養魚        瀏覽量: 3931 次 我要評論 2016年9月5日,農業部、國家食藥監總局聯合籤發《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意味著自1990年起飽受爭議、歷經政策波動的河魨
  • 兩品種河豚有條件放開加工經營 為何選擇這兩種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tún,俗稱河豚),可以「合法化」食用了。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分別探訪了南京、鎮江兩地的市場和養殖基地,給吃貨們帶來第一手的嘗鮮指南。
  • 食用河豚26年後正式「解禁」 首批開放2個品種
    郝羿本報訊(記者 張小妹)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26年首次解禁開放2個品種
    試點工作成熟後,再考慮逐步放開其他養殖河魨品種,或放寬產品上市條件。食用河豚正式解禁「合法」後客流量猛增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 較真丨想吃河豚不需「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較真要點: 1中國已經有條件地放開了養殖河豚的生產經營。食用河豚的安全性,在「規範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保障。 2河豚有很多種,並不是所有河豚都有毒。
  • 家中吃河豚!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河豚味雖鮮美,但體內的河豚毒素毒性很強,0.5毫克河豚毒素就可致人死亡。早在1990年,衛生部就下文禁止河豚流入市場。但是一紙禁令並沒有禁掉老百姓對美味的渴望,餐飲企業雖然不敢將河豚寫上菜單,但是私下一直有人在烹飪河豚,民間甚至還不時舉辦河豚烹飪大賽。
  • 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吳仲亨 攝  以往「危險的美味」已不再危險    1990年,當時的衛生部發布了《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2016年11月,農業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開始「有條件解禁」。
  • 上海一男子食用河豚後中毒身亡 小販賠款15萬後獲刑3年
    滬一男子食用河豚後中毒身亡 小販賠款15萬後獲刑3年  東方網記者劉理、通訊員王治國5月16日報導:2年前,上海浦東書院鎮一名廚師從漁販高某處花20元買來2條河豚。不久後,該廚師因食用河豚中毒死亡。  記者獲悉,漁民高某在支付15萬元賠償款,已獲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
  • 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百姓可在家中吃河豚了
    &nbsp河豚味雖鮮美,但體內的河豚毒素毒性很強,0.5毫克河豚毒素就可致人死亡。早在1990年,衛生部就下文禁止河豚流入市場。但是一紙禁令並沒有禁掉老百姓對美味的渴望,餐飲企業雖然不敢將河豚寫上菜單,但是私下一直有人在烹飪河豚,民間甚至還不時舉辦河豚烹飪大賽。
  • 海鮮市場違規私賣活河豚:10分鐘可買到 庫房不讓看
    國家有條件放開部分河豚市場 有商家趁機違規交易——   海鮮市場違規私賣活河豚   去年農業部辦公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始放開部分有資質企業加工出售河豚,但因為河豚如果加工不當會導致致命劇毒,個人仍然不得買賣河豚。
  • 食用河豚「解禁」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這條「解禁令」的出臺之路並不輕鬆,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
  • 河豚魚養殖有限解禁一年,江蘇活體河豚交易火熱、來源難追溯
    &nbsp&nbsp&nbsp&nbsp由於野生河豚魚的「劇毒」屬性,衛生部1990年便出臺「禁令」,明確「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nbsp&nbsp&nbsp&nbsp從此,在政策層面,河豚魚的食用與養殖,一直遊走在灰色的邊緣地帶。
  • 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售價每條不到100元。不過,這些河豚不再是氣鼓鼓會遊泳的活河豚,而是去除了內臟,只剩皮肉和骨的生鮮河豚。  早在1990年,我國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就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
  • 不到百元的無毒河豚 你敢吃嗎?
    提到河豚,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呆萌形象:圓滾滾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雪白的肚皮,更多人會想到「拼死吃河豚」的諺語。河豚雖然鮮美,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讓人致命。如果劇毒河豚變成了無毒河豚,你會買回家嘗鮮嗎?錢報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售價每條不到100元。
  • 上市在即,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提到河豚,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呆萌形象:圓滾滾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雪白的肚皮,更多人會想到「拼死吃河豚」的諺語。河豚雖然鮮美,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讓人致命。如果劇毒河豚變成了無毒河豚,你會買回家嘗鮮嗎?錢報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
  •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 「解禁令」首批開放哪2個品種(圖)
    一家餐廳的廚師在宰殺河豚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食用河豚正式解禁】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
  • 廣西:河豚「遊走」在市場與餐桌邊緣 醫生建議不吃為好
    廣西:河豚「遊走」在市場與餐桌邊緣 醫生建議不吃為好2012-02-07 08: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國早報        瀏覽量: 195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衛生部已廢止「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的規定;工商、食品和藥品監督部門仍執行禁止河豚入市規定;醫生建議「河豚雖美味
  • 男子菜場買回河豚 朋友吃後險丟性命
    朋友在菜場買回河豚 他吃完回家卻中毒了 去年8月,原告王某因食用從被告林某攤位購買的河豚活魚而導致中毒,繼而向被告林某及其妻子索賠各項損失2.4萬餘元。被告林某是市區某農貿市場的攤販,長期在該市場銷售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