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

2021-01-08 中國法院網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

河豚魚乾企業狀告市場監管局勝訴

2017-09-01 09:53:3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顧建兵 鮑蕊

  兩家企業因其生產的河豚魚乾被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有毒」,被處以5萬元罰款。兩家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今天(8月31日)上午,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2015年12月14日,沈某向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其從樂天瑪特海安店購買河豚魚乾食用後中毒,要求查處。當日,該局予以立案。隨後,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樂天瑪特海安店送達了限期提供證據材料通知書、詢問通知書。樂天瑪特海安店向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供了從南通北漁人和水產有限公司、南通洋口港實業有限公司進貨進銷貨清單,清單載明了購銷河豚魚乾的數量、價格。

  2016年7月15日,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組織聽證的基礎上,認為「河豚魚因含有河豚毒素,所以河豚魚乾也有毒」,樂天瑪特海安店銷售河豚魚乾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三項規定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責令樂天瑪特海安店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給予罰款5萬元。

  北漁人和公司及洋口港公司不服,向一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案件審理中,法院依法追加沈某和樂天瑪特海安店為第三人。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在執法過程中履行了立案、調查取證、責令改正、權利告知、組織聽證、作出處罰決定並送達等程序,且被訴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遂駁回兩原告的訴訟請求。

  北漁人和公司及洋口港公司不服,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南通中院經審理認為,河豚魚有毒,但並不能由此推斷河豚魚乾屬有毒有害食品。眾所周知,河豚魚含有河豚毒素,但只要加工得當,完全可以實現河豚魚乾無毒的可能,日常生活中食用河豚魚乾的普遍性也足以證明。由此可見,雖然河豚魚有毒,但不能得出河豚魚乾一定有毒有害的結論。本案中,被告亦未能提出鑑定結論以證明案涉河豚魚乾屬有毒有害食品。

  據此,南通中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被告所作上述處罰決定。

  ■法官說法■

  行政處罰應當以事實清楚為基本原則

  該案二審承辦法官劉羽梅介紹說,本案主要爭議焦點是,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三項規定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依據是否充分?

  對此,劉羽梅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有國家標準的應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但有地方標準的應執行地方標準。針對案涉河豚魚乾這一食品,目前尚未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因此,對河豚魚乾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的規定作為認定依據,即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不能證明案涉河豚魚乾屬有毒有害食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本案中,被告所舉證據僅能證明該企業有銷售河豚魚乾的事實,但對於案涉河豚魚乾是否含有毒素以及毒素的含量均無任何證據予以證實。

  劉羽梅指出,事實上,對於某一食品是否有毒有害以及毒害程度的判定,應當通過對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的影響人身健康的生物學的、化學的、物理上的因素和狀態進行檢測,才能判斷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被告在對案涉河豚魚乾未作任何檢測鑑定的情況下,即認定案涉河豚魚乾屬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缺乏基本的事實依據,有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應當認定事實清楚的基本原則。

  劉羽梅指出,食用河豚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在沿海地區,河豚魚及其製品的實際食用群體龐大。隨著國內河豚養殖開發及脫毒技術的研究發展,人工養殖的河豚魚達到低毒甚至無毒,從生產、銷售、食用已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海安更是以河豚為名成功舉辦多屆河豚美食節。在此情形下,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理應通過對河豚魚製品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嚴格管控,以確保其食用的安全性。而不是在法律未明確禁止經營的情況下,對河豚魚製品的生產經營予以全面否定,這樣的行政管理不僅侵犯了河豚魚製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合法權益,更是對整個河豚魚製品市場的嚴重打擊。

  因此,本案二審否定被訴處罰決定的合法性,並非限制行政機關對河豚魚產業的監管,而是通過本案的審理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執法權,在保護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的同時,促進地方飲食市場、飲食文化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河豚魚乾有毒 南通兩企業狀告海安市場監管局勝訴
    江蘇某超市海安店因銷售從南通北漁人和水產有限公司、南通洋口港實業有限公司進貨的河豚魚乾,被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河豚魚因含有河豚毒素,所以河豚魚乾也有毒」,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這一安全條款,被處以50000元罰款。
  • 河豚魚乾到底有沒有毒
    本報訊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嗎?8月31日上午,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但在我國,河豚魚是一種特色養殖,在2017年的時候,河豚魚市場漸漸開放,但是僅限於淡水養殖的河豚魚。
  • 紅燒河豚魚乾毒死一居民
    本報訊(記者皇甫萍)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往年同期較多發生食物中毒的公共餐飲、家庭辦酒均未報告有集體性食物中毒發生,但10月3日本市南匯區一居民因食用河豚魚乾引起食物中毒並死亡,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人士警告市民:切記勿食河豚魚。
  • 為什麼河豚有毒 還是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難道河豚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河豚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這麼有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本身是有毒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而且為了吃河豚而被毒死的也大有人在,那麼河豚真的有怎麼好吃嗎?竟然會有人願意為吃他一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首先我們要明白河豚為什麼有毒,哪裡的毒素最強。
  • 一碗河豚魚乾毒倒3個人 清明時節吃「烏狼鯗」要當心啊
    烏狼鯗(河豚魚乾)燉肉是奉化人餐桌上的「常客」,讓溪口鎮的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麼一道家常菜,卻一下子毒倒了家裡的3口人。  3月2日上午,王女士在溪口菜場買了條烏狼鯗,自行處理後做成了烏狼鯗燉肉。
  • 男子吃河豚魚乾半小時後中毒 搶救及時已無大礙
    河豚魚(圖片來源於網絡)東快訊(記者林雅)河豚魚身有劇毒,但不少人為了一嘗美味仍會進行舌尖上的冒險。上周四,閩侯24歲的青年小洪(化名)就因嘗鮮吃河豚魚乾導致中毒。醫生提醒,河豚魚的某些臟器及組織中均含有河豚毒素,0.5毫克便可致人死亡,即使經過炒煮、鹽醃和日曬等,也不能將其破壞。當下正是食用河豚魚的高峰時節,大家要提高警惕。嘗鮮吃了2條河豚魚乾1個多小時後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除了吃新鮮的河豚魚,福州不少人還有吃河豚魚乾的習慣,居民們會將河豚魚醃好、曬乾,然後蒸著吃,又鮮又香。
  • 浙江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食用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浙江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食用河豚魚有中毒風險2012-03-27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紹興網        瀏覽量: 5554 次 我要評論 紹興市場上有沒有河豚魚在賣?他們應該怎樣辨別河豚魚?  紹興有人在偷偷賣河豚魚 記者調查:雖然河豚魚在紹興市場上並不常見,不過偶爾還是有人偷偷摸摸地賣。記者3月26日從市工商局越城分局獲悉,該局前兩天就對紹興水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在大江市場一水產經營攤位內發現了正在銷售的疑似河豚魚。經農業部門鑑定,這些魚確實是河豚魚,並被銷毀。
  • 又有漁民拼命吃河豚不幸身亡,為何得罪市民一陣罵聲?
    近日,緬甸的漁民意外地抓到一隻大河豚,喜悅之餘更是親自下廚做大餐。在準備開吃之前,竟然不聽旁人勸阻,最終導致這2名小夥吃了一點點很快就不幸身亡引人震驚。 專家表示,河豚魚是一種非常鮮美的東西。
  • 河豚有毒你們敢吃嗎?這樣吃其實沒錯的,味道很鮮美哦
    我們聽說河豚魚處理不當吃起來就會中毒,所以很多的人都不敢吃。確實河豚在處理不當的情況下吃起來會中毒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不過我們現在吃河豚是方便多了,基本都是人們自己養的,所以不會有毒的,還有我們可以在市場上買別人處理過的,這樣你們也不用擔心自己處理不好河豚魚了。
  • 河豚魚從有毒到無毒的轉換
    河豚魚人工養殖要求很高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工養殖的河豚到底特殊在哪裡。 人工養殖的河豚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每一代它的體內都會退去不少的毒素,只要嚴格把控魚生長的環境和魚食料,現在第六代人工養殖河豚魚基本上是無毒的。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女子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2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
    抱著僥倖心理吃了一小塊河豚魚乾,結果,42歲的何大姐進了醫院做血液淨化。昨天上午,在李惠利東部醫院腎內科病房,何大姐懊悔不已:「以後再也不貪嘴了,拿生命當吃貨,划不來啊。」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做兩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來何大姐是麗水人,幾年前一家人來到奉化打工。事情發生在前天晚上6點多,「鄰居大嫂很客氣,上周送我一包自己加工晾曬的河豚魚乾,還都是挑魚肚這些最肥美的位置,她跟我說這個可鮮可好吃了。」何大姐很心動,但又有些擔心,不是說河豚劇毒嗎?
  • 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與此同時,河豚本身又帶有劇毒。這些特點為河豚的食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然而最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發現,不少土特產商家都在銷售曬乾的河豚,價格從每斤30元到60元不等。店家都宣稱河豚魚乾是漁家捕撈的野生河豚,並已對河豚魚乾做了無毒處理。
  • 網售「野生河豚魚乾」不知品種,必須謹慎購買
    這些極致的特點為河豚的食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然而最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發現,不少土特產商家都在銷售曬乾的河豚,價格從每斤30元到60元不等。店家都宣稱河豚魚乾是漁家捕撈的野生河豚,並已對河豚魚乾做了無毒處理。  針對此種現象,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禁止一切野生河豚的銷售,河豚魚乾的銷售更是在國際上也不受認可。
  • 這些有毒動植物,千萬別亂吃!
    省食藥監局提醒,切勿擅自食用有毒動植物。  省食藥監局稱,近日,省內發生一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的事故。不幸的是,其中一人搶救無效死亡。為此,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食材。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河豚魚、蟾蜍、織紋螺、野生蘑菇等法律明令禁止食用的有毒動植物。
  • 日本人拼死吃的河豚魚,寧波人用這種方法默默食用了上百年
    有一種魚,幾乎可以說是「日本第一菜」,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河豚。自江戶時期,無數食客就有拼死吃河豚的勇氣,但驚心動魄的豚肉稍有不慎就會帶走食客的生命。因為這種萌萌的小魚劇毒無比,針尖大小就足以致人死地,而且沒有解藥。因此,日本曾一度禁止食用河豚。
  • 廣州食藥監局:食用人工養殖河豚魚有中毒風險
    當記者提出擔心巴魚有毒時,阿華表示他賣的巴魚與人們所稱的河豚不同,都是在水塘裡人工飼養的,沒有毒性。「放心吃,不用經過特殊處理,很多客戶一次就訂一兩百斤。」  隨後,記者走訪了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附近幾家酒樓,在供食客選購的海鮮池內,大多專門有一格掛著「巴魚」的標牌。一家海鮮池的負責人稱,巴魚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如果有毒的話,早就有人吃出問題了」。
  •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河豚魚為「長江三鮮」之首。有民諺,「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魚,終身不念天下魚」,足見河豚魚味之鮮美。河豚雖肉質鮮嫩,但野生河豚體內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說故而廣為流傳。
  • 野生河豚有毒 請勿「拼死吃河豚」
    網絡配圖近日,武漢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加強餐飲環節河豚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任何餐飲服務單位都不準加工經營鮮活河豚。河豚又名河魨,由於河豚味道鮮美,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