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這麼有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本身是有毒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而且為了吃河豚而被毒死的也大有人在,那麼河豚真的有怎麼好吃嗎?竟然會有人願意為吃他一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
首先我們要明白河豚為什麼有毒,哪裡的毒素最強。 據了解河豚魚的肉含的毒最小,而卵巢、肝臟和血液都含有43%的毒素,因此放血和處理肝臟是最關鍵的。河豚最美味的部位就是他的肝臟,但這裡又是河豚毒素最強最為集中的地方。 而造成河豚魚有毒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河豚魚吃掉了很多含有毒素的食物,結果在體內不斷積累毒素;第二,河豚魚自身在不斷製造毒素。不過,人們檢查了7000多條使用不含毒素原料人工飼養的河豚中,從未發現其中任何一條有毒。「吃河豚而喪生」的人,基本上是由於自行處理和食用了他們釣來的野生河豚才不幸遇難的。
野生的河豚毒素要比飼養的要毒好幾倍,一般我們吃的但是飼養的。當然養殖的河豚味道肯定要比野生的遜色得多。 而在日本需要有學習十年以上證書的師傅才能屠宰野生的河豚做刺身,據說第一次吃會感覺肉硬得很,第二個反應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第三個反應是:一點也不像傳說中那麼鮮甜。 但在細嚼之下,甜味就產生了。也應該有種「咦?怎麼那麼鮮甜」的感覺。 而河豚的特點是沒有一點魚腥味還有他的肉特別Q彈,後面就越吃越好吃
而且據說我國的大文豪蘇東坡就特別喜歡吃白子(河豚的精囊),並取名「西施乳」還說出一句「甘美遠勝西子乳(河豚湯),吳王當年未曾知」的句子。(看來也是個不要命的)雖然飼養的味道沒有野生的好,但是我還是不建議大家吃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