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收到邀請,去餐廳品鑑河豚,心跳還突突突快了幾拍:又要去吃這個海中小毒物了!這是我第二次吃河豚,上一次是一家日料店,這次去的是一家江南菜。江湖上關於河豚的傳說很多,河豚扁扁的生氣的時候卻胖嘟嘟,據說古埃及人還利用這一特性,把它們當保齡球打;河豚又叫海中絕命毒師,遇到危險就放毒、著急了連自己就毒,不少人因吃它一口就喪命。
河豚有毒,卻是「天下第一鮮」
河豚有毒,但依舊嚇不住吃貨的嘴巴。日本美食店鋪不乏河豚店的身影,河豚刺身河豚火鍋河豚炸物,河豚已經成為日本料理的一大象徵。歷史上日本大將豐臣秀吉遠徵高麗,中途經過九州下關,400士兵見到河豚就抓來吃,還沒到戰場就丟了小命,氣得豐臣秀吉下令禁吃河豚。如今的九州下關,因盛產河豚名聲大噪,引得一眾吃貨前赴後繼打卡,也不知豐臣秀吉若還是還活著,知道了會是怎樣的心情?
中國江南一帶也盛產河豚,古人吃貨們也沒閒著,雖然知道它有危險,嘴巴也是要吃的。河豚的毒液集中在卵巢、肝、眼睛,血液還有少許,也不知第一個完整分離出來的廚子是誰;古代人吃起來難逃心驚膽戰的時候,關於河豚的段子不少,最出名的是蘇東坡,謫居揚州的時候,遇到河豚就埋頭大吃,終於嘴巴停下來大嘆一聲:也值得!蘇東坡這句話簡直是對河豚最大的褒獎,為了吃它死都值得。難怪河豚既有「海中絕命毒師」的稱號,又被叫做「天下第一鮮」了。
河豚味道到底如何,為何現在能放心吃
第一次去吃河豚的時候,我在旁邊不緊不慢講道:河豚有毒哦!同行的夥伴筷子顫悠悠,接口道:不會吧?人家都出來開店了,肯定是沒關係的。第二次去吃河豚,對面的同伴難免發出疑問:這河豚也不知處理乾淨了沒有,把有毒的部分挖出來應該就沒事了吧。無論河豚有多大誘惑力,大家心中難免抱有疑慮。這次吃河豚,和店家品牌小姐姐坐一起,倒是聽了她不少科普。我們吃的河豚皆是大連或者江蘇養殖的,人工養殖的已經沒什麼毒了,吃之前也把有可能藏毒的部分給去掉了。店家小姐姐沉思補充:河豚的毒素會讓人神經麻痺,因此有人貪吃河豚的肝,吃進去會有一種暈乎乎的眩暈感。我好奇不解:如果貪戀這種感覺,灌兩瓶酒下去不就好了,何必冒這個風險?畢竟中毒了只能催吐或者洗胃了。
我們面前的河豚有刺身,也有紅燒。刺身吃起來並沒有特殊的感受,都說養殖的沒有野生的鮮,味道差點就差點,命更重要。紅燒的河豚帶著燒鍋上來,大概蓋子還咕嘟嘟的,河豚皮入口滑溜溜的,就像是吃魚肚。「這個河豚的皮是翻過來的,刺在另一邊,吃起來可能會硌得慌」,店家小姐姐提醒;「但我已經吃光了啊!」我和她對視,「沒有感覺到刺,吃起來很嫩,比魚肉好吃多了。」店家小姐姐一臉震驚,「也許你的河豚處理得比較好,你吃得也太快了,把我的也讓給你?」
河豚的味道總覺得被誇張了,和我吃過的不少魚類相比,其實只考量味道,並不能排到前面,也可能是店家做法不同,影響河豚的口感。但是一說起河豚的江湖傳說,大家還是腎上腺飆升,總想來一口。你喜歡吃河豚嗎?你覺得什麼樣的河豚做法最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