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有劇毒,但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呢?

2021-01-08 八鮮過海

日本人喜歡吃河豚,河豚有毒,曾經毒死不少人。但其實,河豚看起來也是一個萌蠢的小動物,特別是它有一個本領是,遇到敵人的時候,就自己吹起,把自己脹大好幾倍,嚇退敵人。這個時候就更加呆萌可愛了。

吹胖的樣子:

來看看它瘦下來的樣子:

首先我們講講河魨的肚皮為什麼會膨脹?

河魨腸子的前下方,有一個和胃部相連的氣囊,這個氣囊可以向後擴張成袋狀。當它遇到敵害的時候,就會迅速地衝到水面,張開大嘴吸入空氣,使氣囊充滿氣體,由於腹部的皮膚比背部皮膚松馳,因此,腹部就會會迅速地膨脹起來了。當敵害離去後,它又會把氣體放出,把身體翻正,依然如故地的遊動。河豚的這種脹腹現象原來是它的一種自收手段呢。起到迷惑敵害的作用,也使對方很難氫它吞食,這樣就乘敵害不解之機而逃走。

乍看一下,河魨似乎極其適合於它所賴以為家的熱帶水域。它短小,不顯眼,慢條斯理。但面臨食肉的魚類或鳥類攻擊之際,它又會驀地大口飲水,迅即膨大成為原有軀體3倍的「帶刺硬殼球」了

雖說河豚有毒,但日本人還是爭先恐後地吃,是出了名的。為什麼日本人非得這麼卯足了勁要槓上河豚呢?咳咳咳,帶你們一起八卦一下吃河豚的曲折心路歷程。日本人吃河豚的曲折歷程

最早日本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安時代就有記載河豚可以吃。後來到了近代,經常發生武士吃河豚中毒死亡的事件。所以當時政府還是很有頭腦地頒布了「不準吃河豚!!」的法令。一旦發現,要沒收全部家產。

但是吃河豚卻屢禁不止,不僅大家吃得很開心,還有詩人松尾芭蕉等還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俳句。

後來到明治時代,政府實在受不了這些愚蠢的平民了,在報紙上大幅登載不準給老子吃河豚!!的宣言,而且還立法要逮捕拘留吃河豚的傻X

本來嘛,這東西有毒,吃了容易中毒,還要沒收家產,還拘留,你就不吃了嘛,對吧。但是故事發展有了標誌性的轉折點,就是1888年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人大家都知道,伊藤博文,偶然吃了一次河豚。

這是轉折性的一口啊!頓時伊藤博文覺得啊!好吃得俺要升天了!!然後首先在山口縣解除了不準吃河豚的禁令。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在下關春帆樓前還有紀念伊藤博文吃紀念河豚的紀念碑:

後來日本的大學教授就開始研究河豚的毒性了,想這麼好吃的東西,有沒有辦法解毒呢?於是特別認真地研究了各種河豚,並且將毒的強度,屬性,解毒方法都科學地驗證了一下。然後吃貨們前赴後繼以身試法終於依靠科學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終於在1892年,從東京開始,各個地區都開始科學地吃起了河豚。

後來到現代,政府終於讓步,在新的食品衛生法裡,詳細制定了關於吃河豚的規則,並且還設定了河豚廚師資格證的考試,有了這個資格的廚師,才可以科學地根據不同的河豚處理它們的毒素,才可以賣河豚。還詳細地列出了哪種河豚的哪種部位可以製作和販賣。所以,在日本有條件吃河豚的同學,不用擔心,一定要嘗試一下啊!

不過雖然這樣,日本還是會經常有,比如深夜遇故知,在船上把酒詳談甚歡,然後恰巧撈起一隻河豚一激動就吃了,然後被毒死的新聞……

吃河豚的季節

吃河豚最好的季節是冬天,不僅僅可以吃到溫暖彈牙的河豚火鍋,而且冬天還是河豚產卵的好時機,河豚的精巢也是美味的食物之一。

另外,河豚販賣最出名的一個地方就是大阪的日本橋黑門市場一帶,附近有不少料理店。

河豚的處理

由於河豚是有毒的,所以河豚在吃之前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擁有河豚廚師資格證的廚師,經過「身欠き」的處理工序。

這是指什麼呢?

去掉河豚的嘴唇和鰭背,剝皮,然後去掉內臟的處理方法。(河豚有毒的主要是肝臟和卵巢部分)這些處理方法很精細,因為一旦破損,則會讓可以食用的部分也帶上毒素,影響食用。而河豚的皮則富有韌性,不僅口感獨特,而且還是古代民間藝術品的材料。所以剝皮也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所以整體而言,處理河豚的廚師工資應該還挺高吧。

處理過後的河豚:

不過有趣的是,日本每個縣對河豚廚師資格證的考試和認證都不一樣,所以出現了這個地區的廚師去另外一個地區就業不認可的情況。

在日本只要是經過有資格證的廚師處理過的河豚,進行二次加工是不需要資格證的,所以一般的料理店,以及超市都會引進一些已經處理過的河豚來賣。所以去日本旅行的盆友在日本看到河豚,即使是小店,也可以放心地吃啦~廚師資格證

河豚的吃法

一般而言,魚類死亡4-5小時內是最新鮮的,之後肉質就會僵硬,影響口感。而河豚不一樣,它本來肉質緊實,死後24-36小時肉質才會軟化下來,這個時候食用是最好的,也是口感最滑嫩的。

刺身

首先必須提到的當然是刺身了啊啊啊,高級日本料理啊。不僅河豚的皮很有嚼勁,河豚的肉生吃也是很富有彈性的,想要一口咬斷是很難的。所以,做刺身的時候要儘量地切到薄如宣紙,晶瑩剔透。而這種刀功,不僅需要嫻熟的刀法,還需要特殊的「河豚切刀」

而河豚的裝盤方法也很有講究,主要分為「鶴盛り」、「菊盛り」、「孔雀盛り」、「牡丹盛り」四種。每一種都賞心悅目,力求做到如藝術品一般的享受

鶴盛り:

菊盛り:(左邊的是河豚的皮)

孔雀盛り

牡丹盛り

吃的時候,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塊晶瑩剔透的河豚肉,然後蘸醋吃。另外經過熱水處理的河豚皮也是這樣的吃法。

河豚鍋

河豚鍋是將河豚魚肉和海帶,蔬菜以及味增等一起燉煮而成。而跟刺身一樣,吃的時候沾醋食用。而煮過之後的湯汁,加少許鹽,和飯在一起煮,鮮香異常。

白子料理

好了,說到特殊的地方了。白子是什麼呢?其實是雄性河豚的精巢。其中產卵期的1月到3月是最美味的時刻,而且也是最昂貴的料理之一。其中燒烤、油炸,和豆腐一起烹調都是上品料理的吃法。

大家也不要覺得噁心什麼的,就跟我們吃蟹黃蟹膏是一個道理嘛。鹽燒白子:

白子豆腐:

將河豚皮和蔬菜,菌子一起燉煮之後放入冰箱,第二天河豚皮會膠質化,形成入口即溶的魚凍。爽滑可口,而且味道豐富,令人胃口大開。

本文轉自娜娜的日語教室,作者:娜娜,部分整理自海鮮指南,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作者不易,請給予尊重。

相關焦點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嘗鮮?
    ,經過一個冬季的緩養,它們身上的脂肪與皮肉比例更為優厚,問題是,它們體內的毒素含量也達到了較高的峰值,所以說,廚師在處理過程中,更需要小心翼翼,要知道,在100多種河豚中,許多河豚都是有毒的,人類早年因吃河豚而斃命的,也不在少數,別忘了,自古民間就有「捨命吃河豚」的說法,說的就是這河豚有劇毒,品嘗這道美味,大致就是需要拿生命去冒險,這河豚魚到底能不能吃?
  • 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吃河豚?開創了眾多菜式,網友:不敢嘗試!
    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吃河豚?開創了眾多菜式,網友:不敢嘗試!日本作為具有獨特風土人情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日本吃喝玩樂,不僅四面環海,在海鮮方面上他們也是特別會吃,可以說他們熱衷於海鮮的程度都可以超過自己的生命了,畢竟日本人不管海鮮有沒有毒都會往自己的嘴裡塞,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吃河豚,開創了眾多菜式,網友:不敢嘗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河豚有劇毒,日本人是怎麼吃它的?河豚的3種吃法,驚豔你的味蕾
    河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魚類,因為捕獲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而且它的形態可愛,看起來圓鼓鼓的,所以又名為氣泡魚和氣鼓魚。河豚雖然長得很可愛,可是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神經性毒素,誤食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致人死亡。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日本人還非要吃?
    說到河豚,大家都會想到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大劑量的服用會直接導致死亡,那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河豚呢?他們難道不會中毒嗎?在中國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吃河豚而死,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呢?河豚的劇毒主要分部在哪些地方?
    河豚是無鱗魚的一種,也是一種淡水及海水,均有分布的魚類,又稱豚魚、氣泡魚,其知名度極高,河豚魚味道十分鮮美,但由於含有劇毒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可見吃河豚魚要冒生命危險。河豚含毒部位比較複雜,包括卵巢,肝臟,血液,鰓、甚至皮、肉等都含有毒性,其中以卵巢和肝臟最多,而且這些部位所含的毒性根據河豚的種類、成長程度以及烹飪方法有不同的差別。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
    河魨俗稱「河豚」,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龜魚、艇鮁魚、肺魚等稱呼。河魨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匯合處也可發現。當遇到外來危險時,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
  • 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河豚是餐桌上的一種美味的食物,不過它的分布較少,所以是比較稀有的,但在日本這個四海環繞的島國,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了,尤其是河豚數量都多過大熊貓好幾倍了,且河豚肉質十分鮮嫩、美味,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 為什麼河豚有毒 還是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難道河豚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河豚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這麼有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本身是有毒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而且為了吃河豚而被毒死的也大有人在,那麼河豚真的有怎麼好吃嗎?竟然會有人願意為吃他一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首先我們要明白河豚為什麼有毒,哪裡的毒素最強。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蔞高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
  • 中國人最愛吃的魚類,你知道幾種?河豚上榜
    中國人最愛吃的魚類,你知道幾種?河豚上榜中國魚類種類繁多,肉質細膩新鮮、口感豐富、肉香味美。但是下面的這些魚你吃過幾種?鯉魚,鯉魚是最常見的魚類,生活在淡水,肉質細膩,魚刺較多。平常主要吃法是糖醋鯉魚、紅燒鯉魚、清燉鯉魚、清蒸鯉魚。
  • 日本北海道人最愛吃的魚,長相「怪異」卻有著安康魚的高級口感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在附近還有一個北海道漁場,所以在日本的海鮮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基本上每天都會有大量新鮮的海鮮被捕撈上岸,然後就被運到附近的海鮮市場去售賣,因此在日本的海鮮市場經常都能看到一些長相怪異或者體型巨大的海鮮,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 較真丨想吃河豚不需「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查證者:雲無心 | 食品工程博士 河豚(規範名稱是「河魨」)是一種著名的美食,在中、日、韓等國家,對愛吃的人 在1990年,當時的衛生部發布了《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裡面也寫明「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買賣河豚就是違法行為。
  •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對河豚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河豚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就能致人於死地,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但我覺得,第一個吃含劇毒的河豚的人才是真英雄,或許這第一個人就是日本人。 日本食用河豚的歷史淵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約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日本考古學家從當時的貝冢裡發掘出河豚科魚類的骨頭。
  • 探尋世界十大劇毒動物 河豚看似可愛實則危險
    動物界裡的一些成員具有「折磨人」的天賦,那些不幸有過親身體驗的人就是很好的證明。下面就將為大家盤點全球令人聞風喪膽的十大最毒動物。
  • 名偵探柯南解析——流水亭餐廳殺人事件,日本頂級料理河豚魚子醬!
    這集是柯南和毛利小五郎一行人來到日本一家著名的流水亭餐廳吃飯 這家餐廳很有特色,上菜的方式是用小船運到各個包間,然後由客人從船上取餐,很有意思
  • 日本人為什麼愛吃魚?
    我們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的人很愛吃魚,他們不僅是餐廳裡面到處都是魚類,而且他們家庭裡面也是有各種各樣的魚,咱們就有疑問!就是為什麼日本人那麼愛吃魚?那有的人可能會說了,所有住在海邊的人都愛吃魚,那不是!咱們國家也有很多沿海地區,東南亞很多國家也是沿海地區。 比如說,菲律賓人也很愛吃魚,每天也是大量的吃魚。
  • 世界上最毒的魚,比河豚還毒,吃一口就有危險,只有日本人敢吃!
    提起河豚,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吧。河豚的肉質非常鮮美。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的稱呼眾所周知河豚是有毒的魚類,大部分情況下吃河豚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別看河豚這麼可愛,它的毒素可是致命的,在河豚毒攝入30分鐘內就能麻醉神經,只要攝入0.5毫克毒素就能致人死亡。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覺得,河豚應該是世界上最毒的魚了。其實世界上還有一種比河豚還要毒的魚。這種魚只有日本人敢吃。這種魚就是毒蚰,毒鮋屬暖水性底層魚類。常陷伏在近岸珊瑚礁和巖礁間,背鰭棘被有厚皮,基部有毒囊,刺傷後疼痛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