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

2021-01-12 饕餮新部落

河魨俗稱「河豚」,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龜魚、艇鮁魚、肺魚等稱呼。

河魨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匯合處也可發現。當遇到外來危險時,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藉以自衛。河魨捕食時,在水中吹動水和空氣,使泥沙飛起,然後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河魨牙齒和頜骨很堅硬,可以咬碎極硬的貝殼。常見種類有紅鰭東方魨、暗紋東方魨、黑鰓兔魨、凹鼻魨、黑斑叉鼻魨等。

要說造物者真是神奇,竟把至毒極鮮融於一體,讓人又愛又恨,而且欲罷不能,想要嘗鮮,只有拼命一試。河魨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實,河魨肉中並不含毒素,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鰓和皮膚。

河魨肉潔白如霜,肉味腴美,鮮嫩可口,含蛋白質甚高,營養豐富。河魨魚體內富含DHA、EPA和人體必需且不能自行合成的八種「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作用的硒、鋅等元素的含量高於甲魚和海參。亞洲的日本、朝鮮及中國均極喜愛吃河魨,凡品嘗過的人都讚美道:「不吃河魨,不知魚味。

民間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吳王夫差大勝越國之後,越王勾踐奉上美女西施,一日,夫差擁西施於懷,正逢品嘗河魨,其湯潔白如乳、其肉豐腴鮮美、入口即化,不知該如何形容,隨口說道:「愛姬玉乳可比之」,從此把河魨湯形容為西施乳,就在民間傳開了。到了宋代,蘇軾謫居常州,一當地官員請蘇東坡品嘗河魨,但見蘇軾埋頭大吃,就是不吭聲,當這官員尷尬之際,這時已打飽嗝、停止下筷的蘇軾,忽又下箸,口中說道:「也值得一死」,這就是蘇東坡拼死吃河魨典故。

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禁止河豚流通於市場,中國《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魨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捕獲的有毒魚類,如河魨魚應揀出裝箱,專門固定存放」。 為了搞活經濟,最近農業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中國的河魨專營店才有了合法地位,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河魨食用國。

河魨的吃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河魨刺身

河魨的最具挑戰性的吃法是「刺身」,胖乎乎圓滾滾的河豚拎進廚房,不過十來分鐘功夫,幾盤魚生就上了桌。據說魚生中的極品就是河魨刺身,遠勝我們常見到的金槍魚、三文魚刺身。魚生片薄如蟬翼,晶瑩如玉,均勻地鋪在盤子裡,邪惡而美麗,散發著難以抗拒的誘惑。

2)紅燒河魨

紅燒河魨鮮美異常嫩滑無比,真是不負「食得一口河魨肉,從此不聞天下魚」的說法。

3)白汁河魨

白汁河魨,講究湯汁濃鬱、白皙如乳,精要之處就在於「清淡」二字。用純淨水和恰當的火候,讓白汁河魨自身的品質自然釋放,這才是保持原汁原味的烹製方法。

相關焦點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嘗鮮?
    ,經過一個冬季的緩養,它們身上的脂肪與皮肉比例更為優厚,問題是,它們體內的毒素含量也達到了較高的峰值,所以說,廚師在處理過程中,更需要小心翼翼,要知道,在100多種河豚中,許多河豚都是有毒的,人類早年因吃河豚而斃命的,也不在少數,別忘了,自古民間就有「捨命吃河豚」的說法,說的就是這河豚有劇毒,品嘗這道美味,大致就是需要拿生命去冒險,這河豚魚到底能不能吃?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河豚有劇毒,日本人是怎麼吃它的?河豚的3種吃法,驚豔你的味蕾
    河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魚類,因為捕獲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而且它的形態可愛,看起來圓鼓鼓的,所以又名為氣泡魚和氣鼓魚。河豚雖然長得很可愛,可是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神經性毒素,誤食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致人死亡。
  • 為什麼河豚有毒 還是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難道河豚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河豚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這麼有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本身是有毒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而且為了吃河豚而被毒死的也大有人在,那麼河豚真的有怎麼好吃嗎?竟然會有人願意為吃他一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首先我們要明白河豚為什麼有毒,哪裡的毒素最強。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日本人還非要吃?
    說到河豚,大家都會想到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大劑量的服用會直接導致死亡,那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河豚呢?他們難道不會中毒嗎?在中國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吃河豚而死,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呢?河豚的劇毒主要分部在哪些地方?
    河豚是無鱗魚的一種,也是一種淡水及海水,均有分布的魚類,又稱豚魚、氣泡魚,其知名度極高,河豚魚味道十分鮮美,但由於含有劇毒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可見吃河豚魚要冒生命危險。河豚含毒部位比較複雜,包括卵巢,肝臟,血液,鰓、甚至皮、肉等都含有毒性,其中以卵巢和肝臟最多,而且這些部位所含的毒性根據河豚的種類、成長程度以及烹飪方法有不同的差別。
  • 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河豚是餐桌上的一種美味的食物,不過它的分布較少,所以是比較稀有的,但在日本這個四海環繞的島國,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了,尤其是河豚數量都多過大熊貓好幾倍了,且河豚肉質十分鮮嫩、美味,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 河豚有劇毒,但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呢?
    日本人喜歡吃河豚,河豚有毒,曾經毒死不少人。但其實,河豚看起來也是一個萌蠢的小動物,特別是它有一個本領是,遇到敵人的時候,就自己吹起,把自己脹大好幾倍,嚇退敵人。這個時候就更加呆萌可愛了。吹胖的樣子:來看看它瘦下來的樣子:首先我們講講河魨的肚皮為什麼會膨脹?
  • 這種魚奇醜無比,還有劇毒,為何還那麼多人想吃它?
    很多人喜歡吃海鮮,魚已經成為餐桌上很常見的食物,有一種魚我想大家可能並不常見,長的巨醜無比,活像一個海怪,並且還有劇毒,但是卻是無數人夢寐以求想要吃到的美味,其鮮美甚至可以和河豚相媲美。它就是「石頭魚」。
  • 河豚是劇毒不能吃?想多了,農民靠它大家致富呢
    然而,你可別小看他們,事實上,他們含有劇毒。不過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劇毒都在內臟裡,魚肉本身是無毒的。所以,熱衷美食的我國,自然沒有放過它啦。而且,吃河豚魚不是今天才興起的,最有名的是蘇軾那句「拼死吃河豚」,雖是笑談,但也可見河豚魚的美味與毒性的猛烈。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原標題: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長江三鮮」之一的河魨魚(俗稱河豚魚),肉質鮮美卻含有劇毒,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以往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他告訴記者,以前合作社的河豚魚主要銷往江蘇等地,江蘇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開放河豚餐飲。比如江蘇揚中,那裡有河豚魚「消費特區」之稱,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會吃河豚魚。    河豚魚為什麼有毒?野生河豚魚以有毒藻類為食,久而久之,河豚魚體內就產生了劇毒。而養殖環境下的河豚魚以魚粉為食,又經過幾代人工繁殖,毒性逐步降低,直至最後無毒。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奪命」河豚兩天奪走4人命 別冒死吃河豚(圖)
    海南新聞網1月19日消息:1月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據悉,當天晚上23時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監與船檢處接到了險情報告。
  • 河豚含劇毒為何仍大受歡迎?揭開雞泡魚料理美味秘密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而其中有一種魚味道非常鮮美,那就是河豚。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買賣,因此除了在日本幾乎沒有國家可以吃到河豚。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蔞高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
  •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對河豚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河豚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就能致人於死地,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但我覺得,第一個吃含劇毒的河豚的人才是真英雄,或許這第一個人就是日本人。 日本食用河豚的歷史淵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約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日本考古學家從當時的貝冢裡發掘出河豚科魚類的骨頭。
  • 河豚被稱為「天下第一鮮」,曾被禁售現在全靠人工養殖
    今天作者要說的是一種魚,叫河豚。相信許多人都見過河豚的圖片,呆萌呆萌,圓鼓鼓的,不過你們可不能被它們這可愛的外表所欺騙,在它們可愛的外表下,可是隱藏著一種非常危險的毒素——河魨毒素。這種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能麻痺人的神經,使得心跳停止,非常可怕。
  • 10分鐘測出河豚毒素多少 從拼死吃到放心吃
    ­  本版文/本報記者 何炳進 林路然­  本版圖/本報記者 張奇輝 何炳進­  【科普篇】­  河豚毒性也有強弱「排行」 廈門附近河豚多劇毒­  在走進這個研究重心是河豚的基地之前,有必要對河豚先做一些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