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被稱為「天下第一鮮」,曾被禁售現在全靠人工養殖

2021-01-08 騰訊網

今天作者要說的是一種魚,叫河豚。相信許多人都見過河豚的圖片,呆萌呆萌,圓鼓鼓的,不過你們可不能被它們這可愛的外表所欺騙,在它們可愛的外表下,可是隱藏著一種非常危險的毒素——河魨毒素。這種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能麻痺人的神經,使得心跳停止,非常可怕。不過這種魚曾被譽為了「天下第一鮮」,這是怎麼回事呢,作者就帶你來探究這個稱號的由來。

要說起河豚,不得不提的就是日本。因為日本是第一個嘗試吃河豚的,日本人民對於河豚的熱愛程度可以說是已經到了狂熱的程度了,日本歷史上的一段時間內還頒布了禁食令。那為什麼河豚有著劇毒,日本人民還如此的熱愛河豚呢,這主要是由於河豚的那種鮮美的口感,那是其他魚類很難與其相媲美的。

尤其是河豚的卵巢和肝臟,最是美味,但同時也是河豚毒性最集中的兩個地方。河豚雖然很美味,但是所含有的劇毒也是讓人非常苦惱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近代首先由日本解決。日本的一些科學家通過對河豚的研究,科學的發明了吃河豚的正確步驟,並於現代設立了河豚廚師資格證,而經過廚師處理的河豚,是完全無毒可以吃的,別的國家也紛紛效仿,終於河豚的毒性也不再是一大難題了。這就引起了一些食客對於河豚的瘋狂追捧,就光拿日本東京來說,光是有關河豚出售的飯店就有一千多家。

在我國,曾經有一段時期差點禁售。近年來國家開放了關於河豚的養殖和經營,於是一些投機者便開始了一波關於河豚的養殖熱潮。不過河豚對於人們的印象還是劇毒,這種印象根深蒂固,不過隨著人們嘗試著去科學的使用,在我國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上了食用河豚,雖然我國的市場並不如日本那麼火爆,但作者相信有一天人們能夠放下對河豚的成見,真正的喜歡上這種美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人工養殖長江魚:保護長江,禁售野生魚!
    人工養殖長江魚:保護長江,禁售野生魚!河豚,天生含有劇毒,被冠以最危險的美食之稱。現在,長江禁捕後,長江三鮮能不能進行人工飼養,消費者還能不能吃到美味的長江三鮮?
  • 河豚雖鮮切莫"中毒"!專家:選擇正規來源養殖品種
    原標題:河豚雖鮮切莫「中毒」!專家:千萬選擇正規來源養殖品種,野生毒性強    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寫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天正是品江鮮的好時節,而河豚是不少老饕的最愛,有著「食得一口肉,從此不聞天下魚」的高評價。
  • 上海出現人工養殖無毒河豚 北京人坐飛機來嘗鮮
    對於研究了十多年河豚魚養殖的陽清發來說,如今也是他的業務忙季。他負責的養殖基地在青浦區有230畝的魚塘,每年要向上海、江蘇等地的養殖戶提供河豚魚苗兩三千萬尾。  上周末,陽清發得知一個好消息:他發明的「暗紋東方家系無毒化養殖技術」獲得第二屆上海發明創新大賽授予的上海發明創新獎二等獎。暗紋東方是河豚魚的主要品種,其野生種群含有劇毒。這套人工養殖技術卻能讓暗紋東方不含任何毒素。
  • 曾經奢侈的河豚現在怎麼樣了?人工養殖安全毒,遊客都能消費起
    在江蘇的沿江一帶都有吃河豚的習慣。 東至靠海的南通 、張家港,西到揚州揚中等地,但是說到吃河豚不得不說的地方還是泰州市轄區的靖江市。同一口長江水,河豚則更喜歡在靖江段產卵,所以讓靖江的河豚更為鮮美。因此也獲得了「中國河豚美食之鄉」的美譽。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外地遊客的認知裡,「河豚有毒」、「河豚很貴」的概念還是比較根深蒂固的。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但在我國,河豚魚是一種特色養殖,在2017年的時候,河豚魚市場漸漸開放,但是僅限於淡水養殖的河豚魚。河豚魚分為淡水系和鹹水系河豚,但是不管是淡水河豚還是鹹水河豚,只要是在野外成長的都是有毒的河豚。如果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處理河豚魚的方法,千萬不要自己嘗試烹飪河豚。
  • 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售價每條不到100元。不過,這些河豚不再是氣鼓鼓會遊泳的活河豚,而是去除了內臟,只剩皮肉和骨的生鮮河豚。  早在1990年,我國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就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
  • 【迎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吃了河豚,百味不鮮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古時稱其為「肺魚」。河豚魚肉質鮮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鮮」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說。
  • 二兩河豚幹毒倒一家四口 其中兩人病情危重(組圖)
    海都記者調查發現,原本禁售的河豚,福州不少市場、餐館仍明目張胆地售賣。既然有禁令,有關部門為何不查?專家建議,規範河豚生產、銷售、食用,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其中一中毒者 未脫離生命危險  昨日上午,在省急救中心,連江人陳同慶坐立不安,自責不已。
  • 家中吃河豚!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被「封殺」了20多年的河豚魚家族,終於有兩個品種摘掉了「違禁品」帽子,只要是農業部指定的12個廠家養殖、處理過的河豚,都可以放心吃,市民甚至可以從電商平臺網購回家自己燒。   堵不如疏,去年9月5日,國家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籤發《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豚和養殖暗紋東方豚加工經營的通知》,允許這兩種河豚有條件進入餐館供消費者食用。農業部同時還公布了首批12家可以合法養殖河豚的養殖基地名單,江蘇兩家企業入圍。
  • 上市在即,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提到河豚,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呆萌形象:圓滾滾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雪白的肚皮,更多人會想到「拼死吃河豚」的諺語。河豚雖然鮮美,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讓人致命。如果劇毒河豚變成了無毒河豚,你會買回家嘗鮮嗎?錢報記者昨天從江蘇中洋集團了解到,人工養殖的無毒河豚將在今年登陸浙江市場。
  • 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百姓可在家中吃河豚了
    兩個人工養殖品種摘掉「違禁品」帽子 百姓可在家中吃河豚了2017-04-15 10: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京日報        瀏覽量: 174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張希)&nbsp眼下又到了吃「河豚」的季節,但今年不一樣的是,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河豚有限開禁,被「封殺」了20多年的河豚魚家族,終於有兩個品種摘掉了
  • 河豚有毒卻風靡日本,蘇東坡拼死都要吃,肚皮入口滑溜溜
    江湖上關於河豚的傳說很多,河豚扁扁的生氣的時候卻胖嘟嘟,據說古埃及人還利用這一特性,把它們當保齡球打;河豚又叫海中絕命毒師,遇到危險就放毒、著急了連自己就毒,不少人因吃它一口就喪命。河豚有毒,卻是「天下第一鮮」河豚有毒,但依舊嚇不住吃貨的嘴巴。日本美食店鋪不乏河豚店的身影,河豚刺身河豚火鍋河豚炸物,河豚已經成為日本料理的一大象徵。
  • 養殖河豚魚打破原有的食物鏈 已達「微毒」「無毒」級別
    河豚是「長江三鮮」之一,在長江沿岸的揚中、張家港等地,主營河豚的江鮮館甚至河豚館到處可見。在張家港永聯小鎮,每到三四月份江鮮上市,推出江鮮美食節時,河豚便是其中重要一味。有一年,還隆重推出「20元吃一條河豚」的促銷活動,用河豚這道江鮮美味來招徠遊客。  去毒「河豚廚師」要考證  早幾年,河豚並不是那麼容易吃到的。
  • 一粒魚籽能毒死幾十人 國家再次強調禁售河豚(圖)-廣西新聞網
    記者 徐冰攝 一粒魚籽能毒死幾十人 國家再次強調禁售河豚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10月24日,廣東發生一起吃河豚中毒事件,10人嘗鮮吃河豚,中毒後險些喪命。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申,禁止食品經營者銷售河豚魚。
  • 100個墨爾本牛人們已提前嘗過鮮!爽口鮮嫩的無毒河豚正式進軍澳洲!
    這是嘗過河豚的食客們公認的一句話。食客們雖然愛河豚的鮮,但是也有不少人擔心河豚自身的毒素。還好,Premium Puffer團隊帶來了「無毒河豚」的養殖技術,吃河豚,不再成為一件奢侈的事!Premium Puffer團隊的合作方中洋集團從事水產養殖,已有66年歷史。從1993年開始的研發培育「無毒河豚」工作,歷經6年,終於收穫了成果。世界第一條無毒河豚誕生,並且,申請到了控毒養殖發明的專利。
  • 養殖河豚有講究,想要養殖出更好的河豚,那就需要注意這幾方面了
    在初春是養殖河豚育苗的一個好季節,剛剛經過孵化出來的河豚的魚苗十分之小,進食的能力十分差。這個時候通常它們的抵抗能力也不是很好,飼養管理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多加注意了。如果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就有可能造成這些河豚魚苗大範圍死亡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抓好河豚的魚苗進行培育,從而能夠提高河豚魚苗的成活的總體概率。河豚的肉十分潔白無瑕,食之十分之鮮美,其肉可口多汁,所含的蛋白質含量也是十分之多。故而這幾年養殖河豚的人越來越多了起來。那麼河豚如何進行人工養殖才最好呢?
  • 拼死享用的極致美味——河豚,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河魨,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俗稱河豚。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於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自古,就有許多「拼死吃河豚」的軼事。要問那一口有多鮮美,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贊之為「君臨天下的味覺之王」。時至今日,日本的河豚料理已非常成熟,唯有經過嚴苛訓練的專職料理人才能烹調,取其鮮又十分安全。河豚的鮮美,向來被各路老饕們讚不絕口。
  • 河豚到底有沒有毒?我們替你拿命試了
    饒是吃了很多年河豚,還是覺得:河豚在面前,不吃才是毫無道理。我的第一口河豚是家裡當廚師的大伯做的,家裡會殺河豚做河豚且有資格的,只他一人。他說處理河豚要注意傷口,一個是自己的手,傷口沾了河豚血是麻煩事兒,一個是看河豚,河豚本性兇猛,受攻擊會撕咬,傷口處的血液濃度高,毒性會更強,如果有,一定要大塊切掉。
  • 人工養殖江鮮明年端上百姓餐桌
    「目前,我省已選定10個縣市開展蝦、稻、中華沙塘鱧共作養殖,明年人工養殖江鮮可端上百姓餐桌。」11月12日,在湖北省長江野生魚類繁育馴化科技攻關推進會上,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黃國雄透露。目前,武漢市農科院已探索出「稻-蝦-中華沙塘鱧」的養殖模式,在蝦稻田中套養中華沙塘鱧魚苗,通過2019年的推廣試驗,每畝蝦稻田多產出50斤中華沙塘鱧商品魚,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長江禁漁倒逼我省科技攻關提速,長江刀魚、中華沙塘鱧(俗稱土憨巴)、銅魚(俗稱金鰍)、長吻鮠(俗稱江團)、長春鯿(俗稱草鯿)、大鰭鱯(俗稱江鼠)等6種長江野生魚逐漸人工繁育成功。
  • 河豚魚養殖有限解禁一年,江蘇活體河豚交易火熱、來源難追溯
    &nbsp&nbsp&nbsp&nbsp從此,在政策層面,河豚魚的食用與養殖,一直遊走在灰色的邊緣地帶。而且加工企業的原料(養殖河豚魚)也必須來源於經農業部備案的魚源基地。&nbsp&nbsp&nbsp&nbsp「這就像個&nbsp雙保險&nbsp政策。」江蘇中洋生態魚類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大勇對澎湃新聞說,源頭上,人工養殖的河豚魚其實已經無毒了,但是允許在市場上流通的還必須是經過加工的河豚魚,「這樣一來,就更加保險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