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吃了河豚,百味不鮮

2020-11-22 鳳凰河北站

蘇軾有詩寫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古時稱其為「肺魚」。

河豚魚肉質鮮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鮮」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說。 河豚肌肉主要為白肌,無肌間刺,是製作生魚片的上佳原料。野生河豚魚肌膜白色,而養殖河豚魚肌膜多為黑色,從而在製作生魚片時反映出野生和養殖河豚生魚片的品質差異性。宋人梅堯臣《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此魚味之鮮美可見一斑。

我生活的曹妃甸,是自九六年就開始養殖河豚魚的,這裡擁有全亞洲最大的養殖場,所養河豚大量出口,因此,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也是能有機會一品河豚魚肉的鮮美的。河豚肉美,用河豚魚燉湯味道更是美妙。我初次接觸河豚魚,是受同學邀請去柳贊玩。同學聽聞我們前往,特意早早就將河豚魚燉煮上。

我知道河豚魚血液、內臟等一些地方有毒,於是電話中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同學給我普及了一下常識,他說現在養殖的河豚魚不像野生,毒性過大,現在養殖出來的河豚毒性早已小上許多,而且現在殺魚是需要廚師有一種證件的,就是殺魚的資格,經過持證上崗廚師處理過的「蠟頭魚」,你只需好好體驗這魚肉的鮮嫩可口,美美享受美味帶來的舌尖上的誘惑就行了,其他事,根本不用操心。

「蠟頭魚」的好吃,那是從古至今耳熟能詳的,如今能夠親口品嘗,還被告知盡可放心,連後顧之憂都沒有了,這怎能不讓人期待。我們到達同學訂好的餐間時,魚香早已在餐桌上瀰漫了。小小的圓桌上擺放著時令菜蔬,海味是必不可少的,有皮皮蝦、燒八代、一些蛤蜊,幾樣炒菜,酒盅幾盞,吃碟幾隻。還未落座,口舌早已生津,十指更是忍不住交叉搓動。這魚香幾乎完全充斥在口鼻間,馨香、熱汽一起飄來飄去,濃白的湯汁似乎要從鍋中蹦跳出來,還沒開吃,就已經喜不自禁。真到坐好要吃河豚了,卻突然正襟危坐起來,似乎怕發出過大的響動,驚擾了燉煮的魚般,有些小心翼翼起來。

朋友給每個人盛上一碗湯,湯汁粘稠濃白,不談香氣,只是看著這色澤就夠養眼。喝上一口,鮮、美,濃鬱的美味口感在舌尖久久徘徊,味道香鮮到令人幾乎要流淚,不怪古人今人冒死也要吃河豚,這樣的人間美味,有幾個人能夠抵擋。飲湯之後,就是品味魚肉了,嫩滑、爽口,鮮、香,細膩,各種好味不一而足,只是吃著魚肉,就有滿滿的幸福在身邊久久迴蕩。

這時間,品過美味,就當敘舊了。觥籌交錯間,似乎回到童年時光,些許玩伴,整日裡朝夕相伴,歲月卻在一眨眼間,就讓人成長變大,朋友還是那個朋友,人也還是那個人,卻已今夕往昔,往日時光終是一去不復返。朋友相見,吃著美味、飲著美酒,如此樂事,會化作心間最美記憶,會在今後的時光裡,在一個人孤獨時,每每回味,溫馨溫暖。

文/張然

相關焦點

  • 【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曹妃甸的河豚魚
    清康熙二年《永平府志·物產》載:「『臘頭』:類河豚,味甚美,肝血有大毒永平府為明朝的一個府級行政區劃,現唐山沿海大部分包括曹妃甸區域曾隸屬永平府。曹妃甸海域河豚種類眾多,即使罕見的豹圓豚和刺河豚也曾有發現。因各種河豚體型近似,學名繁複拗口,分類困難,所以曹妃甸當地漁民根據它們的形態和體色,簡化俗稱:黑臘頭、花臘頭、黃隔臘頭和鮁臘頭等名稱。
  • 【迎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河豚成水中衛士,為曹妃甸養蝦立大功
    大家都知道河豚魚是水中珍饈,許多人都被它的至尊美味所傾倒,但你知道嗎,在曹妃甸,河豚魚不僅僅味鮮肉嫩,是人們餐桌上的佳餚,還曾經為曹妃甸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養蝦業立下奇功,成為本地人交口稱讚的水中衛士。曹妃甸水產養殖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974年至1984年為混合養殖,水裡有啥就養啥;二是1984至1993年是鼎盛時期;第三個階段就是1993到現在的逐步精養階段,也就是擴大品種,提高品質,增加收入。
  • 「迎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民間故事:河豚蒙鼓,不吆喝
    在曹妃甸地區,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河豚蒙鼓,不吆喝」。只要撥浪鼓一搖一響,不用吆喝,人們便知道是賣涼粉的來了,是賣涼粉的商販們特有的工具。其實,只要認真聽聽,賣涼粉的撥浪鼓比別的撥浪鼓的聲音悠遠,別有韻致,格外好聽,因為他們的撥浪鼓是用河豚皮蒙制的。為什麼要用河豚皮蒙制呢?說起來,這還和咱們的曹妃娘娘有關呢!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原標題: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河豚兇猛河豚味美卻有毒,國家雖明令禁食,無奈這種食俗根深蒂固,屢禁不止。清光緒《潮陽縣誌》對此是這樣記載的:「河豚,土人謂之乖魚,象其形也。味甘腴,人爭嗜,然間有毒,能殺人。」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總而言之,無論是吃的,住的,玩的,用的,看的等等,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與河豚有關。
  • 「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民間故事:河豚魚的由來
    □ 汪素敏遠古時代,在渤海灣海域附近(現今曹妃甸境內)住著十幾家的漁民,他們每天以打漁為生,雖然日子過的清苦些,但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們倒也自由快活。有一年夏天的一天,臨近中午時分,突然一股難聞的臭魚味隨風飄到村子裡,有好奇的人們聞著臭味尋源來到海邊,發現海面沙灘上有白花花一片死魚。這是怎麼回事?
  • 讓長輩吃上一塊養胃的河豚皮,美味河豚裡蘊藏的情義揚中人懂~
    河豚魚肉質細嫩、鮮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鮮」之說。眼下,正是品嘗河豚的好時節,揚中各大農貿市場的水產區也早早開啟忙碌模式。「別看它萌萌的樣子,一隻野生河豚的牙口,足以咬斷人的手指。」「早些年河豚還是野生的,會燒的人不多,物以稀為貴嘛,那時候是真的稀罕。」王小五告訴小編,那時候清明節前後是吃河豚的最好時節,也是唯一時節,河豚開始洄遊產卵,體內的毒素也達到了頂峰。後來,人工養殖技術的成熟,使得河豚「跌下神壇」,會燒的人多了,食用危險也大大降低了,吃到這種美味不止於清明,食客們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如此饕餮。
  • 「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用美麗嬌豔來形容鮮黃花菜一點都不過分,然而,其嬌媚的外表下卻隱含著凜凜殺氣。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攝入後會在人體組織內被氧化,生成劇毒物質二秋水仙鹼。文獻表明,一個成年人如果一次攝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鹼即可引起中毒。
  • 無毒不河豚 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無毒不丈夫」,無毒也不河豚。要是說河豚一點毒都沒有,美食的挑戰性頓時消失,反而有點無趣。
  • 河豚究竟有沒有毒,怎麼做才好吃?
    兩條河豚魚上桌,邊上圍飾清炒嫩草頭(又稱秧草),觀其形,完整個頭不小,每條不少於八兩,兩塊原魚皮覆蓋在魚身上,從魚皮上看,是鮮亮的黃金色,品質高於暗紋河豚。湯汁稠濃,奶黃色,嗅之,有魚的鮮香,用筷子碰一下熟河豚皮,抖動了一下,不欠火,也不過火,從色澤和湯汁方面來看,屬於蘇州稱之為白汁,南京鎮江稱之為白燒,未加調味色,從行話來講,口味屬於本味,又稱鹹鮮口。
  • 拼死享用的極致美味——河豚,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自古,就有許多「拼死吃河豚」的軼事。要問那一口有多鮮美,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贊之為「君臨天下的味覺之王」。時至今日,日本的河豚料理已非常成熟,唯有經過嚴苛訓練的專職料理人才能烹調,取其鮮又十分安全。河豚的鮮美,向來被各路老饕們讚不絕口。
  • 比氰化鉀還要毒1000倍的河豚肝,竟然還可以做刺身生吃
    世間有一奇物,將極鮮和極毒融為一體,讓一些吃貨望而卻步,另一些吃貨將生死置之度外也要一嘗其滋味,讓人又恨又愛,難捨難分。此物就是河豚。俗話說,有奇毒必有奇鮮。正因為如此,又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江蘇揚中人吃河豚的歷史悠久,當人們忌憚河豚有毒而不敢食用時,揚中人卻相信河豚不毒揚中人,憑藉祖傳的技法,「戶戶燒河豚,村村有高手」,上天恩賜的最美河豚魚,他們卻無須拼死,如家常便飯一樣簡單,一吃就是千百年。揚中人憑藉著高超的技藝和對河豚的了解,連河豚身上至毒的河豚肝都敢做刺身生吃。河豚肝有多毒?它是氰化鉀的1000倍,一條河豚的肝就能毒死一頭大象。
  • 長江揚州段昨起開捕 "江鮮"量少最貴百元一斤
    因為『江鮮』的量很少,而要的飯店多,幾乎沒有賣不掉的情況。」   漁民說,揚州市民要買「江鮮」回家燒,只能到江邊來買,「想在城裡的菜市場買『江鮮』肯定是買不到的。」   絕大多數江鮮是「貴族」   長江江鮮,因為數量少,價格也就高起來了。   很多人都說刀魚價格高,其實其他很多江鮮價格也很高。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吃河豚會中毒?只吃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命喪黃泉
    河豚種類很多,有箱河豚、團扇河豚、模樣河豚、條河豚、虎豚、鯖 、刺河豚等等,體形之大小與體色隨種類之不同而互異, 長可丈餘、大如百斤豬(豚就是豬的意思,取名「河豚」 是說它是河裡的豬,不光體形相似,黑黑的顏色,肉味鮮美都像豬);小的只有十二釐米長,一般食用的河豚是虎豚與條河豚。
  • 100個墨爾本牛人們已提前嘗過鮮!爽口鮮嫩的無毒河豚正式進軍澳洲!
    這是嘗過河豚的食客們公認的一句話。食客們雖然愛河豚的鮮,但是也有不少人擔心河豚自身的毒素。還好,Premium Puffer團隊帶來了「無毒河豚」的養殖技術,吃河豚,不再成為一件奢侈的事!from nypost古時人們就有「拼死吃河豚」一說,而如今,吃河豚再也不用擔心啦。
  • 河豚雖鮮切莫"中毒"!專家:選擇正規來源養殖品種
    原標題:河豚雖鮮切莫「中毒」!專家:千萬選擇正規來源養殖品種,野生毒性強    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寫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天正是品江鮮的好時節,而河豚是不少老饕的最愛,有著「食得一口肉,從此不聞天下魚」的高評價。
  • 西媒: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 食客不必拼死嘗鮮
    原標題:西媒稱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食客再不必「拼死」嘗鮮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西媒稱,河豚之所以備受眾多老饕追捧,關鍵的一點是吃它要冒生命危險。有人認為只有吃過河豚才是真正的美食家。然而,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養殖無毒河豚,讓更多的人在享受至美滋味的同時不必再擔心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