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氰化鉀還要毒1000倍的河豚肝,竟然還可以做刺身生吃

2021-01-08 三餐四季

世間有一奇物,將極鮮和極毒融為一體,讓一些吃貨望而卻步,另一些吃貨將生死置之度外也要一嘗其滋味,讓人又恨又愛,難捨難分。此物就是河豚。俗話說,有奇毒必有奇鮮。正因為如此,又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

江蘇揚中人吃河豚的歷史悠久,當人們忌憚河豚有毒而不敢食用時,揚中人卻相信河豚不毒揚中人,憑藉祖傳的技法,「戶戶燒河豚,村村有高手」,上天恩賜的最美河豚魚,他們卻無須拼死,如家常便飯一樣簡單,一吃就是千百年。

揚中人憑藉著高超的技藝和對河豚的了解,連河豚身上至毒的河豚肝都敢做刺身生吃。河豚肝有多毒?它是氰化鉀的1000倍,一條河豚的肝就能毒死一頭大象。這麼毒的河豚肝,揚中人簡單處理下就敢生吃,讓我不知道是佩服他們的技藝還是該佩服他們的膽量。

一、用幾味中藥熬汁。(具體哪幾味請看圖,我也不認識)

二、將河豚肝在中藥汁中浸泡半小時。

三、用流水將浸泡好的河豚肝衝洗乾淨。

四、處理好的河豚肝就是這樣白白嫩嫩的。

五、切薄片。

六、擺盤。河豚肝刺身就做好了。

這樣簡單處理的河豚肝,你敢吃嗎?就連味道節目主持人在試吃時都擔心自己這是自己最後一次出鏡呢。他吃後就說了一個字「醇」,可見這河豚肝有多美味,然後後面的節目都有出鏡,所以這河豚肝的處理看似簡單,卻是很安全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刺身」除了魚,竟然還有這些,有一種你絕對想不到
    以至於後來,刺身也不見得就是吃生魚片了,開始嘗試不同的食材。今天我們就來見識見識日本人除了魚片刺身,還有哪些可以「刺身」。不知道大家吃沒吃過刺身,現在很多高級自助會有生魚片。中國人的傳統裡食物是一定煮熟了才可以吃的,我們沿海也有大批的漁民,頂多是某些海鮮可以生吃,比如海蠣子、紅蝦等。但是要讓你吃一條鮮魚還是有難度的。
  • 無毒不河豚 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無毒不丈夫」,無毒也不河豚。要是說河豚一點毒都沒有,美食的挑戰性頓時消失,反而有點無趣。
  • 比河豚還毒50倍的魚,不僅會變色還喜歡欺凌弱小
    魚類的肉也是許多人喜歡的存在,不僅細膩不油膩還十分的緊實,比如:鱈魚、鰻魚、三文魚······這些魚的肉就十分的受到歡迎。實際上河豚這種小傢伙應該被叫做河魨,河豚是另一種河流當中長的像是海豚的生物,不過大家朗朗上口河魨也就成為了「河豚」。
  • 研究者:比氰化物還毒1000倍
    在屍檢的過程中,發現他竟然是中毒而亡,而在他之前被「咬過」的地方,則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金屬珠,在這個金屬珠裡檢測出了蓖麻毒。  什麼是蓖麻毒?    有一種致命的毒物叫做氯化物,而蓖麻毒的毒性則要比氯化物毒1000倍。簡單來說,蓖麻毒就是植物蛋白,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當蓖麻開花之後結出果實,就會形成「蓖麻子」,而蓖麻毒便隱藏在「蓖麻子」之中。
  • 吃河豚的處理方法和要點,愛吃河豚的一定要知道哦
    一.河豚怎麼處理? 河豚魚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兩種,集中在卵巢、睪丸、肝、腸等組織和血液中。河豚的毒素毒性穩定,經鹽醃、日曬和燒煮均不能被破壞。有人認為毒性強,較劇毒的氰化鉀還要大1000多倍。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科學吃河豚:制定吃河豚的規則,設立河豚廚師資格證後來日本的大學教授就開始研究河豚的毒性,認真地研究了各種河豚,並且將毒的強度、屬性、解毒方法都科學地驗證了一下,終於在1892年,從東京開始,各個地區都開始科學地吃起了河豚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科學吃河豚:制定吃河豚的規則,設立河豚廚師資格證後來日本的大學教授就開始研究河豚的毒性,認真地研究了各種河豚,並且將毒的強度、屬性、解毒方法都科學地驗證了一下,終於在1892年,從東京開始,各個地區都開始科學地吃起了河豚
  • 河豚到底有沒有毒?我們替你拿命試了
    據說最後的考試是自己殺一條河豚煮了,不死,是為合格。我詢問了專門的河豚職人,他笑著說:「倒也不是傳說,考試確實要吃自己烹飪的河豚料理。」 上海去哪吃即便河豚毒成這樣,熱愛河豚的人還是前赴後繼。並且還有人說,河豚在似毒非毒的臨界點最好吃,一口吃盡鮮、香、肥、美,吃完舌尖嘴唇都有微微酥麻,頭也短暫發暈,有一種徘徊在生死之間的錯覺,飄飄欲仙。無他,太好吃了。
  • 河豚有劇毒,但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呢?
    但面臨食肉的魚類或鳥類攻擊之際,它又會驀地大口飲水,迅即膨大成為原有軀體3倍的「帶刺硬殼球」了雖說河豚有毒,但日本人還是爭先恐後地吃,是出了名的。為什麼日本人非得這麼卯足了勁要槓上河豚呢?咳咳咳,帶你們一起八卦一下吃河豚的曲折心路歷程。日本人吃河豚的曲折歷程最早日本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安時代就有記載河豚可以吃。後來到了近代,經常發生武士吃河豚中毒死亡的事件。
  • 這些毒素一個比一個毒 但有的竟能治病
    「大家都知道氰化物很毒,而河豚毒素(TTX)的毒性比氰化物還要高1250多倍,0.5mg即可致人於死命。」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梅清華告訴記者,河豚毒素是魨魚類(俗稱河豚魚)及其它生物體內含有的一種生物鹼。
  • 河豚有毒卻風靡日本,蘇東坡拼死都要吃,肚皮入口滑溜溜
    江湖上關於河豚的傳說很多,河豚扁扁的生氣的時候卻胖嘟嘟,據說古埃及人還利用這一特性,把它們當保齡球打;河豚又叫海中絕命毒師,遇到危險就放毒、著急了連自己就毒,不少人因吃它一口就喪命。河豚有毒,卻是「天下第一鮮」河豚有毒,但依舊嚇不住吃貨的嘴巴。日本美食店鋪不乏河豚店的身影,河豚刺身河豚火鍋河豚炸物,河豚已經成為日本料理的一大象徵。
  • 小廚教你如何分辨河豚有沒有毒,附上完整烹飪技巧,在家也可以做
    現實生活中,許多的朋友對河豚唯恐避之不及,有的朋友卻對河豚愛不釋手,不惜以生命的代價,也要嘗一口河豚的鮮美。其中的代表就是日本這個國家了,各種刺身,各種料理,可以說是吃刺身最為講究的了。一 殺河豚首先用剪刀從河豚肚子柔軟的地方下剪刀,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儘可能的不要戳破河豚的魚膽。我們都只所有的魚類膽都是很苦的,戳破以後會十分影響河豚鮮美的味道。但是萬一不小心戳破的話,需要用白醋、食鹽、白酒、反覆搓洗掉膽汁。去除河豚魚肚裡所有的內臟,但是河豚的肝是可以留下來的,其餘的都要丟掉。
  • 河豚有劇毒,日本人是怎麼吃它的?河豚的3種吃法,驚豔你的味蕾
    河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魚類,因為捕獲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而且它的形態可愛,看起來圓鼓鼓的,所以又名為氣泡魚和氣鼓魚。河豚雖然長得很可愛,可是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神經性毒素,誤食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致人死亡。
  • 為什麼河豚有毒 還是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難道河豚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河豚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這麼有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本身是有毒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而且為了吃河豚而被毒死的也大有人在,那麼河豚真的有怎麼好吃嗎?竟然會有人願意為吃他一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首先我們要明白河豚為什麼有毒,哪裡的毒素最強。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潮汕人因為祖祖輩輩生活在海邊,對河豚有更深切的了解,他們主要是在夏秋河豚無毒或少毒的季節吃食,到了「打春」多毒的季節就不吃了。相反地長江流域的人平時沒見著河豚,到了春天,看見成群的河豚遊到河裡來,以為是天賜的恩物,還說什麼「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北宋梅堯臣詩),殊不知這時河豚溯河產卵,毒性最大,最吃不得。
  • 什麼樣的蝦適合做刺身,分享三種刺身,牡丹蝦、紅魔蝦、南極螯蝦
    刺身是一種料理方式,又名刺生,說白了就是生吃,把新鮮的魚、貝類等食材切成薄片或是將整隻蝦放在冰塊上,再用芥末、海鮮醬油等調料調成醬汁一起食用。那麼用蝦做刺身,選取什麼樣的蝦最為合適呢?首先,既然是生吃就要選寄生蟲少的蝦來食用,那麼海蝦就是首選。
  • 河豚和三文魚真的不能多吃嗎
    而另外兩種是河豚和三文魚刺身,說這兩種魚不能多吃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誤導公眾了。下面詳細來說。養殖河豚已經實現無毒,可以放心食用河豚毒素的毒性的確很強,毒死老鼠的能力是砒霜的70倍。1990年,國家從法規上禁止了河豚的交易。也就是說,那以後在市場上買賣河豚,其實是違法的。不過這條法令在2016年發生了變更。
  • 美味與危險並存的食物,你知道河豚要怎麼吃嗎?
    在日本,人們都非常喜歡吃河豚,所以河豚料理自然也很出名。那麼,河豚要怎麼吃才好,如何選擇河豚料理呢。第一道菜通常從河豚刺身開始品嘗,刺身可以感受食物最原本的味道。將切好的河豚魚生魚片精巧地擺放,然後與橙子醋,辣蘿蔔絲,青蔥等一起食用。
  • 吃了河豚,一個小時後,竟然成了植物人?
    導語: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自己請人做的野生河豚,吃完一個小時後,竟然雙手麻痺,最後竟然成了植物人。相信看到這條新聞的我們,都會大吃一驚,河豚就有如此大的威力?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科普一下河豚的知識,希望能個大家,來一個未雨綢繆。一、河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