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自己請人做的野生河豚,吃完一個小時後,竟然雙手麻痺,最後竟然成了植物人。相信看到這條新聞的我們,都會大吃一驚,河豚就有如此大的威力?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科普一下河豚的知識,希望能個大家,來一個未雨綢繆。
一、河豚是什麼?
河豚,為哺乳綱,鯨目,淡水豚總科動物的總稱。未成年的淡水豚為灰色,成熟後就會變成粉紅色,河豚是哺乳動物中最親和人類的哺乳動物。
二、河豚哪些部位有毒?
河豚的毒素是一種無色針狀的結晶體,屬於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為自然界毒性徐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河豚體內的毒素主要分布於卵巢和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總而言之,就是渾身除了精巢和肌肉,其他都是有毒的,這可真是「好吃的都帶刺」。
三、河豚為什麼大受歡迎?
河豚如此受歡迎,甚至有人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嘗試,其實都是有它的原因的。
1、歷史傳統
在日本,河豚是特別有名的一種吃食。日本本身的漁業資源就非常豐富,因為整個日本都是環海的。而河豚則是他們早就發現的一種吃食,在日本的參觀裡面,專業的廚師都會做河豚來滿足大眾的口味需求
2、味道鮮美
河豚口味特別棒,肉質也很鮮美,可以切成片、也可以做成河豚魚皮,還有河豚刺身。牙齒一咬開,肝臟的油脂香味布滿了整個口腔。所以,去除毒素的河豚,還是特別值得一吃的。
3、致命誘惑
都說「好奇心害死貓」,人對於不了解的東西,越不給我吃,就越好奇。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又美味卻又有毒的東西,實在是一種比較有誘惑的食物。而人的口腹之慾又是一個特別讓人容易衝動的利刃,所以適當的時侯,還是得管住嘴。
四、河豚的健康做法
1、專業證
所有能夠做河豚的廚師,都必須有相關的資格證。因為河豚宰殺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必須具備正確宰殺和處理內臟的能力。正確的宰殺技巧是以確保河豚魚內臟完整清除、淤血徹底排放為基礎。
2、辨別河豚
作為能夠做河豚的廚師,應該具備正確辨別河豚魚的能力。常見的河豚魚有很多種類,不同的時期、不同部位的毒素的含量都是不同的。所以,什麼季節,吃什麼河豚魚,都是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術的。
3、必須衛生
不論是對於河豚的養殖,還是廚師的衛生,都需要做到安全清潔。加工的產品必須達到無毒的要求。廚師在加工前必須洗手、消毒,進加工間更換工作服,帶工作帽和手套。而且必須持健康證上崗。
四、河豚中毒怎麼辦?
河豚中毒,分為輕度和中毒。輕度中毒可能會出現舌頭麻痺、噁心想吐、冒冷汗或者渾身無力。嚴重的中毒就會血壓下降,脈搏微弱、呼吸困難或者費力,最後就會導致死亡。如果發現有河豚中毒的狀況,就應該立即送往醫院救治,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即使是臨床症狀比較輕微,也應該在醫院觀察。
結語:河豚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食物呢。別看一臉萌萌噠的無害的皮囊,肚子裡面的壞水可也是不少呢。所以,河豚有風險,食用需謹慎。如果出現了問題,可千萬要記得及時上醫院就醫啊,不然真正威脅到生命安全,還是特別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