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再冒死吃河豚了

2021-01-15 尋醫問藥

我們國家目前共有30多種以上的河豚,基本上所有種類的河豚都是含有河豚毒素。因為肉的味道鮮美,所以是很多人的嚮往。河豚同時又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食物。曾經有人測定過河豚毒素的毒性,據稱,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致命。春季的河豚毒性更甚,一旦誤食,食用者死亡率高達50%。中毒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6小時,最快的可在發病後10分鐘死亡。而慢性中毒多在食用河豚後24~48小時發病。

一般來說,河豚肌肉裡毒素較少。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臟,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河豚一受到驚嚇,毒素就會由肝臟進入全身血液、器官,使得全身都帶有劇毒。此外,春季為雌魚的卵巢發育期,卵巢毒性最強,再加上肝臟毒性也在春季最強,所以春季最易發生河豚中毒事件。

人誤食河豚毒素後,輕則面部潮紅、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感覺神經麻痺;重則四肢肌肉無力、舌頭麻木、語言不清,甚至因全身麻木而癱瘓;嚴重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目前,一些消費者對河豚常常會有以下錯誤的認識。

認為燒燉的時間越長越安全。而根據專家的試驗,即便將河豚在130℃高溫下燉11個小時,也只能分解20%~30%的毒素。河豚菜餚上席後,廚師先嘗,以示安全,食客就認為無毒。而專家表示,河豚毒素在*內發生反應的時間有長有短,最多的大約半小時至40分鐘才有所反應,所以就算廚師嘗過沒事,也不能保證魚就安全。認為吃河豚時嘴裡微微發麻,對身體的保養效果最佳。而事實是,一旦有了發麻的感覺,說明毒素已經進入機體很深了。有人認為吃河豚中毒過一次,第二次就不會中毒了。實際上,*對河豚的毒素不會產生免疫力。

相關焦點

  • 「奪命」河豚兩天奪走4人命 別冒死吃河豚(圖)
    海南新聞網1月19日消息:1月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據悉,當天晚上23時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監與船檢處接到了險情報告。
  • 河豚美味無比,但是如果不會做的話,千萬別冒風險,不然會吃虧!
    我們都知道抓住河豚的時候,養殖戶都要對河豚進行控制毒素的過程,要知道一條小小的河豚如果不去除毒素的話,會導致五六頭牛都嗝屁了。所以說給河豚去處毒素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醫學我們可以得知,河豚的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主要分布在河豚的眼睛、血液和內臟當中,非常具有危險性,一條河豚的毒素能夠危害一個人的性命。
  • 專家:要有「冒死吃河豚」的膽量
    近期有消息稱,這種如今不少人餐桌上的美食,一直被人推崇,實際上卻是有毒性,處理不好會中毒,對此專家提示,飲食需謹慎,真心喜歡真的要有「冒死吃河豚」的膽量才行,飲食不能只看口味,也要安全和健康。因狗爪豆有毒,所以以前從來沒有人喜歡吃,都是被棄之野外,當做雜草剷除,如今地位卻是發生了改變。飲食專家表示,狗爪豆的製作過程相對繁瑣,不知從何時開始, 狗爪豆就成為了南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寶貝東西,即便是有著中毒的風險,但是擋不住對於美味和嘗鮮的嚮往,飲食成為了最大的追求。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蔞高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日本人還非要吃?
    說到河豚,大家都會想到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大劑量的服用會直接導致死亡,那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河豚呢?他們難道不會中毒嗎?在中國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吃河豚而死,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比如四齒魨科的部分河豚,毒素足足達到氰化物的1200倍;而二齒魨科的部分河豚僅有部分內臟含有微量毒素。話雖如此,河豚毒素至今沒有解藥,它依舊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神經毒性物質之一。一旦中毒,身體漸漸麻痺,呼吸衰竭,中毒者將會在極其清醒而痛苦的狀態下緩緩奔赴死亡。▲吃河豚中毒 圖/網絡不過嗜吃的人類怎會在毒素麵前輕言放棄?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總而言之,無論是吃的,住的,玩的,用的,看的等等,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與河豚有關。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無毒」河豚你敢吃嗎俗話說「三月河豚九月蟹」,河豚魚雖含有劇毒,卻因為有「天下第一鮮」的美譽,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欲罷不能。然而,在感嘆「不食河豚魚,焉知魚味,食得河豚魚,百魚皆無味!」的同時,也要知道每年因為吃河豚魚而中毒身亡的事例並不在少數。
  • 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原標題:不用再「拼死吃河豚」了!崇明有了能安全吃河豚魚的餐廳    「長江三鮮」之一的河魨魚(俗稱河豚魚),肉質鮮美卻含有劇毒,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以往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他告訴記者,以前合作社的河豚魚主要銷往江蘇等地,江蘇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開放河豚餐飲。比如江蘇揚中,那裡有河豚魚「消費特區」之稱,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會吃河豚魚。    河豚魚為什麼有毒?野生河豚魚以有毒藻類為食,久而久之,河豚魚體內就產生了劇毒。而養殖環境下的河豚魚以魚粉為食,又經過幾代人工繁殖,毒性逐步降低,直至最後無毒。
  • 【迎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吃了河豚,百味不鮮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古時稱其為「肺魚」。河豚魚肉質鮮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鮮」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說。
  • 吃了河豚,一個小時後,竟然成了植物人?
    河豚,為哺乳綱,鯨目,淡水豚總科動物的總稱。未成年的淡水豚為灰色,成熟後就會變成粉紅色,河豚是哺乳動物中最親和人類的哺乳動物。二、河豚哪些部位有毒?河豚的毒素是一種無色針狀的結晶體,屬於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為自然界毒性徐強的非蛋白物質之一。河豚體內的毒素主要分布於卵巢和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而精巢和肌肉是無毒的。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說來慚愧,我也像很多喜歡河豚的潮汕人一樣屢屢以身犯險試味。當然「犯險」之說可能有些言重了,經常吃河豚的人,很可能一點都沒有「拼死」的感覺。河豚也美麗河豚體內有氣囊,遇到危險便會吸氣膨脹。潮汕人將其稱為乖魚,就是挺肚魚的意思。
  • 河豚到底有沒有毒?我們替你拿命試了
    三月的鮮味,非要是試過河豚才能完整的。但吃河豚需要勇氣,喊別人一起吃,更需要。每回和朋友提及吃河豚,總會有人說「吃啥吃啊!那玩意兒有毒!」「你想死,我還不想死呢……」「嘖嘖,也沒幾兩肉,還得搭上命,勸你別吃。」即便是生在河豚鄉,從小吃河豚吃到大的江蘇飽妹,也並不能言簡意賅地向他們表達清楚,河豚好吃,且真的不會吃死人。
  • 劇毒,別吃!廣東已有人因吃這種魚喪命!
    傷案,被告季某不僅讓別人吃河豚吃成植物人,更是讓自己「吃了」官司。到了6點40分,高某就表示,他的嘴唇麻了,手也麻了,我想應該不會有事,我一直吃的,其他吃的人也沒事嘛。 事實上 因吃河豚而中毒發生悲劇 的情況已經不止一次出現 全國各地已有多人中招 廣東也有人因吃河豚中毒直送ICU 還有人曾因此而不幸喪命
  • 吃河豚?別想了這是禁賣的 飯店市場仍在經營-廣西新聞網
    吃河豚?別想了這是禁賣的柳州魚峰區食藥監昨日查獲20多條違法銷售的河豚在柳南區的一家酒樓,雖然前臺工作人員提供的菜單上並未寫有用河豚魚加工的菜品,但其明確表示酒樓有河豚魚,可加工河豚魚湯,每盅168元,夠8個人吃,「味道非常鮮美,經常有人點」。在城中區一家大酒樓前臺,一名訂餐人員給記者翻看的電子菜譜裡,就有河豚魚湯,382元一盅。當記者表示想看看酒樓的魚池時,這名訂餐人員聲稱他們的海鮮都放在廚房,客人不能進去。
  • 有人談之色變,有人奉為上品,勇者才敢吃的魚,等你來挑戰
    說了這麼多期釣魚,咱們今天來聊聊釣魚人最怕遇到的魚——河豚河豚又叫「河魨」、「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屬於中、下層魚種,部分種類生存在淡水。河魨雜食性,以魚、甲殼類、貝殼類為食,也吃其他東西。一提到河豚,我相信釣魚人會聯想到丟鉤、有毒。因為它太愛貪吃了,經常連鉤一塊咬掉,氣的釣友牙痒痒。那麼?如果選河豚作為目標魚,該怎麼做釣呢?其實不難,釣過它的釣友都知道,它的牙齒非常鋒利,而且特別貪吃,你掛什麼餌料下去,它都會來搶食。開口不用擔心,主要是保證子線不被咬斷。可以選擇大力馬線作為子線即可。
  • 野生河豚有毒 請勿「拼死吃河豚」
    網絡配圖近日,武漢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加強餐飲環節河豚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任何餐飲服務單位都不準加工經營鮮活河豚。河豚又名河魨,由於河豚味道鮮美,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家蔡瀾「死前必吃」清單,原因令人唏噓!
    終其一生,我們成為美食家的機會很少,而隨時隨地都可以成為一枚吃貨,就算吃一碗熱乾麵,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都會去找口碑最好的,細細品味,才算不辜負自己的味蕾和人生。要說人生,可不就是一日復一日的三餐堆積而成的嗎。不想複述蔡瀾先生的那份清單,只說壹周君對幾種特別感興趣的美食。比如這河豚。
  • 吃河豚會中毒?只吃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命喪黃泉
    所以安徽丹陽人煮河豚時,一定放黃芽白菜、蔞蒿和荻芽同煮,吃時就不會中毒了。宋人蔡條《鐵圍山叢談》上有個「吃河豚中毒」 的故事,令人捧腹。 書上說:宋徽宗崇寧年間,有一名士經過蘇州時,州將設河豚筵招待他。 名士怕中毒,又不能不赴約,臨出門時對家人說:「我聽說河豚有大毒,中毒必死,如今州將請我吃河豚,我沒法不去,如果我中毒了,只有人屎可以解毒,你們千萬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