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家蔡瀾「死前必吃」清單,原因令人唏噓!

2020-12-05 窮遊日記

對於「死前必吃」的清單,壹周君的感受是:與其羨慕那些你永遠吃不到的珍饈美味,不如把握自己能吃到的食物,每次都吃得開開心心就好。終其一生,我們成為美食家的機會很少,而隨時隨地都可以成為一枚吃貨,就算吃一碗熱乾麵,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都會去找口碑最好的,細細品味,才算不辜負自己的味蕾和人生。要說人生,可不就是一日復一日的三餐堆積而成的嗎。

不想複述蔡瀾先生的那份清單,只說壹周君對幾種特別感興趣的美食。比如這河豚。民間常常形容冒死吃河豚,看到這種食物,都有一種冒險的情緒不知不覺在體內流竄。蔡瀾先生也說了,要帶著微笑吃下河豚,形容人的勇氣可嘉。

由於河豚是有毒的,如今也是有人工養殖的河豚,但是也必須經過特殊的處理工藝,比如去掉河豚的嘴唇和鰭背,剝皮,去掉內臟登,據說,河豚有毒的主要是肝臟和卵巢部分。因為處理方式非常精細,費時費工,怕一旦有任何破損,就會讓其他使用部分也粘上毒素。

河豚能擁有讓人冒死一吃的魅力,還是在與它獨特的口感,最常見的是河豚刺身,在日本是高級料理,河豚肉吃起來很有彈性,而且經過專業師傅的處理,每片都切的薄如宣紙,晶瑩剔透。擺上盤子,不亞於一件藝術品,驚豔四座。

蔡瀾先生說,芋頭吃法,莫過於潮州人的「反沙芋」,入口鬆化甜美。聽所要把芋泥更要磨得細,用一個削了皮的南瓜盛 ,再去燉熟。當今還剩下幾位老師傅會做這道菜,不吃的話就快絕種了。

反沙是潮州菜的一種烹製工藝,用白糖融化後放入炸熟的食物,裹上均勻的白霜。這種糖霜好看,同時也讓食物增加不同的風味。

反沙芋頭看上去食材簡單,但對廚師的功力非常考究,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把控好,比如,一定在在油溫是80度的時候,尚未冒煙時候放入芋條,判斷芋頭是否可以撈起來,既要內部熟透,外皮又要透明,然後用反沙手法的時候,手快眼急,一邊快速翻炒一邊又極速用風扇降溫,如此才能保持口感軟糯香甜。

五穀之種,白米日日食用,但豬油不能每天吃,怕胖、怕血脂高、怕心血管疾病,於是便產生了中庸的方式,豬油拌飯,少量的豬油,融進淡泊的大米中,借用熱騰騰的米飯化開,油脂不那麼油膩,而米飯則添上另一種風韻。

吃豬油拌飯,要得好豬油,也不是所有的豬熬製的豬油都可以拌飯。現在市場上大部分豬都是沒有豬肉味,因為都是4個月出欄,生長期縮短,如何這豬肉有肉味呢。

所以,豬油拌飯是一味小食,但是豬油難得,要至少1年成熟的豬,煉製的豬油才是香味濃鬱,不需要額外加什麼調料,一點點醬油,整個拌勻,小時候的味道都出來了。所以,它吃的是一種記憶,一種需要成本才可以獲取的記憶。

所謂死前必吃,一定是很難吃到,或者不敢吃,不能吃,吃不到的食物,多少都是一種遺憾。有的可能是缺少勇氣食之,一種是則是因為傳統技法流失而失傳,沒有機會再讓普通大眾嘗試,勇氣是主觀,傳統不繼承是客觀,主觀終有一天會突破,客觀的環境改造卻難上加上。所以,與其在這裡羅列清單,幹吞口水,小編不如建議大家,趕緊去吃一碗能吃的美食,及時享樂,不留遺憾。

相關焦點

  • 美食家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看過之後驚了:第一種就沒吃過!
    美食家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看過之後驚了:第一種就沒吃過!提起美食,我想沒有人是不喜歡吃的,不管是對於大人孩子還是老人來說,只要眼前有美食,二話不說就會選擇吃它的。不知道大家在很小的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夢想,長大之後想當一位美食家,這樣就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美食家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
  • 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河豚龍蝦吃不起,但吃得起「窮人食物」
    蔡瀾先生,鼎鼎大名的美食家。前幾年蔡瀾先生的書籍、節目大熱,掀起一股到處旅行品味美食的風潮。而現在,蔡瀾先生依靠社交平臺,依然把對美食的熱愛傳達到大家心中。
  • 身為全球著名美食家的他出品《死前必吃清單》,網友,看完有點慌
    身為全球著名美食家的他出品《死前必吃清單》,網友表示看完有點慌。民以食為天,吃在我們生活中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在過去人們追求果腹,吃飽是最重要的,但在現代社會人們追求不一樣了,追求吃好的,怎麼吃才能算是吃好呢?
  • 蔡瀾:吃好喝好,就是功德圓滿
    抓住一尾,把焦皮拉掉就直接吃,滋滋冒油,清甜肥嫩,完全沒有骨頭。 別的美食博主只能算吃貨,而「出道」半百年的蔡瀾,才是真·硬核·美食家。 - 1 - 飲食活字典,《舌尖》總顧問 「 他是我見過的「最會吃的人」」 今年79歲的蔡瀾,身上有滿滿的頭銜: 美食家
  • 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
    蔡瀾經紀人阿濤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製、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中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
  • 蔡瀾:這個最貴的膽固醇,你死前必吃
    很多人以為魚子醬要吃法國的,但事實上連蔡瀾也說,世界上最好的魚子醬來自伊朗。到底這個被蔡瀾列入死前必吃清單之一東西有什麼這麼巴閉(粵語:厲害)?就和傳說中的一樣,黑黃金也是分等級的。很多西餐廳喜歡擺上銀質餐具,但如果是品嘗魚子醬則萬萬不可使用銀質餐具,因為銀很容易氧化從而影響魚子醬的味道。
  • 蔡瀾在日本吃金目鯛魚刺身,示範了正確的刺身吃法,大多數人吃錯
    說到蔡瀾,想必朋友們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他的名氣。實際上他是一位美食家,被人們稱為是「食神」因為嘗遍大江南北的美食。小優每次看到他吃美食的視頻,都忍不住要流口水。近日小優在網上又看他在日本吃刺身,刺身,壽司這些美食都是日本的招牌美食,而他選擇吃的金目鯛魚刺身。
  • 舌尖上的小吃!想在家吃遍各地美食,這份清單請收藏
    受此次YQ影響,宅在家裡的吃貨們壓抑著好吃的天性,備忘錄中要吃的美食估計都已經記錄了好幾頁了吧?現在各地都已經解封,以美食為名的各種出行檔期都已經排在了代辦日曆中,在還不能放心出行的時候,這份美食清單一定要收藏好,讓你在家也能吃遍各地。
  • 美食家蔡瀾說:「火鍋是最沒文化的料理方式?」可誰不想吃和牛?
    名貴的紅酒和廉價的紅酒在本質上來說90%都是一樣,但是要達成最後的10%,需要付出無數倍的努力和沉澱,這最後10%的價值早已不是實用價值,或者說價格與價值是嚴重分離的。這10%象徵著品味、權力、身份或者其他虛無的有錢人追求的東西。
  • 蔡瀾:我是反對吃魚翅的人,更反對將鯊魚取翅後放回大海,太浪費
    因此我們也經常在電視或網絡等媒體上看見一條公益性的廣告,那就是:「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是我國籃球巨星姚明說的。而實際上,人們對吃魚翅的腳步從未停止過。就連著名美食家兼食神的蔡瀾先生也曾在美食節目中提到過。蔡瀾表示:我是反對吃魚翅的人,更反對將鯊魚取翅後放回大海,因為實在太浪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
  • "食神"蔡瀾參加《天天向上》 暢談美食美人和金庸
    77歲的蔡瀾祖籍廣東潮州,後來定居香港,至今出版了超過200本書,能吃、會吃、善於談吃,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他擔任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總顧問,是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他點讚的餐廳門庭若市,他的題字往往成為飲食店的金字招牌。  前日下午,蔡瀾現身長沙,參與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策劃專題「我們的美好時代——與食俱進」的錄製。
  • 印尼森林大火10米巨蟒被燒焦,死前痛苦嘴巴張大,慘狀令人唏噓!
    印尼森林大火10米「巨蟒」被燒焦,死前痛苦嘴巴張大,慘狀令人唏噓! 萬物有靈,眾生平等。森林作為自然界動物昆蟲棲息之地,是一片聖土,哺育了千千萬萬個生靈,作為生存的家園,森林一旦被破壞,便會對不計其數的生物帶去災難。
  • 《水果傳》舌尖上的水果,一份美食清單
    相信大家的吐槽風波都已經過去,那就是我們的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因為什麼這部劇真的已經是打破了大家的想像,很多人也紛紛表示是不是我國的美食都被拍光了,當然即這波吐槽賣刀賣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後,又有一部劇卻挽救了觀眾的胃口,那就是水果傳。
  • 舌尖上的愛情,不過一盤情侶蝦的味道
    如果是情侶過去,那就端上一盤情侶蝦,直接剝,剝完餵她吃,愛情的答案就出來了。如果是朋友過去,那就端上一盤河豚,直接動筷子,結生死之交,友情的分量也見分曉了。舌尖上的愛情,不過一盤情侶蝦的味道蝦如其名,何謂「情侶蝦」呢?其實就是東方對蝦。它又叫「中國對蝦」,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譽為「蝦中之冠」,名列我國海產「八珍」之一。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有著各種各樣豐富的物產資源。單拿出飲食方面來說,就可以數上個三天三夜。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中國人說的最多的話還是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每天都會創造著獨特美食,讓我們的味蕾有著獨特的享受。
  • 《舌尖上的中國》都推薦的美食,香氣濃鬱,是「主食的靈魂伴侶」
    而眾多野生菌中雲南人最愛吃的,那定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都推薦的美味——雞樅菌。據統計,在中國已知食用菌900多種,而在雲南則有800多種,可謂物以稀為貴。由於地形地貌的複雜性,森林類型的多樣性,土壤類型的多樣性和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使得雲南野生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它的品種多,分布廣,產量大。
  • 令人唏噓!40年前的經濟特區變成三線城市,遊客卻不這樣認為
    最近幾十年,中國的經濟得到高速的發展,很多城市已經發生不小的變化。回想起40年前,我國設立了經濟特區,首批有四個城市,分別有廣東的深圳、珠海和汕頭,以及福建的廈門。如今,這幾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發展,深圳成為重要的一線城市,而汕頭卻漸漸變成三線城市,不禁令人有些唏噓。
  •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原因令人唏噓 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非洲真的太窮了。在非洲,巧克力已經像是奢侈品一樣的存在,當地人想要吃巧克力,還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大部分非洲人拿不出來。所以,非洲即使盛產可可豆,但是當地人卻大多吃不起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