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先生,鼎鼎大名的美食家。前幾年蔡瀾先生的書籍、節目大熱,掀起一股到處旅行品味美食的風潮。而現在,蔡瀾先生依靠社交平臺,依然把對美食的熱愛傳達到大家心中。
不得不承認,蔡瀾先生肚子裡是有墨水的,畢竟吃了那麼多年的美食,對美食的造詣相當高。於是先生閒暇時寫了一篇《死前必吃清單》,頗有一種「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的架勢。不過這美食可比旅遊方便多了,去不了當地,還能網購嘛。
想必先生也是精挑細選,在這篇文章裡,伊朗的魚子醬、印度的咖喱、法國的白蘆筍、義大利的白菌、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槤、日本的河豚,本來就已經赫赫有名,在先生的文字下活色生香,讓人饞得直流口水。
往近一點講,潮汕的響螺、香港的龍蝦、金華的火腿,也赫然在列。不過說句實在話,這些菜價格都有點貴了,看完整篇文章,唯一一個價格便宜,家家戶戶都能自己做的東西,就是豬油。
是的,蔡瀾先生把豬油撈飯也放入文章,和龍蝦、魚子醬、白蘆筍齊名。蔡瀾先生說:「穀類之中,白米最佳,一碗豬油撈飯,吃了感激流淚。什麼?你不敢吃豬油?那麼死吧!沒得救的。」
豬油,窮人的美食
豬油可是窮人家的美食,不少朋友一定有這樣的記憶,家裡好不容易買一塊豬肉,不捨得直接放到鍋裡燉了,要先把豬肥肉片下來,放到鍋裡炸豬油,炸好了豬油,剩下了豬油渣,豬油渣就是孩子最愛的食物,香香脆脆。豬油裝盆,凝固後變成雪白色。
平時沒有肉吃,就挖一塊豬油蓋在米飯上。豬油會隨著米飯的熱氣逐漸融化,從雪白色變成透明的油脂。用筷子或勺子攪拌幾下,豬油就浸潤米飯,稍微滴兩滴醬油著色增味,一碗豬油撈飯就做好了,一勺豬油能下一碗飯,因此被認為是「窮人食物」。
蔡瀾先生有多愛豬油?
傳說,蔡瀾先生是一位豬油的狂熱愛好者,曾經在街上遇到一位面黃肌瘦的女性友人。交談之中得知這位友人正在減肥,先生便一口氣報了十幾樣美食,想與朋友一同享用,但友人不為所動。最後,先生使出殺手鐧說:「跟我去吃一碗豬油撈飯吧!」友人欣然同意。
又有採訪,說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健康人士」,建議人不要吃油脂,說油脂如何讓人肥胖,又有飽和脂肪什麼的,就有人跑去問蔡先生:「您覺得最無聊的一條健康建議是什麼?」蔡瀾回答:「不吃豬油」。
結合《死前必吃清單》裡,蔡瀾先生說不吃豬油是「那麼死吧!沒得救的。」就能看出蔡先生到底有多喜歡豬油,願意把豬油同龍蝦、魚子醬、河豚這些頂級食材放在一起。
熬豬油有3個注意點
1、熬豬油要放生薑和蔥嗎?有些朋友熱愛在豬油裡放生薑和蔥段,覺得可以去腥提鮮。但也有人覺得,豬油裡要是加了蔥和姜,風味被改變。而且,加了姜的豬油很容易變質,保存時間不長,需要儘快吃完。
2、直接將豬板油放到鍋裡炸油,這一步叫「幹出油」。雖然熬出來的豬油有一股焦香,聞起來就讓人流口水,但火候不好控制,熬過頭了的話就變成苦味。
3、將豬板油放到其他油裡熬,這一步叫「油出油」。雖然熬出來的豬油會很香,而且好操作,適合新手,但豬油一旦沒有保存得當,容易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