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河豚龍蝦吃不起,但吃得起「窮人食物」

2020-11-22 騰訊網

蔡瀾先生,鼎鼎大名的美食家。前幾年蔡瀾先生的書籍、節目大熱,掀起一股到處旅行品味美食的風潮。而現在,蔡瀾先生依靠社交平臺,依然把對美食的熱愛傳達到大家心中。

不得不承認,蔡瀾先生肚子裡是有墨水的,畢竟吃了那麼多年的美食,對美食的造詣相當高。於是先生閒暇時寫了一篇《死前必吃清單》,頗有一種「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的架勢。不過這美食可比旅遊方便多了,去不了當地,還能網購嘛。

想必先生也是精挑細選,在這篇文章裡,伊朗的魚子醬、印度的咖喱、法國的白蘆筍、義大利的白菌、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槤、日本的河豚,本來就已經赫赫有名,在先生的文字下活色生香,讓人饞得直流口水。

往近一點講,潮汕的響螺、香港的龍蝦、金華的火腿,也赫然在列。不過說句實在話,這些菜價格都有點貴了,看完整篇文章,唯一一個價格便宜,家家戶戶都能自己做的東西,就是豬油。

是的,蔡瀾先生把豬油撈飯也放入文章,和龍蝦、魚子醬、白蘆筍齊名。蔡瀾先生說:「穀類之中,白米最佳,一碗豬油撈飯,吃了感激流淚。什麼?你不敢吃豬油?那麼死吧!沒得救的。」

豬油,窮人的美食

豬油可是窮人家的美食,不少朋友一定有這樣的記憶,家裡好不容易買一塊豬肉,不捨得直接放到鍋裡燉了,要先把豬肥肉片下來,放到鍋裡炸豬油,炸好了豬油,剩下了豬油渣,豬油渣就是孩子最愛的食物,香香脆脆。豬油裝盆,凝固後變成雪白色。

平時沒有肉吃,就挖一塊豬油蓋在米飯上。豬油會隨著米飯的熱氣逐漸融化,從雪白色變成透明的油脂。用筷子或勺子攪拌幾下,豬油就浸潤米飯,稍微滴兩滴醬油著色增味,一碗豬油撈飯就做好了,一勺豬油能下一碗飯,因此被認為是「窮人食物」。

蔡瀾先生有多愛豬油?

傳說,蔡瀾先生是一位豬油的狂熱愛好者,曾經在街上遇到一位面黃肌瘦的女性友人。交談之中得知這位友人正在減肥,先生便一口氣報了十幾樣美食,想與朋友一同享用,但友人不為所動。最後,先生使出殺手鐧說:「跟我去吃一碗豬油撈飯吧!」友人欣然同意。

又有採訪,說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健康人士」,建議人不要吃油脂,說油脂如何讓人肥胖,又有飽和脂肪什麼的,就有人跑去問蔡先生:「您覺得最無聊的一條健康建議是什麼?」蔡瀾回答:「不吃豬油」。

結合《死前必吃清單》裡,蔡瀾先生說不吃豬油是「那麼死吧!沒得救的。」就能看出蔡先生到底有多喜歡豬油,願意把豬油同龍蝦、魚子醬、河豚這些頂級食材放在一起。

熬豬油有3個注意點

1、熬豬油要放生薑和蔥嗎?有些朋友熱愛在豬油裡放生薑和蔥段,覺得可以去腥提鮮。但也有人覺得,豬油裡要是加了蔥和姜,風味被改變。而且,加了姜的豬油很容易變質,保存時間不長,需要儘快吃完。

2、直接將豬板油放到鍋裡炸油,這一步叫「幹出油」。雖然熬出來的豬油有一股焦香,聞起來就讓人流口水,但火候不好控制,熬過頭了的話就變成苦味。

3、將豬板油放到其他油裡熬,這一步叫「油出油」。雖然熬出來的豬油會很香,而且好操作,適合新手,但豬油一旦沒有保存得當,容易發酸。

相關焦點

  • 美食家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看過之後驚了:第一種就沒吃過!
    美食家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看過之後驚了:第一種就沒吃過!提起美食,我想沒有人是不喜歡吃的,不管是對於大人孩子還是老人來說,只要眼前有美食,二話不說就會選擇吃它的。不知道大家在很小的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夢想,長大之後想當一位美食家,這樣就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美食家蔡瀾的「死前必吃清單」。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家蔡瀾「死前必吃」清單,原因令人唏噓!
    對於「死前必吃」的清單,壹周君的感受是:與其羨慕那些你永遠吃不到的珍饈美味,不如把握自己能吃到的食物,每次都吃得開開心心就好。終其一生,我們成為美食家的機會很少,而隨時隨地都可以成為一枚吃貨,就算吃一碗熱乾麵,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都會去找口碑最好的,細細品味,才算不辜負自己的味蕾和人生。要說人生,可不就是一日復一日的三餐堆積而成的嗎。不想複述蔡瀾先生的那份清單,只說壹周君對幾種特別感興趣的美食。比如這河豚。
  • 身為全球著名美食家的他出品《死前必吃清單》,網友,看完有點慌
    身為全球著名美食家的他出品《死前必吃清單》,網友表示看完有點慌。民以食為天,吃在我們生活中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在過去人們追求果腹,吃飽是最重要的,但在現代社會人們追求不一樣了,追求吃好的,怎麼吃才能算是吃好呢?
  • 蔡瀾:吃好喝好,就是功德圓滿
    吃龍蝦,他也能給出不一樣的答案:有幸嘗過香港本地的,你就不會去吃波士頓龍蝦了。 還有「不吃死不瞑目」的法國白蘆筍,「好吃得要死、又便宜得要死」的澳洲棺材灣生蠔……
  • 非洲人的吃食,窮人吃大龍蝦、富人吃玉米面,網友:我想去非洲
    但是小龍蝦的價格也不低,一般人也不捨得天天去吃的,然而在非洲可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非洲人的吃食,窮人吃大龍蝦、富人吃玉米面,網友:我想去非洲。非洲的大部分地方還是很貧瘠的,但是說起龍蝦,不管是大龍蝦還是小龍蝦,對於當地人來說,那只是一種充飢的食物。
  • 蔡瀾:這個最貴的膽固醇,你死前必吃
    很多人以為魚子醬要吃法國的,但事實上連蔡瀾也說,世界上最好的魚子醬來自伊朗。到底這個被蔡瀾列入死前必吃清單之一東西有什麼這麼巴閉(粵語:厲害)?等級高的魚子醬不需要太隆重的食材搭配,不然會喧賓奪主掩蓋了魚子醬的美味。簡單一塊蘇打餅,甚至可以再喪(粵語:瘋狂之義)點直接吃都能很好品嘗到魚子醬的奇妙之處。
  •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俗話說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這不,老饕們又開始覬覦河豚了。呆萌的外形,鮮美的肉質,卻同時擁有殺傷力極強的毒素,這強烈的反差讓人也無法抗拒,輕易便能挑逗起我們的好奇心與徵服欲。難怪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他們將這種帶著禁忌誘惑色彩的美味吃出一種「偷情」的新境界。連蘇東坡當年都忍不住驚嘆「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河豚的極致。
  • 最頂級的5大海鮮,澳洲皇帝蟹上榜,有錢人才能吃得起!
    每周吃不同的海鮮,可以補充不同的營養。但是海鮮的價格很昂貴,比如頂級的海鮮那些,只有土豪才吃得起,全部吃過下面的海鮮一般都是有錢人。一起來看看吧! 澳洲龍蝦了,龍蝦是我國夏季最愛吃的食物了,尤其是麻辣口味的小龍蝦,最讓人吃著很過癮了。
  • 美食家蔡瀾說:「火鍋是最沒文化的料理方式?」可誰不想吃和牛?
    如果蔡瀾先生所說的火鍋所缺少的「文化」是指加工食物的奇巧技藝,那我只能最多苟同這一點。但食材的珍稀、奇巧的技藝,並不是食物文化的全部。我的咖啡師傅每天就喜歡悶在店裡,不斷地烘培豆子,不斷地做杯測,不斷地改進各種參數,從早上到凌晨,一點點地把咖啡做成他最理想的狀態。他教我們做咖啡,要求我們即使是在做意式濃縮時候,取粉的誤差不能超過0.3g。
  • 只有窮人才吃龍蝦,海景房遍地都是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經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行這種娛樂方式,甚至有些人把旅遊當成了一種生活態度,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我們的旅遊也開始走向了全球化,各國之間的交往也更加頻繁,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中吃得起龍蝦的人都是有錢人,但是世界上卻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海島,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總而言之,無論是吃的,住的,玩的,用的,看的等等,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與河豚有關。
  • 較真丨想吃河豚不需「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3避免吃野生河豚,避免選購品種不明、養殖條件不明、加工技術不明的河豚,去正規的餐廳,吃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通過審核備案的企業出產的半成品河豚產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風險。
  • 非洲日記: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在奈及利亞打工期間,我不太習慣當地的美食,所以一般在公司食堂吃飯,只偶爾到城裡的中餐廳吃飯,我的手下小黑臉皮很厚,我從來沒見過他紅臉。有時候我到外面吃飯,他也跟著混吃混喝。在非洲中餐廳吃飯,消費並不比國內低,因為奈及利亞蔬菜賣得很貴。
  • 吃河豚會中毒?只吃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命喪黃泉
    宋朝時,吃河豚之風氣大盛,如《宋史·張根傳》說:張根是孝子,他的母親嗜食河豚及蟹,張母死後,張根終生不食此二物。宋朝詩人愛吃河豚, 吟詠河豚之作品也極多; 如梅聖俞詩: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 說河豚在春天上市,價格昂貴超過一般魚蝦。 而宋儒蘇東坡吃河豚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 大胃王吃50斤「巨型」龍蝦,拉近一看露餡了,網友:吃不起還裝!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大胃王吃50斤「巨型」龍蝦,拉近一看露餡了,網友:吃不起還裝!其實在吃播上面,大胃王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們可以吃下幾十斤的食物,像今天小七就看見了一位小哥,要挑戰的那就是50斤的「巨型」龍蝦,看起來超級大,這種龍蝦,就是國外比較火的一種海鮮,價格超級貴,差不多一斤就賣到上百元,能夠吃得起的,基本上都是土豪了,這一位小哥果然是很有錢呀,一次吃這麼大的龍蝦呢。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哪些食物自帶毒素? 「無毒河豚」你敢吃嗎?
    當2017年的日曆即將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在大洋彼岸傳來了一則新聞:「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可能含有不少有毒成分,尤其是一些食物中有毒物質的含量可能會十分驚人。」如果非要執著地吃鮮黃花菜,可利用秋水仙鹼可溶於水這一原理,將鮮黃花菜在沸水中煮沸後片刻,再用清水浸泡2小時,經過焯水、泡煮等過程,可大大提高食用的安全係數。對了,必須說一下,幹黃花菜在食用前也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浸泡,否則太幹的黃花菜您也咬不動。另外,新鮮木耳也不要輕易嘗試。「因為新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名叫『卟啉』的特殊成分。」
  • 非洲人很討厭這種「肉」,當地窮人才會吃,在中國卻是吃不夠的
    而說道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避不可免的話題就是美食文化了,美食是由各種的食材經過一定的手法最終烹飪而成的,但是不同的地區往往對於美食的烹飪方法也大不相同。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將不同的食材烹飪成為可以讓人類吃的美食。
  • 美味與危險並存的食物,你知道河豚要怎麼吃嗎?
    在日本,人們都非常喜歡吃河豚,所以河豚料理自然也很出名。那麼,河豚要怎麼吃才好,如何選擇河豚料理呢。第一道菜通常從河豚刺身開始品嘗,刺身可以感受食物最原本的味道。將切好的河豚魚生魚片精巧地擺放,然後與橙子醋,辣蘿蔔絲,青蔥等一起食用。
  • 河豚的考驗:弔祭、吃、放生
    河豚的考驗:弔祭、吃、放生我抵達日本之後,許多水中生物都因我的口腹之慾而死。在東京之旅的最後一天下午,我決定給魚兒報復的機會。我接受了一項邀約,打算品嘗惡名遠播而且含有劇毒的河豚。河豚含有河豚毒素,這種毒素近似箭毒,只要一毫克即可讓30名成人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