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日記: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2021-01-15 半島行者

在奈及利亞打工期間,我不太習慣當地的美食,所以一般在公司食堂吃飯,只偶爾到城裡的中餐廳吃飯,我的手下小黑臉皮很厚,我從來沒見過他紅臉。有時候我到外面吃飯,他也跟著混吃混喝。在非洲中餐廳吃飯,消費並不比國內低,因為奈及利亞蔬菜賣得很貴。

當然,奈及利亞也有我喜歡吃的東西,那就是小龍蝦。在國內的時候,我晚上經常去大排檔吃小龍蝦喝啤酒,那感覺倍兒爽。在國內小龍蝦並不便宜,幾個人一頓下來,要消費數百人民幣。但奈及利亞小龍蝦,出乎意料的便宜。在中餐廳吃小龍蝦,幾個人吃撐,可能花不到一百人民幣。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到公司附近的餐廳吃小龍蝦。小黑每次跟我出去,都感到非常失望。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問我:「中國人都很有錢啊,小龍蝦不是窮人吃的嗎」?「不是啊,在中國小龍蝦富人才經常吃」,我的回答讓小黑感到不解。後來我發現,非洲人不太喜歡吃帶殼的海產品和水產品,比如龍蝦和螃蟹,非洲人就很不喜歡。小黑說,在非洲只有窮人才吃小龍蝦,小龍蝦被稱為水中蟑螂。

小黑的話讓我恍然大悟,終於知道這傢伙,每次和我出來吃龍蝦,就悶悶不樂了。以前在非洲的中國人少,非洲人捉到小龍蝦,直接扔掉,或是當做肥料。不過,現在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多了,吃龍蝦的人多了,很多餐廳收購小龍蝦,所以非洲人會把捉獲的小龍蝦賣給餐廳。不過價格也很便宜,有時候一美元,就能買幾大盆小龍蝦。

因為小龍蝦便宜,所以雖然當地人不喜歡吃小龍蝦,但窮人也會將就吃這玩意。在在奈及利亞,我經常見到窮人蹲在自家門前,用水煮龍蝦,或者用炭火烤龍蝦,也不添加什麼作料。可見,非洲人不知道怎麼讓龍蝦做得好吃。非洲窮人吃小龍蝦,那富人喜歡吃什麼呢?非洲富人一般吃青菜,水果以及肉類。玉米面是他們的主食。不管富人還是窮人,都喜歡吃玉米面,但只有富人能經常吃。

相關焦點

  • 非洲人的吃食,窮人吃大龍蝦、富人吃玉米面,網友:我想去非洲
    天氣熱了,又到了我們一年一度吃小龍蝦的季節了,這對於眾多吃貨來說這可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首先龍蝦的肉質鮮美,另外還因為我們有各種製作小龍蝦的烹飪方法,做出來的小龍蝦確實是非常好吃。但是小龍蝦的價格也不低,一般人也不捨得天天去吃的,然而在非洲可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非洲人的吃食,窮人吃大龍蝦、富人吃玉米面,網友:我想去非洲。非洲的大部分地方還是很貧瘠的,但是說起龍蝦,不管是大龍蝦還是小龍蝦,對於當地人來說,那只是一種充飢的食物。
  • 在非洲窮人只能吃肉,有錢人才能吃蔬菜,這是什麼道理?
    在非洲窮人只能吃肉,有錢人才能吃蔬菜,這是什麼道理?說到非洲,其實他是一個物產資源最豐富的大陸,但因為當地人的懶散,使這些資源都不能得到及時開放。因此許多人都對這裡打上了貧窮的表現,不過,在非洲這片神奇大陸裡窮人只能吃肉,富人吃蔬菜。到底為什麼呢?
  • 非洲人很討厭這種「肉」,當地窮人才會吃,在中國卻是吃不夠的
    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將不同的食材烹飪成為可以讓人類吃的美食。在我國,無論是什麼樣的肉,都統統的屈服在了我國傳統美食文化的「淫*威」之下,無論是雞肉、鴨肉、豬肉等等東西,都可以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下成為人們口中的一道道美食,但是不同的地區對同一種食材會有著不同的看法。就像是非洲人很討厭這種「肉」,當地窮人才會吃,在中國卻是吃不夠的!
  • 非洲人一天吃幾餐, 都吃些什麼?
    今天網上看到有人問非洲人的一日三餐都吃什麼,和幾個朋友討論了一下
  • 非洲人不吃的東西,中國人卻花高價收購,加工後賣給當地富人
    一日三餐,變著花樣吃才能營養均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是好了,什麼白面饅頭,米飯麵條早已吃得不香了,人們現在追求的是新鮮,山珍海味。我國的海洋面積廣闊,盛產各種海鮮,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內陸,海鮮的價格都不便宜,動輒幾百大洋出去了,還吃不好,但我們國家的很多人對海鮮又情有獨鍾。但非洲當地人卻餓死也不吃海鮮。
  • 我在非洲打工,當地窮人吃樹葉,月薪一千屬於高工資
    在非洲奈及利亞打工期間,當地黑人員工中,小黑和我最熟悉。小黑除了給我們招募工人外,還要給公司開車。小黑是我的下屬,平時還需要經常陪我到市場上採購機械配件。小黑每個月能拿到一千人民幣的工資,這在當地屬於高工資了。奈及利亞很多人每個月收入五百人民幣不到。
  • 非洲小龍蝦無人問津,中國人烹調之後,當地人感嘆:真香
    還有就是非洲的小龍蝦,作為一種不錯的食材,在非洲卻是無人問津,由於非洲人不會吃,小龍蝦也沒有天敵,就導致了小龍蝦物種的泛濫。 非洲各國本來經濟就比較落後,種植業,漁業等都是當地的基礎產業,對國民經濟有著重要作用。而小龍蝦的泛濫破壞漁業生產,無疑會給這些國家的經濟造成影響。但非洲人又不會吃小龍蝦,即使捕撈上市,也是無人問津,所以很多非洲漁民一直呼籲,徹底清除這些小龍蝦。
  • 37、窮人才吃轉基因,富人都吃有機食品?比爾·蓋茨不贊同
    36黃金大米|37窮人才吃富人不吃|38未知風險|39領導吃|40公眾為何反對文/洪廣玉37、 在美國,窮人才吃轉基因,富人都吃有機食品?但從整體情況來說,美國的富人確實有更大機率去消費有機食品。即使富人更偏愛消費有機食品,但客觀來說,由於轉基因食品作為食品原料已經廣泛進入現代食品工業和餐飲業,而一直以來美國又不要求強制標識轉基因,所以任何人都很難完全避免吃到轉基因食品。
  • 中國人不吃的東西,在非洲吃到快滅絕,一年還吃掉上千萬公斤
    導語:中國人不吃的東西,在非洲快吃到快滅絕,一年還吃掉上千萬公斤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生活習慣以及環境不同,造成的飲食習慣也不同。相信去過很多國家的中國遊客會發現,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的物種,卻很少有人吃。而在我國幾乎吃到缺貨、甚至需要人工養殖,比如小龍蝦,每逢夏季對於主做龍蝦美食的商家來說,龍蝦需要提前預定,否則就會吃到斷貨。我國是一個吃貨大國這個毋庸置疑,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幾乎都可以當做美食。但是有一種動物,中國人卻很少有人吃,而在非洲卻吃到快要滅絕。
  • 晚清老照片:窮人吃米糠,富人美女伴唱
    晚清時期,清政府腐敗無能,可這並不妨礙那些富人權貴享樂。圖為晚清所謂的「老爺」用餐,一身綢緞衣服,一頂精緻的帽子,外加一個伺候他們的僕人,這就是身份的象徵。大戶人家的貴婦用餐,排場很大,旁邊有丫鬟和老媽子服侍。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中國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就是,啥都能做成美食的國家,亞洲鯉魚,小龍蝦,豬大腸,鮑魚,扇貝等,甚至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都能被我們國人吃到被保護。這一點恰恰體現了非洲蝸牛的壞處,它們非常飢餓的時候什麼都吃,像同伴的屍體、紙巾等之類的物品,如果沒有其他食物的時候,他們還會吃鋼筋混凝土之類的東西。 第二:繁殖能力超強; 它一年產卵4次,每次多達數百個,也就是說一年至少能產卵一千枚,壽命很長,最多10年。下一代可以在5-6個月內再次繁殖。
  • 《自然》子刊:窮的飢餓、富的肥胖,無論窮人富人,都吃得不健康
    ,每天都有吃不完的披薩和冰淇淋被丟棄。窮人和富人,吃得都不好來自 PIK 的合著者 Prajal Pradhan 解釋說:「世界上有足夠的食物 —— 問題是」但僅靠再分配是不夠的,因為實際上窮人和富人都吃得不好:人們缺乏的是關於健康生活方式和營養的知識。
  • 中國人不吃的東西,在非洲吃到快滅絕,無奈請專家人工養殖
    相信去過很多國家的中國遊客會發現,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的物種,卻很少有人吃。而在我國幾乎吃到缺貨、甚至需要人工養殖,比如小龍蝦,每逢夏季對於主做龍蝦美食的商家來說,龍蝦需要提前預定,否則就會吃到斷貨。但是有一種動物,中國人卻很少有人吃,而在非洲卻吃到快要滅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非洲,來說說是哪一個動物?
  • 非洲奢侈的美食,土豪天天吃,中國人看見就說吃夠了!
    非洲奢侈的美食,土豪天天吃,中國人看見就說吃夠了!泡麵作為素食,在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接受,特別是在月底的時候簡直拯救了萬千吃土上班族人的生活,但你知道嗎?在我們這一塊錢一包的方便麵到了非洲,卻成了土豪們說話的美食。
  • 同一個物種:在非洲靠人工養殖,中國沒人敢吃,在美國卻連房都吃
    自然對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就沒有那麼大了,最典型的應該就是小龍蝦了吧?小編覺得應該是很少會有人不喜歡小龍蝦的吧?但實際上,蝸牛是一種不管是食用還是藥用價值都特別高的物種,只不過我們國內沒有吃蝸牛的習慣罷了。
  • 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
    再差、再貧困的地區也會擁有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窮人有窮人的過法。比如在非洲,當地雖然貧窮,但飲食特色還是有的,只不過大部分中國人接受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背景眾所周知,非洲是個相對落後的大陸,大部分地區是十分貧瘠。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非洲大蝸牛在非洲是非常受歡迎的,非洲的部分地區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的蝸牛,但是在這一物種入侵中國之後本以為它會像小龍蝦一樣被吃到滅絕
  • 誰說只有中國吃貨最能吃,非洲吃貨把滿山的蝸牛都吃到差點瀕危了
    說到吃,肯定都會先想到中國的吃貨們了。中國吃貨可謂是無所不吃,只要是能入口的就都能做成美味端上飯桌,就連在國外都讓人備感頭疼的小龍蝦,都被中國吃貨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需求,可見中國吃貨的可怕。不過,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我們的黑人兄弟們也是非常能吃的呢,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美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非洲這個入侵物種,讓中國人頭大了
    世界上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人,對中國人都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中國人好像什麼都能吃,之前從澳大利亞來的入侵物種小龍蝦,在當地成為了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但來到中國之後,卻成了一種要靠淡水養殖才能生存的生物,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在非洲加納,當地人一年就能吃掉1,500萬公斤的大蝸牛,很多人會特意到野外捕捉大蝸牛,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在非洲是「國民食材」的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就不受待見了。在中國估計沒多少人敢吃非洲大蝸牛——畢竟美食雖可貴,生命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