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物種:在非洲靠人工養殖,中國沒人敢吃,在美國卻連房都吃

2020-09-21 八品巡府

物種入侵事件是一個時常都會發生的事情,最近幾年來相信大家也時常有所耳聞。世界上很多個國家都受到了物種入侵的嚴重傷害,我們中國也是其中一個。根據《入侵物種名單》裡面記錄在案的物種來看,有超過一半的物種都有曾經入侵過中國的經歷,他們無疑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

不過也好在我們是一個有很多吃貨的國家,所以這也就造成了有很多物種即使是入侵到中國以後,不久以後都會成為我們餐桌上的食物。自然對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就沒有那麼大了,最典型的應該就是小龍蝦了吧?小編覺得應該是很少會有人不喜歡小龍蝦的吧?

但也不是每一種入侵的五種都是可以吃的,也有不能吃的,比如說之前在我們的各個水域裡面都大肆泛濫的水葫蘆,還有被聯合國說要一同對抗的草地貪夜蛾等等。這些都是讓人十分頭疼想不出一點解決辦法的物種入侵的案例。

再加上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所以物種入侵事件的發生頻率也就更高和更普遍了。有很多個入侵的物種也已經發展到全球性的一個級別了,在很多國家都能看到它們的蹤影。不過每個國家的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同樣一個物種對於不同地方的影響程度也都是不相同的。

就比如說蝸牛好了,蝸牛是一種很常見的陸地生活的軟體動物,大多數都是生活在熱帶地區的,所以在我國南方也是不常見的。但實際上,蝸牛是一種不管是食用還是藥用價值都特別高的物種,只不過我們國內沒有吃蝸牛的習慣罷了。

蝸牛品種有很多,其中一種就是來自非洲的大型蝸牛,最長的長度可以達到20釐米左右,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陸地蝸牛之一,有的甚至比成年男性的手掌還要大。非洲大蝸牛基本上生活在非洲,但是隨著交通便利以後,它們也開始走向國際了,現在世界上各地都有他們的身影存在。

非洲大蝸牛的食用價值很高,一般一次就能產卵150-300粒這樣,而且壽命還能長達9年,所以是很容易造成泛濫的。但是它們在不同國家命運也是截然相反的。

在非洲因為吃的人太多了,所以已經是很少見到野生的大蝸牛了,所以現在非洲都是依靠人工養殖來維持需求的。而在我國則是無人敢吃的一個狀況,美國則是受災最嚴重了。非洲大蝸牛一到美國就迅速繁殖,並且什麼都吃,下到農作物,上到房子的石灰質,可能一夜之間就能建一棟牆給吃到了也說不定,所以美國現在頭也是大得很。

你們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3種被吃到靠人工繁殖,3種連廣東人都不敢吃!
    有些外來物種的入侵,可以導致重大的生態系統被破壞,一個毫不起眼的本地物種,一旦放到其他國家,則可能釀成大災。我國是被外來物種入侵最為嚴峻的國度之一,但同時也是對付外來物種最為輕鬆的一個國度,如果問起處置外來物種的方法,只有一個——吃!有些已被吃到只能靠人工繁殖,但也有幾種就連愛吃野味的廣東人也不敢吃。
  • 這7個外來物種來到中國,被吃到人工養殖,唯獨第7種沒人敢吃!
    為什麼說中國的美食在全球之首,品種最多。因為幾乎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生物。有個笑話說到,如果廣東人發現了新物種,是先研究能不能吃,怎麼吃。所以,在中國不會有泛濫的物種出現,一出現就會被吃光。有網友統計了從國外引進的7個物種,如今都被吃的快沒了蹤跡,唯獨第7種,至今無人敢嘗試。
  • 美國遭物種入侵,連水泥都吃,我國人也沒辦法,但在非洲活不下去
    在全球化時代到來之後,因為國與國之間要進行密切的交流,所以物種入侵事件也在頻繁的發生,就比如在我們中國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小龍蝦,就是一種入侵我國的物種,不過最後還是被我國的吃貨大軍輕鬆解決了。而這次我們要講的是美國的一種入侵物種,連水泥都吃我們國人看見也沒辦法,這種物種就是非洲的大蝸牛,因為在美國是入侵物種,所以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方面非洲大蝸牛都是極強的。值得一提的還有這種蝸牛的吃飯能力,可以說根本就不挑食,不管是農作物還是林木都可以是食物,有時候甚至就連水泥都吃,而美國人面對這樣的入侵物種也是束手無策。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但到了我國後,被中國廚師做成了各種美食,為了彌補市場需求,只能靠人工養殖來彌補。非洲大蝸牛肉質彈韌而嫩滑,頗受人們喜愛,以前在我國南方還有人專門飼養大蝸牛,但後來報導非洲大蝸牛中含有寄生蟲,慢慢就被市場拋棄,如今被我國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系我國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 美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東西?非洲這個入侵物種,讓中國人頭大了
    世界上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人,對中國人都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中國人好像什麼都能吃,之前從澳大利亞來的入侵物種小龍蝦,在當地成為了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但來到中國之後,卻成了一種要靠淡水養殖才能生存的生物,深受中國人的喜愛。
  •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說起中國的入侵物種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龍蝦,小龍蝦是中國的一個入侵物種,但是由於小龍蝦的味道非常好。所以小龍蝦在入侵中國之後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的宏圖大志,便被人們消滅在了萌芽之中,甚至現在只能靠人工養殖來維持市場的需求,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還有一種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得快滅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個中國不愛吃的物種就是蝸牛。
  • 入侵美國大蝸牛,水泥都能吃,中國人都沒辦法,在非洲卻活不下去
    提到外來入侵物種,很多國家會想起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能吃的民族,甚至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吃來對抗入侵物種,因此有許多國家,遭受了入侵物種後,都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比如說德國的小龍蝦,還有美國的亞洲鯉魚。
  • 這4個物種在國外泛濫無人吃,被我國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吃貨:香
    就比如我國的沿海城市,可能吃海鮮都吃到膩了,但是不沿海的城市吃海鮮就相對比較少,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盛產的食物。當然外國也是一樣,但是外國很多地方盛產的「食物」,並不合他們的胃口,所以當地人並不愛吃,導致這些物種瘋狂的繁衍生長,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但是到了我國吃貨這裡,恨不得全部「收拾」掉,就比如這4個外來的物種,被我們吃到還需要人工養殖,吃貨:太香了。
  • 非洲生物來了,破壞力驚人連水泥都吃,網友:廣東人都沒辦法!
    說起廣東人,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是不是廣東人吃福建人的這個梗。對於很多人來說,廣東人簡直就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沒有什麼是廣東人不敢吃的,不過,廣東人也是有遇到對手的時候。非洲生物來了,破壞力驚人連水泥都吃,網友:廣東人都沒辦法!非洲這裡經濟落後,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也是孕育了不少獨特的生物。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在網上經常看見這樣一些說法,「最沒尊嚴的動物就是中國的入侵動物」、「任何物種入侵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中國吃貨就是入侵物種的天敵」、「美國、澳大利亞物種入侵問題那麼嚴重,是他們不會吃,派中國吃貨去一定能解決問題」。此類言論我將其稱為「吃貨無敵論」,從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言論,就知道這是毫無根據、娛樂性質的段子,一笑了之就行,不必當真。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
    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那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一、羅非魚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7個來勢洶洶的「入侵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吃成瀕危物種!
    美國的鯉魚,澳洲的兔子,丹麥的生蠔,一個物種的泛濫註定會給其他的物種帶來災難,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哪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1.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連水泥都吃的野生動物,非洲人把它吃到瀕危,在中國卻泛濫成災
    那是不是代表所有野生動物都不能得罪呢?其實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對方是入侵物種,那麼完全可以清除打壓這種類型的野生動物。入侵來的野生動物如果不去清除它,會帶來很大危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種連水泥和同類都吃的野生動物,彪悍生猛的非洲人把它吃到瀕危,然而它在中國卻泛濫成災!它就是非洲大蝸牛,學名褐雲瑪瑙螺。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中國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就是,啥都能做成美食的國家,亞洲鯉魚,小龍蝦,豬大腸,鮑魚,扇貝等,甚至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都能被我們國人吃到被保護。非洲人每年都會吃掉成千上萬隻非洲蝸牛。為了蝸牛的供需得到滿足,還進行了人工養殖。
  • 中國人不敢碰的東西,在非洲差點被吃到滅絕,只能靠養殖才能滿足
    頻繁的交流不僅帶動了經濟,更是將一些原本不屬於一個地方的物種帶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這其中有不少物種造福了當地人,但有些物種的到來卻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由於失去與之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導致泛濫成災。>原產於非洲,是一種中大型的陸棲蝸牛,大多數的個頭在8釐米左右,最大可長至30釐米,它們的食譜範圍極廣,樹木、農作物、花卉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可危害的作物多達500多種,不僅如此,它們還會吃紙張和同類的屍體,餓起來甚至連水泥都不放過!
  • 廣東人並不是什麼都敢吃,至少非洲大蝸牛就不敢吃
    中國吃貨堪稱地表最強,而廣東吃貨更是中國吃貨的代表。名聲在外的廣東吃貨們,被世人調侃為在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一群人。外地人認為幾乎沒有什麼是廣東人不敢吃的,比如貓肉、蛇肉、蟲子等這些我們大部分人不能接受的食物,廣東吃貨都毫無顧忌。但是廣東人也不是什麼都敢吃,比如非洲大蝸牛。
  • 全球最「失敗」3大入侵物種,在中國全靠人工養殖,分分鐘被消滅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吃貨屬性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很少有外來的入侵物種能夠在中國愉快地生存下來。如果真的有的話,那就只能是一個理由了,一定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不能吃啊!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一般來說,當它們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有很大的機率會因為在新的領地中沒有天敵和適宜的環境,而開始放肆生長起來。但是也排除一部分物種,當它來到了另一個環境中,不僅不能作威作福了,還被當地人吃得十分開心,淪為最「失敗」的入侵物種,甚至最後還要靠人工養殖。
  • 讓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中國吃貨,對此入侵物種,卻是敬而遠之
    物種入侵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多大的麻煩可以參考一下澳大利亞野兔,國外經常被這些外來物種弄得煩不勝煩。作為進出口生意作多國家之一的中國,也會遭遇到物種入侵,然而大部分入侵物種在中國吃貨的眼中只能瑟瑟發抖。但即使是中國吃貨,也有不敢吃的入侵物種。
  • 入侵到中國的7類「物種」,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不是一般人!
    要說入侵到中國的物種,我想大家也是知道一些的吧,那麼人們對於這些入侵物種怎麼看?在小編看來這些入侵除了成為國內吃貨的嘴下美味,那就沒有第二個選擇了。中國的吃貨有多麼強大,大家也是知道的,管你入侵的是什麼物種,都能把你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小龍蝦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 5種「入侵」的物種,除了它「成功」了,其他4種全被吃到靠養殖
    5種"入侵"的物種,除了它「成功」了,其他4種全被吃到靠養殖 當提及物種生態鏈,大家都知道外來的生物入侵,都會給本地的生物鏈一定的破壞,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的繁殖,從而給當地居民帶來不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