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2021-01-19 新周刊

俗話說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

這不,老饕們又開始覬覦河豚了。呆萌的外形,鮮美的肉質,卻同時擁有殺傷力極強的毒素,這強烈的反差讓人也無法抗拒,輕易便能挑逗起我們的好奇心與徵服欲。

難怪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他們將這種帶著禁忌誘惑色彩的美味吃出一種「偷情」的新境界。連蘇東坡當年都忍不住驚嘆「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河豚的極致。

河 豚 好 毒,毒 到 無 法 自 拔

河豚沒有腹鰭、脊椎上的肋骨及腰帶骨,腹部皮膚伸縮力極強,因此當它們需要抵禦外敵時,可以吸入大量空氣或水,讓身體在瞬間膨脹,深情演繹真正的「氣鼓鼓」。在海洋中收到攻擊時,河豚吸入的水量足足需要四五小時才能排出,讓身體恢復原樣。

河豚毒素則是它真正的武器。不同種類的河豚,所含毒性以及分布範圍不同。比如四齒魨科的部分河豚,毒素足足達到氰化物的1200倍;而二齒魨科的部分河豚僅有部分內臟含有微量毒素。

話雖如此,河豚毒素至今沒有解藥,它依舊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神經毒性物質之一。一旦中毒,身體漸漸麻痺,呼吸衰竭,中毒者將會在極其清醒而痛苦的狀態下緩緩奔赴死亡。

▲吃河豚中毒 圖/網絡

不過嗜吃的人類怎會在毒素麵前輕言放棄?

就拿全世界最愛吃河豚的日本來說好了。目前世界上有100多種河豚,在日本近海有將近50種,其中只有22種被日本政府批准食用。由於河豚毒素並不存在於每一種魚的同一種部位,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殺食河豚的難度。

▲雜種河豚很難通過外表來判別 圖/網絡

野生虎河豚的肝臟含有劇毒,在日本明令禁止售賣,即便是養殖的無毒河豚,肝臟部位的料理也不會出現在餐單上,只有極其熟悉或投緣的食客,才得以品嘗到小小的一份。

為了更安心地吃河豚,一方面,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培育養殖無毒河豚;另一方面,日本規定廚師需要考取河豚魚廚師資格證,經曆書面考試、20分鐘的實踐考試,確保廚師能清晰分辨每一種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河豚魚,並且能在20分鐘內迅速將河豚內臟利落分解、將河豚肉切成刺身。

▲日本廚師 圖/Angel Chen

雖然三不五時還是能收到關於食用河豚魚中毒的新聞,但正是這帶有危機感的體驗,將河豚魚品嘗過程中那濃烈的快樂放至最大。

拼 死 吃 河 豚,也 要 吃 出 花 樣 來

曾在廣東河源吃過清煮河豚,但因為當時年少,只記得肉質比較堅韌,並沒有留下過多驚喜的記憶。

後來在日本大阪,這個河豚消費量佔據全國六成以上的城市,造訪了河豚料理店あじ平,將厚切河豚刺身,河豚火鍋,燒河豚白子,炸河豚,以及火鍋後的雜炊都統統品嘗了一遍,臨行時大廚還贈送了河豚魚鰭,叮囑我們放入熱著的燒酒中品嘗。

抱著點點獵奇與心驚,卻又無比享受於河豚魚肉的鮮美,方且明白為何「冒死」也要吃河豚。

▲日本河豚料理店 圖/Angel Chen

河豚刺身有薄切和厚切兩種做法。前者是東京的料理方式,切成薄如蟬翼的透明薄片,一片一片鋪在瓷碟上,如同一朵綻放的菊花;後者是大阪的做法,厚厚的一片,刺身撒上蔥粒、橙醋,以及用蘿蔔泥和辣椒粒做成的楓葉醬。

厚切的河豚與食客們常吃的其他魚生全然不同,十分難嚼,但這樣厚厚一片,便是意在食客能在仔細咀嚼間品到河豚的甜。

▲厚切河豚 圖/Angel Chen

河豚火鍋則是以昆布湯作為湯底,等湯煮開後便將切塊的河豚肉放入鍋裡。看到河豚肉變色,便迅速撈起。

飽滿的肉質包裹著魚鮮味直衝味蕾。肉質比田雞更堅韌有彈性,但比尋常的魚肉鮮甜。蘸上微酸的楓葉醬與橙醋,美味瞬間達到峰值。

被河豚美味擊中的那一秒,忽然理解了「拼死吃河豚」背後的執念與勇氣。

▲河豚火鍋 圖/Angel Chen

炸河豚(ふぐ唐揚げ)則是裹著一層薄薄的炸衣,外脆內韌,依然保留了河豚鮮嫩的肉質。旁邊有檸檬片一同呈上,可以擠一點檸檬汁,消解炸物的膩感。

▲炸河豚 圖/Angel Chen

燒白子是河豚料理中最難忘的一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和榴槤一樣,不是每一位食客都能欣然接受白子(河豚的精子),許多人一聽白子為何物,便連連擺手,但他們錯失了味蕾的一次難忘高潮。燒白子盛放在錫紙上款款而來,飽滿Q彈,冒著焦香的煙氣。

一勺下去,白子外壁破開,露出軟嫩白皙如牛奶布丁般的白色內層。外皮刷過一層濃鬱的燒汁,讓人食慾大開;而內裡卻是綿密曖昧的鮮甜。入口軟糯如融雪,讓它緩緩滑入喉嚨。

此時只想輕輕閉眼,享受整頓河豚宴裡最驚豔的瞬間。

▲燒河豚白子 圖/Angel Chen

當火鍋的蔬菜、豆腐也都一一落入肚裡,便可品嘗最後的一道雜炊。昆布湯底吸飽了河豚肉的鮮美,在湯裡打入雞蛋,兌入米飯和紫菜,任他咕嘟咕嘟地熬煮,濃縮成最後的幾碗精華,為是日河豚宴劃上完美的句點。

▲河豚火鍋的精華 圖/Angel Chen

吃 河 豚,也 要 吃 出 個 大 學 教 授 來

蔡瀾曾總結過吃河豚的幾個階段——吃過河豚,品出它的鮮甜,在河豚火鍋吃罷後還能連吞三碗在湯底加上白飯雞蛋煲出的雜炊,是小學畢業。

試河豚全餐,品嘗河豚各個帶骨的部位,喝浸入了曬乾的河豚魚鰭的燒酒,熱著喝,此時中學畢業。

而在大學課程裡,則要學會欣賞河豚白子(河豚的精子),吃出味道,大學就畢業;而當有一天有幸能吃到河豚肝臟,便是大學教授了。

以蔡瀾的標準,大概我便是混亂著在各個階段中都偷學了些課程,品嘗過河豚肉的鮮甜,也深深愛上河豚白子曖昧的香滑,但若想真的畢業,大抵要再去日本再品幾頓,將錯過了的肝臟與野生虎河豚一一補齊個遍吧!

今日作者

Angel Chen

旅行美食博主

持續探索,美好的事物與食物會發光!

編輯 | 謝秋如

排版 | Dongnan

相關焦點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總而言之,無論是吃的,住的,玩的,用的,看的等等,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與河豚有關。
  • 日本人是怎麼吃河豚的?看到日本大廚的處理過程,吃貨都要流口水了!
    日本人是怎麼吃河豚的?看到日本大廚的處理過程,吃貨都要流口水了! 河豚可是一種有毒的生物,目前除了日本人再也沒有其他國家的食客敢吃河豚肉了。
  • 河豚到底海鮮還是河鮮,吃過的人都說是海鮮,但真的是這樣嗎?
    人類食用多種魚類已經有百萬年的歷史了,在這其中不乏嘗試過很多帶有劇毒的魚類,一些魚類為了應對環境,進化出了帶毒的身軀,就像是河豚這種魚類的那麼就有很大一個疑問,河豚到底海鮮還是河鮮,吃過的人都說是海鮮,但真的是這樣嗎?
  • 河豚有毒卻風靡日本,蘇東坡拼死都要吃,肚皮入口滑溜溜
    江湖上關於河豚的傳說很多,河豚扁扁的生氣的時候卻胖嘟嘟,據說古埃及人還利用這一特性,把它們當保齡球打;河豚又叫海中絕命毒師,遇到危險就放毒、著急了連自己就毒,不少人因吃它一口就喪命。河豚有毒,卻是「天下第一鮮」河豚有毒,但依舊嚇不住吃貨的嘴巴。日本美食店鋪不乏河豚店的身影,河豚刺身河豚火鍋河豚炸物,河豚已經成為日本料理的一大象徵。
  • 扒一扒被中國吃貨吃到瀕臨滅絕的物種有哪些?有一種我賭你們吃過
    中華美食在絕大多數外國人的眼裡是眼前一亮的美味,中國人在老外的眼裡也是自帶吃貨屬性的。中國人是吃貨的事實,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隱隱的吃貨,比如蘇東坡為了追求美食而選擇沉迷有劇毒的河豚,神農嘗百草發現很多有食用性的食材。而且不僅僅是這些土生土長的食物,我們家養的禽類也是美味的來源之一,中國吃貨們就將物種吃到瀕臨滅絕。
  • 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河豚是餐桌上的一種美味的食物,不過它的分布較少,所以是比較稀有的,但在日本這個四海環繞的島國,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了,尤其是河豚數量都多過大熊貓好幾倍了,且河豚肉質十分鮮嫩、美味,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 中國遊客去日本吃「河豚」,一口氣點50隻,結帳時卻成了啞巴!
    海鮮有很多種,估計很多人都吃過比較普通的,像螃蟹、龍蝦、魷魚、基圍蝦這些,一些昂貴的海鮮,大家基本上都不太了解,更別說吃了,其實海鮮也是分為很多種,但是平時對於吃貨們來說,還是很難分清,畢竟不是經常吃,其實在國內的海鮮中,很多都是來自於國外,價格比較貴,但是去到國外吃的話,價格會便宜很多。
  • 男子菜場買回河豚 朋友吃後險丟性命
    河豚雖身含劇毒但味道鮮美,有不少「吃貨」為了一嘗美味而進行「舌尖上的冒險」。前不久,「河豚禁售20餘年後首次開閘」的新聞迅速引爆朋友圈。大家紛紛感嘆,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敞開肚皮吃河豚了。但您悠著點!昨天記者了解到,港閘區人民法院剛剛受理了一起因吃河豚而引發的健康權糾紛案件。
  • 【胡律師說法】拼死吃河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河豚,食客老饕謂之「天下第一鮮」,肉質細膩且無腥味,在歷史上留下許多佳話。  北宋美食家蘇軾曾言「食河豚而百無味」,據宋人孫奕的《示兒篇》記載,蘇東坡在常州時,友人擅烹河豚,要請他嘗鮮。蘇東坡一言不發只顧大快朵頤,眾家眷失望時突聞東坡高喊:「也值得一死!」
  • 鐵齒鋼牙有劇毒 依舊擋不住吃貨的瘋狂
    拼死吃河豚的典故一直廣為流傳,前段時間曾有禁食河豚的法規出現,引起不小的風波,全因吃河豚還是有危險性的緣故。我也曾因河豚的毒性和人發生過爭論,今天想起就講講這種餐桌上的美味。一個同學參觀了渤海沿岸的河豚養殖場,固執的認為河豚都是充滿劇毒的。
  • 吃過河豚的「小蝌蚪」嗎?爽滑細膩像吃豆腐,吃法太生猛了
    俗話說靠海吃海,因此當地人也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而且日本朋友吃海鮮的方式是非常的生猛,像河豚這樣的海鮮也是當地大廚專門有研究的美食。雖然說河豚本身就有毒,但是處理得好的話,它的魚肉質感還是相當的不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說到河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種海鮮就是河豚。河豚是一種很新奇的生物,它在受到攻擊或者在生氣的時候,它就會鼓起肚皮。
  • 被李時珍稱為水豚肉的花鯽魚,肉質鮮嫩,和河豚一樣美味
    被李時珍稱為水豚肉的花鯽魚,肉質鮮嫩,和河豚一樣美味現在食物的種類特別豐富,海鮮也成了人們經常吃的一種食材,大家說到海鮮,想到的都是一些螃蟹和扇貝之類的美味,這些海產品的價格都是比較昂貴,但也有一些水裡的美味比較適合普通人家吃,那就是江河裡面的小魚小蝦
  • 一大波蒸汽海鮮「轟炸」合肥 身為吃貨你吃過幾家?
    合肥新開的蒸汽海鮮小編也嘗鮮了幾家,每次曬到朋友圈,朋友們都會說看起來差異不大,只有親自嘗試過的人才有發言權。。蒸汽海鮮一鍋兩吃,上層蒸應季海鮮,下層同時熬煮香米粥。吃完蒸火鍋,再喝鮮美現熬的養生粥,一口鮮美、一口熱乎,別提多舒服了!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說來慚愧,我也像很多喜歡河豚的潮汕人一樣屢屢以身犯險試味。當然「犯險」之說可能有些言重了,經常吃河豚的人,很可能一點都沒有「拼死」的感覺。河豚也美麗河豚體內有氣囊,遇到危險便會吸氣膨脹。潮汕人將其稱為乖魚,就是挺肚魚的意思。
  • 河豚的考驗:弔祭、吃、放生
    在東京的800家河豚餐廳裡,顧客享用著香煎河豚魚排,搭配由烤河豚鰭調味的清酒,經過政府認證的廚師則小心翼翼地丟棄有毒的河豚肉,就像處理著醫療廢棄物一樣。儘管如此,每年還是都會發生數起因食用河豚而中毒死亡的意外事件,尤其是堅持一定要吃河豚內臟的漁民。在吃河豚而死的人物當中,最有名的是歌舞伎演員坂東三津五郎。他要求京都一家餐廳的老闆為他送上4份魚肝,結果因此中毒身亡。該名廚師因此遭到吊照8年的處分。
  • 吃貨蘇東坡出品:「舌尖上的宋朝」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的作品。其實,這首詩不僅展現了美好的春光,也暴露了蘇東坡是個神級吃貨。河豚魚逆流而上產卵的時候最為肥美,只有真正的吃貨才會想到。蘇東坡,愛吃,懂吃,會吃,一生寫了近五十首跟吃有關的詩,相當於近50集《舌尖上的宋朝》。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
  •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到了約6000年前的繩文時代,考古學家又從各地的遺蹟中出土了許多河豚的齒骨,從這時起,河豚已根植日本的飲食文化。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難道當時的人吃河豚不會中毒嗎?有一種說法認為舊石器時代和繩文時代的河豚沒有毒或者毒量極少,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按照這種說法的話,以當時人類的烹飪技術而言,的確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較真丨想吃河豚不需「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3避免吃野生河豚,避免選購品種不明、養殖條件不明、加工技術不明的河豚,去正規的餐廳,吃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通過審核備案的企業出產的半成品河豚產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風險。
  • 中國遊客去日本吃河豚,讓服務員大吃一驚,結帳時流下悔恨的淚水
    文/1生活在這個信息發達,交通便利的時代,不得不感慨我們是多麼幸福,雖然每天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但在閒暇之餘,可以有多重娛樂的方式供我們選擇,前幾天我就和幾個朋友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段旅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