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是餐桌上的一種美味的食物,不過它的分布較少,所以是比較稀有的,但在日本這個四海環繞的島國,最不缺的就是海鮮了,尤其是河豚數量都多過大熊貓好幾倍了,且河豚肉質十分鮮嫩、美味,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廚師:有得吃還嫌棄!!
1:價格高
日本河豚泛濫,為什么半個月才吃一次呢?先從日本的河豚種類說起吧,當地的河豚雖然很多,但它沒有因此平價到像中國的大白菜一樣,反而價格逐年上漲,現在已經高到了要15萬日元(約1萬人民幣)一尾的高價,且還供不應求,想吃上一口新鮮肥嫩的河豚魚,還得提前至少半個月預約才行。不是說越多的東西價格就會越便宜嗎?為什麼日本的河豚反而會更緊缺,連吃都很難吃上一口呢?
2:製作麻煩
先從河豚的毒性說起吧,眾所周知,河豚是一種含有劇毒的食物,如果處理不好,被人們誤食會出現中毒的情況,如果不及時送至醫院,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在河豚的製作上,都會對日本廚師們嚴關把守的,一定要按照最標準、最安全的手法製作,在製作上,他們分為了很多種複雜的流程,處理時間可以慢點,但一定要保證河豚的毒性儘可能100%去除掉。
但也不是所以的廚師都擁有製作河豚的資格,廚師只有在獲得了相關的證書後,才能有資格製作河豚,這是考慮到河豚體內的毒素遠離複雜,只有完全了解了河豚的生理構造,才能知道它哪些部位擁有毒素,在製作時避免讓顧客吃到有毒的食物,獲得這些資格證的人都相對了解。在製作上的麻煩、與人員的篩選就足夠耗費掉一大部分的人力了,價格抬高了一步,再者,種類還是一個考量,總的來說製作一道河豚十分耗時,吃貨們也不要催了,廚師忙一道也很辛苦的,忙起來他們也會抱怨上幾句,有得吃就好了,還有什麼理由嫌棄!
3:可食用的不多
目前日本大約擁有50種河豚,但可使用的就只有22種左右,第一步就篩選掉不止一半,讓本就不多的河豚又少了一半能吃的,然後呢?隨著全球氣溫上升,讓眾多的海洋生物大量向外地遷徙,連原先居住在日本的河豚也不例外,習慣生活在日本的它們,找到了一個更適宜居住的地點,便是在水溫較低的太平洋了。
大量的河豚向太平洋遷移,讓日本的河豚量驟然縮減,加諸河豚雖然有毒,但吃得人越來越多,導致近年來日本河豚出現了數量不足的情況,價格會上漲也很正常。作為一種毒性超強的生物,儘管人們已經在製作上儘量避免去除掉它的毒性,但毒性還是不能保證100%處理掉的,因此日本河豚數量雖然很多,但綜合各種情況,一般想吃上一次都得提前排隊半個月才能吃上。
每年還是會有大量因為食用河豚的人中毒,想要吃河豚的朋友,還是小心 點比較好。
你敢吃河豚嗎?歡迎留言點讚收藏,喜歡旅遊的還可以關注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