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飲食男女,總是會在某個時候不免俗套的被問到:「你愛我嗎?」、「咱們是不是兄弟?」如果你也困擾於這種問題,現在好了,直接帶提問的人,去到唐太宗李世民愛妃曹嫻的故鄉——曹妃甸。
如果是情侶過去,那就端上一盤情侶蝦,直接剝,剝完餵她吃,愛情的答案就出來了。
如果是朋友過去,那就端上一盤河豚,直接動筷子,結生死之交,友情的分量也見分曉了。
舌尖上的愛情,不過一盤情侶蝦的味道
蝦如其名,何謂「情侶蝦」呢?其實就是東方對蝦。它又叫「中國對蝦」,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譽為「蝦中之冠」,名列我國海產「八珍」之一。
把東方對蝦放到一起,就會形成個心形,這便是愛情的象徵和標籤。而曹妃甸的情侶蝦由來,除了曹妃甸是「中國東方對蝦之鄉」外,還與傳說中發生在曹妃甸的一段愛情佳話有關——唐皇李世民與曹嫻的愛情。
如果去到唐山周末·曹妃甸第二屆皮皮蝦海鮮節暨首屆情侶蝦節,你會發現烹飪大師們的廚藝和創意,用「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陽;巧奪造化」來形容也不為過。
皮皮蝦全為海生,在國內的正式名稱寫作「蝦蛄」,英文俗名叫「Mantis Shrimp」,直譯過來就是「螳螂蝦」。皮皮蝦的殼很厚,需要耐住性子,並精通一定的技巧,最後才能剝出來完整的大大一隻。如果你不擅長剝皮皮蝦,不僅弄得滿手都是血點,皮皮蝦更是支離破碎。即便剝蝦有一定難度,但它味道鮮美,嚼勁十足,無論是做成椒鹽味道,還是簡單地水煮,吃起來都很過癮。
最有趣的是,皮皮蝦的眼睛能感知16種顏色,而人類只能感知到三原色。相比於這個小知識,食客更關心的還是皮皮蝦的做法和味道。小朋友就簡單了,能穿著皮皮蝦的衣服,四處玩耍就很開心。
對於皮皮蝦的做法和吃法,廚師們的手藝著實令人驚嘆。水晶皮皮蝦拼三色牛肉、松露芙蓉敲蝦片、情侶蝦兩吃、話梅熟醉蝦姑、芝士芥辣焗對蝦、酥椒煎烹皮皮蝦、芝士皮皮蝦、原汁鮮湯皮皮蝦……光是聽到皮皮蝦的這些菜名,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了。
望著眼前的美食,不禁想到汪曾祺先生在《老味道》裡說的:「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
一場美味與生死PK的大冒險
與河豚的相識,始於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實話,讀到這首詩時,對河豚這種生物依然是一知半解。哪怕是很多年後,也沒看到過河豚的真身。
如今,時間來到四月末,正值春夏之交,也是河豚最為肥美的時候。提到河豚,就離開不「冒死」兩字。因為歷代古書均有記載,河豚有劇毒。江南一帶,更是流傳著一句古諺——「拼死吃河豚」。
事物總有兩面性,河豚雖然有毒,但味道鮮美。「不食河豚,焉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鮮無味」便是食客們冒死吃河豚的最佳讚譽。
對於國內遊客來說,到鄰國日本吃河豚,是旅行清單裡的條目之一。如果你不想跑那麼遠,完全可以去曹妃甸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在那裡盡情地大快朵頤,體驗一場「生死」大冒險。為兄弟,不用兩肋插刀,先試吃河豚就可以。
當然了,現在吃養殖的河豚,風險已經很低了。尤其是在以河豚魚養殖場出名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吃河豚已成為遊客們司空見慣的必點菜品了。
如果喜歡收藏飾品、手作,這裡還有各種蠢萌的河豚卡通形象的塗鴉和文旅產品,可愛得令人不忍再吃河豚肉。
小鎮裡的牆上,也滿是河豚的塗鴉,瞬間增加了美食之外的藝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