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河豚兩天奪走4人命 別冒死吃河豚(圖)

2021-01-08 搜狐網
 

  海南新聞網1月19日消息:1月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據悉,當天晚上23時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監與船檢處接到了險情報告。有關負責人馬上通知儋州、洋浦、臨高等地的漁監部門,同時通過海上110向漁民傳授採取挖喉嚨、猛喝水等自救措施。23時15分,洋浦漁監部門派出快艇,迅速趕往事發海域。

  當晚,儋州白馬井海員醫院接到漁政漁監、邊防海警等有關部門的電話後,馬上派出4名醫務人員隨同救助大船前往出事海域。救助大船速度較慢,為了儘快救人,救援人員換乘一艘快艇全速向出事漁船直奔。

  快艇急開了1個小時後,即19日凌晨2時,與出事漁船相會。因當晚天黑風大浪高,4名醫務人員很難上大漁船。為了搶救中毒漁民,他們不顧危險,艱難地登上了大漁船,開展為中毒漁民輸液、洗胃等搶救工作。但有2名漁民在醫務人員來到前已死亡。

  今天凌晨6時許,船回到白馬井港,中毒漁民被送到海員醫院。經過醫務人員緊張救治,6名中毒漁民病情得到控制。至記者發稿時止,據該醫院綜合科主任唐啟山大夫介紹,這6名正在搶救的中毒漁民中,還有2名尚未脫離危險。

  專家詳解河豚「毒之源」: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在河豚中毒事件中,死者都是因錯過搶救時間及不會採取自救措施導致死亡的。為此,記者採訪了三亞市人民醫院有關專家。

  據介紹,河豚有毒物質為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對熱穩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鹽醃或日曬不能破壞。魚體中含毒量不同部位和不同季節有差異。卵巢和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魚死後內臟毒素可滲入肌肉,而使本來無毒的肌肉也含毒。產卵期卵巢毒性最強,魚肉此時也含少量毒素。河豚的毒性比劇毒藥品氰化鈉還要強1000倍,約0.5mg即可致人於死命。

  河豚毒素中毒的發病一般很急,症狀嚴重,一般進食後多在1至2小時內發病。發病時,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口唇、舌尖會產生麻木感,繼而全身麻木,嚴重者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最後呼吸麻痺死亡。該毒素主要是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使呼吸抑制,引起呼吸肌麻痺,對胃腸道也有局部刺激作用,還可使血管神經麻痺,引起血壓下降。

  吃河豚中毒應立即催吐洗胃

  如果吃河豚引起中毒,該如何自救?

  專家稱,如果中毒後無法立刻趕到醫院者,可用肥皂水灌胃,進行催吐洗胃,並導尿。民間也有用蘆根、野薤、甘草等解救中毒患者的說法,但這些方法經動物實驗後僅對輕度中毒者有些輔助作用。

  專家強調,立即催吐、洗胃,去除毒素,這是最直接的搶救辦法。醫生指出,對付河豚毒素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解毒劑。

  《吃河豚吃死2人吃倒18人》追蹤:11名中毒者康復出院

  記者今天從三亞兩家醫院了解到,截至記者發稿時止,有11名中毒者經過洗胃、輸液、打解毒針等救治程序後相繼出院,目前還有7名患者(5男2女)繼續住院接受治療,其中1名男子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據了解,中毒事件發生後,陵水有關部門立即將情況向上級匯報,今天凌晨1時許,有關專家到達三亞並開展調查。在這次中毒事件中,除有2人因搶救無效死亡外,共有10名男子8名女子被送到三亞兩家醫院治療,其中有2名兒童,一名9歲,另一名1歲半。

  作者:董志浩 曾苗 蘇隱墨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千萬別再冒死吃河豚了
    我們國家目前共有30多種以上的河豚,基本上所有種類的河豚都是含有河豚毒素。因為肉的味道鮮美,所以是很多人的嚮往。河豚同時又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食物。曾經有人測定過河豚毒素的毒性,據稱,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致命。春季的河豚毒性更甚,一旦誤食,食用者死亡率高達50%。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蔞高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總而言之,無論是吃的,住的,玩的,用的,看的等等,這裡的一切似乎都與河豚有關。
  •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俗話說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這不,老饕們又開始覬覦河豚了。呆萌的外形,鮮美的肉質,卻同時擁有殺傷力極強的毒素,這強烈的反差讓人也無法抗拒,輕易便能挑逗起我們的好奇心與徵服欲。難怪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他們將這種帶著禁忌誘惑色彩的美味吃出一種「偷情」的新境界。連蘇東坡當年都忍不住驚嘆「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河豚的極致。
  • 無毒不河豚 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首先要溯本清源,人們約定俗成地把「河魨」寫作「河豚」,這其實是一個生物學常識錯誤。河是魚類,而河豚是哺乳動物,諸如白鰭豚等等都算作河豚的範圍。不過也沒有必要吹毛求疵,所有人提到「河豚」都知道是那種需要「拼死吃」的東西。中國長江裡常見的河豚是紅鰭東方,隸屬於形目、科、東方屬。
  • 為什麼河豚有毒 還是有這麼多人喜歡吃 難道河豚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河豚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這麼有名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本身是有毒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而且為了吃河豚而被毒死的也大有人在,那麼河豚真的有怎麼好吃嗎?竟然會有人願意為吃他一口而失去自己的生命。首先我們要明白河豚為什麼有毒,哪裡的毒素最強。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日本人還非要吃?
    說到河豚,大家都會想到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大劑量的服用會直接導致死亡,那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河豚呢?他們難道不會中毒嗎?在中國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吃河豚而死,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 河豚到底有沒有毒?我們替你拿命試了
    三月的鮮味,非要是試過河豚才能完整的。但吃河豚需要勇氣,喊別人一起吃,更需要。每回和朋友提及吃河豚,總會有人說「吃啥吃啊!那玩意兒有毒!」「你想死,我還不想死呢……」「嘖嘖,也沒幾兩肉,還得搭上命,勸你別吃。」即便是生在河豚鄉,從小吃河豚吃到大的江蘇飽妹,也並不能言簡意賅地向他們表達清楚,河豚好吃,且真的不會吃死人。
  • 不吃河豚,不知魚味
    說來慚愧,我也像很多喜歡河豚的潮汕人一樣屢屢以身犯險試味。當然「犯險」之說可能有些言重了,經常吃河豚的人,很可能一點都沒有「拼死」的感覺。河豚也美麗河豚體內有氣囊,遇到危險便會吸氣膨脹。潮汕人將其稱為乖魚,就是挺肚魚的意思。
  • 【迎曹妃甸第三屆河豚節】吃了河豚,百味不鮮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古時稱其為「肺魚」。河豚魚肉質鮮美,曾有「吃了河豚,百味不鮮」以及「拼死吃河豚」之說。
  • 野生河豚有毒 請勿「拼死吃河豚」
    網絡配圖近日,武漢市食藥監局發布了「加強餐飲環節河豚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任何餐飲服務單位都不準加工經營鮮活河豚。河豚又名河魨,由於河豚味道鮮美,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
  • 這種不少人餐桌上的美食有毒?專家:要有「冒死吃河豚」的膽量
    近期有消息稱,這種如今不少人餐桌上的美食,一直被人推崇,實際上卻是有毒性,處理不好會中毒,對此專家提示,飲食需謹慎,真心喜歡真的要有「冒死吃河豚」的膽量才行,飲食不能只看口味,也要安全和健康。因狗爪豆有毒,所以以前從來沒有人喜歡吃,都是被棄之野外,當做雜草剷除,如今地位卻是發生了改變。飲食專家表示,狗爪豆的製作過程相對繁瑣,不知從何時開始, 狗爪豆就成為了南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寶貝東西,即便是有著中毒的風險,但是擋不住對於美味和嘗鮮的嚮往,飲食成為了最大的追求。
  • 河豚有劇毒,日本人是怎麼吃它的?河豚的3種吃法,驚豔你的味蕾
    河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魚類,因為捕獲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而且它的形態可愛,看起來圓鼓鼓的,所以又名為氣泡魚和氣鼓魚。河豚雖然長得很可愛,可是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神經性毒素,誤食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致人死亡。
  • 廣州不解禁食河豚 專家:食用河豚是拼死行為(圖)
    資料圖片:我國河豚魚共有40多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  我國一直禁售禁食的河豚在國內部分地區可能要開禁了。記者昨日獲悉,江蘇年內有望放開食用河豚限制,國家衛生部門近日也批准上海開展河豚試食試驗。
  • 野生河豚有毒不敢吃,人工養殖河豚能吃嗎?
    大家都知道魚類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蛋白質,而很多人也喜歡吃魚。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類,河豚魚。但是,在市場上並不常見。尤其是野生的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又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而且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魚買賣。
  • 吃河豚的處理方法和要點,愛吃河豚的一定要知道哦
    一.河豚怎麼處理? 河豚魚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兩種,集中在卵巢、睪丸、肝、腸等組織和血液中。河豚的毒素毒性穩定,經鹽醃、日曬和燒煮均不能被破壞。有人認為毒性強,較劇毒的氰化鉀還要大1000多倍。
  • 吃了河豚,一個小時後,竟然成了植物人?
    導語: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自己請人做的野生河豚,吃完一個小時後,竟然雙手麻痺,最後竟然成了植物人。相信看到這條新聞的我們,都會大吃一驚,河豚就有如此大的威力?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科普一下河豚的知識,希望能個大家,來一個未雨綢繆。一、河豚是什麼?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日本人對河豚的喜愛近乎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提供河豚,然而河豚有劇毒,在日本也曾毒死過不少人。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吃河豚?日本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河豚有毒卻風靡日本,蘇東坡拼死都要吃,肚皮入口滑溜溜
    江湖上關於河豚的傳說很多,河豚扁扁的生氣的時候卻胖嘟嘟,據說古埃及人還利用這一特性,把它們當保齡球打;河豚又叫海中絕命毒師,遇到危險就放毒、著急了連自己就毒,不少人因吃它一口就喪命。河豚有毒,卻是「天下第一鮮」河豚有毒,但依舊嚇不住吃貨的嘴巴。日本美食店鋪不乏河豚店的身影,河豚刺身河豚火鍋河豚炸物,河豚已經成為日本料理的一大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