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2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

2021-01-08 騰訊大浙網

抱著僥倖心理吃了一小塊河豚魚乾,結果,42歲的何大姐進了醫院做血液淨化。昨天上午,在李惠利東部醫院腎內科病房,何大姐懊悔不已:「以後再也不貪嘴了,拿生命當吃貨,划不來啊。」

吃一小塊河豚魚乾中毒

做兩小時血液淨化才救回來

何大姐是麗水人,幾年前一家人來到奉化打工。事情發生在前天晚上6點多,「鄰居大嫂很客氣,上周送我一包自己加工晾曬的河豚魚乾,還都是挑魚肚這些最肥美的位置,她跟我說這個可鮮可好吃了。」何大姐很心動,但又有些擔心,不是說河豚劇毒嗎?

鄰居大嫂卻說,吃河豚中毒,那是因為吃的人不懂。一整條河豚,也就魚肝和魚眼有毒,把這些部位都去掉就可以放心大膽吃了。何大姐聽了半信半疑,那一包河豚魚乾也在冰箱角落放了好幾天。

但何大姐終究還是想吃,家裡人也想嘗嘗這傳說中的美味。於是,前天傍晚,何大姐拿了一些河豚魚乾來紅燒。為了圖個安心,她放了整整一斤黃酒,以為酒精可以進一步去除毒素。

紅燒河豚魚乾上桌後,香氣四溢,一家人紛紛要動筷子。何大姐制止了他們:「我先吃一口,我要是沒事,你們再吃。」

何大姐勇敢地夾起一小塊河豚魚乾吃起來。10分鐘後,何大姐就不對了,先是臉發麻,很快全身皮膚發麻,然後是胸悶、氣促。家人趕緊撥打120,將她送到附近醫院,隨後又轉到李惠利東部醫院。

接診的是腎內科主任醫師裘曉蕙。當天晚上,何大姐就接受了洗胃、導瀉、補液、營養神經等對症治療。昨天一早,何大姐又做了兩小時的血液淨化,情況這才逐漸好轉。徐醫生說,再治療、觀察幾天,她就能回家休養了。

食物中毒送醫時

別忘帶上中毒物

何大姐因為貪嘴,遭了大罪。在各大醫院的門急診,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鎮海區人民醫院,曾有市民將海芋當作野生芋艿,炒了一盤菜,結果只一口,就出現了嘴唇發麻、咽喉腫痛等症狀。查閱資料才知道,海芋又名滴水觀音,根莖葉都有劇毒,就連滴下的水,也是劇毒,誤食量較大者很可能因為窒息而死亡。

在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也曾有市民因為誤食「地瓜米」而命懸一線。當時,他在野外採摘了不少野生「豆角」,拿回家炒炒吃了。後來才知道,這東西不是豆角而是豆薯,它的種子俗稱「地瓜米」,裡面含有一種神經毒素魚藤酮,會影響肌肉的正常收縮。肌肉一旦不能正常收縮,人體許多臟器就會「罷工」,人的生命也會因此受到威脅。

在市李惠利醫院,還有市民因為採食鐵樹籽而中毒。他後來跟醫生說,都說鐵樹開花難得,鐵樹結籽就更難得了,以為鐵樹籽是大補,於是頭腦一熱採下來吃了。結果,不出一小時,肝腎損傷、心肌酶譜增高,肌肉溶解以致血紅蛋白尿也出現了。

而春夏節最常見的莫過於野蘑菇中毒。有些市民看到野外瘋長的蘑菇,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口。在李惠利醫院,曾有一家三口食用野蘑菇後中毒,個個上吐下瀉,其中吃得最多的一人小便都呈黑紅色了。所幸經搶救後轉危為安。事後他們告訴醫生,他們以為彩色蘑菇有毒,白色蘑菇沒事,所以才採來吃。

這樣的邏輯讓醫生連連搖頭,彩色蘑菇大多有毒不假,但顏色不是判斷一種蘑菇有沒有毒的標準,從臨床情況來看,一些白色、淺灰色、淺米色的蘑菇毒性也很大。有些還含有多種毒性物質,包括神經性、血溶性、肝腎毒性毒素,可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危及生命。

醫生提醒廣大市民,不要拿生命當「吃貨」,入口的東西,營養和美味都是其次,安全才是第一。市急救中心醫務科科長王國文則表示,如不慎吃了毒物,要趕緊催吐、漱口、送院。發生昏迷的,旁人要幫助患者平躺下來,將頭側到一邊,可防止氣道因而堵塞,然後撥打120送院。送院要將中毒物帶上,同時主動向醫生說明病史,配合醫生開展搶救。

相關焦點

  • 男子吃河豚魚乾半小時後中毒 搶救及時已無大礙
    河豚魚(圖片來源於網絡)東快訊(記者林雅)河豚魚身有劇毒,但不少人為了一嘗美味仍會進行舌尖上的冒險。上周四,閩侯24歲的青年小洪(化名)就因嘗鮮吃河豚魚乾導致中毒。嘗鮮吃了2條河豚魚乾1個多小時後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除了吃新鮮的河豚魚,福州不少人還有吃河豚魚乾的習慣,居民們會將河豚魚醃好、曬乾,然後蒸著吃,又鮮又香。小洪為了嘗鮮,託人買了一些河豚魚乾。8月7日,他蒸了些河豚魚乾,嘗後覺得味道不錯,就吃了整整2條。
  • 紅燒河豚魚乾毒死一居民
    本報訊(記者皇甫萍)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往年同期較多發生食物中毒的公共餐飲、家庭辦酒均未報告有集體性食物中毒發生,但10月3日本市南匯區一居民因食用河豚魚乾引起食物中毒並死亡,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人士警告市民:切記勿食河豚魚。
  • 一碗河豚魚乾毒倒3個人 清明時節吃「烏狼鯗」要當心啊
    烏狼鯗(河豚魚乾)燉肉是奉化人餐桌上的「常客」,讓溪口鎮的王女士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麼一道家常菜,卻一下子毒倒了家裡的3口人。  3月2日上午,王女士在溪口菜場買了條烏狼鯗,自行處理後做成了烏狼鯗燉肉。
  • 男子網購河豚食用中毒,搶救十幾個小時才脫險,醫生:他生吃的!
    一談到美食,相信不少吃貨小夥伴都垂誕三尺了吧!在我們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國,不管在哪個地方,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民間美食,很多吃貨小夥伴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中國吃遍每個地方的美食。曾經有一個外國小夥,放下豪言稱他會在2個月之內吃遍全四川的美食,可是現在已經待在四川2年多,還是在每天不重樣繼續吃著四川的美食。相信大家都聽過一些比較獨特的美食,比如炸蜈蚣,毛雞蛋,烤老鼠等等。
  • 河豚魚乾到底有沒有毒
    本報訊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嗎?8月31日上午,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 河豚魚有毒,河豚魚乾也有毒?
    今天(8月31日)上午,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食品行政處罰案作出終審判決,被訴處罰決定認定案涉河豚魚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所作處罰決定予以撤銷。  2015年12月14日,沈某向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稱其從樂天瑪特海安店購買河豚魚乾食用後中毒,要求查處。當日,該局予以立案。
  •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2015-09-24 11:37:57來源:南方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一雙兒女誤吃河豚被送進ICU  據王先生的妻子回憶,20日當日傍晚,丈夫帶著一雙兒女到菜市場買菜時,哥哥在地上撿到了一條約二兩重的老虎魚。回到家後,丈夫把魚做成菜讓家人嘗。  「魚腹腔內還有一個如杏子大小的魚籽,哥哥吃了一半魚蛋和少量魚肉,覺得太鹹就沒有再吃。7歲的妹妹說魚好吃,吃了一半魚籽、魚眼睛和部分魚肉。」
  • 吃了河豚,一個小時後,竟然成了植物人?
    導語: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自己請人做的野生河豚,吃完一個小時後,竟然雙手麻痺,最後竟然成了植物人。相信看到這條新聞的我們,都會大吃一驚,河豚就有如此大的威力?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科普一下河豚的知識,希望能個大家,來一個未雨綢繆。一、河豚是什麼?
  • 河豚魚乾有毒 南通兩企業狀告海安市場監管局勝訴
    江蘇某超市海安店因銷售從南通北漁人和水產有限公司、南通洋口港實業有限公司進貨的河豚魚乾,被海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河豚魚因含有河豚毒素,所以河豚魚乾也有毒」,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這一安全條款,被處以50000元罰款。
  • 為什麼日本有很多河豚店呢?不怕吃了中毒失去生命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這其中有一種堪稱世間絕味的食物--河豚,都知道河豚有劇毒,甚至有不少人在吃了河豚以後就中毒身亡了,但仍然有人著迷於河豚的美味。尤其是在日本,日本有很多河豚店,日本人真的不惜為了河豚失去生命嗎?
  • 「奪命」河豚兩天奪走4人命 別冒死吃河豚(圖)
    海南新聞網1月19日消息:1月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據悉,當天晚上23時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監與船檢處接到了險情報告。
  • 千萬別再冒死吃河豚了
    我們國家目前共有30多種以上的河豚,基本上所有種類的河豚都是含有河豚毒素。因為肉的味道鮮美,所以是很多人的嚮往。河豚同時又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食物。曾經有人測定過河豚毒素的毒性,據稱,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致命。春季的河豚毒性更甚,一旦誤食,食用者死亡率高達50%。
  • 網售野生河豚魚乾可放心吃?專家:食用有風險!
    」……近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不少土特產商家在銷售河豚魚乾。只要在平臺檢索中輸入「河豚魚乾」,即可檢索到數十家銷售自家作坊捕撈、製作的河豚魚乾,價格從每斤30多元到60多元不等,不少商家還在商品名稱中直接寫道「野生河豚」。  一家位於江蘇南通「樂鮮海產」店中的「野生自曬河豚魚乾」的月銷量已超過100筆。店內線上銷售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河豚都是「漁家自曬」的,而且「都是已經處理好了的,可以放心食用」。
  • 吃河豚會中毒?只吃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命喪黃泉
    回頭一看,那鍋河豚被饞貓跳上桌打翻了,地下的狗與貓爭著吃河豚肉,張某正大喊可惜時,不料貓狗全中毒而死了,兩人這才連嘆命是撿回來的。吃河豚中毒有兩個原因:一是吃非其時,在四、五月河豚產卵 期間還貪吃。 二是煮非其法,處理河豚時沒有把毒去盡。
  •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有民諺,「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魚,終身不念天下魚」,足見河豚魚味之鮮美。河豚雖肉質鮮嫩,但野生河豚體內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說故而廣為流傳。千百年來,一條小小的河豚魚,衍生出了一百多道精美的佳餚,魚肝、魚皮、魚肉、魚寶………每個部位均各有滋味。
  • 別再吃這些海魚 有船員吃魚中毒死亡
    其中一部分種類,每年3~5月間進行生殖回遊,由海中上溯到江河進行繁殖,北自中朝界河的鴨綠江、遼河、白河,南至長江、錢塘江、珠江,其中以長江下遊為多。將其每天曝曬於日光下8小時,經20天後,其毒性不變。用30%的鹽醃製一個月的卵巢仍含有毒素(微信公眾號:航運精英圈),如果把卵巢毒素煮沸2小時後。才能使其毒性失去一半,在120攝氏度加熱30分鐘,或200℃以上加熱10分鐘,才能使其毒性消失,河純肝臟毒素也是這樣。
  • 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河豚海南奪4命
    ,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至記者發稿時止,據該醫院綜合科主任唐啟山大夫介紹,這6名正在搶救的中毒漁民中,還有2名尚未脫離危險。專家詳解河豚「毒之源」:毒性比劇毒氰化鈉強一千倍    在河豚中毒事件中,死者都是因錯過搶救時間及不會採取自救措施導致死亡的。為此,記者採訪了三亞市人民醫院有關專家。
  • 網上頻現違規售賣「野生河豚魚乾」 專家:食用有風險
    與此同時,河豚本身又帶有劇毒。這些特點為河豚的食用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然而最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發現,不少土特產商家都在銷售曬乾的河豚,價格從每斤30元到60元不等。店家都宣稱河豚魚乾是漁家捕撈的野生河豚,並已對河豚魚乾做了無毒處理。
  • 又有漁民拼命吃河豚不幸身亡,為何得罪市民一陣罵聲?
    近日,緬甸的漁民意外地抓到一隻大河豚,喜悅之餘更是親自下廚做大餐。在準備開吃之前,竟然不聽旁人勸阻,最終導致這2名小夥吃了一點點很快就不幸身亡引人震驚。 專家表示,河豚魚是一種非常鮮美的東西。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在豐臣秀吉當政時期,全國的武士在北九州集合出徵,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許多武士途經山口縣下關一帶時因吃河豚而喪命,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實在太丟人了。豐臣秀吉因此而大怒,下令禁止武士吃河豚。上世紀70年代,日本著名的歌舞伎演員、被政府指定為「活人國寶」的坂東三津五郎在京都一家料理店吃了河豚肝後中毒,在麻痺和痙享了數小時後死去,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