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河豚幹毒倒一家四口 其中兩人病情危重(組圖)

2021-01-08 網易新聞

  東南網9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江方方 黃啟鵬 文/圖)  

關注理由

  遍嘗世間魚萬種,唯有河豚味最鮮。河豚,成為不少市民「拼死」也要一嘗的美味。4月,福州倉山一餐廳,一女士

吃河豚

中毒;8月,閩侯一男子食用河豚幹時中毒……今年,福州曾發生多起河豚中毒事件,敲響了警鐘。

  然而,昨日,此類事故再度發生。連江一家四口吃過集市上買來的河豚幹後,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被送往省急救中心搶救。截至記者昨夜發稿時,仍有兩人病重,其中一人持續昏迷,未脫離生命危險。

  海都記者調查發現,原本禁售的河豚,福州不少市場、餐館仍明目張胆地售賣。既然有禁令,有關部門為何不查?專家建議,規範河豚生產、銷售、食用,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其中一中毒者 未脫離生命危險

  昨日上午,在省急救中心,連江人

陳同慶

坐立不安,自責不已。前日上午,他從連江鳳翔路集市的一家攤位上買來河豚幹,不料一家四口人吃過後均被毒倒。陳同慶吃得較少,雖然前晚四肢發麻,但昨日已無大礙,並接受了記者採訪。

  陳同慶介紹說,他的愛人姓劉,今年31歲,兩人育有一名12歲的兒子和一名7歲的女兒。陳同慶回憶,2日上午,他花了7元錢買了約二兩河豚幹,午飯時和肉一起煲湯,並給家人分食。沒想到,飯後沒多久,一家人就感覺四肢麻木、腹痛難耐。陳同慶忍痛將一家人送到連江縣醫院搶救。

  陳同慶說,兒子只吃了一兩口,所以並沒有大礙,但妻子和7歲的小女兒吃得很多,被送到醫院後,母女倆開始嘔吐、昏迷。當天夜裡,母女倆病情加重,被連夜送到省急救中心搶救,醫生確診為「河豚中毒」。

  目前,陳同慶的女兒沒有生命危險,但仍反覆嘔吐。但是,陳同慶的妻子一直昏迷,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煮沸河豚能祛毒?專家:不可能

  「煮沸了好多次,怎麼還會中毒呢?」陳同慶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他以為把河豚煮沸,就可以祛除毒素。

  對此,專家指出,即便將河豚在130℃高溫下燉11個小時,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毒素,況且一般家庭烹飪遠達不到這個時間和溫度。有人認為人體對

河豚毒素

會產生免疫力,事實上,人體對河豚毒素沒有免疫力,中毒一次,還可能會再次中毒。

  醫生表示,對付河豚毒素沒有特效的解毒劑,因此一旦發現中毒,應儘快去醫院,催吐、洗胃去除毒素。

  陳同慶並沒有固定工作,只是靠打零工生活,而愛人也只是在一家幼兒園裡做臨時保姆,家裡的收入並不是很穩定。「每個月的一千多元收入,剛夠生活。」陳同慶說,治病才一天,就已經花光了積蓄,接下來愛人和女兒的治療費用,一天就要將近8000元。

  如果您願意幫助陳同慶一家,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8111告訴我們。  

市場、酒店公開叫賣 為何沒人管?

  早在2008年,福州市衛生局就曾發出食物中毒預警,提醒市民禁食河豚(魚乾)。2011年6月,國家食藥監局辦公室也曾下發通知,嚴禁任何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工製作鮮河豚,一旦發現將按照《食品安全法》處以罰款,甚至吊銷許可證。

  昨日傍晚6時許,海都記者趕到陳同慶所說的鳳翔路的集市市場,找到了賣河豚幹的攤位。一聽說海都記者要購買河豚幹,正在收攤的攤主立刻把裝河豚幹的籃子擺了出來。記者詢問:「聽說吃河豚會中毒,這個處理乾淨了嗎?」攤主連打保票:「放心,從來沒有聽說誰吃中毒了。」

  在當地,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連江居民,大家對吃河豚都覺得習以為常。而在福州市區,河豚也是市民「拼死」嘗鮮的美味,梅峰路藍韻和軒大酒樓、東街口和諧苑、華屏路屏山鮮中鮮餐廳,這三家店的招牌菜就是河豚。

  而在屏山鮮中鮮餐廳,記者看到,菜單上「河豚鮮中鮮」中的「河豚」兩字已被塗黑,但服務員介紹時,仍會說明這道菜就是紅燒河豚,價格為每隻138元~148元。

  為何禁令之下,福州市場上、餐廳裡仍常見河豚?有關部門是否有加以監管?海都記者將繼續追蹤報導。  

專家呼籲:加強監管,有限開放「河豚禁令」

  省海洋漁業局漁業處高工王奇欣介紹說,我省海洋捕撈的河豚品種,主要有棕斑腹刺魨、暗鰭腹刺魨兩種,主要用於加工出口,受到國檢局嚴格管控,每年出口數量以萬噸計,數十年來沒有出現質量安全事故。王奇欣說,福建一些地方還有河豚養殖,主要是弱毒或無毒級別的河豚。

  王奇欣說,如今在國內,有關部門對河豚實行一律禁止,但市場上仍然有偷偷賣的情況。他建議,規範管理河豚生產、銷售、食用等,對河豚的審批、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做出明確界定,才能把食用河豚的風險降到最低。與其偷偷賣、偷偷吃,不如規範管理,讓市民能到有資質、安全的地方去吃河豚。

  據了解,省海洋與漁業廳正在開展養殖河豚調查,制定養殖河豚技術規範。王奇欣認為,國家沒有禁止河豚養殖的規定,只要持有養殖證就可以養殖河豚,並加工出口。此外,國家衛計委曾於今年5月公開徵求意見,擬批准養殖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作為新食品原料,如果獲得批准,以上兩個品種的河豚食用,即可在具備條件的地方放開。



  東南網9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江方方 黃啟鵬 文/圖)

  關注理由

  遍嘗世間魚萬種,唯有河豚味最鮮。河豚,成為不少市民「拼死」也要一嘗的美味。4月,福州倉山一餐廳,一女士吃河豚中毒;8月,閩侯一男子食用河豚幹時中毒……今年,福州曾發生多起河豚中毒事件,敲響了警鐘。

  然而,昨日,此類事故再度發生。連江一家四口吃過集市上買來的河豚幹後,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被送往省急救中心搶救。截至記者昨夜發稿時,仍有兩人病重,其中一人持續昏迷,未脫離生命危險。

  海都記者調查發現,原本禁售的河豚,福州不少市場、餐館仍明目張胆地售賣。既然有禁令,有關部門為何不查?專家建議,規範河豚生產、銷售、食用,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其中一中毒者 未脫離生命危險

  昨日上午,在省急救中心,連江人陳同慶坐立不安,自責不已。前日上午,他從連江鳳翔路集市的一家攤位上買來河豚幹,不料一家四口人吃過後均被毒倒。陳同慶吃得較少,雖然前晚四肢發麻,但昨日已無大礙,並接受了記者採訪。

  陳同慶介紹說,他的愛人姓劉,今年31歲,兩人育有一名12歲的兒子和一名7歲的女兒。陳同慶回憶,2日上午,他花了7元錢買了約二兩河豚幹,午飯時和肉一起煲湯,並給家人分食。沒想到,飯後沒多久,一家人就感覺四肢麻木、腹痛難耐。陳同慶忍痛將一家人送到連江縣醫院搶救。

  陳同慶說,兒子只吃了一兩口,所以並沒有大礙,但妻子和7歲的小女兒吃得很多,被送到醫院後,母女倆開始嘔吐、昏迷。當天夜裡,母女倆病情加重,被連夜送到省急救中心搶救,醫生確診為「河豚中毒」。

  目前,陳同慶的女兒沒有生命危險,但仍反覆嘔吐。但是,陳同慶的妻子一直昏迷,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煮沸河豚能祛毒?專家:不可能

  「煮沸了好多次,怎麼還會中毒呢?」陳同慶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他以為把河豚煮沸,就可以祛除毒素。

  對此,專家指出,即便將河豚在130℃高溫下燉11個小時,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毒素,況且一般家庭烹飪遠達不到這個時間和溫度。有人認為人體對河豚毒素會產生免疫力,事實上,人體對河豚毒素沒有免疫力,中毒一次,還可能會再次中毒。

  醫生表示,對付河豚毒素沒有特效的解毒劑,因此一旦發現中毒,應儘快去醫院,催吐、洗胃去除毒素。

  陳同慶並沒有固定工作,只是靠打零工生活,而愛人也只是在一家幼兒園裡做臨時保姆,家裡的收入並不是很穩定。「每個月的一千多元收入,剛夠生活。」陳同慶說,治病才一天,就已經花光了積蓄,接下來愛人和女兒的治療費用,一天就要將近8000元。

  如果您願意幫助陳同慶一家,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8111告訴我們。  

市場、酒店公開叫賣 為何沒人管?

  早在2008年,福州市衛生局就曾發出食物中毒預警,提醒市民禁食河豚(魚乾)。2011年6月,國家食藥監局辦公室也曾下發通知,嚴禁任何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工製作鮮河豚,一旦發現將按照《食品安全法》處以罰款,甚至吊銷許可證。

  昨日傍晚6時許,海都記者趕到陳同慶所說的鳳翔路的集市市場,找到了賣河豚幹的攤位。一聽說海都記者要購買河豚幹,正在收攤的攤主立刻把裝河豚幹的籃子擺了出來。記者詢問:「聽說吃河豚會中毒,這個處理乾淨了嗎?」攤主連打保票:「放心,從來沒有聽說誰吃中毒了。」

  在當地,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連江居民,大家對吃河豚都覺得習以為常。而在福州市區,河豚也是市民「拼死」嘗鮮的美味,梅峰路藍韻和軒大酒樓、東街口和諧苑、華屏路屏山鮮中鮮餐廳,這三家店的招牌菜就是河豚。

  而在屏山鮮中鮮餐廳,記者看到,菜單上「河豚鮮中鮮」中的「河豚」兩字已被塗黑,但服務員介紹時,仍會說明這道菜就是紅燒河豚,價格為每隻138元~148元。

  為何禁令之下,福州市場上、餐廳裡仍常見河豚?有關部門是否有加以監管?海都記者將繼續追蹤報導。  

專家呼籲:加強監管,有限開放「河豚禁令」

  省海洋漁業局漁業處高工王奇欣介紹說,我省海洋捕撈的河豚品種,主要有棕斑腹刺魨、暗鰭腹刺魨兩種,主要用於加工出口,受到國檢局嚴格管控,每年出口數量以萬噸計,數十年來沒有出現質量安全事故。王奇欣說,福建一些地方還有河豚養殖,主要是弱毒或無毒級別的河豚。

  王奇欣說,如今在國內,有關部門對河豚實行一律禁止,但市場上仍然有偷偷賣的情況。他建議,規範管理河豚生產、銷售、食用等,對河豚的審批、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做出明確界定,才能把食用河豚的風險降到最低。與其偷偷賣、偷偷吃,不如規範管理,讓市民能到有資質、安全的地方去吃河豚。

  據了解,省海洋與漁業廳正在開展養殖河豚調查,制定養殖河豚技術規範。王奇欣認為,國家沒有禁止河豚養殖的規定,只要持有養殖證就可以養殖河豚,並加工出口。此外,國家衛計委曾於今年5月公開徵求意見,擬批准養殖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作為新食品原料,如果獲得批准,以上兩個品種的河豚食用,即可在具備條件的地方放開。

本文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2015-09-24 11:37:57來源:南方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3日,記者從市博愛醫院獲悉,經過搶救,哥哥的病情已經好轉並即日可出院,但妹妹仍處於昏迷中。  一雙兒女誤吃河豚被送進ICU  據王先生的妻子回憶,20日當日傍晚,丈夫帶著一雙兒女到菜市場買菜時,哥哥在地上撿到了一條約二兩重的老虎魚。回到家後,丈夫把魚做成菜讓家人嘗。
  • 一鍋灰花紋鵝膏菌湯毒倒一家五口 目前三人出院兩人病情好轉
    圖/受訪者提供紅網時刻7月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騰燕妮 石柳韻) 近日,在湘雅常德醫院,一家五口因為一鍋蘑菇湯從基層醫院轉至該院治療,就連兩名鄰居嘗了一口,同樣中毒入院。接到病人後,該院醫護人員立刻投入救治工作,同時迅速組成以副院長沙新平教授為組長的救治小組。
  • 蘑菇中有劇毒的白毒鵝膏菌!永嘉一家6口病情惡化
    山上採的一籃蘑菇,讓永嘉潘老伯一家六口人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目前均未脫離生命危險。
  • 黃山3人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其中2人病情危重至今仍在ICU
    8月12日,記者從黃山市黃山區疾控中心獲悉,8月9日,黃山區發生一起毒蕈(俗稱野蘑菇)中毒事件,3人因誤食毒蕈出現中毒症狀,其中兩人病情危重,目前均在積極救治中。吃了湖邊野蘑菇 三人被「放倒」8月9日晚,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居民謝陳浩應朋友之邀,前往其家中喝酒吃飯。
  • 金華一家四口吃石斑魚中毒 原來是吃了魚籽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卻鮮有聽說。前兩天,呂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齊齊進醫院搶救。最讓大家想不通的是,同桌吃飯的其他人,都好好的,獨獨他們一家四口中毒。呂女士說,當天,她的丈夫從河裡釣了幾條石斑魚。
  • 一家五口誤食世界上「最毒蘑菇」
    患者手機中拍攝的毒蘑菇照片。  紅網株洲6月19日訊(長株潭報記者 杜方江 通訊員 梁輝)6月18日,《長株潭報》記者從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日,寧鄉一家五口吃了野生蘑菇燉的湯後中毒入院,其中包括兩名兒童。因中毒較重,6月18日下午,五人均被轉往長沙救治,其中最小患者只有2歲5個月。
  • 誤食山上採的白毒鵝膏菌 一家六口中毒兩死四危
    誰能想到,一籃野生蘑菇,不僅撂倒溫州永嘉一家六口,更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已有兩人因中毒不治而亡,其餘四人至昨晚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情況不樂觀。  這些野蘑菇到底是什麼?為何毒性如此之大?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諮詢專家獲知,這一家人誤食的,是一種叫「白毒鵝膏菌」的菌類,在國外有「死亡帽」之稱,有劇毒。
  • 一家四口放風箏,父母遭高壓電流擊傷,最終兩人雙手「截了四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加上春天的到來,不少民眾出門踏青,然而吉林長春德惠市一個四口之家的溫馨安寧,就被掛上高壓線的風箏摧毀了!何海會與妻子王繼穎試圖幫孩子取回卡住的風箏,但遭高壓電線的電流擊傷,最終兩人雙雙「截了四肢」。▲何海會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記者昨天從南京鼓樓醫院獲悉,今年4月以來該院已經收治了17例蜱蟲病患者,其中有兩例已經死亡。剛剛辦理出院的52歲李師傅(化姓),來自盱眙,家裡短短一個月當中三人因蜱蟲叮咬致病,其中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蜱蟲病」去世。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一定要繞開!
    >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也進入因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期前幾天有人前往山上採摘蘑菇不料吃完噁心嘔吐,情況嚴重被緊急送往深圳醫院治療吃完「蘑菇」後3個人病情危重其中3個人(2男1女,均為55歲)因肝、 腎、循環、凝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礙,又轉到了深圳龍崗中心醫院。這殺傷力真是讓人感到「害怕」經調查,這是吃了毒蘑菇引起中毒,醫生高度懷疑是俗稱為「白毒傘」的鵝膏菌,毒性極強,死亡率很高。
  • 古人吃河豚都備一份人糞製作的糞清,知道為什麼嗎?
    常州徐兆璜有次宴請御史蔣用庵,另有四位好友作陪,徐做了道拿手名菜紅燒河豚招待他們。河豚味道鮮美,六人頻頻舉箸。大家正吃得高興,忽然食客老李栽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止。紅燒河豚原本是徐兆璜的拿手名菜,殺魚之前,先用老母雞吊雞湯備用,然後將河豚宰殺收拾乾淨後,用流水清洗若干次,直至血水洗淨。
  • 要命的河豚卻在菜場裡賣 更要命的是攤主不知這是河豚
    浙江在線03月30日訊中國人的說法,是「拼死吃河豚」。  可你大概沒想到吧,吃了會要命的河豚魚,居然已經出現在紹興的一個菜場裡;更要命的是,攤主說,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河豚。  菜場裡竟有河豚公開出售  3月18日,溫州傳來消息,一家四人,誤食河豚被毒倒。
  • 出趟門,一家5口全中招!這年頭還有比「新冠」更狡猾的毒
    可萬萬沒想到這年頭竟然還有一種「毒」比新冠還狡猾!一家5口撞上它,被急送ICU近日,深圳有一家5口到梧桐山踏青。老父親從內地來,在山道兩邊看到一種蘑菇,長得白白淨淨,還和老家的一樣。10小時後, 這一家5口都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症狀,趕到深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檢查,發現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腎功能損傷。醫生懷疑是毒蘑菇中毒,馬上把人安排送ICU搶救。同時,報告了羅湖區疾控中心。經調查,引起他們中毒的罪魁禍首,就是號稱「蘑界毒王」的致命鵝膏!
  • 「一家四口」現奇葩睡姿,奶奶默默拿起相機,網友:是真愛了
    前段時間,一組一家四口睡覺的照片被公開,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夫妻倆和兩孩子的睡姿,這透露出來的訊息逗樂了網友們。因為兩個孩子還小,就還沒分床睡,晚上一直都是跟父母睡。本來是夫妻倆準備先把孩子哄睡的,結果因為這天一家四口在外玩得比較累,和孩子回來一家人倒頭就睡了。
  • 「奪命」河豚兩天奪走4人命 別冒死吃河豚(圖)
    海南新聞網1月19日消息:1月18日下午5點多鐘,瓊臨12183號漁船在離儋州白馬井52海裡的海域上作業後,8位漁民在船上煮食當天打上來的3條小河豚,不到一小時就有漁民陸續出現中毒現象,其中一名六旬老人和一名年青人首先出現嘔吐現象,且手腳發麻、發腫,並先後於當晚死亡。  據悉,當天晚上23時許,省海洋與漁業廳漁監與船檢處接到了險情報告。
  • 賈曉晨曬一家四口全家福,兩囡囡長得像瓷娃娃
    10月26日晚,藝人賈曉晨(JJ)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家四口全家福近照,配文稱「小飯糰滿月啦」!原來不知不覺賈曉晨已順利產下二胎女兒,名字叫「小飯糰」,姐姐叫「小飯兜」,看來都是吃貨。小女兒「飯糰」迎滿月,樊少皇夫婦亦是用氣球道具裝飾一番,為女兒推上寫有「飯糰滿月快樂」的大蛋糕。
  • 【警惕】出一趟門,一家5口全中招!這年頭還有比「新冠」更狡猾的毒
    事發在2個星期前,深圳有一家5口到梧桐山踏青。老父親從內地來,在山道兩邊看到一種蘑菇,長得白白淨淨,還和老家的一樣。憑藉「經驗」,他當時就判定這蘑菇能吃,就摘了10幾顆回家,煲了一鍋鮮美的蘑菇湯給全家吃。
  • 江蘇幾人非法買賣河豚,一家四口吃河豚中毒,法院判刑了
    河豚是一種特別危險的生物,倒不是說他很有攻擊性,而是使用他的人可能會有危險。啟東市東海鎮一戶4人因食用河豚魚出現中毒跡象,其中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12月2日,啟東市人民法院對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進行了公開審理。
  • 麗水一家四口 買了三條淡水石斑魚熬湯竟然中毒!
    調查後認為魚卵可能含神經毒素  通訊員藍義榮 吳維紅 記者 潘傑 包秀芳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可真不多,前兩天,慶元縣的吳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  當天,阿姨來竹山村做客,她特意在路邊攤買了3條新鮮石斑魚,結果鮮美的魚湯剛喝完,就全部進了醫院。
  • 釙-210 又毒了兩人(組圖)
    一天爆出兩中毒者  利特維年科因放射性物質釙-210中毒於11月23日身亡。他在11月1日病倒當天,曾與義大利安全專家馬裡奧·斯卡拉梅拉在倫敦一家壽司店會面。  此前斯卡拉梅拉還曾告訴記者,醫生已經排除了他受到放射性影響的可能性。不知是什麼原因又對他進行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