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灰花紋鵝膏菌湯毒倒一家五口 目前三人出院兩人病情好轉

2020-12-06 湖南頻道

導致患者中毒的灰花紋鵝膏菌。圖/受訪者提供

紅網時刻7月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騰燕妮 石柳韻) 近日,在湘雅常德醫院,一家五口因為一鍋蘑菇湯從基層醫院轉至該院治療,就連兩名鄰居嘗了一口,同樣中毒入院。接到病人後,該院醫護人員立刻投入救治工作,同時迅速組成以副院長沙新平教授為組長的救治小組。

據了解,患者屬鼎城區雙橋坪鎮居民,當地村民有採摘野生蘑菇食用的習慣。5名重症患者在6月22日晚食用過太陽山山腳採摘的野生蘑菇後,次日凌晨5點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症狀,當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急救,因病情加重,6月23日晚被轉入湘雅常德醫院急診科。

接診醫生考慮患者為劇毒鵝膏類蘑菇中毒,指導給予患者護肝、排毒的同時,通過患者家屬獲得可疑毒蘑菇實物及照片,並將病人病情及蘑菇照片發給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真菌研究室陳作紅教授進行鑑定,確定引發中毒的蘑菇為灰花紋鵝膏菌。醫院在對患者群體做了大量的救治工作的同時,也向相關部門報告了此次事件,以及時發現其他毒蘑菇中毒患者,和預防類似事件的再發生。

相關部門在接到蘑菇中毒事件的報告後,立即在患者居住地進行排查,發現另有6人有輕微中毒情況,其中兩人是這五口之家的鄰居,僅嘗了毒蘑菇湯,因味道發苦當即吐出,中毒症狀較輕。另4人食用過其他類型的毒蘑菇,毒性不大,症狀較輕。

6月24日上午,五口之家轉入消化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鑑於目前對此類中毒患者沒有特效藥,鵝膏毒素會經膽汁排洩並發生腸肝再循環,為了避免毒素被再次吸收,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了內鏡下空腸置管,引流膽汁,同時給予促進毒素清除、抑制毒素攝取、抗氧化、保護臟器功能等綜合治療,並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後,7月2日,五口之家情況全部好轉,其中三位患者各項指標已恢復或接近恢復正常,於當日下午出院,另外2位患者病情也在好轉恢復中。

誤食一兩子實體即可致命

據專家介紹,灰花紋鵝膏菌為劇毒鵝膏菌,含有劇毒的鵝膏肽類毒素,是世界最毒蘑菇之一,誤食50克(一兩)子實體即可致命。誤食劇毒鵝膏菌的潛伏期較長,一般在6小時後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胃腸炎症狀後往往出現短暫的假愈期,易給臨床醫生和患者造成康復的假象,而此時毒素開始在暗暗破壞肝腎功能,進入內臟損害期,最後導致肝、腎、心臟、腦、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因存在假愈期,極易造成病情已被控制的錯覺,導致患者不能及時有效治療,也是造成該病死亡率極高的原因之一。

在湖南6—7月份,進食蘑菇6小時(及以上)出現嘔吐腹瀉症狀的一定要警惕鵝膏類蘑菇中毒,趕緊去大醫院就診,越早治療,救治成功率越高。

來源:紅網

作者:張樹波 騰燕妮 石柳韻

編輯:徐丹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04/5683240.html

相關焦點

  • 一鍋雞湯毒倒一群人!警惕 :這種東西千萬別出現在餐桌,重則...
    一鍋雞湯毒倒一群人!經治療,第二天他們病情好轉、症狀消失,順利出院。另外5名症狀不明顯或暫無症狀的人,則囑咐他們多喝水、回家休息。其間,疾控中心、食品藥品管理部門前來調查、取樣,反饋的調查結果顯示:樣本中含有少量斷腸草毒素。詳細了解了情況的急診科主任王清華,結合當晚小李和朋友們聚餐時所吃的食物,找到了罪魁禍首——五指毛桃燉雞湯,湯中混進了斷腸草。
  • 蘑菇中有劇毒的白毒鵝膏菌!永嘉一家6口病情惡化
    山上採的一籃蘑菇,讓永嘉潘老伯一家六口人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目前均未脫離生命危險。
  • 一家五口誤食世界上「最毒蘑菇」
    紅網株洲6月19日訊(長株潭報記者 杜方江 通訊員 梁輝)6月18日,《長株潭報》記者從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近日,寧鄉一家五口吃了野生蘑菇燉的湯後中毒入院,其中包括兩名兒童。因中毒較重,6月18日下午,五人均被轉往長沙救治,其中最小患者只有2歲5個月。
  • 誤食山上採的白毒鵝膏菌 一家六口中毒兩死四危
    誰能想到,一籃野生蘑菇,不僅撂倒溫州永嘉一家六口,更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已有兩人因中毒不治而亡,其餘四人至昨晚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情況不樂觀。  這些野蘑菇到底是什麼?為何毒性如此之大?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諮詢專家獲知,這一家人誤食的,是一種叫「白毒鵝膏菌」的菌類,在國外有「死亡帽」之稱,有劇毒。
  • ——雞樅菌與灰色鵝膏菌的鑑別
    不僅不是雞樅菌,而且這裡還混雜著殺人慣犯---灰花紋鵝膏菌和擬灰花紋鵝膏劇毒!劇毒!劇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1朵能毒死1個成年人!每年死於它們手上的人數不少,都是將其誤認為雞樅滴!菌肉厚肥,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被譽為「菌中之冠」。我國已知的雞樅有20多種,不同種的菌蓋顏色不同,有灰色、黃色、白色等。
  • 上月毒倒31人!湖南這些毒菇最常見
    一家三口被毒倒 6月27日,長沙縣開慧鎮餘大姐一家三口,就因誤食了山上採來的毒蘑菇上吐下瀉,被緊急送往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急診搶救。 據餘大姐介紹,她一直就喜歡吃新鮮的野生蘑菇,以前從來沒有出過事。這次看自家後山的蘑菇長勢喜人,以為是常見的石灰菌和茶菇菌,又順手採了一些。
  • 灰花紋鵝膏菌最早4月即可出現 採食野生菌一定要謹慎
    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據往年監測數據統計,灰花紋鵝膏菌是近年來導致長沙市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劇毒蘑菇,生長旺盛期在6月,最早4月即可出現,市民採食野生菌一定要謹慎。(因存在「假愈期」,容易給患者和醫生造成病情已被控制的錯覺,因此灰花紋鵝膏菌中毒致死率極高。資料圖。
  • 雲南一家四口自採野生菌 誤食致命鵝膏菌中毒死亡
    (原標題:雲南盈江回應一家4口誤食野生菌中毒死亡:致命鵝膏菌引起)雲南網訊 盛夏時節,雲南誘人的美食野生菌大量「冒出」,但稍不注意便會看見傳說中的「小人人」。6月11日,雲南盈江縣支那鄉廬山村下拉馬靠村民早某某一家4口自採誤食野生菌中毒發病4人。至6月27日,死亡4人。
  • 一家四口誤食致肝損害,深圳多地很常見
    >每年這個季節很容易發生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因食用野生蘑菇而導致的中毒事件昨晚(3月29日),深圳市一家四口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而被送至深圳市人民醫院其中,73歲的老父親食用最多,大概有10顆左右,還喝了兩碗湯,導致出現肝腎損害 ,其餘家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損害症狀 。根據調查,高度懷疑為白毒傘鵝膏中毒 。
  • 一碗野生蘑菇湯放倒一家人
    經過治療,小亓病情已經好轉。記者秦聰聰攝□生活日報記者秦聰聰又是一年開學季,12歲的小亓卻沒能準時出現在初中二年級的課堂。十幾天前,因為誤食了野生蘑菇湯,小亓和父母一家三口一起被「撂倒」,因中毒住進了醫院。經過搶救治療,昏迷了十幾天的小亓病情好轉,不日或將出院回歸學校。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菌子採回來後,堂哥郭昌熙和一位朋友把菌子炒了,兩個人就著酒吃了菌,到了第二天,兩人開始拉肚子,到了華寧縣人民醫院檢查後,確定兩人屬於菌子中毒,治療一天後,兩人被轉送到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治療。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鄭粉雙介紹:「目前,一個病人的病情更重一點,整個肝臟、腎臟已經出現了損傷。」鄭粉雙醫生介紹:「從(他們)提供的圖片來看,還是考慮鵝膏類菌中毒,鵝膏菌對人的肝、腎、心肌,損傷非常非常重。」
  • 【警惕】出一趟門,一家5口全中招!這年頭還有比「新冠」更狡猾的毒
    事發在2個星期前,深圳有一家5口到梧桐山踏青。老父親從內地來,在山道兩邊看到一種蘑菇,長得白白淨淨,還和老家的一樣。憑藉「經驗」,他當時就判定這蘑菇能吃,就摘了10幾顆回家,煲了一鍋鮮美的蘑菇湯給全家吃。
  • 正值春季 這些曾毒倒東莞人的野生蘑菇勿摘
    正值春季 這些曾毒倒東莞人的野生蘑菇勿摘 2017年03月09日 12:41 去年5月,東莞5名市民前往大嶺山鎮馬鞍山遊玩,途中採回野蘑菇食用後被毒倒,其中有中毒者不幸離世。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因為食用撿來的野生菌,廣元少年陳凱一家三口中毒入院,母親更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  7月31日吃午飯,陳母照常用野生菌炒著下飯,到傍晚時,一家人就感覺肚子不舒服,上吐下瀉,但當時沒太在意。沒想到,第二天越來越嚴重,一家三口先後到鄉衛生院、廣元市朝天區人民醫院治療,均不見好轉。8月2日下午,一家人又轉至廣元市中心醫院治療。  陳凱的姐姐陳開蓉得知消息趕緊從外地趕回廣元,但昏迷的母親躺在重症監護室,已不能跟她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