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魚,又叫氣鼓魚。因為它擁有大大的眼睛和鼓鼓的肚子而得名,形象煞是滑稽可愛。
然而,你可別小看他們,事實上,他們含有劇毒。不過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劇毒都在內臟裡,魚肉本身是無毒的。所以,熱衷美食的我國,自然沒有放過它啦。
而且,吃河豚魚不是今天才興起的,最有名的是蘇軾那句「拼死吃河豚」,雖是笑談,但也可見河豚魚的美味與毒性的猛烈。尤其是野生的河豚魚,相比較人工養殖的河豚魚,味道更鮮美,但是毒性也更強。不過大家不用擔心,目前我們國家是禁止買賣和經營所有野生河豚的,不論品種。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人工養殖的河豚魚。
河豚魚發展到今天,大致分為兩個品種,分別是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前者大部分生活在海洋,在我國主要也是分部在北方沿海地區,拿來做料理的多;而另一種暗紋東方魨則生長在江河,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江南沿江地區。其中,尤以江蘇養殖數量和養殖風潮最旺。
養殖河豚,有好幾種方式,除了散養外,還有一種是水箱養殖。這兩種方法其實各有利弊,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河豚養殖相當複雜。首先,環境條件要滿足,水源豐富,水質良好,並且水溫變化幅度不大。這些是包拯河豚魚生存的最基本要素。
其次,魚苗選擇也很關鍵。要挑選健康的魚苗,準備好足夠足量的魚苗。一般來說,一畝可容納魚苗1-2萬尾,成本在1萬元左右。等到魚苗長成每畝產量可達。再加上飼料成本,人工成本,每畝淨產值約是。
飼料準備按3:1比例準備,分別是碎魚肉漿和麥粉等。不過飼料的成本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階段性的。這點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養殖壓力。
不過在投放魚苗之前,有一點很重要,要先將所有魚苗浸泡在淡鹽水中,鹽水比例是3%就可以。並且,養殖後每隔10天也要將魚全部打撈起浸泡鹽水,包括每次的餌料最好都可以提前浸泡,有助於消毒。如果是魚箱養殖,也要定期將魚箱進行浸泡和消毒。如此反覆,才可以實在降低河豚魚的病率,最大程度上保證河豚魚的安全和未來兜售價格。
另外,河豚魚大部分都是養殖銷售一起的,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也要積極尋找合作夥伴,確保魚到了捕撈季節可以最快速度地飛向市場。
小編曾經試過,河豚魚的味道有點類似紅燒排骨,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試試,只是切記,要選擇正規的店鋪,畢竟,安全無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