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美味,可以讓人情願付出性命也要去嘗試,那一定是河豚。河豚在中國和日本的大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異常鮮美,但伴隨著美味的劇毒,讓人在下口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中國揚州,恐怕是全世界最會料理河豚的地方,幾乎所有會處理、烹飪河豚的中國廚師,都曾經在揚州學習過,以至於到現在,起碼有八成以上會烹飪河豚的廚師聚集在揚州大大小小的餐館裡。
河豚的毒有多毒?
河豚的毒素被稱為TTX,是一種神經毒素。如果你經常看一些推理小說、漫畫等,你一定不會陌生。這種毒素比氰化物的毒性還要高出幾千倍,僅僅是零點幾毫克就能要了一個人的命,因此河豚毒自古以來就被列為「最可怕的毒」之一。
問題來了,河豚身上帶著劇毒,河豚自己怎麼不會中毒?其實,河豚身上有劇毒也挺無奈的,畢竟大家沒見過河豚拿自己的毒去毒其他小魚小蝦吧?遇到危險的時候,河豚都是「嘭」的一口氣喝掉大量水,把自己的身體鼓成一個氣球,藉此嚇走天敵。
河豚雖然名字裡有個「河」,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海裡的。只有每年產卵期前夕才會洄遊到江河裡。河豚毒素來自海洋的藻類,這些藻類被河豚吃掉以後,最後沉積於河豚體內,而河豚本身正好可以耐受高濃度的毒素,因此帶著體內的劇毒堅強活下去。
中國廚師如何烹飪河豚?
中國的廚師,首先在河豚的養殖上下了大工夫。通過人工養殖河豚,將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養成了無毒級別,在揚州飯店裡看到的大部分是暗紋東方魨,味道鮮美,一般做成濃湯享用。
而毒素富集的內臟,用高溫熱油烹製,足夠高的熱度,可以降低河豚毒的風險。河豚的血液也會被清理得一乾二淨。因此想要品嘗河豚美味,可以到揚中一帶品嘗。著名的蘇軾,也就是古代知名美食家蘇東坡,也在《惠崇春江晚景》裡提到河豚的美味,古時候烹飪河豚的技藝沒那麼高超,但蘇軾情願冒死也要一試。
日本廚師如何烹飪河豚?
日本的廚師,烹飪河豚依然喜歡刺身,雖然也有河豚火鍋,但偏好生食魚肉的日本人,更喜歡把河豚做成生魚片。而且,日本人格外喜歡野生河豚,而養殖河豚大部分是從中國出口過去的紅鰭東方魨,生食味道不佳。
這使得日本烹飪河豚的廚師,需要更高超的技藝,必須考取專業的河豚烹飪證書,才能製作河豚料理。要考到這本證書,首先要有3年的廚房實踐經驗,還要通過筆試和技能考試,對河豚的種類、內臟、毒性都要一清二楚,並且有高超的識別和處理技巧。
更嚴格的是,日本不同地區考取的河豚烹飪證書,是不互通的。舉個例子,一位廚師在愛知縣考取了證書,到了京都、大阪、神戶、東京這些地方,一樣不能烹飪河豚,只能在愛知縣烹飪。
大名鼎鼎的日本「國寶」為何命喪於河豚?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歌舞伎演員,被日本官方認定是「活人國寶」的坂東三津五郎。這位仁兄非常喜歡吃河豚,喜歡到只要有人邀請享用河豚,便會欣然赴約。
那時候,日本的廚師雖然會烹飪河豚,但還未有考取證書一說。大家都是因為河豚太過美味,便拼死一試,坂東三津五郎便是願意冒死吃河豚的那類人。在那一日,這位仁兄本來已經吃過河豚料理,卻又在友人的慫恿下,到京都一家料理店,品嘗河豚肝。
可惜的是,河豚肝本來就是毒素最強的內臟之一,料理店的廚師也沒有將河豚肝料理乾淨。生食河豚肝的坂東三津五郎在嘗過河豚肝之後,先是大加讚美河豚肝的美味,而後開始麻痺、抽搐、痙攣,最後在數小時後死去,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