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匯總,必須掌握!

2020-11-22 搜狐網

原標題:【知識點】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匯總,必須掌握!

實驗室製取氧氣是中考的必考點,而且所佔比重很大。通常在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題中以多幅實驗裝置圖的形式考查。涉及的知識點有:藥品的選擇,實驗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連接;氣體的收集、檢驗、驗滿、乾燥與除雜,多功能能瓶的使用,裝置的評價與改進等。

空氣

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裡,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

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二、空氣中氧氣成分的測定

1.實驗現象:

A.紅磷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冒出白色濃煙

B.(過一會兒白煙消失,裝置冷卻到室溫後打開彈簧夾)燒杯內的水倒流入集氣瓶,約佔瓶子容積的1/5。

2.實驗結論:說明空氣不是單一的物質;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

3.原理

4.注意事項:

A.所用的紅磷必須過量,過少則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氣瓶(裝置)冷卻後才能打開彈簧夾,

C.裝置的氣密性要好,(否則測量結果偏小),

D.要先夾住橡皮管,然後再點紅磷(否則測量結果偏大)。

E.點燃紅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緊瓶塞(否則測量結果偏大)。

思考:

(1)可否換用木炭、硫磺、鐵等物質?如能,應怎樣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蠟燭(燃燒產生了氣體,瓶內體積變化小),不能用鐵(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2)可否用鎂代替紅磷?不能用鎂,因為鎂不但跟氧氣反應而且還跟氮氣等反應,結果測得的不只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會遠遠大於氧氣的體積。

5..實際在實驗中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紅磷量不足;B.裝置氣密性差;C.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D.沒有預先在導管中裝滿水

三、空氣的主要成分

(按體積分數):氮氣(N2)78%,氧氣(O2)21%(氮氣比氧氣約為4: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物。

空氣成分口訣: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零點零三有兩個,二氧化碳和雜氣

四、物質的分類:純淨物和混合物

1.純淨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純淨」是相對的,絕對純淨的物質是沒有的,只要雜質含量低,不至於對生產和科學研究產生影響的物質就是純淨物。

2.混合物: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這些物質相互間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各物質都保持各自的性質。

注意:劃分純淨物、混合物的標準是根據物質的種類來劃分的。只含一種物質的就屬於純淨物,含有幾種物質的就屬於混合物

五、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於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化學性質不活潑。

2.稀有氣體:無色、無味的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六、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氣汙染的物質:有害氣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煙塵。

2.汙染來源: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及汽車排放的尾氣。

3.被汙染的空氣帶來的危害: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

存在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含量過多引起)、臭氧空洞(飛機的尾氣、氟裡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氣汙染的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態、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

5.目前空氣汙染指數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臭氧。

七、未來化學將朝著「綠色化學」——「綠色消毀」和「綠色生產」的方向發展。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汙染。

特點:①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原料無毒無害②減少向環境排放廢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納,實現零排放(在化合反應中體現)④生產出環境友好產品。

氧氣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1.色、味、態: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略大於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態變化:降溫後,氧氣可以變為淡藍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一)與非金屬(碳、硫、磷)的反應

1.木炭(黑色固體)燃燒

實驗現象: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做木炭燃燒實驗時,燃燒匙應慢慢從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內的氧氣)。

2.硫粉(淡黃色)燃燒: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在氧氣中: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 放出熱量、生成一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實驗時,要在瓶底裝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汙染空氣)。

3.紅磷(暗紅色固體)的燃燒

實驗現象:在空氣中: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白煙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體,不是氣體

(二)與金屬(鎂、鐵)的反應

1.鎂帶(銀白色固體)在空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2鐵絲(銀白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

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注意: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三)與某些化合物(蠟燭、甲烷)的反應——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

實驗現象:比空氣中燃燒劇烈,發出白光,集氣瓶內壁出現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產生。

空氣中燃燒情況: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稍有黑煙。

(四)其他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某些物質在一些條件下,與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成為緩慢氧化。緩慢氧化也放熱。

如:動植物新陳代謝,金屬的鏽蝕,食物的腐爛、酒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等等。

總結:

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在這些反應中,氧氣提供氧,稱為氧化反應。氧氣便是常見的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2.物質在純氧氣中燃燒程度比空氣中燃燒要劇烈。說明物質燃燒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大小成正比;

3.物質燃燒時有的有火焰,有的會發光,有的會冒煙。一般來說,氣體燃燒會有火焰產生,固體直接燃燒,產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體,一般都會產生煙,即固體小顆粒;

4.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是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

三、氧氣的用途

(1)供給呼吸: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

實驗室製取氧氣

一、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法)

原理: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物理變化(蒸餾)

(1)具體過程

(2)注意:該過程是物理變化

二、氧氣的實驗室製法(化學變化)

1.雙氧水(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A.藥品:過氧化氫(H2O2)和二氧化錳(黑色粉末 MnO2)

B.實驗原理:

註:MnO2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

C.裝置: 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加熱(雙氧水的為一類)

注意事項:

①分液漏鬥可以用長頸漏鬥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鬥中逸出;

②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③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鬥活塞,向漏鬥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④裝藥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⑤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D步驟:連、查、裝(二氧化錳)、定、倒(過氧化氫溶液)、收

2.用高錳酸鉀、氯酸鉀製取氧氣

A.藥品:、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氯酸鉀(白色固體)與二氧化錳(黑色粉末)

B.原理:

①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注意:MnO2在該反應中是催化劑,起催化作用

② 加熱高錳酸鉀:

C.裝置:加熱固體制氣體(加熱氯酸鉀的為一類)

D.操作步驟:(連)查、裝、定、點、收、離、熄。

① 連接裝置:先下後上,從左到右的順序。

②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水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鬆開手後,導管口出現一段水柱。

③ 裝入藥品:按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藥匙或紙槽)

④固定裝置 :固定試管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⑤加熱藥品: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後在反應物部位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後加熱。

⑥收集氣體:

a.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剛排出的是空氣;水排完後,應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氣大)(防止氣體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時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部(為了排盡瓶內空氣)

用排水法收集時,導管放在集氣瓶口

⑦先將導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熱

E.易錯事項:

(1)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藥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

(2)導氣管伸入發生裝置內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於產生的氣體排出。

(3)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汙染製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

(4)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於集氣瓶內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

(5) 實驗結束後,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後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

F、收集方法:

① 排水法(不易溶於水)

② 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氣大)

G、檢驗、驗滿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發現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滿。

三、催化劑

1.概念: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加快或變慢),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後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2.特點:兩不變(質量、化學性質)、一改變(反應速率)

注意:①催化劑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不能決定反應的進行

②催化劑不是反應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劑僅針對某一反應,並不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

④某一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只一種

3.二氧化錳在一些反應中不只作催化劑,催化劑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中,催化劑可以用硫酸銅溶液、氧化鐵、氧化銅、紅磚粉末)。在氯酸鉀製取氧氣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但質量分數變大。

編輯:珂珂

標籤:知識要點,氧氣,空氣

中考

化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及實驗室製取氧氣習題匯總,必須掌握!
    原標題: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及實驗室製取氧氣習題匯總,必須掌握! 實驗室製取氧氣是中考的必考點,而且所佔比重很大。通常在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題中以多幅實驗裝置圖的形式考查。
  • 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及實驗室製取氧氣考點匯總
    實驗室製取氧氣是中考的必考點,而且所佔比重很大。通常在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題中以多幅實驗裝置圖的形式考查。涉及的知識點有:藥品的選擇,實驗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連接;氣體的收集、檢驗、驗滿、乾燥與除雜,多功能能瓶的使用,裝置的評價與改進等。
  •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複習提分必看!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考前複習提分必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學已經半月有餘,初三學生已經走進化學世界,開啟了新課程的學習。化學是初中階段接觸最晚的一門學科,不少學生剛接觸的時候覺得很有興趣,也願意下功夫,可是隨著後階段的學習和深化,很多同學開始覺得吃力,成績也逐漸不理想起來。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同學們沒有掌握好學習方法,要想學好化學光有興趣不行,還要勤於思考、勇於探索,不然興趣會隨著只是難度的加大而被消耗殆盡。
  • 2019九年級化學知識點上冊複習:空氣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上冊複習:空氣 1、第一個對空氣組成進行探究的化學家:拉瓦錫(第一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 2、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選擇紅磷 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 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 O2約佔1/5,可支持燃燒; N2約佔4/5,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於水 e、探究
  • 九年級化學||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再研究
    sdfd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再研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測定》實驗,是九年級化學學習的第一個實驗,涉及到具體的實驗原理本文就該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拓展裝置做了整理、匯總及比較,資料來源自歷年中考真題、網絡上獲取的各位老師的科研文章。1化學反應原理利用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從而使容器內形成負壓,打開止水夾後,水進入容器內。
  • 九年級化學期中考試必考知識點來了,收好不謝
    使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的寶寶們注意了,期中考試馬上就要到了,這些內容為必考考點,你做好複習了嗎?一、實驗基本操作比如上面這道題,選擇正確的操作方法,正確答案為B。答案A是給是試管裡的液體加熱,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所以錯了。答案B是熄滅酒精度,用燈帽蓋滅是正確的。
  • 暑假預習|九年級化學上冊預習提綱!全面知識點總結(可列印)
    完整對於準初三生來說,進入初三,馬上迎來一門新的課程:化學。如何預習化學,預習有哪些重點、要點呢?老師建議,預習的時候注重下面四個方面:一、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元素符號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元素符號,才能為學好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打下基礎。
  • 九年級化學 |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知識點梳理及單元測試含答案(2套)
    九年級化學 | 人教九上5.1 質量守恆定律 精講精練九年級化學 | 人教九上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複習精選50題九年級化學 |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詳細版,預複習必備九年級化學 | 人教第十單元 酸和鹼 學習視頻,預複習必備九年級化學 | 人教第九單元 溶液 學習視頻,預複習必備
  • 「獨家預測」化學:台州九上期末記好這4條,考點難點全掌握!
    一轉眼的功夫,九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已步入尾聲。隨著期末考試的逐漸逼近,如何高效地複習成了不少同學心中的困惑。中學君今天分享的就是一位優秀化學老師何澤芳老師,專門為各位考生整理的九上期末化學複習方法和考點預測,快來看看你都掌握了沒有吧!
  • 《中考化學-實驗室製取氧氣》考點、重點、易錯點深度解析
    主要原因老師和學生沒有對往年的中考真題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沒有掌握這一知識點在試卷上是以什麼題型呈現,沒有抓住這一節的重點、難點、考點和易錯點;所以才會出現失分機率那麼高。每年的中考題目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其知識點是不變的;我們必須掌握這些知識點,而且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下面重點講解用高錳酸鉀來製取氧氣實驗中的重點、難點、考點和易錯點分析。
  • 八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整理,期末考點一目了然
    化學實驗分數計入總成績,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更多同學可以看到這些知識,牢固掌握相關考點,提高自己的成績!同學們學化學,也跟學其他學科一樣,要重視學習方法。提前預習就很重要,同學們可以在這個暑假,預習初三化學,大致了解化學要學一些什麼知識,劃分學習重難點,當然如果可以,同學們還可以通過自學,掌握部分稍微簡單的化學知識點。鑑於此,這份八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提前預習一下,開學才能儘快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注!
  • 七年級生物全冊知識匯總,細緻全面,涵蓋所有考點,建議為孩子收藏
    七年級生物全冊知識匯總,細緻全面,涵蓋所有考點,建議為孩子收藏生物作為我們初中階段才接觸到的一門學科,對於孩子們來講也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而要想學好生物,最重要的是將我們生物中的知識考點掌握好,其次,就是就是平時可以要一些有針對性的題型來練
  • 教師資格證考試《化學》知識點|高頻考點匯總
    強勢推薦: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衝刺課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攻破易錯題答疑解析課 教師資格證考試《化學》知識點|常考考點有哪些內容?為方便大家備考教師資格考試,中公教師網為考生整理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化學》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詳情如下,更多化學知識點持續更新中, 敬請關注。
  • 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7.氧氣的物理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略大。液氧、固態氧淡藍色。工業上製取氧氣的方法:分離液態空氣-----物理變化。
  • 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化學知識點: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3.銅在空氣中受熱:2Cu+O2加熱2CuO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 初中化學式的相關知識點匯總(2)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化學式的相關知識點匯總(2),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2020年中考化學考點之化合物化學式的讀法 點擊查看 4 2020年中考化學考點之單質化學式的讀法 點擊查看
  • 初中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匯總,收藏!
    一、空氣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紀70年代,瑞典科學家舍勒和英國的科學家化學家普利斯特裡,分別發現並製得了氧氣。2.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最早運用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 2021年必修一化學期末考試第三單元必考考點匯總和詳解
    第三單元:金屬及其化合物考點匯總和詳解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具有很多相同的物理性質,如不透明性,有金屬光澤,容易導電,容易導熱,具有延展性等等。其實金屬之間不只是有相同的物理性質,他們還有很多相同的化學性質。
  • 預習丨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一單元知識點匯總
    九年級(上)化學預習重點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知識點1】物質的變化膽礬的研碎(物理變化)↓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變化)↓【知識點2】物質的性質1.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 【知識點】九上化學知識點全面總結!
    原標題:【知識點】九上化學知識點全面總結! 二、空氣的成分 1. 空氣含氧量的測定 —— 過量紅磷的燃燒實驗題 (1)為什麼紅磷必須過量?(耗盡氧氣) (2)能否用硫、木炭、鐵絲等物質代替紅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