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葉小綱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新作《重慶組曲》奏出...

2021-01-09 上遊新聞

葉小綱

北京時間4月24日,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發布信息,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當選該院2020年新進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發給葉小綱的祝賀信

作為當代著名作曲家,葉小綱與重慶淵源頗深——

2020年的新起點,重慶又迎來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1月6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第四屆重慶文化旅遊(冬季)惠民消費季原創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惠民展演重點劇目——交響樂《重慶組曲》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恢弘的氣勢、優美的旋律,以及歌唱家的傾情獻唱,為現場觀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部舞臺巨製的作曲正是葉小綱。

《紅巖村》《我的自白書》《解放碑》《黃桷樹》《白帝城》《千手》《釣魚城》《竹枝詞》《朝天門》……在《重慶組曲》中,葉小綱用一系列極具重慶代表性的標題音樂構成了作品主體,整部作品包羅萬象,從歷史、自然、人文、生活的不同維度,以多重段落的方式,描繪古往今來的重慶形象,通過交響樂與民樂、聲樂等音樂形式融合,以不同的濃與淡、悲與喜、點與線來展現重慶豐富厚重、與時俱進的文化脈絡和鮮活生命,以重慶的變遷折射中華民族的欣欣向榮,奏出山城氣魄。

1月6日,《重慶組曲》首演(資料圖)攝影 高科

據《重慶組曲》指揮張國勇和《重慶組曲》藝術總監、重慶市歌劇院院長、重慶交響樂團團長劉光宇介紹,為了精益求精,葉小綱與眾多主創很早就開始碰頭,「葉小綱對重慶很有感情,本來就不陌生,這次創作也是交響樂的『中國化』、『重慶化』實踐,我們從一開始就充滿信心,為新時代新重慶譜寫新的華章。」劉光宇說。

1月6日,《重慶組曲》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的首演非常成功,整部作品流淌著山城兒女的驕傲與自豪,「紅巖」代表著英雄之城重慶永遠的光榮,音樂聲中,一批批高大的英雄形象仿佛巍然屹立。9首原創曲目依次亮相,精彩紛呈,亮點頻現,最後一曲《朝天門》代表著勇於開拓的重慶人向美好未來和家國天下的致敬,觀眾意猶未盡,掌聲雷鳴。

作曲家葉小綱在《重慶組曲》排練現場

據悉,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於1780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地位最高的榮譽學術團體之一,目前的成員代表了當今世界各個領域和職業的創新思想家,包括250多名諾貝爾獎和普立茲獎獲得者。今年與葉小綱同時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另一位中國籍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醫三院院長喬傑。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資料圖 高科 攝

相關焦點

  • 「重慶女婿」張國勇執棒交響樂《重慶組曲》:相信這將是新的重慶符號
    張國勇排練中2020年的新起點,山城重慶又將迎來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交響樂《重慶組曲》將於6日晚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重慶組曲》是作曲家葉小綱與指揮家張國勇又一次合作「接到《重慶組曲》邀約時我非常高興,首先從專業角度說,葉小綱執筆作曲,又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純交響樂作品將要問世,我能參與其中,實屬榮幸,其次從情感來談,我夫人是重慶人,我是重慶女婿,我跟這部作品也有了天然的緣分。」張國勇說。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十位華人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新院士—新聞—科學網
    據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官方網站消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日前公布了新入選的213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人文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新韶九章》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韶關市委、韶關市人民政府、中央音樂學院、人民音樂出版社聯合舉辦,廣州交響樂團與星·聲合唱團聯袂演繹,林大葉指揮,張立萍、楊光、王傳越、劉嵩虎、劉暢、潘杭葦等歌唱家和古琴演奏家李令晨登臺表演。
  • 2020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多位華人當選!
    2020年4月23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276 位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和領導人當選。本年度共有多位華人當選2020年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詳細名單如下:喬傑,北京大學喬傑,女,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安達市,1990年參加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六月首演
    臺海網5月18日訊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 2020年北京演藝集團重點項目、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將於今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演。日前,該劇主創葉小綱等人及京演集團相關負責人,沿著北京中軸線,從南至北進行深度採風。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正式首演
    10月20日晚,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用民族管弦樂展現中軸線上的古蹟與人文故事。《中軸》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民族樂團創作演出。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宛若脊梁。著名作曲家葉小綱擔任音樂總監並牽頭,鄒航、楊一博、鄭陽、趙曦、李劭晟、劉力、吳延7位中青年作曲家聯合組成《中軸》的作曲團隊,用音樂吟唱美麗的中軸。
  • 兩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學院院士,高福當選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長VictorJ.Dzau表示:「這些新當選的成員無疑是最傑出的學者和領導人,他們卓越的工作促進了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科學、醫學和健康。他們的專業知識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最緊迫的健康和科學挑戰,以及為造福我們所有人的健康和醫學的未來提供信息至關重要。我很榮幸地歡迎這些受人尊敬的人加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
  • 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成立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11月24日,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重慶九龍坡舉行。早在2019年10月25日,九龍坡區就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洽商共建科學與藝術學院。一年多來,三方多次進行會談研討,展開實地考察,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並於近期完成《「科學與藝術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選定九龍半島為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落戶地址。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10月20日晚,由區委宣傳部支持、北京民族樂團演出的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首演。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北京中軸線故事在流動的音樂聲中縈繞迴響。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行星組曲(Op.32)《行星組曲(Op.32)suite" Theplanets」》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Gustav Theodore先由弦樂和木管奏出節奏鮮明而略帶舞曲性的段落,仿佛可愛的飛行信使在空中翱翔飛舞。接著,鋼片琴和木管奏出用休止符和頓音構成的輕捷而幽默的敲門旋律,好像信使正敲開扇扇門戶,傳播著幸福和歡樂的信息。《水星》第一主題(信使主題)出現,隨後,小提琴奏出了明快的民歌主題,《水星》第二主題,這一主題用民間歌舞中常見的變化和重複的手法反覆多遍,溫柔而親切,仿佛飄然而至的信息使人感到無限的寬慰。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Holst,1874-1934),英國作曲家。生於具有瑞典血統的音樂家庭。1893年入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管風琴、作曲和長號。後在歌劇樂隊中任第一長號手、管風琴手。1905年起,曾提任過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音樂科主任,皇家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研究過梵文並對東方哲學深感興趣。作品富有獨特的個性,偏愛於運用多調性技法。
  • 強強聯合,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成立。恭喜重慶學子
    重慶傳來好消息,李政道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重慶九龍半島成立!為什麼說是強強聯合?學院是由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重慶九龍坡區三方共同籌建!最值得重慶學子高興的,是這所籌建中的高校,是公辦性質的,將作為西南大學二級教學科研單位。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2019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植物表觀遺傳學研究。Howard Chang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個人動態調控組中心主任、霍華德·修斯醫學(HHMI)研究員。
  • 霍爾斯特-《bE大調第一組曲》,現代交響管樂的開山之作!
    ,是一位有著瑞典血統的英國作曲家。    霍爾斯特在皇家音樂學院求學期間正式開始作曲,霍爾斯特一生創作過多部歌劇和舞劇,還有二十多首管弦樂作品。一生的主要作品有歌劇《莎維德麗》、《大笨蛋》、《在野豬頭酒家》,管弦樂《薩默塞特狂想曲》、《聖• 保羅弦樂組曲》、《行星》、《賦格式序曲》、《賦格式協奏曲》、《埃格敦荒野》、《鍛工》,合唱作品《梨俱吠陀讚美詩》、《雲霧使者》、《耶穌讚美詩》、《死亡頌》、《合唱交響曲》、《合唱幻想曲》等,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組曲》外,較著名的還有歌劇《十足的傻瓜》、交響詩《埃格敦荒野》和為弦樂隊而作的《聖保羅組曲》等。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施一公簡歷: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圖)
    光明網教育5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  同時,千人計劃學者、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 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 《行星組曲》一趟百萬光年的旅行
    《行星組曲》是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最著名的作品,樂曲於1920年首次公開演出,大獲成功,廣受好評,使霍爾斯特成為國際知名的作曲家。樂曲分為七個樂章,以佔星術(而非天文學或神話人物)為靈感,分別就各個行星所對應的性格與情感進行描繪。
  • 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在渝成立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文 通訊員 王茂松/圖今(24)日上午,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重慶九龍坡區九龍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九龍坡區相關領導參加本次揭牌儀式。據了解,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學院是重慶九龍坡區、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三方共同努力籌劃的成果。早在2019年10月25日,九龍坡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南大學洽商共建科學與藝術學院,就學院籌建達成了初步意向。
  • 五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